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过有痕-峰回路转曙光初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到了某个节点后,往往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就又有一村了。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量的积累绝非是无意义的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案件侦破也是如此,有些在当时看起来对侦破没起作用的工作,随着时间的延长、事物的发酵就有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环节。

    这天,北京的文物鉴定专家孙老先生给吴波打来电话,反映了一个情况——

    几年前,他认识了一个在北京文物市场潘家园摆地摊卖古玩字画的张荣华。张荣华的摊儿不大,边收购边出售,挣个差价,经营的多是现代旧物或古代仿品,偶尔也遇到拿祖传老东西向他出售的,他不能辨其真伪,就去找孙专家帮忙鉴定。孙专家也愿意与他们这些小摊贩交往,有时通过他们可以捡个大漏,当然这情况极少,几年也遇不到一起。但这个行当就这特点,常言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混迹于这个江湖,耐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来二去,两人熟起来,有时也一起吃个饭。有一次饭桌上闲聊,说起张荣华老家是哪儿的。他说是齐尔市人。孙专家说齐尔我还真去过,还发现了一个宝贝,顺嘴就把那次鉴定的过程说了一遍。当时喝的酒不少,回去睡了一觉就把这事忘了。吴波他们找他了解情况时,也没有想起来。

    近两个月来,孙专家有时去潘家园转悠,没再见到张荣华,他的地摊也易了主,想来他一定是离开了这里。文物市场也是名利场,熙熙兮皆为利来,攘攘兮皆为利往,有了更好的生财之道自然会另谋他路,这是常有的事,也就没放在心上。

    可是昨天忽然接到张荣华的电话,说他朋友有一幅赵佶的字想出售,请他帮助寻找买家。这让孙专家一激灵,一下想起那次两人在一起喝酒时说过的话,联想到吴波找他了解情况的事,琢磨这事不是只买卖古字那么简单,就找到吴波留下的电话,打了过来。

    吴波听后,立即将王云的画像给孙专家传真过去,请他确认此画像是不是张荣华。那天吴波通过分局长请市局的技术科专门画像的干警,根据钟玉的口述,画了一张王云的头像,作为调查的依据。

    孙专家很快回了话,说此画像上的人就是张荣华。

    “10·11”盗窃案至此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案件脉络也渐清晰。专案组再次分兵两路进行下一步工作,一路是由吴波带队再赴北京,在张荣华前去销赃时将其抓获。孙专家已经按专案组的要求回复张荣华,说是已经找到买家,让他速来北京看货交易。另一路由吕春平、洪晓明组成,围绕张荣华这个名字进行调查,获取更多的证据。知道是谁做的,这是破案的第一步,抓到人是第二步,取得充分物证、人证以及口供是第三步。三步做到位了,这个案件才算圆满。

    先说吕春平与洪晓明的查证。根据掌握的情况,张荣华居住本地的可能性非常大,与他告诉钟玉的在省城工作及居住应该是编造的谎言。在公安局内部户籍网上输入张荣华,全市叫这个名字的人共计一百一十三个。再把已知的男性,三十五岁至四十五岁之间作为附加条件输入进去,进行搜索,人数一下缩小到了四十七人,又以嫌疑人张荣华画像为样本比照筛选,最后确定二十二个长得像的。户籍相片是办身份证时录入,与本人现如今的相貌还是会有差距的,所以吕春平将范围划得大些。只要长得贴点边就纳入侦查视野。这些基础工作他与洪晓明坐在办公室里不到半天就完成了,由衷感叹计算机网络带给人们的方便太大了,这要是在过去,逐个排查下来至少得披星戴月干半个月。范围缩小到这程度,下一步的工作便没有捷径可走了,需要走出办公室踏踏实实地上门查证。

    这一日,天阴沉沉的没睡醒的样子,是雾霾天。这个小城市过去总是清清爽爽的,要么晴天,一碧如洗;要么阴天下雨、下雪,极少有这种混沌不清的气候。这一两年也赶起了时髦,效仿起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年中也会有那么几天灰蒙蒙雾绰绰的,让在这儿居住的人们也开了眼界,知道了什么是雾霾,什么是PM25。

    吕春平二人按图索骥进行调查。下午行驶在路上时,吕春平忽然感到膀胱有了压力,此感觉一出现就愈来愈强烈,在附近找找也没见公厕。尿意越发沉重,似乎要喷薄而出,这可能是过去经常憋尿留下的祸根,泌尿系统不那么好使了。洪晓明说:你弄个矿泉水瓶在车里解决算了。听说市局的刘警花有一次办案途中,在高速公路上也是实在忍不住了,就是在车里解决的。

    吕春平说:也用的矿泉水瓶?难度系数那么高的动作?

    不是。他们说用的是方便面桶。

    没听他们说,然后泡上面饼,顺便把肚子饿的问题都解决了呀?吕春平说,想象力可真够丰富的。别听他们胡扯,肯定是刑警大队那群老帮子跑长途时怕司机迷糊了把车开沟里去,信口胡编的段子。他们哈哈一笑,像打了鸡血精神了,人家刘警花却莫名其妙地中了枪,被糟践得不轻。

    经此一打岔,吕春平的尿意不那么急促了,想起这小区后面有个不小的旅店,他以前曾到那儿检查过住宿登记情况。他让洪晓明靠边停车,然后一路小跑奔过去。

    解决完内急,吕春平浑身上下轻松不少,脚步也不再那么匆忙,猛然发现有一个修鞋配钥匙的小板房。他记得上次摸排锁匠时,这一片区域由他负责,没有印象调查过这家呀?走进去询问,戴老花镜的老周头丝毫没有隐瞒,讲了事情的经过——

    老周头退休后闲着难受,就在自家的楼房后面接了这么一个小板房,发挥自己的车工技术,开了修锁配钥匙铺,也在公安部门登了记。单纯配钥匙活不多,又兼了修鞋和自行车补带之类的简单手工。一年前,他突患胃癌,到医院将胃切了大半块,然后就在家休养。他儿子以为老爸再也不能出去干活了,就到公安部门注销了登记。可是老周头养了一年,气力精神恢复了不少,在家闲着闹心,又将那些家什支巴起来,利用以前剩余的钥匙配料和其他用品,仍开起了配钥匙修鞋摊铺。他儿子认为老爷子也不会开长,也就没有再去公安部门登记。这便是为什么吕春平上次按登记调查锁匠未查到他的原因。

    吕春平心中一动,暗想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就是那么巧。去车上取来随身带着的夹包,拿出迟大伟家的钥匙让老周头辨认是否配过这样的钥匙。老周头退休后脑袋一直是糊里糊涂,有时做过的事情转身就忘。但住院手术后,不知怎么脑袋被弄清亮了,记忆力空前地好。他只看一眼那两把钥匙就确定自己曾配制过。吕春平又拿出张荣华的画像,老周头也明确指认就是这人用钥匙模让他配的钥匙。

    吕春平和洪晓明很兴奋,老周头的证言无疑是在确定张荣华为“10·11”盗窃案嫌疑人的证据链上连上重要一环。

    给老周头录完笔录,已是下午四点多,雾霾更重了,能见度不足五十米,路上往日川流不息的车都开着灯,如蜗牛般爬行。洪晓明说这天开车挺危险的,咱俩收工算了,也快到下班时间,去派出所也不一定找到人。吕春平说,不,我有预感,今天是咱俩的好运日,一定要乘风破浪,说不定有更大的收获。好运气就跟相声里说的钓鱼差不多,赶上这一拨,顺风顺水,钵满盆满;错过了,使多大劲也钓不上一条,得等下一拨,那可不知啥时候了。二人去了派出所。经查这个派出所辖区内的张荣华正是他们要找的那个。为了不打草惊蛇,还要深入掌握情况,片警领着他们来到许大娘家。许大娘同龙华小区的杜大娘相仿,没事就在小区内转悠,对小区住户的情况掌握比较多,派出所要了解什么情况就去找她,很少失望而归。

    根据许大娘的讲述,结合派出所的记载,张荣华的基本情况便清楚了。张荣华,四十三岁,曾因盗窃被判有期徒刑三年,五年前离婚后去北京做买卖。这个小区的房子是他父母的居住地,张荣华回到本市后就在此居住,但并不常回,也就是每年春节时回来待个十天半月。今年七月,他突然从北京返回,说是身体不太好,回来养病,平时很少出门。一个星期前,听他妈说,已经养好,又回北京做买卖去了。从那以后,再没见他。

    张荣华他妈没事时也每天都在小区内转悠。第二天,吕春平装成偶然与她相遇,说自己是张荣华的同学,向她打听张荣华,套出来的情况与许大娘说的基本一致。立即将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汇报给已经到达北京的吴波。

    吴波他们到北京后,马上与孙专家见了面,商量了在不为孙专家今后生活埋下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又能使珍稀古字不受损坏、顺利抓获张荣华的可行方案。他们就在孙专家工作室附近的招待所住下,只等孙专家发来信号。现在又得到吕春平提供的信息,各条线索相互印证吻合,进一步确定张荣华盗窃得手后,即离开齐尔,来到北京意欲将赃物出手。

    吴波他们紧张起来,张开罗网等待张荣华的自投。

    按得知的信息推断,张荣华应该在这两天就会上门交易,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一星期过去,张荣华那儿丝毫没有动静。吴波有些急了,想张荣华会不会在别处找到了买家?毕竟他在这行里也混了好些年,通过别的途径找到买家也是有可能的。他们决定不能仅守株待兔,还是要主动出击。

    孙专家给张荣华打电话,说买家已经到京,问他什么时候能将藏品带来。张荣华的回答让孙专家及吴波他们大惊失色。张荣华说,字轴在来北京的火车上被偷,已经报案,现警方正在查找。孙专家放下电话,久久不语,神情黯然,后轻叹一声,说赵佶这幅字戾气很重,还会伤人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