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博览3-动植物奇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动物预测地震之谜

    当年的唐山大地震,许多人还记忆犹新,一夜之间,一座城市就化为瓦砾,几十万人的生命化为乌有。就在地震发生的前三天的上午,有人发现成百只黄鼠狼从一堵旧城墙里倾巢出洞,大的黄鼠狼或者背着小的,或者叼着小的,向村里转移。就在当天的晚上,又有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转来转去。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这些黄鼠狼又连续不断地向村外跑去。在那几天里,黄鼠狼不停地嚎叫着,显得很不安静。到了地震的前一天,又有人在棉花地里发现有的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有些小老鼠跟在大老鼠的后面,依序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转移。离唐山不远的昌黎县,有一家养了二三百只鸽子,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个小时,倾巢飞出。

    这种现象,在其它国家也有发生。1948年,俄罗斯的阿什哈巴德发生地震的前两天,就有大批爬行动物出现了反常现象,可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以至造成灾难。1968年6月,前苏联亚美尼亚地震前一个小时,几千条蛇穿过公路,进行大规模的转移,甚至影响了汽车的通行。1978年,中亚阿赖地区发生地震的时间正好是冬季,一些爬行动物如蛇、蜥蜴等早已进入了冬眠。可这些动物在一个月之前,就从冬眠中醒来,爬出它们过冬的地方,冻死在雪地里。

    有人发现,鲶鱼也能预知地震,鲶鱼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活动不过几次,可从震前5天到发生时止,自动记录器留下的记录表明,鲶鱼在最活跃时每小时的反常活动达100次左右。根据检测,在14次有感地震中,记录鲶鱼反常活动的有10次。而经地震预测部门研究与核实,鲶鱼对有感地震的反应,与地震仪所预测的结果,有9次是一致的。

    科学家们对动物预知地震的现象十分感兴趣,一旦把动物预知地震的原理弄明白了,那对于人们预报地震是大有好处的。因此,人们对一些对地震敏感的动物进行了研究。有人认为,动物具有比人高超得多的感觉地震征兆的能力,当地震快要到来时,许多动物就会不安分起来,为活命而纷纷出逃。有人对蛇和蜥蜴进行了研究,发现蛇的低音波振动接收力很强,而蜥蜴的超声波听力范围可达到100千赫,这种听力能够听到地球内部的“声音”。

    人们还发现,震前动物异常的地区分布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沿着发震的地质构造线两侧分布。例如,海城地震前,动物异常集中分布在北面的两条断裂带的两侧。1976年内蒙古的林格尔地震前,动物异常集中分布在与长城走向一致的断裂带上,形成十几千米的动物异常带。从断裂带向北,动物异常反应就没有了。有些地区动物异常反应呈点状分布,有的地方的异常反应比较突出,有些地方则不明显。这可能与地下断裂带的分布情况有关。动物异常反应一般分布在断裂带的交叉点、两端和某些地下通道的出口处。

    现在,对于动物预知地震的现象,人们已无异议,但有些问题,如地震源以什么信号刺激动物,动物又以什么感官接收了这些信号,还有待于人们去探索。

    人与动物语言沟通之谜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与动物的语言沟通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一些动物学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位名叫艾伦的美国心理学家,对一只年龄为13个月的非洲鹦鹉进行了一年的训练。这只鹦鹉不仅能吹莫扎特的乐曲,说类似“别笑我”的话,而且还能辨别颜色,说出80多个它喜欢的东西的名称,并且会用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1989年,在墨西哥的一家教堂里,牧师正在为一对新人主持婚礼。就在新郎、新娘宣读誓词时,牧师的宠物——鹦鹉,却抢先一字不漏地念了出来。从此,这座教堂就增加了鹦鹉代人读结婚誓词的仪式。

    如果说鹦鹉能流利地说出人的语言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狗、象、海豹等动物也能讲人话,就实在是个奇迹。下面就是一些科学家创造的奇迹。

    在日本,一位名叫藤原邦子的女子,训练了一只8岁的杂交狗。这只狗在她的训练下,能说一些简单的话。每天清晨,这只狗都会主动地向主人问好。如:“欧哈哟,高扎一麻斯!”(早晨好)当主人上班时,它又说:“撒哟那拉!”(再见)到了晚上,它又会用“昆邦哇”(晚上好)来迎接它的主人。

    在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动物园里,有一只从小被人养大的象巴蒂尔,它也被训练得能说一些简单的话,但它说的都跟自己有关,比如“巴蒂尔是好样的”,“水”,“你给象喝水了吗”,等等。

    在美国波士顿市的水族馆里,有一头会说话的海豹吸引了许多游客。它能够对观众说“你好”,还会说“请你离开”,等等。

    在世界各地,还有一些通晓动物语言的人。巴西有一个叫弗朗西斯的小男孩就懂得动物的语言。这是一个性格孤僻、早熟的孩子,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跟各种动物打交道,他能将团团围住客人的蜜蜂带回蜂房,甚至还能钻进狮子笼里跟它说悄悄话。巴西的一些心理学家曾访问过他,并亲眼看过他的表演,但对他的“能力”无法做出解释。

    但是,仍有许多学者认为,人与动物的语言沟通根本没有可能,因为动物说话只不过是机械地模仿,它们根本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意,加上声带结构的不同,有许多基本发音它们无法模仿。

    也有许多科学家对人与动物进行语言沟通抱有很大的希望,努力地做着各种实验。他们认为,有些动物不仅能讲人语,还能听懂人说话的内容,它们能够像人一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改变自己的环境,达到与人的沟通。训练鹦鹉的艾伦女士认为,鹦鹉能用学会的语言向人们提要求,这表明鹦鹉至少已在某种程度上懂得了人话的含意,掌握了词汇所表示的概念。

    美国亚特兰大市莫瑞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曾做了一项令人惊叹的动物语言实验。他们设计制造出了一种电脑控制系统,作为人类与猿类之问完全客观的媒介。黑猩猩莲娜在2岁时,被送进实验室熟悉电脑控制系统的键盘。它很快就知道了什么符号会使什么事情发生,并可以熟练地运用机器来提出问题,索取东西。它的非凡的语言能力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看来,人与动物的语言沟通指日可待。

    孔雀开屏之谜

    走进动物园,如果能遇上孔雀开屏,那是最开心不过的事了。可是,当看过孔雀开屏之后,你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孔雀为什么要开屏?

    有人会说,这样简单的问题还值得一问,早在19世纪,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对这个问题做过科学的解释——性选择。他认为。在实行“一夫多妻”婚配的鸟类中,每只雄鸟交配的雌鸟越多,产生的后代也就越多。因此,任何能使雄鸟与更多雌鸟交配的特征,都有利于繁殖后代,而雄鸟的鲜艳色彩就是这样的特征,因为雌鸟喜欢与装饰华丽的雄鸟交配。

    孔雀开屏在一段时间里,这种解释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接受。德国动物学家伯恩哈尔德·格日梅克也认为孔雀开屏是为了适应配偶的需要。他对孔雀的生活习性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当一只雄孔雀走进雌孔雀栖息的地方时,先是将身子略向后倾斜,然后展开美丽的彩屏,以便让雌孔雀能看到它那五彩缤纷的尾羽。

    随着研究的深入,性选择这一理论受到了挑战,又有人提出了新的说法——不易被捕。

    这一说法是英国动物学家罗宾·佩克和吉奥夫·派克提出来的。他们发现,凡是善于发现敌害,或因活泼机灵而极易逃脱的鸟,都以鲜艳的色彩来显示自己的长处。而那些不善于发现和逃避敌害的鸟,就善于隐藏自己,所以它们就不具备鲜艳的色彩。

    他们把欧洲和北非的516种鸟,根据其鲜艳程度分为5等,然后再根据身体大小、摄食方式和婚配方式,分成各种等级。他们又用统汁学方法来研究这些特性与鲜艳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一条重要规律:凡是不活泼的鸟,颜色都偏向于灰暗,而几乎所有生性活泼的鸟,则都有鲜艳的色彩。此外,在“一夫多妻”的鸟类中,雌鸟负有孵化小鸟的任务,因此都不很活泼,色彩鲜艳的都是雄鸟。

    两位学者还进一步指出,活泼机灵、色彩鲜艳的雄鸟,一般都在空旷地带向雌鸟求婚。它那美丽的羽毛就是一种信号,告诉那些侵犯者:“我在这里,你们不要靠前。”凡是那些在隐蔽地点进行求婚的,其雄鸟一般都不具备鲜艳的色彩。

    这两种说法哪种更接近实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长颈鹿之谜

    动物园里的长颈鹿。是人们喜爱观赏的一种动物。很多人大概都想问这样的问题: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会那么长?

    在动物界里,长颈鹿的个头要算其中的佼佼者,雌鹿身高一般在4.3米,雄鹿一般身高4.6米一5.5米,最高的可达6米。这当然要得益于它那长长的脖子了,其脖子几乎占了整个身高的一半以上。其实它那长脖子的构造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有7块颈椎骨,与老鼠、鼹鼠这样的小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哺乳动物大部分都是7块颈椎骨,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那脖子变长的呢?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中有长脖子和短脖子两种,都以草为食,也吃树上的叶子。后来由于气候干燥,地面上的青草都枯死了,低矮的灌木也都旱死了,这样一来,它们也就只能以树叶为食了。脖子长的,因为取食容易而幸存下来;而那些脖子短的,因为吃不到高处的树叶便灭绝了。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用“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的理论来解释长颈鹿的长脖子问题。

    他认为,长颈鹿的祖先生活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而成为干旱地带,可供生存的牧草变得极为稀少了。开始,长颈鹿的脖子都比较短,为了生存,必须取高高树上的叶子来充饥。为达到这个目的,它们就努力伸长脖子。因为经常使用的器官越用越发达。而“获得性状遗传”又是可以遗传的,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延续变化下去,千载万代之后,它们的脖子就逐渐变长了,最后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对以上观点,有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德国的魏斯曼等人认为,生物遗传的实质是不变的,特别是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即个体变异、获得性状都不遗传。还有的学者认为,达尔文所提出的通过生存竞争进行自然选择,只在发生了突然变异的个体间起作用,对因环境差异而引起的细微个体变异则毫无作用。

    对此,日本学者木村又提出了“中性突变”理论。他认为,长颈鹿的脖子是在分子水平上进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在长颈鹿群体内的随机交配中,遗传基因发生随机自由组合,使那些表现为“长颈性”变异的基因突变变得固定并逐步积累,而那些不表现“长颈性”变异的基因突变逐步消失。

    我国学者安名勋又提出了“有利突变”理论。他认为,“有利突变”是通过自然选择,从而促进了物种的变化。

    看来,到底怎样来解释长颈鹿的长脖子问题,一时间还无法做出定论。

    “里”是一种什么动物

    “里”,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爱尔兰岛上的土著巴洛克人,对一种海洋动物的称呼的音译。这种动物的头和躯干跟人很相似,叫的声音也跟人很相似,但没有脚,尾部像个弯弯的钩子。许多巴洛克人都见过这种动物,甚至有人还曾捕捉过它。

    1983年6月,美国《潜动物学》杂志主编理查德·格林威尔、人类学家罗伊·瓦格纳、地理学家盖尔·雷蒙特三人前往新爱尔兰岛,对“里”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到达新爱尔兰岛后,首先到村庄里进行访问。他们遇到的巴洛克人,几乎都肯定了“里”的存在。过了两三个星期,他们动身去了诺公湾。因为有人告诉他们,那里几乎每天都有人能看到“里”。

    诺公湾大约有1500英尺宽,两边都是高耸的岩石,海水呈青绿色,海滩上零零星星有几座茅草小屋。他们到达后就开始调查有关“里”的情况,但这里的人都说不知道。后来他们才弄明白,居住在这里的是苏苏拉加族人,在他们的语言中,把“里”叫做“伊尔卡”。他们对“伊尔卡”的描述与巴洛克人的完全一样,只是更详细一些。“伊尔卡”长着两条跟人一样的手臂,分别在身体的两侧,两只眼睛在头部的前方,嘴小而突出,下半身跟鱼差不多,没有鳞,皮肤很光滑。

    从他们的描述上看,很接近人们都知道的儒艮,因为这种动物就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一带海域,可是当地人清楚地知道儒艮这种动物,在他们的语言中,儒艮叫“内拉西”,不是“里”或“伊尔卡”。

    他们听当地人说,这种动物经常在清晨和黄昏时出现,所以,格林威尔和瓦格纳一清早就出发了,雷蒙特留在村庄附近进行观察。太阳刚一露面,他们就来到了海边。这时,一群孩子在向他们招手,原来孩子们发现了一只“伊尔卡”。他们跑到孩子们那里,向海面望去,发现了一个黑色的、光滑而又细长的动物,呈曲线形跃出水面,然后又钻进水里,露出水面的时间大概只有2秒钟。他们没有看清它的头、肢体和脊鳍,但却看到了它能轻易地朝背后弯曲,这是一般海洋哺乳动物所办不到的。10分钟以后,它又出现了。以后每隔10分钟就露出海面一二秒钟,越往后,露面的时间越短。他们还曾看到它的钩头尾巴,瓦格纳赶紧按下了照相机快门,但由于距离太远,拍的照片很不清楚。

    他们回到村庄后,才知道雷蒙特比他们提前看到了“里”,并且还看得比较清楚。他说,那是一个细长的、浅棕色的动物,没有背鳍,在水里游得很快,就像鱼雷一样。在以后的几天里,他们天天在海边观察,但再也没有像第一次离得那么近并那么长时间看到“里”。他们在近海的海里布下了大网,希望能捕到“里”,但愿望落空了。

    他们返回美国后,走访了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在那里,他们把“里”与各种海洋动物进行了比较,没有找到与之相似的动物。只有两种海豚是没有背鳍的,但它们的生活习性与“里”相去太远。至于海豹,那个地区根本没有。要说是儒艮倒是有可能的,不过儒艮只能在水下呆1分钟左右,而“里”每隔10分钟才到海面换一次气。再说儒艮游得很慢,在水面时身体也不能弯曲。这些都与“里”不同。

    他们请教了不少海洋生物学家,谁也没有说清他们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动物。也许他们发现的是一种新的海洋哺乳动物。“里”的秘密,早晚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南极海豹干尸之谜

    本来,在南极洲发现海豹的干尸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因为那里是海豹的故乡。整个南极洲的海豹总数大约在7000万头以上,平均每平方千米就能见到144头各种海豹。可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海豹干尸,不是在接近海边的地带,而是在远离海岸大约60千米的干谷里。在这些深深的峡谷里,终年没有冰雪覆盖,气候异常干燥,裸露着大片岩石。

    更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在诸多种海豹里,变成千尸的只有食蟹海豹和威德尔海豹两种。这些海豹干尸的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属于年幼的海豹。人们知道,海豹经常生活在紧靠海边的陆地上,特别是食蟹海豹,常常生活在远洋,它们怎么会死在距离海岸远达60千米的地方呢?

    科学家们对南极海豹干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古海退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些地区原来曾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海面降低,海水退落而形成千谷。由于这些年幼的海豹未能随水退走,才被搁浅在岸上成了干尸。这种观点遭到了地理学家的反对,因为在这些干谷地区,没有发现古海的遗迹。

    海啸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几百或几千年以前,这些地区曾经发生过大海啸,那些幼小的海豹因年轻力小,被大海的波涛抛进了干谷,慢慢形成了干尸。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应该在许多地方都发现海豹的干尸才对,可为什么只在这里才发现了呢?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难以解释这个问题。

    海豹迷向说。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认为,海豹有爬到岩石上晒太阳的习惯。在它们爬上岸来晒太阳的时候,迷失了方向,才走进干谷死去的。但这也只不过是一种推测。

    海豹干尸的成因问题还没有解决,人们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它们是什么时候死的?科学家们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对这些海豹进行年代测定,发现它们已存在1210年了。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释呢?

    飞猫之谜

    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没看见过猫,因为猫是人类的宠物,许多人家都养着猫。但恐怕没有几个人见过飞猫。

    说来话长,人们看到飞猫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那还是在1905年,在英国威尔士北部的小城彭特沙锡尔,一所学校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耍,突然天空中飞来一只怪物,在学校的上空盘旋。由于它飞得很低,许多学生都看得很清楚,都一致说那是一只猫。当地的《天文》杂志对这个怪物进行了报道,说这个怪物长着4只脚,翅膀是黑黑的,大约有3米多长,飞行速度大约每小时30千米。

    此后,有关飞猫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1933年6月的一天,在英国萨马斯城的比斯·克利菲斯夫人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只黑白相间,长相十分奇特的“猫”,它的身上还长着翅膀。当它发现有人向它走来时,就张开翅膀飞走了。这是最早的一次近距离目击飞猫。比斯·克利菲斯夫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当地动物园。动物园的园长和管理主任富兰克·欧恩赶往现场。当他们到达现场时,那只怪猫又出现了,他们急中生智,用网把这只怪猫给捕获了。这只怪猫在动物园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才死去。

    “有翅膀的猫”也出现在加拿大。1966年6月,这种“有翅膀的猫”出现在一个名叫阿尔菲列特的小村子里。这只长着大翅膀的黑猫从天而降,冲向家畜,把鸡、鸭撵得到处跑,连老牛也要惧它三分。一天,正在屋里做糕点的商人列巴斯听到外面响起一阵尖叫声,他跑出来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猫被一个张开翅膀、贴地飞行、样子像猫的怪物追赶着,在拼命地逃跑。他看见这只怪物还曾落在地上,一跳一跳地跑,然后又张开翅膀飞起来。列巴斯赶紧跑回屋里取来猎枪,向着“有翅膀的猫”发射了5发子弹。“有翅膀的猫”掉在了地上。人们赶来一看,都惊呆了,这个怪物的胡须、耳朵、脑袋都跟猫一样,所不同的是,它长着两颗约2厘米、像针一样锐利的獠牙,眼睛发出暗绿色的光,它的翅膀有35厘米长,体重约5千克。这只怪物被埋在了他家的后院。

    几天以后,这只埋在院子里的怪物被挖了出来,送到开布特比尔农校的兽医实验室进行验尸。主持验尸的兽医说:“人们所说的翅膀,不过是一团毛,这个怪物也只不过是一只普通的黑猫。”他的结论,遭到了阿尔菲列特村及其周围一些村庄村民的反对,因为他们多次见过这种“有翅膀的猫”。有人曾杀死过这种怪物,还有人曾捉住过它。

    有个名叫约翰·吉尔的科学家,对这种怪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他认为,这种怪物是介于猫和蝙蝠之间的生物,说不定会在某个地方找到它们的族群。

    “有翅膀的猫”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还有待于科学家进行深入研究。

    蝴蝶翅膀之谜

    蝴蝶蝴蝶之所以受人喜爱,那是因为它有一对十分美丽的翅膀,五光十色,艳丽缤纷,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它那美丽的翅膀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蝴蝶属鳞翅目昆虫,它的翅膀上有一层粉末,也就是鳞片。蝴蝶翅膀的颜色是由色素色和构造色组成,与变化多端的鳞片相结合,在光线的作用下,便构成了五颜六色的斑纹。

    由于色素色和构造色的结构不同,便构成了不同的颜色,因此也就分出了不同的蝴蝶种类。就是说,同一类蝴蝶,其花纹是一样的。但是,在蝴蝶的世界中,有的极为奇特,其翅膀不但颜色十分鲜艳,而且上面还有奇怪的数字、字母等的图案。比如在我国的辽宁千山就有一种蝴蝶,身上的花纹呈现明显的“C”字,人们便给它起名叫“C”蝴蝶。还有双翅像凤凰尾巴的碧凤蝶,翅膀像豹的斑纹的豹纹蝶。

    收集奇特蝴蝶最有名的,要数美国自然博物馆的福斯特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只蝴蝶的翅膀上发现了“书写”规整的英文字母“F”,由此他迷上了奇特蝴蝶标本的收藏。在他收藏的蝴蝶标本中,上面有奇特“符号”的很多,既有标准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也有26个英文字母。更让人惊奇的是还有问号、感叹号、逗号、物理学符号和数学符号。甚至还有像人脸的,猫眼的,仙人掌的,吸壳的,鱼的,蜘蛛的,虎皮的,等等。

    这些千奇百怪的蝴蝶翅膀,难道仅仅是大自然的巧合吗?这是一道留给人们的难题。

    动物杀婴之谜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动物爱护幼崽的情景,比如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崽,一旦遇到危险,母鸡就会把小鸡拢在自己卵翼下。但动物的杀婴现象也十分普遍,从灵长类、食肉类、啮齿类,到鸟类、鱼类都有发生。据观察,在猴子、猩猩和狒狒中就经常发生杀婴现象。在空间很小的实验室里,鼠笼里的母鼠也常常咬死刚生下来的鼠崽。而黑鹰则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生出的第二只雏鹰杀死。

    该怎样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美国人类学家多希诺认为,由于动物繁殖过多,为了减少对食物的竞争,才出现了这种杀婴现象。他认为实际上这是动物为了维护生存的平衡而采取的一种办法。这种说法,可以解释一些动物的杀婴行为。但有些动物并不是因为繁殖过多而杀婴的,所以,有人又提出了另外一种假说,即优胜劣汰说。他们发现,灰尾叶猴过着群居生活,一般由1—3只成年雄猴为头领,领导着25—30只猴子。当一只年轻雄猴登上首领宝座时,会杀死几乎所有未断奶的幼猴。发生这种情况绝非因为空间狭小,也绝不是由于食物不充足。他们认为,这个新首领杀死所有未断奶的幼猴,是为了更快地得到自己的子孙。因为一般哺乳动物在哺乳期不发情,杀死吃奶的小猴可使母猴早发情,以便尽早育出头领的子代。通常这种杀婴行为都是在短期内进行的。比如雄鼠与母鼠交配15天后就停止杀婴,大概是为了防止误杀自己的后代。一旦自己的幼鼠出世,雄鼠一反往日的残暴,对幼鼠关怀备至。

    这种说法也有其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比如有些动物如兔、绒鼠、袋鼠、黄鹿等,产后即可发情,它们为什么也要杀死子婴呢?还有一些动物,在它们有了子代以后也未停止杀婴,这又是为什么?

    看来,对动物杀婴现象要想做出圆满解释,还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

    海底蠕虫之谜

    蠕虫是近年来被发现的新动物品种。那是在1979年的冬天,美国的一支海洋考察队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水深2500米的一个海底温泉口处,发现了一种新的须腕动物——科学家们暂时称它为“大胡子蠕虫”。这是一种人们从未见过的神秘生物,它的躯体长约2米多,没有嘴、眼睛和消化系统,只有神经系统,全身的颜色是粉红色的。

    要知道,在2000多米的深海,是没有阳光的,蠕虫为什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呢?它又以什么东西为食呢?这个问题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海洋动物学家认为,大胡子蠕虫不可能获得海水表面那些依靠太阳能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碳水化合物。那么,蠕虫所需的能量又是谁供给的呢?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这种蠕虫是从生活在自己体内的细菌身上获得能量的。原来,细菌和大胡子蠕虫处于共生状态。这种细菌具有特殊的本领,它利用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海底温泉水里含有的硫化物进行化学合成,形成碳水化合物,供蠕虫吸收。

    要完成这样的合成作用,必须依靠一种重要的物质——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三位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胡子蠕虫体内的细菌能够制造这种酶。由此,科学家们就初步揭开了大胡子蠕虫为什么能在永久黑暗的海底生活这一自然之谜。

    但是,大胡子蠕虫身上还有一种谜没有解开,即蠕虫为什么能和细菌共同生活?这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另外,经研究发现,蠕虫是寿命最长的生物之一。前面说过,这种蠕虫有2米多长,实际上是指它为自己建造的供居住的管子的长度。据分析,蠕虫建造这种管子形的“住宅”的速度很慢,哪怕是l厘米长也需要250年,要建造2米多长的管子,需要多少年就显而易见了。大胡子蠕虫为什么会有如此长的寿命?这对于科学家来说,还是个难题。

    带鳞乌贼之谜

    大家都知道,乌贼是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大约有600多种,最大的竞长达20米,小的只有二三匣米长。它的体表光滑,没有鳞片。可是前苏联的一位海洋生物学家约·尼·尤霍夫,竟然在海洋里发现了身上带有鳞片的乌贼。

    有一次,他带领一个科学考察小组,在南半球的海域从事调查抹香鲸的摄食对象的工作。这项工作十分麻烦,他们要剖开一头头抹香鲸的胃,将里面的东西一一清洗、登记、测量和拍照。

    一天,他们在检查一头抹香鲸的胃时,突然发现一条绛红色的乌贼,它的身上竟然长着一层鳞。这条乌贼身体壮实,头长得很大,比一般乌贼都要长一些。紧接着,他们从这头抹香鲸的胃里,又翻出了几条身上有鳞的乌贼,其中最大的一条有2米多长,腹宽大约有l米。这些乌贼都不长触手。这一发现,使尤霍夫兴奋异常,开始对这些乌贼进行了认真的观察研究。

    尤霍夫发现,这种乌贼并不是全身都长着鳞片,它们的尾腔和一些末梢部分没有鳞片,没有鳞片的地方,皮肤仍然显得很光滑。这种乌贼的鳞片像建筑物上的绛红色的瓦片,通过肌肉组织延伸,紧紧地排列在一起。鳞片随着乌贼的生长逐渐增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一条体长29.5厘米的乌贼,全身的鳞片竟多达12465片。每一个鳞片内部都有微小的薄层,里面充满了空气,就像一个微小的气瓶。显然,这种包着空气的鳞片,可以使乌贼的漂浮和行动更加自由。

    这种乌贼在刚出生的时候都带有触手,但是到了成年时触手却全都没有了。人们都知道触手是乌贼的重要生命器官,它们凭借触手来猎取食物和御敌防身,在水里游动时触手又可起到桨的作用,可用来掌握速度和方向。很难想象乌贼没有触手会怎么生活。可是,为什么带鳞的乌贼却没有触手呢?它们没有触手还能生活得很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与其它海洋动物不同的是,别的动物是前进的速度快,而乌贼却是后退的速度快。它们行动的原理是通过肌肉收缩,把外套腔里的水从漏斗管里喷出,借助于水流的反作用,飞快向后游去。可带鳞乌贼却不是这样,它像一般海洋动物那样游动。这又是一个谜。有人分析,大概是由于这种乌贼生活在海洋的底层,靠那些喜静不喜动的动物为食,因此不需要快速运动。到底是不是这样,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动物起死回生之谜

    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这是大自然千古不变的规律。所谓死亡,有一定的临界值,一旦达到这个值,就标志着生命已经结束。比如在大多数动物体内(也包括人类),通常含水的比例是50%—95%,如果体内失水超过30%,那么就会危及生命。但是人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改变这种规律,想永生不死,比如有些国家的人把自己冷冻起来,期望有朝一日再死而复生。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可是在动物界里,有一些动物按照一般的生命规律,可以肯定地说已经是死了,奇怪的是一旦遇到适当的条件,它就又会复活过来。科学界把这种现象叫做“隐匿生命”。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研究。

    能产生“隐匿生命”现象的动物,包括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栖息于湿地的线虫以及生活在沼泽中的小动物,通常人们把这种动物称之为“脱水动物”。有些球形线虫一类的小动物,具有让人惊叹的起死回生本领。当它们失水率达到99%时,已看不出有任何运动、反应、换气等生命现象,但一遇到适当的生活环境,就义能活过来。生活在沼泽地的熊虫就有这种本领,它在机体完全干燥之后,就变成了“隐匿生命”,从科学的定义来说,是完全的死亡状态。可是熊虫的这种状态能保持120年之久,等到有了水之后,就又能复苏过来。熊虫还能在比水沸点高150摄氏度的高温或0.008摄氏度的低温下存活。它对X射线也有令人吃惊的耐受力。经24小时照射的半死剂量竟高达57万伦琴,而人产生同样的结果只需500伦琴。

    研究处于“隐匿生命”状态下的线虫发现,其细胞中的水分确已全部丧失。这就推翻了多年来生物学中的固有观念,即构成生命的蛋白质分子必须有水分才能保持其三维结构。由此,生物学家们的观念也开始转变了,认为“隐匿生命”中的新陈代谢是可以停止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释这种“隐匿生命”现象。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动物学教授约翰·克劳通通过研究线虫的脱水过程,发现这些动物进入脱水阶段时,是慢慢干脱的,如果把它们直接放进干燥的空气里,就会真正死亡。

    新西兰的动物学家大卫·沃顿和英国动物学家巴雷特在研究中发现,许多脱水动物需要制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甘油、海藻糖等,才能过无水生活。他们认为,这些物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可以代替那些紧紧附在核酸、蛋白质这类重要物质上面的水分子,尤其是海藻糖,可以起保护细胞膜的作用。

    不过脱水前的准备工作仅仅是“起死回生”的一部分,当这些小动物重新吸水后,在体内又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呢?沃顿和巴雷特认为,当脱水动物在开始活动之前,不仅需要修复围绕着线粒体的膜,而且向全身传送信息的神经上的膜也必须加以修复,否则就会神经麻木。

    以上的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这并不是说已经完全揭开了脱水动物之谜。就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从生物学角度来加以解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状态能够延长寿命。一般来说,熊虫的寿命不到1年,可如果把“隐匿生命”期也算在内,那可就要无限期地延长了。

    如果能把动物的“隐若生命”现象的秘密彻底揭开,那对人类生命的延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巨鳗之谜

    鳗鱼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的形状跟蛇差不多,在已知的鳗鱼种类中,最长的接近5米,它产的崽有7-12厘米。如果说有人看见过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大鳗鱼,你一定会惊奇得把眼睛瞪得大大的,难以相信这会是事实。可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不断传来有关巨鳗的目击报告。

    最早发现巨鳗是在1848年。当时,一艘名叫“德达拉斯号”的英国巡洋舰航行在离南非好望角不远的海面上。突然,船上的士兵发现了一条其大无比的大鱼,仅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有18米长。这件事惊动了船上所有的人,都跑出来观看。舰长也跑上甲板,用望远镜观察了20多分钟之后,那个怪物才消失了。据目击者说,它的形状跟鳗鱼没有什么区别。

    也是在同一年,美国的一艘名叫“达纳普号”的帆船在同一海域又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这次的发现,要比上一次清楚得多,因为他们距离那个怪物只有50来米。那个怪物的头伸出水面,两只眼睛闪闪发光,能见到的身长有30多米,还不是全部。船长面对这个怪物有些紧张,怕受到袭击,命令炮手向它开火。炮声刚一响,那个怪物就迅速钻入水中不见了。

    1930年的一天,有一艘名叫“丹纳号”的海洋研究船在南非的海岸以外航行。船上的一位丹麦籍青年从海里面捞出一网鱼虾,网里有一条像蛇一样的东西引起了海洋科学家们的注意,他们根据它的特征和头骨的构造,认定这是一条鳗鱼的幼体,身长1.8米。一般来讲,普通鳗鱼的脊椎骨只有104节,海鳗为150节,而这条奇特的幼鳗的脊椎骨竟有405节之多。根据这条鳗鱼的特点来推算,它长成以后,可能长达55米。由此可见,它一定是巨鳗的幼崽。

    但以上这些,还都是“纸上谈兵”,谁也没有真正捉住一条巨鳗给大家看看。所以。这一秘密还埋藏在大海之中,等待着人们去破解。

    奇蛇大观

    世界上最大的毒蛇叫眼镜王蛇,它生活在亚洲南部的丛林中。眼镜王蛇与普通眼镜蛇在外貌上十分相似,它们最大的不同就是眼镜王蛇的体形比普通眼镜蛇明显要大。眼镜王蛇的体长可达4米左右,有人还曾发现长达6米的。眼镜王蛇的毒液毒性非常强。再加上它体形大,排毒量大(眼镜王蛇一次咬物排出毒液的量比普通眼镜蛇多30%,是蝮蛇的2—5倍),因此说它是世界上最毒的蛇。性情凶猛的眼镜王蛇在白天活动和捕食,当它遇到敌害或受到惊吓时,会膨大颈部竖起前半身以示威胁,但几乎从不主动攻击人类。

    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上,生活着一种会飞的蛇。这种蛇身体粗短,身上有十几条黑色的环带。它“飞行”的本领其实是一种滑翔能力。当它遇到危险或捕捉食物时,会从大树或崖壁等高处向下做滑翔运动。滑翔时它会把肋骨张开,使身体呈扁平状,从10米高的树上可向下滑翔50多米远。从远处看去,就像飞一样,故名飞蛇。飞蛇是一种无毒蛇。

    在南美洲亚马孙河一带的热带森林中有一种火蛇,它具有扑火的功能,是护林员的好帮手。火蛇之所以扑火是因为火光对它的眼睛刺激得很厉害,使它难以忍受。有一次,一位考察队员在森林里烤火时不小心使火势蔓延,眼看他就要被烧死,幸好有几条三四米长的火蛇赶来,用身体把火扑灭,救了他一条性命。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湖北利川,自古以来就生存着一种非常罕见的神奇的小蛇——“碎蛇”。“碎蛇”长约40厘米,秤杆般粗细,鳞片呈褐色,鳞片上有芝麻般大小的白点,肛门后有两道凹线槽,外貌与鳝鱼相仿,因此,当地人义称之为“秤杆蛇”或“干黄鳝”。而“碎蛇”这个名字,则是根据它的身子容易碎断而得来的。“碎蛇”的身体特别脆嫩,如果从树上或高处落下,马上便会被“五马分尸”,断成数截,并且会被弹出老远。然而,人们怎么也不会相信“散架”后的蛇身竟然有“破镜重圆”的回天之术,能在10分钟内奇迹般地重新组合连接起来,照常行走、生存。“碎蛇”无毒,也不愿咬人;即使咬了人,也不会红肿。因此,大人小孩都不怕它,而且还敢徒手擒拿它。“碎蛇”还是一味良药,其药用价值非常高,祛风湿、强筋骨、恢复跌打损伤有特效,可制成粉剂直接入口或浸泡在酒中与酒一起饮用。至于“散架”的“碎蛇”何以能够重组、还原,至今仍是个谜,有待于科学工作者来揭示。

    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生活着一种会变色的蛇,当地人叫它“拉塔那”。这种蛇可以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而迅速改变体色。在青草地里,它能变成草绿色;在光秃的岩石上,它会变成青褐色;在红色的土壤上,它会变得像胭脂一样红;在花草丛中,它又会变得五光十色,令人难辨是花还是蛇。这种蛇的变色本领既有利于它躲避猫头鹰等凶猛的天敌,又可迷惑老鼠、青蛙等猎物,便于进行捕捉。

    在我国河南省辉县曾发现一条双足蛇。这条蛇长约75厘米,蛇足位于蛇尾16厘米处,两足左右并列,犹如一个支架;蛇足长约l厘米,直径约3毫米,分为两趾,极似牛蹄,足面遍布羽状硬刺。目前,这条奇特的双足蛇属何蛇种尚是个谜。

    在广西龙州县人们曾捉到一对奇特的黑白蛇。这对黑白蛇总是形影不离,相随相伴。爬行时黑蛇在前,白蛇随后,相距不过1米。这对奇特的黑白蛇是在水库旁边的菜地里捉到的。黑蛇全身乌黑,性情凶暴;白蛇全身呈银白色,性情温顺。

    非洲桑给巴尔西部地区的许多内河里的渡船,不是靠人力划,而是用“蛇力”来摆渡。这种摆渡蛇水性好,力气大,一次能拉动一艘载有几十个人的渡船。摆渡蛇性情很温顺,从未发生过伤害人畜和拉翻渡船的事情。

    蜘蛛的奥秘

    蜘蛛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可是人们对它的态度各异,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视之为朋友,有人视之为魔鬼。别看它的样子不起眼,可是对人类的帮助却不容小视。据一位加拿大学者计算,全世界的蜘蛛一年消灭的苍蝇、蛾及其他昆虫的总重量甚至超过加拿大全国2550万人的总体重。

    蜘蛛还是一个古老的生物,据伦敦英格兰自然史博物馆的蜘蛛专家保罗·希利亚德考证:“已知的最早的蜘蛛是在阿伯丁附年。现在全世界约有3.4万种蜘蛛。”一些科学家认为,蜘蛛是从一种原始的海洋生物演化而来,这种海洋生物在4亿年前登上陆地。

    蜘蛛是不知疲倦的织网者。它开始织网时,先把腹部抬向空中,从一个叫吐丝器的器官上的1000多个小孔里喷出液体,这种液体是含有丙氨酸和甘氨酸的丝纤朊蛋白质,一遇空气立即凝成一缕直径只有0.001毫米的丝。当细丝的末端粘在50厘米外的一点时,它就用一条蜘蛛腿把丝拉紧,然后把丝的这一头粘到它待的地方。通过这座精心搭起的“桥”,它就开始像演杂技一样拉出几条平行的丝线,用它梳状的螯调整好丝的松紧度。在把更多坚韧的、凝结的丝固定到拉好的丝上之后,蜘蛛才开始以最优美的动作将丝线匀称地横向交织。

    蜘蛛网的形状、大小、网眼疏密均有很大差异,直接反映出每个蜘蛛的生活习性,而且每个蜘蛛网都和人的指纹一样绝无重复。世界上最大的蜘蛛网出自热带的一种名叫班络新妇的蜘蛛。其在空中结的圆形网的圆周长度竟达5.8米。在墨西哥也曾发现过一张类似的大蜘蛛网,那张网竟把一棵18米高的大树上部3/4的树枝和树权都遮住了。而世界上最小的蜘蛛网出自一种喜爱在棉枝和其他植物花瓣上栖息的雕纹绵蜘蛛。它的个头很小,织的网只有邮票大小,而且是织在花朵上,人们不注意还很难发现。蜘蛛的丝极轻,有人估算了一下,一根5000千米长的蛛丝的重量不超过50克,可它的断裂应变性相对来讲比钢还强。正因蛛丝如此强韧,使很不起眼的蜘蛛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威慑力。人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只昆虫撞到蜘蛛网上,几经拼命挣扎,但那柔韧的蛛丝不但挣不断,反而缚得更牢,使其不得脱身。有位英国科学家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扫描,发现一条蛛丝是由两根不同的线绞在一起的:一根干性直线状的,只能拉长20%;另一根黏性螺旋状的,可拉长4倍,复原后不下垂,它们两根绞在一起便是一根“捆妖索”了。此“索”周围覆盖着一层胶质液体微滴,每一微滴中都有一个丝团。当昆虫被捕获挣扎时碰撞微滴,其中的丝团便伸展开来,增加了线的长度,不但不会被挣断,反而越挣越多,越箍越牢。

    除了织网之外,有些蜘蛛还有一些特殊的本领。在北美洲,有一种猎鱼蜘蛛,它的外形像一粒豆子那么大,灰绿色,胸的两边有白条条,腹背上还有排成两行的12个小白点。猎鱼蜘蛛长有6对脚爪,其中一对脚爪带有尖尖的小牙。能流出毒汁,用来毒死那些被抓住的猎物。它长有8只眼睛,但视力很差,主要是靠身上的细毛来分辨周围的动静。

    猎鱼蜘蛛在猎鱼的时候,利用最后一对脚爪牢牢抓住河边的小石头或树枝,尽量张开前面的3对脚爪,让身体轻轻贴在水面上。当鱼儿靠近时,猎鱼蜘蛛迅速用脚爪抓住小鱼,并用锐利的尖牙钩住鱼背,放出毒汁。不到30秒钟,小鱼便麻木不会动了。

    猎鱼蜘蛛吃鱼的方式很特别。它将自己的下腺和中肠分泌出来的消化液直接注入鱼儿的身体里,让消化液的酵素将鱼肉化为又浓又鲜的鱼汁,然后再一点一点慢慢地啄食掉,到最后只剩下鱼皮、鱼头和鱼骨。

    还有少量蜘蛛身上带有致命的毒液,比如一种叫黑寡妇的蜘蛛,逼急了它也会咬人。英国一个艺术馆的经理异想天开地把蜘蛛用于防盗。他从动物市场买来两只巨型墨西哥红膝塔拉图兰毒蜘蛛,让它们在展柜中巡视,使可能光顾的小偷望而却步。

    长舌动物避役

    长舌动物有很多,它们长长的舌头都有不少妙用。比如人们很熟悉的长颈鹿,它不但有个长长的脖子,还有一个长长的舌头,全部伸出来长达45厘米,用它卷树叶吃非常方便。食蚁兽的舌头和长颈鹿差不多,有40多厘米长。食蚁兽的舌头不但长,而且又细又软,上面还能分泌出胶水似的黏液。当它发现蚁洞后,就从嘴里吐出蚯蚓状的舌头,待舌头从蚁洞中抽出时,上面已粘满了蚂蚁,它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就舌长和身长的比例而言,避役可算是最长的了,当它捕食昆虫时,吐出的长舌竟达到体长的1.5倍。避役,又称变色龙,属蜥蜴科的一个亚目,主要产于东半球,是一种树栖性的爬行类动物,体长一般为17—25厘米,最长的可达60厘米。避役的外形很奇特,身体两侧扁平,尾巴常常卷曲着。它的两只大眼球突出在眼眶外,具有一种独特的功能——它们可各自独立运动,左右眼互不受牵制,当左眼向前看时,右眼可以向后看或向上看。这样就扩大了视野,有利于捕捉昆虫。避役身体的颜色经常会发生改变,时而是黄色、米色,时而是绿色、棕色,有时还带有浅色或深色的斑点。避役体色改变的原因在于环境,当光线、温度、湿度以及它的情绪发生改变的时候,其植物神经会使真皮中的颗粒细胞里的色素改变位置,从而使体色迅速发生改变。

    避役喜食蝇、蚊、蝗虫、蝴蝶等昆虫。当它发现猎物时,会慢慢接近对方,闪电般地弹射出舌头,因其射速高达5米/秒,因此百发百中,转眼之间,猎物便被它的舌头粘住,成了它的美味佳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避役的舌头是从嘴里“吹”出来的,其实不然,它的舌头是靠肌肉弹射出来的。避役的舌头中间是空的,舌头基都很窄,末端稍稍膨大,上面有黏性分泌物。平时缩入口腔内,捕食时收缩环肌,使舌头像弦一样绷紧,然后突然放松纵肌,舌头便飞快地呈直线射出。

    高“智商”的动物

    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有着一般动物无法比拟的语言能力和智慧能力。不过近些年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一些动物并不仅仅只是能“动”的“物”,它们的一些行为显示,它们具有相当高的“智商”。

    动物学家洛韦尔曾追踪过一只鹭,发现它会像人撒鱼饵一样,用嘴巴把面包屑收集起来撒在水里,等鱼游过来就猛扑下去。澳大利亚鸟类学家格雷格·罗伯特在1982年也观察过一只黑鸢,它从人们的宿营地衔走一块面包,一直飞到一条小河边,把面包扔进水里,然后停在树枝上等虾出现。它们通常不吃虾,这样做也许是看到过人的食物掉在水里会使虾浮上水面而加以模仿。

    英国学者伊丽莎白·麦克马洪在热带森林里发现过更为有趣的现象。一只食虫的椿象让自己的头、背和两侧都滚上白蚁巢边缘上的碎土,然后向洞口爬去。通常,蚁巢里都有兵蚁随时准备攻击来犯的椿象,但是它们对这只伪装过的椿象却毫无察觉,因为分辨不出其气味。于是,椿象爬到洞口,抓住一只工蚁,咬死后吸得只剩一层躯壳。这样做已经不同凡响了,但更令人吃惊的是,它还把躯壳往洞里推去,并轻轻摇动。结果很快就引出了第二只工蚁——白蚁有把同伴尸体拖回巢里或者吃掉的习惯,这时椿象再把躯壳拖到外面,吃掉了咬住躯壳的工蚁。有人观察过一只椿象曾这样一连吃了31只白蚁。

    美国学者斯特沃特·詹恩斯曾观察过悬崖峭壁上的乌鸦窝。窝里有6只小乌鸦,它们的父母则在窝外来回飞行。当发现有人向上爬时,便大叫起来,然后用嘴衔起小鹅卵石掷在他们身上。这些鹅卵石上面的痕迹表明,它们原来有一半埋在土里,是乌鸦从峡谷里衔到峭壁上用来自卫的。东非有一些秃鹫也会使用石块,它们喜欢吃鸵鸟蛋,但是鸵鸟蛋又大又硬,用喙啄不碎,它们就衔起石块来把鸵鸟蛋砸破。

    还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片肥肉吊在瓶里,看山雀能不能得到这片肉。一开始,饥饿的山雀隔着透明的玻璃瓶拼命用嘴去啄。当然,这是枉费心机。碰壁之后,它停在瓶口一动也不动,似乎是在“思索”。最后,它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嘴咬住细绳,再用力往外拉,企图把肥肉取出来。不料这条细绳很长,拉一次还无济于事,山雀就用脚踩住已经拉上来的细绳,再用嘴咬住绳往外拉,拉一段,用脚踩住一段,如此反复多次,美味便到手了。

    黑猩猩无疑是动物中“智商”最高的。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两只黑猩猩关在一只笼子里,笼子前边放上一只比较重的食物箱,使黑猩猩无法直接够到。食物箱用绳子绑着,绳子的一端离笼子较近。其中一只黑猩猩见无法直接够到食物箱,便去拉那绳子,结果食物箱纹丝不动,于是它回过头去招呼另一只黑猩猩,与它一起用力拉,不久就把食物箱拉了过来,取出了食物。

    1972年,美国亚特兰大莫瑞大学的岳克斯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对黑猩猩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两岁的雌性黑猩猩莲娜被送进实验室,聪明的它很快就熟悉了电脑控制系统的键盘,知道按下不同符号的按钮会发生什么,比如按下“苹果”钮,便立即有一只苹果从分配器中出来,而按下“水”钮,便可以喝到一杯水。以后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莲娜甚至能“按出”完整的句子向管理人员索要食物。这一结果让实验人员对黑猩猩刮目相看。

    身怀绝技的“动物警长”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在一些特殊场合,它们往往会给人以特殊的帮助。事实上,很多国家的保安部门,部有自己的“动物警长。”

    毫无疑问,警犬是人们最常见也最熟悉的“动物警长”,它们凭借那灵敏的嗅觉帮助各国警方破获了无数大案、要案。除了警犬之外,一些国家的警方还别出心裁地启用了“警猪”。猪的嗅觉也很灵敏,德国警方训练的一头“警猪”,能隔着皮箱嗅出里面藏着的毒品,还能嗅出埋在地下1米深处的作案工具。斯里兰卡警方则精心训练一种叫獴的小动物为自己服务。这种小动物在当地很常见,其费用比狗要低得多,而且不引人注意。训练有素的獴可以钻入各种缝隙中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疑点,会立即向警方发出信号。

    老鼠的嗅觉和狗不相上下,于是一些国家出现了“警鼠”。训练“警鼠”的方法很有意思。首先让它嗅微量的各种违禁品的气味,并同时给予电击,造成强烈的刺激。经过几次这样的过程之后,当老鼠再次嗅到这些气味之后,就会出现强烈的骚动,有时还会狂叫不已。由于老鼠身体小巧,因此很适合在机场、海关使用。在美国纽约国际机场这样的大场合,也有“警鼠”的身影出现。

    还有一些动物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帮助警方破案。人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当一其尸体暴露在户外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昆虫迅速赶赴“案发地点”。一些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摸索,发现这些小昆虫其实是最好的“目击证人”。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个场面,一个人被罪犯用刀捅死在一片草地上,那么用不了几分钟,就会有大量的苍蝇聚集到死者的伤口上,产下大量的卵。经过大约12个小时,卵孵化成蛆虫后会爬到附近的土里结茧。随后还会有其他一些昆虫也来到这里。一般来说,这些生物每一个生命步骤所需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这就给人们判断案发时间提供了线索。目前,这种方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刑侦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灵巧的动物工程师

    建筑高塔的白蚁

    世界上有许多种类的蚂蚁。大多数蚂蚁都是破坏者,如白蚁,它嗜食木材,对房屋建筑、铁路桥梁等危害严重。但非洲的白蚁却是建设者,别看它们只有火柴头大小,但却能营造起高大的土堡来。

    白蚁建筑师有好多种,建造的土堡也各不相同。有圆锥形的,也有柱形、金字塔形的,大都比人高出许多,最高的有7米多,占地100多平方米。如果按比例算,相当于人类筑起7000米高的山,这是多么的惊人!土堡的堡壁有50厘米厚,像石头一样坚硬,用斧子在上面砍都很难留下痕迹。土堡里面分布有许多隧道,弯弯曲曲,长约几百米。

    白蚁土堡是白蚁的宫殿。它不仅宽敞高大,房子内部的结构和设备也非常科学美观,除了有专供蚁王和蚁后居住的高级房间之外,还有育儿室、贮藏室,当然最多的还是工蚁、兵蚁居住的普通房间。一座高大的白蚁土堡,里面能住得下200万蚁民。

    如此精美的地下宫殿是由白蚁中的工蚁负责建造的。白蚁王国是一个由责任不同的成员所组成的大家庭。蚁王和蚁后只管交配产卵、生儿育女;工蚁只管做工,担负着蛀蚀木材、运送食物、修建巢穴、照料幼蚁的繁重任务;而兵蚁只管防御,肩负着站岗放哨、保卫家园、抵御侵略的重任。

    工蚁首先用自身的分泌物与泥土相混合,建造起堡壁,以隔断外界天气变化对蚁巢的影响,接着自下而上地在几米高的外壁上挖出几条垄状通道,每条通道再开通约10条从巢顶到巢底的细小气道。蚁巢内部由120条细小气道上的无数小孔与外界相通。白蚁在巢中活动时产生的热气可以通过小孔排到巢外;而外部气流又能够从气道进来,源源不断加以补充,起到“空调”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当土堡壁热得烫手时,蚁巢中心的温度却还不到30℃,称得上凉爽宜“蚁”。

    修筑宫殿的鼠

    啮齿动物称得上是兽类中的能工巧匠。在我国东北有一种鼢鼠,个头不大,体长约30多厘米,重量在250克左右,小眼睛,短尾巴,身上长着灰色的毛,看起来胖嘟嘟的。别看它其貌不扬,可它修筑的“地下宫殿”却让许多建筑专家都叹为观止。

    在鼢鼠生活的地下洞窟中,有纵横交错的通道通向地面,各通道的末端或旁侧有宽敞的洞穴,分别作为卧室、仓库、厕所和休息室等。地道很长,可达五六十米,但供出入的洞口有好几个,而且都非常隐蔽,一般在外面是察觉不到的,因为上面有一些碎泥覆盖着。

    在这个“地下宫殿”中,“卧室”布置得最为讲究,不但宽敞,而且地下还垫着很多草叶,躺上去十分舒服。每个“宫殿”里都有许多个“卧室”。在炎热的夏天,鼢鼠住在空气流通、离地面较近的“卧室”里。而到了寒冷的冬天,就搬进距地面较远比较温暖的“深宫”。

    为了防止被雨水冲灌,鼢鼠一般都将“宫殿”建筑在地势较高而且干燥的地方,在洞口还覆盖了不少泥土,使雨水不易进去。此外,在“宫殿”的内部结构上,鼢鼠也煞费苦心,将各个“房间”都不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一来,即使有雨水流入洞内,也只影响“宫殿”的一小部分,于大局无损。

    鼢鼠有这样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与它那锋利的爪子分不开,用它每分钟能掘土10厘米。鼢鼠的掘土方式也与众不同,它掘土时不是将土掘出洞外,而是将挖下来的泥土向洞壁压实。正是这种高超的“建筑工艺”,才保证了它能构建起几十平方米的庞大的“地下宫殿”

    世界上最小的鸟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蜂鸟的品种多达600多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中美洲。蜂鸟中最小的一种产于古巴,其成年雄鸟的体重仅2克,比一枚硬币还要轻;平均翼展不到3厘世界上最小的鸟米。还不如一只飞蛾大。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种鸟“嗡嗡”地在头顶盘旋时,往往以为是一种昆虫。蜂鸟的翅膀每秒钟大约拍击80次,其速度非常之快,以至肉眼难以察觉出来。有时整个翅膀还会翻转。而且,它还能一动不动地滞留在空中,仿佛站在一根无形的支柱上。

    蜂鸟悬空定身的秘密在哪里?人们发现,蜂鸟的双翼同大多数鸟儿不同,其整个翅膀关节几乎是挺直而不能活动的,有一个转轴关节和肩膀相连。在定身时,它用双翼前后划动。向前划动时,翼缘稍稍倾斜,产生了升力,而没有冲力;接着,双翼在肩膀处作180℃的转向,向后划动,同样产生了升力,而没有推力。就这样,蜂鸟不断前后扇动翅膀,就能悬空定身不动了。

    蜂鸟眼睛很大,嘴长呈管状,大多弯曲,刚孵出的雏鸟嘴稍短些。其舌头分叉且很发达,像啄木鸟一样。羽毛通常极为鲜艳,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泽,有的还有一对随风飞舞的长尾巴。

    蜂鸟的鸟巢同蜘蛛网一样建在细树枝上,大小跟玩具茶杯差不多。其结构松软,用蜘蛛丝和微小的树皮编织而成,周围则用地衣作装饰。丝一样的植物绒毛铺就的窝里卧有两枚比咖啡豆还小的鸟蛋,一般在五六月间被孵化成小蜂鸟。

    在鸟类世界中,蜂鸟体内的新陈代谢最为旺盛。因此它需要相应的大量食物。虽然小小的蜘蛛、蚊子和其他昆虫基本上可以满足蜂鸟的饮食需要,但它还需要从喇叭花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因为其花蕊可产生大量的花蜜。喇叭花原来由昆虫传粉,后来演变为由蜂鸟来传粉。

    蜂鸟特别喜欢独居。雌鸟只要与雄鸟交尾数秒钟就可受孕。蜂鸟的区域意识极强。蜂鸟之间为强占栖地经常发生壮观的空中袭击战。好战的雄鸟一旦发现雌鸟偷占了它的栖地,就会立刻发起攻击。

    蜂鸟个儿虽小,却勇猛善斗。像山鹰那样的猛禽,比蜂鸟大几十倍、几百倍,可蜂鸟却毫不惧怕。它用那钢针般的尖嘴,看准山鹰眼睛猛啄,山鹰往往败北,甚至被啄瞎眼睛。

    没有翅膀的“飞行”动物

    在动物世界里,除了鸟和昆虫等真正会飞行的动物外,还有一些一般人看来没有飞行能力的动物,在某种特定时刻,也能一“飞”冲天。

    在我国南海的海面上航行,常常可以见到一个庞然大物,突然跃水腾空,越过甲板,向前冲去,然后随着“嘭”的一声巨响,落入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庞然大物叫鲾鲼是大型的软骨鱼类,体长7米多,重达2000千克。

    鳐鲼形状特别,如同空中飞翔的蝙蝠。它头上生有两个摆动的“角”,叫做“头鳍”,能左右转动,捕食时伸展到口下,像漏斗一样把食物送入口中。左右两个大胸鳍扁平而宽阔,和躯体构成一个庞大的体盘,胸鳍上下摆动,就像鼓翼飞行的蝙蝠。背上披着灰绿底子带白斑的“衣衫”,后边拖着一条长长的鞭状尾巴,在游泳时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

    当鲾鲼鼓动双鳍拍击水面、跃水腾空时,常常能飞离海面达4米高,然后拖尾滑翔。更奇的是,小鲾鲼竟常常在妈妈凌空飞行中降生。

    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中,还有一种飞行能力更为惊人的鱼——飞鱼。当人们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航行时,有时会突然发现从海水中冲出一大群“飞鸟”,几百只聚集在一起,张开翅膀,掠着海面飞翔。过不多久,它们又潜入海水之中,然后再次冲出海面飞翔。有时它们甚至飞落到船甲板上,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其实这些“飞鸟”并不是什么鸟,而是一种长着“双翅”会飞翔的鱼。

    飞鱼身体细长,长约20多厘米,宽3—4厘米,有着一身结实的肌肉,背上的鳞片蓝得发光,肚子银白,其余部分都呈黑色。它的头上有一对又大又圆乌黑发亮的眼睛,除了鳍有些与众不同外,和其他的鱼没有多大区别。

    为什么飞鱼会飞,而别的鱼不会飞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飞鱼的飞行并不是真正的飞行,而是滑翔。会飞的动物都长有两只翅膀,飞鱼虽然没有翅膀,却在身体两侧靠近头部的地方长着一对又长又宽的胸鳍(一般的鱼的胸鳍都小而窄),就像一对大翅膀一样。每当它从水底急速地游近水面,然后猛蹿出水面的时候,那对宽大的胸鳍就像鸟翅一样在它身体两侧伸展开来,产生的空气浮力就把它送上了天空,然后,顺着上升气流滑翔。远远看去,飞鱼就像是在飞一样。一般来说,飞鱼的滑翔飞行高度离开水面只有一二米,最高不超过10米,一次滑翔飞行时间不超过1分钟,顺风时滑翔飞行距离可达数百米。

    在武侠小说家金庸笔下有一个著名的侠客号称“雪山飞狐”,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种珍奇的怪兽——飞狐,它产于我国的湖北。

    飞狐的模样颇为奇特:头宽似猫,有白色花纹;嘴短向下,似兔;身躯如松鼠,长40厘米,宽10厘米,高17厘米;肢长15厘米,四肢上有爪,锐利坚硬,状如鹰爪。前后肢间有皮膜,展开时体形似一把芭蕉扇,可以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

    在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有一种鼯鼠,体长16—20厘米,头短而圆,眼睛很大,瞳孔特别大,可以感受微弱光线。鼯鼠背部的毛为灰白色,尾巴几乎与身躯同样长。其身躯两侧前后脚之间有一层薄膜,膜的两面长有细毛。它利用这种独特的皮膜,能够从高处飞向低处,滑翔20—50米的距离。它还能用腿的抬升、垂下或伸直等方法来改变滑翔路线。

    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绿色的大型树蛙,它身体扁平,足趾间有蹼膜相连。当它将足上发达的蹼膜完全张开时,能轻易地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距离可达10米以上。

    爬行动物中也有会“飞”的,比较典型的是飞蜥蜴和飞壁虎,它们身上都长有翼状的皮膜,平时或折叠在腰际,或收在腹部,当它们居高临下俯冲滑翔时,皮膜会全部张开,滑翔距离近20米。

    奇特的哺乳动物

    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的塔斯马尼亚岛上,有一种奇特的动物,叫鸭嘴兽。这种奇特的动物有一张鸭嘴似的嘴,但嘴里没有牙齿;它披着一身毛,像爬行动物一样产硬壳的蛋;脚上有蹼,像只鸭子;用奶喂小兽,但没有奶头。它在河流湖泊中生活,在岸上地洞里歇息。雄性鸭嘴兽有毒腺,长在后腿上,这使它能像蛇一样袭击其他动物。生物学家们认为,鸭嘴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动物之一。

    鸭嘴兽身上的器官令人觉得不可思议。1800年,当旅行家们将鸭嘴兽的标本第一次送到英格兰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伪造的。原因是不久前,有人曾声言找到一条“真正的美人鱼”,这个消息轰动一时,可后来人们发现那所谓的“真正的美人鱼”,不过是把猴头缝在鱼身上。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鸭嘴兽是个类似的骗局——只用同样方法制作的有鸭嘴和脚蹼的海狸。一年后,一位英国科学家得到一只保存在酒精中的鸭嘴兽,他对那只鸭嘴兽做了全面解剖之后向公众宣布这是真的。

    鸭嘴兽的发现,引起生物学界极大的兴趣。人们在对它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后发现,它有一身能适应水中生活环境的毛,这一点很像海狸。有蹼的脚对于一个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来说极为罕见。而它那鸭子样的嘴是软的,橡胶状,感觉敏锐,灵敏度极高。鸭嘴兽一潜入水中就会闭上眼睛和耳朵,全靠那极其灵敏的嘴去寻找食物。

    由于鸭嘴兽既下蛋又哺乳,生物学家曾对其该如何分类伤透了脑筋。最后,只好以毛和奶作为分类的依据,将鸭嘴兽列入哺乳类,称它为“卵生哺乳动物”。因为世界上只有哺乳动物有毛并能分泌真正的乳汁,而这两个特点鸭嘴兽都具备。

    鸭嘴兽习惯于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觅食,青蛙、蚯蚓、昆虫等都是它的食物。它的消化机能特别强,一只鸭嘴兽体重不到1千克,但一天能吃下相当于自己体重一半的食物,有时甚至更多。在喂养幼兽阶段,雌鸭嘴兽要吃掉重量和自己体重一样多的食物。动物学家估计,这样大的食量,使得鸭嘴兽每天在野地里得用多于14小时的时间去觅食。

    鸭嘴兽总是在河边打洞,洞有两个出口,一个通往水中,一个通往陆上的草丛。它用爪挖洞的本领很高超,即使在坚硬的河岸上,也能在十几分钟内挖出约1米深的洞。有的洞长达几十米,里面有准备产卵用的宽敞的“卧室”。

    雄性和雌性鸭嘴兽都有一个类似鸟类或爬行动物的泄殖腔(一个既有排泄功能,又有生殖功能的单一出口)。雄性有睾丸,雌性有卵巢。雌鸭嘴兽一次生两个蛋,并将蛋放在尾部及腹部之间,然后蜷缩着身体包围着蛋。两星期后,小鸭嘴兽脱壳而出,但眼睛看不见,身上没有毛,不能觅食,全靠妈妈喂奶,要经过四个月才断奶。

    鸭嘴兽虽然以奶哺子,但却没有奶头,小鸭嘴兽吃奶时只是咬着妈妈乳部的体毛,奶从毛端注入小兽的口中。

    与爬行动物相比,鸭嘴兽显然是比较高等的动物,因为它虽属卵生,却是哺乳的。但在哺乳动物中它却是最低等的。它生蛋和排泄粪尿都用一个器官,属于单孔类动物。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单孔类动物的故乡,除了鸭嘴兽外,在当地还有一种单孔类动物,叫针鼹。

    世界上最大的水母

    水母是一个大家族,海洋中已知的水母就有上千种之多,人们常吃的海蜇也是其中的一员。水母中体形最庞大的要算是霞水母。1865年,人们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海岸上发现了一只水母罕见的大水母,其触手长达36米,伞状体直径为2.4米。人们平常看到的霞水母伞状体直径约1.5—2米,周围触手长20—30米。

    几乎所有水母的身体都是柔软透明的,体内含有大量水分(约占体重的90%以上)。这种身体形态,决定了它们经常漂浮在水面,过的是漂泊不定的生活。霞水母也不例外,当它在水中游动时,四周那长长的触手顺流摆动,艳丽无比。那3厘米厚的伞状体,通常都带有粉红色或者紫色的花纹,并闪耀着微弱的光芒。

    霞水母不但体形庞大,而且有很强的毒性,其杀人速度之快,甚至远远超过了眼镜王蛇。其触手内侧有一排排刺细胞。每个刺细胞里都藏着一个微小的空心毒腺,其作用就像一把极小的鱼叉。一只成年霞水母的触手上有无数个刺细胞。一旦受到刺激,触手的传感神经立刻使刺细胞发作,继而射出毒液。被螫刺而中毒者,不仅有鱼类、虾类,还有那些不幸在水中遭遇上它的人。

    一段0.6厘米长的触手如果螫叮到人的皮肤,其痛感有如被一枝燃着的烟头灼烫一般。一名被螫者曾经描述说:“那感觉就像一个火盆倒在身上。”

    但是霞水母的眼睛视力很差,只能感知到光的变化,虽然避免了同其他物体相撞,却使其丧失了攻击能力。它的猎物往往是无意中撞入它的触手被螫而死,然后卷入它的口中。奇怪的是,某些小鱼面对它那可怕的触手,却能做到“游刃有余”。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许多小鱼在霞水母附近忙碌地觅食。当它们遭到大鱼袭击时,就逃到霞水母的伞状体下面,借以保护,霞水母就成了这些小鱼的保护伞、避难所。霞水母保护小鱼免受敌害,而小鱼消灭栖息在霞水母身上的微生物,这是一种特殊的对双方都有利的共栖现象。

    千奇百怪的食癖

    毒蛇、蜈蚣、蟾蜍、稻草、石砂、泥土、煤炭、汽油、书本、衣服、玻璃……这些都可以列入异食者的“食谱”中。

    英国26岁的青年詹姆斯,因在计程车排班处闹事被捕,送进了西约克郡警察局的一所监狱。但在审讯时,他却穿了一套警察制服出庭。原来,詹姆斯有一种怪癖,对衣物胃口极佳。他在狱中吃光身上的所有衣物,包括衬衫、长裤、内裤、袜子甚至鞋,他出庭时穿的警察制服,是辩护律师临时给他找到的。

    美国华盛顿州40岁的妇女艾玛也喜欢以衣服为食。她说:“我看到美丽的衣服时,往往会流口水。尤其看到较厚的外套时,很想放到嘴里咀嚼。然而,最最使我垂涎的是丈夫的衣服。”

    据她说,丈夫的衣服最合她的胃口。她丈夫对衣服常丢失感到奇怪,后来才知道被妻子吃掉了。

    这类事情从“食癖”的角度来看不难理解,因为人的胃口的容纳与消化能力毕竟是相当强的。

    16世纪时,英国有位吃书的妇女,开始每天吃一本,后来索性把书当饭吃。医生曾让她禁吃“书餐”3天,她竟苦熬不过,百病全生。到了第4天继续吃书;便又精神焕发。丈夫和子女为她四处选购“书食”。她吃的书,首先要干净,最好是新书。这位“食书癖”患者在当时被称作“把书店吃进肚子里的人”。

    真正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些看来根本不可能为胃口所接纳的东西,在有些人那里却被身体完好吸收,而无任何中毒和受损迹象。

    南非青年萨尔门素以生吞毒蛇驰名于世。他说:“我捉到毒蛇后用木棍把它打晕,才容易吞到肚子里,但不久毒蛇会苏醒过来,在肚里乱撞,我心里感到非常舒服。”其胃何其异然!

    中国喜食蛇者不乏其人。桂林市的尧韦心喜吞眼镜蛇、蟾蜍等,几天不吃就会感到周身无力。山西的孙庆顺是当地出了名的“蛇阎王”,多年来他生啮活蛇达800多条,其中包括剧毒的五步蛇。他吃法独特,将蛇头拉直,用齿噬开蛇腹,先将蛇血吮尽,然后饱啖蛇肉。

    在一次庙会上,人们正在看晋剧演出,一条2米长的毒蛇从戏台角帘出,它蓝鳞披甲,毒信吐沫,惊得众哗逃避。孙庆顺却大喝一声:“吠!”上前擒住毒蛇。随后当众将毒蛇生啖,见到那蛇在“蛇阎王”嘴中半露尾巴甩来甩去,众人个个心惊。

    摩洛哥有个20岁的青年阿蒂·阿巴德拉,他每天要吃掉3个玻璃杯。他说,咀嚼玻璃杯就像咬脆苹果一样爽快。从14岁起,阿蒂已吃掉了8000个玻璃杯。好奇的人们都以观看他进“玻璃杯餐”为乐事。

    吃玻璃杯并非这位摩洛哥青年生来俱有的能力。当他14岁时的一天午夜,从睡梦中醒来,一股咬嚼硬物的感觉促使他抓床沿的玻璃杯便使劲地咬,并将裂片咯咯地嚼成碎片。从此玻璃杯成了阿蒂每日必备的特殊“食品”。摩洛哥健康中心的医生从阿蒂的X光片中检查不出任何结果,他的口腔、胃肠都没有损伤的痕迹,也找不到玻璃的碎末。医生说,这是医学常理无法解释的奇异现象。

    印度的库卡尼吞食日光灯管时,就像品尝甘蔗一样津津有味。他经常为观众表演这种“进餐”。观众常自费买来日光灯管供他吞食。只见他敲去灯管两端的金属接头,抱着玻璃管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仿佛他不是在吃玻璃管,而是吃甜脆可口的甘蔗。他一面咀嚼一面翘起大拇指,说道:“好吃,好吃!”

    “进餐”表演结束,还让观众检查口腔,他的嘴唇、舌头、牙床乃至咽喉都无出血或破伤,实在令人惊奇。医学专家曾用X光仪器和最新技术,对库卡尼进行过全面的细致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与众不同之处。

    我国黑龙江省有个人叫王某某,也喜食玻璃。1987年他53岁,他从10岁开始吃玻璃,每次吃碎玻璃块0.5公斤左右。就是在走路时发现玻璃,也要拣起来擦净,把它吃下去。遇到大块玻璃,就砸碎了再吃。他牙齿很好,吃玻璃时,口腔也不会割破。

    一次,他到药房买药,医生问他:“你现在还吃玻璃吗”他回答说吃,随手把放在桌子上的一个葡萄糖注射液空瓶子拿起来砸碎了像嚼冰糖一样,吃得一于二净。在场的人无不感到惊奇。他不但能吃玻璃,而且能吃酱油或大酱。每次能喝七、八两。据医生说,他体内可能缺少某种元素。

    法国的克莱图能吞下铁钉、刀匕、螺栓。先前他也是喜好吃玻璃。依他的习惯,吞吃硬物时,需伴以开水“助膳”。由于吞吃金属比玻璃所需开水少,使他对“金属餐”产生了偏爱。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克莱图当众吃下一份夹有刀片、铁钉、硬壳果等馅料的三明治。会后,记者们立刻要求克莱图到就近医院检查,X光师指着当时拍下的克莱图的X片表示,他的胃里有一大堆金属。洛莱图甚至还用6天时间,吃掉了被解体的电视机。医生说,克莱图的胃、肠、喉部壁膜看来特别厚。这位法国异食者,已提出他死后将献出身体供科学研究。

    美国堪萨斯州惠灵市,有个叫约翰·基顿的,他的胃特别好,人称铁胃。

    他不但能把苏达水和鸡蛋皮、玻璃、香蕉等一起吞下去,而_且还能把水泥像沙糖一样舔着吃下。他能把8公斤的甜瓜和生的牛肝以及报纸、杂志等一起吃进胃里。还有,他能连续不断地吞下128个鸡蛋,连续吃下45公斤的生牛肉。

    如果说吞食毒蛇在于人体异常的解毒能力,吞食玻璃、金属在于人体异常的消化能力,那么不需要饮食而只喝棉油或汽油的人,他们的生理特殊性又该作何等解释呢?

    湖北省公安县农民梁必芳,在1987年44岁时,已有15年只喝生棉油的历史。1972年,她生了一场大病,不想吃东西,喝生棉油却感到全身分外舒服,从此就一直靠喝生棉油度日。15年来共喝下生棉油55000公斤,平均每天1公斤。梁必芳的身体也一直健康无恙。

    江西省玉山县樟村乡程汪村18岁的男青年曹荣军食砖成瘾,他每天要吃0.5公斤的砖头,至今已有8年的历史。

    8年前,刚满10岁的曹军得了一场暴病,难受起来就将砖头放在嘴里咀嚼,病愈后竟上了瘾。3年后才被周围的人发觉。于是,他干脆将砖头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人们问他有什么味道,他笑着说:“爽口,就像抽烟上了瘾一样,隔一两小时不吃。就有点难受。”

    东北的李淑霞提起吃煤,说:“我吃煤是在1987年,当时家在农村需要用煤烤烟,记得第一次不用柴禾用煤烤烟时,我就特别爱闻煤烟子味,后来到了不闻就想的地步。别人看到生炉子冒烟都要躲得远远的,可我专门往有烟的地方钻,一点也不呛还特别愿意独享那股气味。”

    有一天,李淑霞突发奇想:煤烟子味这么好闻,这煤是不是也能吃?她找了几块用水洗洗就放进嘴里,越嚼越香,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家里人知道她这怪癖后,都帮她戒也戒不掉。她自己也想戒始终戒不成,不吃就想。来沈阳后,找煤也困难,感觉瘾头越来越大。每天早上卖豆包的时候兜里都要带上煤块,隔一会就会吃上几块,然后再用雪糕漱漱嘴。

    李淑霞说她吃煤,很多人都不信。然而,她吃煤日渐严重。为了能找到可吃的煤块,每逢看到街上有用三轮车推煤的,她就要急不可待地要下几块。开始推煤人不给,问她干什么。她说吃,人家不信便和她打赌:“你能吃一块,我这一车煤都给你吃。”李淑霞当着推煤人的面吃了一大块。一车煤没赌来,她吃煤的场景却让人们大惊失色,以后推煤人看到她都主动地送她几块。

    她自己和家里人总觉得吃煤不是什么好习惯,但无奈又没别的办法。她曾到过医院,中医、西医都看过,医生也解释不了这种现象,更无法确诊。

    有人问:“你吃煤后的感受怎样?”她说:“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就是有时候吃多了感觉鼻子发干发热,再就是吃煤以后,抽了四五年的烟给戒了,而且从不再想抽。我的家族也没有吃煤的人。”

    据李淑霞自己介绍,她以前还大量吃过黄泥,吃过生姜,只吃了一年时间,没有像这次吃煤时间这么长。她也想能有个人给解释清楚吃煤这种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好是能治好。因为每天吃煤终归不是一个常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沈阳有过吃灯泡、刀片的奇人,据医生讲此现象的人是因为胃酸浓度高于正常人的几倍所致。李淑霞吃煤这一现象目前仍是个谜,有待营养学、医学的进一步研究。

    法国水手华安列克已年过60岁,他此生虽无异食之好,但以从不喝一滴水而出名。有人不相信,邀他去非洲撒哈拉沙漠旅行,那人用5只骆驼带足了水,走了20天,华安列克滴水未进,一路上还大嚼饼干。看到这位长得又壮又胖的水手,谁也不会相信他是不喝水的人。在我国四川省威远县民新乡,有个名叫唐正的小男孩。他从3岁开始,特别喜欢吃石头,每天的早晨、中午和晚上都要吃40克左右。他挑选黄色的泡沙石,先把石头的表层去掉,然后再吃里面干净的部分。他对采访的人说:“吃石头就像吃炒花生一样又香又脆,一天不吃就难受。”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少数民族爱吃白粘土。非洲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居民很好客,他们用蓝粘土、翠绿粘土招待贵宾,认为这些粘土能“健脑提神”。在伊朗的食品市场上也有粘土出售。

    在花园之国新加坡,有个名叫黄德明的11岁小男孩。他不爱吃巧克力、不爱喝水,也可以不吃饭,但他每天非吃一样东西不可,那就是纸。如果找不到纸的话,他连钞票也不放过。

    美国有个叫莎莉的姑娘更干脆,她什么都不吃,专吃5美元面额的钞票,没用多长时间就吃了几千美元。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除了吃毒蛇的人之外,世界上还有食草成性的人。1987年5月,人们在湖北省公安县三根松乡三岗村见到一个5岁的小女孩,名叫徐秋平,只见她坐在地上,一根又一根地吃着枯萎的稻草。这个小女孩不爱吃米饭、炒菜,也不吃糕点、糖果,每天却要吃0.25千克稻草。另外,江西寻乌县还有一个专吃青草的小姑娘。

    美国还有一个“什么都吃的先生”,名字叫洛铁图。他从1986年开始。已经吃下了10辆自行车、1辆超级市场的手推车、7台电视机、6盏大吊灯,甚至整架飞机。洛铁图曾经向人们表演他吃铁钉、刀片、螺丝帽、杯子、盘子,他就像吃点心一样把这些东西咽到了肚子里。为了证实他的表演是真实的,医生对他进行了X光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胃里真有一大堆金属。

    洛铁图说他有不怕疼痛的本质,16岁的时候开始吃玻璃,结果毫无损伤,从此以后,金属和玻璃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10到15天吃一辆自行车,4天到8天吃一台电视机。医学家曾经对他进行过专门研究,发现他的牙齿和消化器官比普通人厚一倍,所以在吞金属和玻璃的时候不会受伤。

    更离奇的是,美国有一位名叫盖伦·温泽的核动力工程师,是个年近半百的核能源专家。他有个令人吃惊的嗜好,就是每天要喝一些含氧化铀的核废料溶液。多年来,他已经自己“处理”了约500千克核废料。

    大家都知道,核废料里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害。自从美国三厘岛核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以后,人们更是“谈核色变”。所以,温泽工程师饮用核废料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美国原子能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坚持认为,温泽的做法绝对有害健康。但温泽却以自己健康的身体反驳了这些论点。

    人们推测,温泽先生可能有什么特异功能。

    这些有怪食癖的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至今,这还是一个谜,没有人能够解开。

    眼睛的特异功能

    眼睛是人身上最奇妙的器官,它能帮助我们知道万物之多、天地之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户”。还有一些人的眼睛,有着神奇的特异功能。

    “显微镜眼”

    在德国的路德维希堡市,有一位名叫韦罗尼卡的女口腔医生。她的眼睛就像显微镜一样,能把物体放大几百倍。她能把一部32万字的长篇巨著,抄录在一张普通的明信片上,由于她是用铅笔誊写的,所以每写两个字就得把铅笔精心修削一遍。

    眼睛韦罗尼卡这双得天独厚的眼睛,对她的医生职业大有好处,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病人口腔里的细微病变。但能放大物体的肉眼,也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纸张上肉眼看不见的纤维会阻挡她的视线,防碍她阅读书籍和报刊杂志。她也无法看彩色电视、因为她看到的并不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而是不计其数的、五颜六色的星星点点。她现在正致力于编纂微型书籍。光学专家们称这位女医生为“活的显微镜”。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费城,也有一位奇眼医生。他只要看着唱片,就能脱口把唱片的内容说出来。这种能读唱片的眼睛,也实属罕见。

    “透视眼”

    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叫比索娜的老妇人,已经80岁了。她虽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但她有一双比“X”光还厉害的透视眼,据说诊断病症的有效率,差不多是百分之百。

    任何病人只要坐在她的面前,根本不用说出自己的症状,老妇人只要稍微审视病人一下,便进入昏睡状态,等她恢复清醒以后,就能判断出病人得了什么病,她的诊断往往跟医生所作的诊断完全一致。在过去的50多年里,她每天能接待病人50多名,后来由于身体的原因,她才把门诊数减少到每天10名。

    意大利安科纳大学医院的医学专家们,经常邀请比索娜来医院,为病人确定肿瘤或结石到底长在什么地方。医生还请她现场指导手术的进行,因为她不用犹豫就能判断应在病人的什么部位开刀,从没有出现过差错。

    前苏联有—位姑娘,也是著名的“超感人”。她的一双透视眼,能“看穿”人体,看到心脏在跳动,血液在奔流,简单就像一部彩色X线摄像机。

    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奇人。他是哈尔滨市的一位医生,名叫李星周。他用他的透视眼可以看出人体之间的错位和病变以及心脏的异常。

    更让人惊奇的是,前苏联还有一位女起重司机,名叫朱莉娅。她因触电昏睡过两天,醒后就发现自己有了特异功能。她不但能透视人体的内脏,而且还能看到太阳的紫外线和柏油路下面的洞穴。她也帮助医生看病,还能预报风暴的来临。但她自己却患有严重的头痛病。

    “人体望远镜”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法国的波旁岛曾经出现过一位传奇人物,名叫耶帝安尼·伯提诺。他的视力超人,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由于他从小在海岛上长大。因此特别热爱大海,立志将来当一名船长周游世界。

    在他15岁的时候,就到一条帆船上当了实习水手,后来又成为法国海军的一名水兵。

    舰长看伯提诺有特殊的视力,就让他执行观察船只的任务。有时他发现远方的船只向指挥官报告,指挥官用望远镜也看不到船只的影子,但每次的结果都证明他的观察是正确的。他能看到上百公里以外船只的动向,水兵和军官们都亲切地管他叫“军舰的望远镜”。

    有人好奇地问伯提诺,为什么有这样特殊的视力,他笑着回答说,只要把全身的神经集中在眼睛上就行了。

    他在军舰上服了8个月兵役,曾经预告过62次重要情况,发现过远处150艘舰船的动向,被人们称为准确的“人体望远镜”。

    “夜眼”

    在我国广西自治区,有一个10岁的男孩,名叫李小祥。他白天什么也看不见,但夜间的视力却非常好。

    李小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不需要借助任何光源,就能发现老鼠的行踪、床上的跳蚤,掉在地上的缝衣针。他的父母介绍说,李小祥小时的眼睛很正常。在他5岁的时候,黑色的双眼变成了蓝红色。7岁上学以后,感到白天看书写字非常困难,但一到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视力却变得非常好。这简直是一双“夜眼”。

    在我国湖南省石门县,还有一个叫杨春发的青年,也生就一双“夜眼”。白天,他只能看清10厘米以内的东西,可到了夜晚,他却目光敏锐,能够大步流星地在羊肠小道上奔走,任意翻山越岭,就像常人在白天赶路一样。

    这些人的奇眼确实让人惊叹,但其中的奥秘还没有彻底揭开。

    死亡的感觉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随时都有人死亡,但是在他们心脏停止跳动的瞬间,他们又有何感觉呢?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很好笑,但科学家们却在长期研究探索之中。

    健康人是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的,学者们只好去寻找那些“死而复生”的人。

    他们曾经到过死亡的边缘,但经过一场生与死的搏斗又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在他们醒来的时候,特别感激救死扶伤的医生和日新月异的现代医疗技术,但更让他们难忘的,可能还是临死前的感受。

    美国有一位名叫弗吉尼娅的妇女,她在做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时候,心脏意外地停止跳动,经医生全力抢救以后又“活”了过来。她在回忆“临死”前的感觉时说:“突然,我觉得自己从一团白色的烟雾中升起,接着是一片黑暗。我不害怕,却有点好奇。我看见一团闪烁的亮光,四周是绝对的寂静,真是妙极了……后来,我想到了两个孩子,我还要工作,我得回去。”

    卡罗文是法国的一名精神科医生,他曾经因心脏病发作,险些告别人世。他在回忆踏进死亡边缘时说:“开始,我陷入一个漫漫的黑夜,空荡荡的,然后见到一道亮光,我立刻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感觉。我必须选择:是融合在另一个世界里,还是返回人间。我选择了生。”

    1900年5月,让·埃尔先生不幸遭遇车祸,差点儿丧命。他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4个多月,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搏斗。他在康复之后回忆说:“有好儿次,医生断定我已经死亡,叫来了我的妻子。每一次死亡,我都好像陷入一片黑暗,远处出现一道亮光,那光亮使人感到平静安逸。一切痛苦都中止了。这时,我面临两个选择:是返回人间,还是迎着那道亮光走去。我有妻子和孩子,我不想死,我最终战胜了死亡。”

    1987年,美国纽约的盖洛普研究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有800万美国人声称他们经历过“地狱之行”,并且清楚地记得在死亡边缘的奇特经历。人们管这种经历叫“濒死经验”。

    这种濒死经验基本有5项:1.安详和轻松的感觉。2.“自己”与肉体脱离。3.通过一片黑暗。4.见到光亮。5.感觉自己跟宇宙结合在一起了。也有的人的感觉是:与世隔绝了;太阳熄灭了;时间停顿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