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幸福生活-砸乞丐碗的城管队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难得的一个不加班的星期天。一大早起床,还债似的拉上老婆去逛街。妻说:再不上一次街,都找不到上街的路了。

    我们一路向正在建设的号称CBD的区域走,妻的话没错,城市正以一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的速度在疯长着。我们虽不至于夸张到找不到路,但那个熟悉而亲切的南方秀美城市正在离我们远去,代之的,是一个没有个性、缺少植物、冰冷而没有生气的建筑堆。

    我们一路怀旧一路感叹地来到商业步行街。街面依旧繁华,人潮依旧汹涌,橱窗里的商品,依旧用半是诱惑半是嘲弄的神情面对过往的行人。

    妻像一条小鱼,欢快地游入了热烈的商业气氛中,活蹦乱跳地这里看看,那里摸摸,间或将一件休闲装套在身上,或将一个发夹别在头上冲我做鬼脸。但不知是太久没有逛街还是大多数男人都有的逛街恐惧症又发作了,我始终形神恍惚、如游魂般游移在专情消费的人群之外,感觉像在飘。

    猛想起前几日,本地商家正在炒作的“老公寄放处”,不觉开始搜索,只要找到那地方,不用老婆亲自动手,我肯定会自力更生,自己寄自己。

    正胡思乱想间,忽听一声巨响。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黑制服的城管员正在踩着一个黄色的搪瓷碗,那搪瓷碗在三脚之内变成一块铁片。在不远处,一个乡下女人眼神绝望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直至愤怒的城管把那块铁片扔进路边的垃圾桶,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看来,她是那个碗的主人。

    周围的人们看得呆了。有人摸出钱来,塞到老太婆手上,有的大人把钱交到自己的小孩子手上,让他送给老婆婆。大家一面嘀咕着骂城管,一面掏着腰包。很快,老太婆核桃壳般的手上就捏满了各种元票和角票。

    城管有点儿得意,嘴角撇了撇准备离开,我又忍不住了,就说:你的壮举我都拍下来了,很英勇,明天肯定可以见报。

    那城管一愣。这时,我看清他的脸,瘦而黑的脸上挂着的,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在乡下生活了多年的痕迹。

    披上一层城市的衣服就比城里人更鄙视同类的乡下人是我最厌恶的。这是典型的弱者向更弱者施暴,加之砸乞丐的碗在我看来是最下流最恶劣的事。因此,我竟忘记自己正在休假,而自动进入角色。我知道这类报道发出去的可能性很小,但吓唬吓唬他,帮那可怜的老人出口恶气也是好的。当然,这得有被勇猛的城管队员打成熊猫的勇气才成。要知道,能在三脚之内将水压机冲压而成的铁碗还原成铁片,没一点儿实力可不成。

    既然跳将出来,我也就没顾着那么多。

    那城管嘴动了动,想说什么,但又没说出来。转身拨开人群往外走。

    妻担心他是去叫人,拉我赶紧走。我嘴上说没事,心里其实也有些怕,因为我没带记者证,要是被薅住了还不吃大亏。

    我们于是开始逃。

    很快,看热闹的人群、娇艳的模特和原本迫切的购物愿望都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我们走了很远,但一直有个声音在跟着我们。回头发现那个农村老妇人正一瘸一拐地追着我们。

    我想,她肯定是想道声谢。于是一挥手示意她,我又没做什么,没什么好谢的。

    老妇人不理会,走得更急。嘴里急切地说着一些难懂的方言。

    我看后面没有城管追来,于是停下来,想听听她要说些什么。

    她走到我面前,又是拱手又是叽里呱啦地一通叫,什么都听不懂。

    我请她讲慢点儿,她于是讲得慢了些,我半推测半联想才听懂她的意思:她是求我不要报道这事。

    你是怕他报复?

    她摇摇头,连比带划地说:那娃是好心人,你别报他。

    我被搞得一头雾水。

    老妇人又比画了半天我才搞明白,她是从外省来的,老伴在一家工地打工,病了,靠她讨钱吃饭和治病。而现在的人都不相信乞丐,有关部门号召大家不要给乞丐钱,好让他们去找救助站。报纸电视又常拍些揭露丐帮和假乞丐骗钱的事。她讨钱很难。那个当城管的小青年,以前跟他老伴是一个工地的,他知道,只有砸了讨饭碗,才能博得人们的同情。于是,隔三岔五,就砸她的碗,砸一次,她就能讨到几天的药钱和生活费。而那些碗,都是他给买的。

    老太婆一直求我别报。我听了这个离奇的故事,嘴张得半天合不拢。

    这天,当了十几年记者的我第一次有了想配一副眼镜的冲动。但我知道,我想要的那种可以窥透人心直指事物本质的镜片,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地方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