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毛说:别拿大话吓人,再拆迁总不能将大枫树移走?
大耳朵说:不信,你等着瞧。
事情果然如大耳朵说的那样,不久,政府在街上张贴告示,宣传街道规划的事了,很快就有人拎着小石灰桶,在狄毛家店的墙壁上写了个大大的“拆”字。经验告诉狄毛,政府说拆迁,那老百姓就得照办,万万不能与政府对着干,否则,倒霉的就是自己。拆迁工作还没开始,见来买烟筒和找他打首饰的人越来越少,狄毛索性取下铜匠店的招牌,带着担子回了周家湾老家。想避一避,看看风向再说。
镇里的街道规划建设开始了。
有天夜里,腊梅急匆匆赶回来说镇里要锯掉大枫树。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清早,狄毛赶到镇里,来到镇政府,他找到镇领导说大枫树是他们铜匠店祖传的东西,这些年一直是沙河镇的象征,央求镇领导将规划修改一下,别将大枫树毁掉。镇领导当他是借故来要钱的,不予理睬。
干活的民工砍锯了一天,那棵大枫树轰然倒地了。
见大枫树倒了,店的房子被拆了,狄毛“扑通”往地上一跪,神经病般号啕大哭起来。
规划建设后,狄毛家的杂货店被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按规划的要求改成上下两层的店铺。下层被腊梅用来开饭店了,上层住人。店铺改造好后,腊梅带着孙子住进了新居,狄毛仍住在周家湾老家的老屋中。他很少去沙河镇,仍坚持在家做烟筒,因为他觉得铜匠的生意现在清淡了,但总有人抽黄烟,梦想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除了做烟筒,有空他还在地里种芦笋。
很快,狄毛就发现自己估计错了,随着生活的富裕,老百姓都抽纸烟了,抽黄烟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天,他带了几十根烟筒去了小猫女那儿,因为此前在裤裆镇烟筒仍有销路。可这次去了,上次放在小猫女那儿的烟筒仅卖出去几根。小猫女也抽着香烟劝他说:
往后别拿烟筒来了,你家不是种有芦笋嘛,以后可以带些来卖,芦笋可比烟筒赚钱,而且好销。
听小猫女说这话,狄毛心里一凉,感到这铜匠的手艺真的要过时了。
回来后,狄毛就不做烟筒了,一闷头在地里忙着种芦笋。再去小猫女那儿,就带芦笋给她。能卖就卖,不能卖就给她吃,因为小猫女告诉他,她去医院看病时,查出有心脏病,吃芦笋有利于她的健康。
这天,他正在菜地里拔草,来了位穿西装的中年人找他,说自己姓唐,是从事民俗研究的,是广州的刘老介绍来的,还拿出刘老给狄毛写的亲笔信。看了刘老的信,狄毛为老人家仍记得自己而高兴。他问老唐来找自己干什么?老唐说,他们准备筹办一个民间民俗文化日常用品展览,收集的展品中有套老年妇女用的旧首饰,残缺了簪子和兜子,找不到人配制,无奈中,刘老先生想到了家乡铜匠技艺精湛的狄毛,让他来找他。
得知原因,狄毛将那首饰拿过来琢磨了一下,说:看在刘老的交情上,这活儿我接了。找到材料,狄毛戴上老花眼镜,燃起小炉子,又是忙着化液体,又是忙着灌模子翻砂,接着将坯子用小锤“叮叮当当”敲打,再就用锉刀埋头锉着。边干活他嘴里还边应着节奏哼唱着戏文,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折腾了两天,狄毛把做好的簪子和兜子与那套旧首饰往老唐面前一放,说:看看做得符合要求啵?
老唐接过来一看,不愧是高手,配做的簪子和兜子与原件一模一样,连颜色都浑然一体。
老唐问价钱。
狄毛说:给点材料钱就行,手工费嘛,不说了,一块儿喝杯酒算了。
在沙河镇最好的酒楼,老唐摆下酒宴犒劳狄毛师傅。
席间,老唐说还有件事想同他商量。
狄毛笑着说:尽管说,只要能办到的,我一定支持。
老唐说:来到你家,我发现你那担子是件难得的民俗展品,能不能租给我们用用。等展览结束了,再原件奉还。
听说要租用担子,狄毛沉默了,说心里话,这担子跟他走南闯北,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感情非同一般。如今见铜匠手艺不能很好的施展了,他曾经为担子的着落考虑过,这辈子他没带过徒弟,儿孙们也都不愿接他的手艺,所以,他想好了,死时就将担子带进棺材里,免得留在人间让子孙们糟蹋了,愧对祖先。
狄毛端起桌上那盅酒,滋地一下干了,对老唐说:
这次配制首饰,你们给了我一次展示技艺的机会,我很高兴。既然你看中我那祖传的担子,想拿它去展览,这是抬举我们铜匠,我当然支持。
见他答应了,老唐连忙致谢。定神想了一会儿,他又说:像您老这样精湛而高超的铜匠手艺,如今真是宝贝,我想用录像机将你的手艺录下来,展览时,放给观众欣赏。这样做,您的手艺就传了下来,岂不美哉?
狄毛马上回答说:担子中的家什叫什么,怎么用,我可以介绍,也可以录像,但铜匠的手艺不外传,这是祖训,我得遵守,请你谅解。
老唐理解了他,当即与他签了租用半年担子的合同。随后,在狄毛家老屋里,他将狄毛师傅介绍那担子里各类工具的情景做了录像。
录制完毕,狄毛跪下来对着担子磕了三个头,在风箱板何字后面端端正正地写个“周”字,才让老唐将担子包装好,用车拉走了。
担子虽是租出去的,离开他之后,狄毛总感到空落落的。
老唐很守信誉,不但如期将担子完璧归赵,还支付了六百元酬金。
见担子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身边,狄毛心里才踏实。
这天,他到镇里去存那笔酬金,无意间在街上遇见了大耳朵。大耳朵少了条腿,拄拐杖,衣衫褴褛,头发蓬乱,一副穷酸落魄的样子,就问他怎么弄到这步田地?大耳朵直摇头。原来在烟草公司当副经理期间,他犯下贪污受贿罪,被判刑坐了牢,服刑时,他不慎将一条腿跌断了,最近刑满释放回来,老婆又与他离了婚。这次他回来是想找老家的亲戚借点钱,可惜一分钱也没借到。
听大耳朵叹息命运之苦,想到他的窘境,狄毛怜悯地掏出那六百元酬金给了他,要他去找点事做,往后好好过日子,实在无路可走,就来与他一起种菜。
接过钱,大耳朵谢谢还没说出口,泪水就流了出来。
望着大耳朵一瘸一拐走远了,想着他俩之间的恩恩怨怨,狄毛一阵心酸,再联想到自己的铜匠生涯,不由得感叹:人生真是如烟啊。
这天,有人跑来对狄毛说,晚上在电视里看见他介绍担子的情景了,非常有趣。他红着脸说:献丑了,献丑了。
冬天来了。有天夜里,天气格外寒冷,狄毛睡觉时,没将火桶里的火压好,结果引发出一场大火。别人将他救了出来,可他不要命地冲进大火,将担子抢了出来。
老屋被大火吞噬了。
迫不得已,狄毛住到了镇上。腊梅要他在店里帮忙,他睬都不睬。
在镇信用社大楼与镇工商局大楼间的过道里,时常看见头发斑白的狄毛戴个老花眼镜守在担子旁敲敲打打。谁也撵他不走,撵急了,他就举着锉刀拼命,因为那儿曾经是铜匠店的屋基。他中午很少回家吃饭,吃的是那只吊罐煨的粥和带来的咸菜。
这天夜里,小猫女女儿打来电话,说她妈突发心脏病,送到医院去抢救了。也不顾腊梅的劝阻,狄毛借辆摩托车就往裤裆镇奔去。途中也不晓得啥原因,他连人带车跌入了几十米深的悬崖……
两天后,小猫女追着她的狄毛哥也升天了。
沙河镇没有铜匠了。如今要是镇里的人凑在一起,遇见用烟筒抽黄烟的,往往会说起狄毛师傅、大枫树与烟筒王的故事。
责任编辑 咏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