平常日子-送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经过若干长时间的等待,或者是焦虑的盼望,或者是有心无心等过一个自然的时间流逝过程,终于等来了责任编辑的电话,也可能是信,告诉说,书出来了。热情的编辑,会说许多话,告诉你书出得很漂亮,纸张是用的什么纸张,排版的特色有什么什么,也有老老实实坦然相告有什么不足,希望以后再度合作时弥补等等。话少的不善言辞的编辑,则怀着满腔的喜悦,说,书出来了,按规矩出版社给多少本样书,你自己需要买多少,书钱从稿费里扣。

    这样,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买自己的书。

    买自己的书,更主要的恐怕不是给自己看,是送人,写上赠某某某,写上某某老师、某某友、某某兄指正等。把自己的书送给别人,这是一件既愉快又光荣又欣慰的事情,相信大部分写书并且出版了书的人,都要做这一件事情。

    电话那头,正等着你的决定呢。你说,买三十本吧,或者五十本,或者一百本,也许有更多的,或者更少一些的。总之,编辑听了,便说,好,我替你,连同样书,一起寄过来。

    果然,过不多久,包裹单来了,到邮局取书回来,摞成一堆,看着心里也踏实。

    送书的工作就从这一天开始。上门来的客人,看到了,说,呀,出新书了,讨一本看看,便送一本。

    过几天,文联作协开会,也得带几本给文友们发发。

    要让领导知道我也没有闲着,也是在辛辛苦苦干活并且是有成果的,所以领导那儿也不得不送一送。

    评论家那儿,最好是要先寄,能够评上几句,也是好的。有读者得知出书消息前来索讨的,当然要赠送,读者是作者的上帝。孩子的老师,丈夫的同事,父亲的老关系,都是要送一送的。与一些朋友也许有很长时间不往来了,送一本书,便恢复了联系。常常因为有了书的关系,话题也丰富起来,人情也融洽起来。就这么样,拿一本,再拿一本,再一本,摞成一堆的书,眼看着迅速减少,送书的工作刚刚开始呢。要求人办什么事了,不好意思两手空空,送什么东西不俗气呢,当然是书。请人帮了什么忙了,表示感谢,也拿一本书送上。出门坐火车,也顺手带上一两本,万一要补个卧票之类,拿一本书去送给列车长或者列车员,事情也许就顺利解决了。也有的时候,张三托我办事情,我得找李四,怎么办,也就拿上自己的书,送给李四,回头对张三说,张三呀,你看看,帮你办事,却要送我的书。口气里,一派骄傲得不得了。

    我们的书,它的功能可是大大地提高和超越了。

    于是我们就常常后悔买书买少了,再想回头去买,却常因世事变化不得如愿。也许责任编辑已经调走,也许出版社的书库里已经找不到存书。总之,有许多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再不会回来。买书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我十年前出第一本书,到今天,手头只剩下最后一本,当然要死死留住了。

    常常想,下回出书,一定多买些。但是到了下回,又心疼钱了。辛辛苦苦写一本书,稿费才几多,买书送人倒要送去几多,又有些舍不得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