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的安逸生活-点击“四川人”的十大关键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四川还有什么?四川值得一题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四川人是一个说不清、道不完的话题。为了全面地解读四川人这个群体,下面罗列了四川人最值得关注的“十大关键词”。相信你会更加了解这群有滋有味的四川人。

    1.“超女”

    “超女”本是湖南的地方产物,但援引于此,实在是因为“超女”火了,离不开四川人的大力捧场,再加上新鲜出炉的几大“超女”或多或少都与四川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说“超女”与四川无关,与四川人无关,也就说不过去。

    其实,说是“超女”,更想说“李宇春”,或是“张靓颖”,但是,作为四川人,她们也只能算是个体,所以,用“超女”来代替,不仅包括这些“超女”本身,还包括拥戴这些“超女”狂热的粉丝。

    2005年,可以说是“超女”年,无论从选手实力和名次,还是观众短信投票热情和投票数量上看,四川唱区的贡献巨大。

    自海选时异常火爆的报名开始,四川就注定要成为2005年“超级女声”的明星城市。一方面,从数万名报名参赛者中一路冲杀出来的四川唱区三强,站在总决选舞台上迅速征服全国观众,“四川小吃团”规模也转眼扩大到全国:北京、上海、深圳、昆明……在许多城市街头,都可以看到“玉米”“凉粉”“盒饭”为偶像拉票的身影。接着,四川三强不负众望齐齐进入前五,最后李宇春、张靓颖分获冠军、季军,四川选手的优异表现令人惊叹。另一方面,四川的观众也投入极大热情,支持这些站在总决选舞台上的四川选手,据有关报道,总决选阶段来自四川的短信投票数量,一直名列前茅。

    四川人从来就有骄傲的习惯——用老百姓的话说:老子天下第一!至少在四川人的心目中,以下这些都可算是天下第一:

    古蜀文明,三星堆也罢,金沙遗址也罢,无不惊艳绝世,连中原文化也难匹敌;

    都江堰,更不用说了,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建树,成就天府之国,且至今滋养几千万人民,这绝对是举世无双;

    群雄并立的三国时代,无论最后谁是英雄霸主,蜀国将相,在国人心目中,印象分肯定是第一;

    古代且不说,流寓者且不论,只土生土长的巴金老人,至今也是大众公认的当代文坛第一号泰斗;总之,数英雄,论成败,四川人完全有本钱扳着指头给你数出一个又一个货真价实、响当当的第一。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出,四川的“超女”能在歌舞和人气方面力压群芳,大出风头,也并非纯属偶然,而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这一方水土就是养一方人。积淀丰厚的历史悠久,加上崇尚文化的艺术空气浓郁,大众性情开朗、兴趣良多,自然是人才辈出。

    有人曾感叹,四川人的骨子里浸透着一种娱乐精神,他们似乎天生就有着把生活化平庸为神奇、把一些正儿八经的事娱乐化的能力,四川人热衷于把生活搞得有滋有味,而且有一种全民参与的热情。细一想,他说得有道理,比如说,四川人爱变着花样吃,就琢磨出了辣海鲜,还把店开到外地;四川人爱变着花样玩,城里玩腻了周末就往农家跑,结果玩出了全国各地竞相效仿的农家乐……四川人在娱乐休闲方面的创造力令人叹服,从某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四川人爱生活会生活的表现,难怪张艺谋说起四川,也赞叹“整座城市弥漫着的浓郁生活气息令人着迷”。

    有评论说“超女”的火爆,关键在于该节目的互动参与性,显然,这与四川人的娱乐精神不谋而合,这也注定了它在四川的“超级成功”。“超女”比赛不是正规严格的声乐比赛,而是一场“想唱就唱”的大众娱乐,多才多艺、活泼可爱而又自在随意“不睬事”的四川妹子正好碰上了这符合她们性情的发挥天地。人气最旺、拿了冠军的是最潇洒自在的李宇春,季军是饶有个性的张靓颖,殿军是青春活力四射的何洁,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有人说,这场“超女”大赛的成功,就是大众反偶像情绪的胜利。这话不无道理。中国历来就是一个盛行崇拜之风的国度,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偶像层出不穷,走马灯似的轮番登台,崇拜得好些人都疯癫癫或是瓜兮兮的了,早已忘记了自己的肩膀上还有一颗自己的脑袋。当今社会,暖风熏得游人醉,更是一个娱乐时代,明星时代。尤其是借助现代科技,通过电视荧屏得以火极一时、红遍全国的歌舞明星,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从这个角度看,“超女”的成功就是反偶像的胜利。因为“超女”,说起来名字吓人,但实际上呢,就像四川人说的:她们就像是我们的邻家小妹妹。“超女”们登台表演,我们当然要给她们扎起。她们给我们成都拿了脸,我们当然要给她们拍拍巴掌。

    “超女”,不是四川人的专利,但却让四川人挣够了面子。“超女”,不过是过眼云烟般的年度新闻,然而,确实有点耐人咀嚼的绵长意味。

    2.球迷

    体育竞技中的许多项目都足以让国人引以为傲,尤其是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在国际上,更是给中国人长够脸。但一提起足球,相信多数国人,包括铁杆球迷都觉得是不敢恭维。即便是如此,四川的球迷对足球的热情,以及对中国足球持续的“贡献”仍然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甲A开赛以来,四川的球市在全国的上座率始终是最高的,在每年甲A开赛前就有数千人在售票处熬夜等待买票。为了消除寂寞,有带了书的,有拿了扑克的,甚至有人挟了铺盖卷来准备睡上一觉的。也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是酷暑还是数九寒冬,都毫无退缩之意,总是欢欢喜喜一条龙。只此景观,全国仅有。全年百余场绿荫大战,看遍中国,只有成都的10场是场场爆满,容纳4万余人的中心体育场座无虚席。仅此一项,就势压全国各大城市,用北京队球员的话说,叫盖了帽了。

    四川的球迷无疑是中国第一流的。四川人对足球的痴迷,真称得上是“人无分男女,地无分南北”,不管哪里有球赛,四川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他们甚至还会组织团队包了专机到外地、到外国去为四川队呐喊助威。这实在是一种豪举。另外在比赛中,四川球迷的创造力也让人叹为观止。在比赛现场,他们绝不会只喊“加油”,而是有多种表达方式,极为丰富、生动而有趣。为主队高喊“雄起”,对客队则威示“踩扁”。主队进攻,齐呼:“进一个!进一个!”客队进犯,则大叫:“卡死他,卡死他。”主队得势,他们还会作场外战术提示:“划船,划船。”意即悠着点、稳住的意思。当然,四川人爱骂怪话,倘有客队队员故意犯规,或是裁判执法不公,他们也会齐声怒骂:“x号,挨球。”“裁判,瓜娃子。”一旦主队失利,他们便会引吭高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若主队进球,全场便会顿然飞扬起“啦啦啦……”的世界球迷通行的无字歌,伴之以此起彼伏的人浪。前几年,四川与八一在西安交锋时,西安球迷大叫扫黄,四川助阵之师立即对曰“洗白”(四川方言,意为搜刮光对方),只此一语,足见其之灵活机动。如此看来,四川球迷不只是一般的看客,而是以自己的激情和嘴功全身心投入比赛。

    四川的球市,是中国球市的根据地和晴雨表。上世纪80年代,四川球市在几近瘫痪后,和中国足球一道,迎来复苏期。职业联赛的登陆,为沉寂多年的四川球迷找回了“感觉”。至今仍有不少中年人记得四川队与墨西哥某俱乐部队、西德某俱乐部队在重庆的对决,球迷整齐地跺脚声和震天价的吼声,几乎要把大田湾掀开锅;而四川队与天津队在杨家坪体育场的那场比赛,球迷更是把赛场围栏冲得稀烂。

    若问四川何以有如此之多的球迷,四川球迷为什么有这么高的热情,恐怕就不能单纯用四川人生性好玩爱看热闹证之了。有道是:“蜀人虽不壮,但是心雄万丈,蜀人又自尊,常睥睨天下,从来是不甘落人后,而遇事欲争先要强。”看来,四川人对足球的痴迷还不仅仅限于足球是一项有凝聚力的运动,还在于看足球是呐喊的那一声声“雄起”,能使四川人感受到他们性格中的“硬度”。

    3.方言

    作为地方语言,四川“方言”虽然没有粤语那么吃香,但其普及率也是相当高的。正如英语虽然是世界性的语言,但说英语的人口远不及讲中国话的人多一样。四川方言不仅是四川人说,就连与之相连的云贵地区也是以“四川方言”为主。

    如果再跟相邻的秦腔相比,四川方言的特色更为突出。秦腔声音虽然高亢,但明显缺乏幽默和滔滔不绝的雄辩,它的大嗓门不是自以为“道理”在握,而在于抒发心中愁苦居多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多艰的叹息。四川方言则明显不一样,如果你走进四川的茶馆,如果你幸运地碰巧有一双善于分辨的耳朵,你就会发现,茶客们不仅声音高亢,而且语言快速,妙语连珠,不时爆发出惊雷般的哄堂大笑。这时,你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入到这里边来。

    的确,四川人好像天生就会说话,天生就会“涮坛子”(开玩笑)、“冲壳子”(吹牛皮)、“展言子”。其中,“展言子”最具特色。所谓“展言子”,就是说话时讲几句谚语歇后语,而且藏头藏尾,让你去猜去想,在心领神会中获得乐趣。比如事情有点玄,就说是“癞蛤蟆吃豇豆”,意谓“悬吊吊的”;而你如果说话离谱,他则会评论说:“你咋个吃苞谷面打呵欠”,意谓“尽开黄腔”。诸如此类的说法,可真是“和尚敲木鱼——多多多”。

    于是,简简单单一件事,到了四川人的嘴里,就会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即便骂人的话,也是一套套的。比如某人智商较低,或做事欠考虑,四川人不说他傻,而说他“瓜”。这“瓜”不是冬瓜西瓜南瓜葫芦瓜,而是“傻瓜”。因为要“展言子”,便略去“傻”而称“瓜”。由此及彼,则又有“瓜娃子”、“瓜兮兮”乃至“瓜眉瓜眼”等等。说一个人“瓜眉瓜眼”,显然就比说他“呆头呆脑”或“笨手笨脚”要有意思多了,也有味道多。

    又比方说,弄虚作假,在四川人那里,就叫做“水”。其起源,大约与酒有关。因为卖酒要做手脚,无非就是掺水。所以,日常生活中,便多用“水货”这个词来指伪劣产品。推而广之,则指一个人说话不算数,或做事不到位,四川人便说他“水得很”。由此及彼,则又有“水客”、“水功”、“水垮垮”、“水漩儿”等说法。再比方说,一件事情没有办成,就叫“黄”或“黄了”,其他地方的说法也是这样。但四川人则进而发展为“黄腔”、“黄棒”、“黄浑子”、“黄苏苏”,甚至还有“黄师傅”和“黄手黄脚”等等。

    四川人说话是十分“到位”甚至不怕“过头”的。比方说,红,要说“非红”;绿,要说“翠绿”;白,要说“雪白”;黑,要说“黢黑”;香,要说“喷香”;臭,要说“滂臭”。

    四川人说话特别有味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喜欢大量使用叠音词,可以用来渲染效果,既音节明快,又言简意赅。比如说非常白是“白生生”、黑到极点为“黑黢黢”、红得程度可以是“红灿灿”,还的“绿翠翠”、“蓝幽幽”、“黄惹惹”、“亮光光”、“悬吊吊”等等,这些词语大都不难理解,只是夸张了些罢。但还有不少土语则是外来朋友不好理解的,像这样一段话:“他光董董推一辆活甩甩的车子,还洋歪歪的让人喷饭,简直是个假洋盘。”(普通话说法:他赤着胳膊推着一辆摇摇晃晃的车子,还很牛气,简直就是装模作样。)

    注重状态就必然注重表情,而最富于表情的眉眼也就当然是大做文章之处。所以,四川人说话,一说就说到眉眼上去比如:贼眉贼眼(贼头贼脑)、鬼眉鬼眼(鬼鬼祟祟)、瓜眉瓜眼(傻里呱叽)、假眉假眼(虚情假意)、烂眉烂眼(愁眉苦脸)、懒眉懒眼(懒洋洋地)、诧眉诧眼(怯生生地)、直眉直眼(发愣)等等;而吝啬、爱喳呼和没味道,则分别叫做“啬眉啬眼”、“颤眉颤眼”和“白眉白眼”。看着这些词,我们不难想见四川人说话时的眉飞色舞。

    用词常带“子”也是四川方言的一大特色。除了一听就懂的“小伙子”、“姑娘子”、“幺儿子”、“腰杆子”、“龟儿子”等外,无论天上地下、吃喝拉撒睡都可以带“子”。如天上的星辰叫“星秀子”,降下来的冰雹是“雪弹子”,草丛里的蟋蟀为“灶鸡子”,洞中的老鼠叫“耗子”或“老水子”,乃至催人迅速要“快点子”,叫不动你就说你是一个“闷子”,再傻里傻气的就叫做“瓜娃子”,遭遇小偷喊逮“撬杆子”,打架用“砣子”来“捶锭子”,打哭了就流“眼流子”,打不赢就跑是“胆小子”。当然,这里我只是随意罗列了“一哈子”,就像开玩笑一样是“散坛子”。

    以前,还没十分强调普通话,外地人一到四川,不管走进哪个单位的大门,往往会被问上一句“你整啥子?”现在普通话比较普及,“啥子”少了,但人们“口水子”话中的“子”还多得很,要真正的规范化,还得等到“二年子”(以后)了。

    四川方言虽然也属于北方语系,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就会出现一些尴尬的现象,就像俗话里说的一样“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讲普通话!”

    说的是有个四川老表在20世纪70年代去北京出差,住一小招待所,开灯不亮,细看乃钨丝烧断了,于是呼来服务员说道:“同志电灯泡粗了。”服务员不解用手一比作粗状:“怎么会粗?”“斜(xié)(熄)啦。”“没斜啊”服务员头一偏。立知川普不能表达即用四川话说道:“不亮啰”。服务员即明白了。

    还有说一四川人出差北京,在一家服装城看中一件衣服,就对营业员说:“小姐麻烦你把这件衣服给我告(试)一哈。”弄得营业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四川“方言”的外形特征是高声雄辩和火爆热烈,它们的物质代表就是火锅与茶馆。没有火锅与茶馆,也就没有四川“方言”活生生的物证。这就为四川人的懒散、闲适、饶舌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茶馆为这种闲适的神侃,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场所:它是四川人、四川“方言”的特殊时空。

    4.龙门阵

    四川人和北京人,大概是中国最爱说话的两个族群。有人说,只要是干活溜嗖、说话噎人、背书不打奔儿、一坐下来就神聊海哨胡抡的,一准是北京人。至于那些既爱吃又爱说,说不耽误吃,吃不耽误说,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说到哪儿的,则多半是四川人。反正不管北京人也好,四川人也好,都是一天不说话就没法过日子的“话篓子”。

    北京人和四川人虽然都爱说,但说什么和怎么说,不大一样吧!怎么个不一样,大体上是北京人侃,四川人摆,北京人说大话,四川人说闲话。

    侃,主要有三个意思:刚直、和悦、戏弄。所谓“侃侃而谈”,就有刚直、和悦的意思;而所谓“调侃”,则有戏弄的意思。这三种意思,在北京人所谓“侃大山”中都有,即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和滑稽幽默。事实上,只有那些满腹经纶、口若悬河而又风趣俏皮者,才有资格当“侃爷”;也只有那些高屋建领、滔滔不绝而又妙趣横生笑料迭出者,才有资格叫“侃山”。这其实也正是北京这座城市的性质所使然。北京是京城,是首都,北京的市民,也就差不多是半个政治家。政治家嘛,一要眼界高,居高临下;二要城府深,沉得住气;三要口才好,能言善辩。居高临下,便理直气壮;沉得住气,便从容不迫;能言善辩,自然风趣幽默。有此气势、涵养和水平,当然连山也“侃”得倒,所以“侃大山”又叫“砍大山”。可以这么说,愚公移山,靠的是锄头;侃爷移山,靠的就是舌头。

    显然,砍大山也好,侃大山也好,要紧的是一个“大”字,也就是要说“大话”。“话”怎样才能“大”当然首先必须“话题”大,而最大的话题又莫过于政治。实际上,北京人所谓“侃大山”,便多半围绕着政治这个中心来进行,只不过态度也多半有些调侃罢了,比如“十亿人民九亿侃,还有一亿在发展”之类的“段子”,便最能体现“侃大山”的特征。

    而四川人的说话,不是说,也不是侃,而是摆。摆,也就是“铺开来说”的意思。一“摆”这个字,原本就有铺排陈列之意。比如摆摊、摆席、摆谱、摆阔、摆架子、摆擂台,都非铺陈排比不可。蜀人司马相如和扬雄,便是铺陈排比的老手。他们的作品,叫做“赋”。赋这种文体,后来不行时了,但它的精神,却为四川人所继承,并在“龙门阵”这种民间形式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龙门阵就是四川市民的“赋”。据说,它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明清以来,四川各地的民间艺人多爱摆谈薛某人的这一故事,而且摆得和薛仁贵的阵势一样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来指那些变幻多端、复杂曲折、波澜壮阔、趣味无穷的摆谈。

    显然,龙门阵不同于一般聊天、侃山、吹牛的地方,就在于它和“赋一样,必须极尽铺陈、排比、夸张、联想之能事。但作为市民的“赋”,则还要闹热、麻辣、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而且还得没完没即便普普通通的一件小事,也要添油加醋,摆得七弯八拐。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好随便在诸如出租车之类的地方向乘客们“发表”。至少是,短短那么一点时间,是摆不完的;而摆不完,则不如不摆。

    龙门阵的内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既有远古八荒满含秘闻逸事古香古色的老龙门阵,也有近在眼前出自身边顶现代顶鲜活的新龙门阵;有乡土情浓地方色重如同叶子烟吧哒出来的土龙门阵,也有光怪陆离神奇万般充满咖啡味的洋龙门阵;有正经八百意味深沉庄重严肃的素龙门阵,也有嬉皮笑脸怪话连篇带点黄色的荤龙门阵(林文询《成都人》)。”

    你还真得佩服四川人摆龙门阵时的丰富联想能力和生动的民间语言,说地下的草芥,他可以把天上的星云摘下来揉到一块;谈起他家屋头的猫儿下了崽崽,他居然将玉皇大帝的麒麟御骑也给请下凡来凑兴。谈古他能扯到今,说今他能扯到古,天上地下,古今中外溶为一炉,妙语连珠,妙趣横生,多姿多彩多滋味,这就是四川人摆龙门阵的妙处。

    但是,对于四川人来说,摆“龙门阵”最理想的场所还是茶馆。龙门阵之所以必须到茶馆里去摆,则因为只有在茶馆里,顶尖高手们才有用武之地,听讲的人也才能真正一饱耳福。茶馆日夜开放,茶客多半有闲,时间不成问题,此为“得天时”;茶馆环境宽松,氛围随意,设备舒适,可站可坐可躺,时时茶水伺候,摆者不累,听者不乏,此为“得地利”;茶客多为龙门阵之“发烧友”,目标一致,兴趣相同,摆者有心,听者有意,一呼百应,气氛热烈,此为“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龙门阵自然百战百胜,越摆越火。

    总之,摆龙门阵,非得上茶馆不可。只有茶馆,才是四川人的讲坛。只有在那里,爱说会说的四川人才如鱼得水,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口才”,把“龙门阵”摆得威武雄壮,有声有色。

    5.麻辣烫

    麻辣烫又叫“小火锅”,或叫“串串香”。“串串香”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成都。那时重庆火锅刚进入成都餐饮市场不久,一些城镇待业人员为了生计,就在一些热闹的场所如商场、影剧院、录像厅等附近摆摊经营“串串香”。

    当时的“串串香”非常简单,经营者只需准备一个小蜂窝煤炉,炉子上放着一口铝锅,锅里装着自制的“麻辣烫”汤料,旁边还放着一张小桌子或一张小方凳,上面放着一个托盘,盘子里装着一些用竹签穿起来的“串串香”原料,原料旁边还放着一个装有盐、干辣椒面、花椒面和味精的圆盘。

    当有顾客光顾时,经营“串串香”的摊主就拿起已用竹签穿好的原料,直接放入锅里的汤料中烫熟,随后再在圆盘里蘸上辣椒面、花椒面等递给顾客,让顾客拿着边走边吃。这就是最初的“串串香”。

    其实,这种吃法是“火锅”的衍生物,它不同于火锅之处就在于,火锅一定要坐在大厅里,规规矩矩地煮着菜吃,而“麻辣烫”就不一定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它可以在街边或是路边小店,一张小桌子,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大热天的话,男士们还可以脱了上衣,甩开膀子吃,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雅观。菜早就是串好的,一毛钱一串,价格贵点的,也就是两毛钱。所以对于那些只是想过下嘴瘾的人来说,这种方法是最为经济实惠了。

    不曾身临其境,难怪品不出其中的妙趣。你看那明光程亮的圆盆腾腾冒着白烟热气,红鲜鲜一锅料汤内,翻涌着各色菜肴美味,鱼片雪白,青笋碧翠,粉丝银亮,土豆金黄,香菇浮漾其间,香气四溢一堂。在四川任何一个弯弯曲曲的集镇、高低不平的小城和繁华的都市,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哈气成冰的冬天,外来人往往会看见令他们惊讶的一幕:无论是在街沿上、在临时搭建的小食品铺里,还是在纯文学经典般的豪华餐厅中,总会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中心是一口大小正好合乎用场的铁锅,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锅下有着欢腾的细细火苗,正在向通常所说的“炉火纯青”之势发展。锅内已是沸腾的汤汁,汤汁表面随汁液左翻右转、闪转腾挪的是一种小小的,近乎微雕的一种叫做朝天椒的红色东西,与它娇柔的外表极不相称的辛辣异常,被四川人崇奉若神明,却让初来乍到、不知内情的外省人叫苦不迭。

    说起来四川人吃“麻辣烫”吃上了瘾吃成了风也还是近十来年的事。其源盖出于乡间,冬日天寒,一家人围炉而坐,煮一锅杂菜热腾腾吃了暖胃暖身驱寒发汗。北方的涮羊肉或湖南的汤锅也有些类似,但菜类品种较单调,远不能跟“麻辣烫”相比。这风习原来在重庆最盛,山城火锅亦最有名气,但如今一到好吃会吃的四川人手里,变得更加意兴盎然。

    走在四川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一家一家的火锅店和“串串香”店林立期间。但是,“串串香”店显然生意更为红火。究其原委,恐怕又是四川人天性之使然,他们生性好快乐好热闹,天生一张巧嘴,又爱吃又爱说,“麻辣烫”这玩芝儿恰好能同时满足这些需求。“串串香”店铺一般都是矮桌子、矮板凳,而且桌子板凳多数漆成红色,颇有点幼童办“姑姑筵”的味道。应该说,正是这些“讲究”增加了吃“串串香”的热烈气氛,加上“串串香”每种原料都穿成小串,人们吃“串串香”,比起吃火锅来自然可以选择更多的品种。因此,“串串香”这种小火锅形式一直都很受人们的欢迎。一锅滚烫,任你边吃边说,热热闹闹,快快活活,不论阴晴风雨,春夏秋冬,都可以让你舒舒服服欢度良宵。

    6.冷啖杯

    “冷啖杯”是四川一个专有名词,狭义是指夏天暑热之时,很多店专营凉拌菜。各色凉拌菜种类齐全,有荤有素,琳琅满目地摆满了门面,看的人可以随便挑选猪尾巴、猪耳朵、豆腐干、凉拌茄子、黄瓜等,应有尽有。而广义则包括喝扎啤,烧烤和田螺大虾在内。夏天总是没什么胃口去吃大餐的,尤其是晚上,不想吃主食类。所以总是找些凉拌菜,卤菜,或者是烧烤什么的吃,有点浓浓的口味,然后感觉香香的。不过,最好还是那种吃起来很费事的物什,再来一瓶啤酒,能在嘻嘻哈哈的裹腹中,避过滔滔热浪,漫漫无眠之夜。

    冷啖杯跟大排档有点类似。“排档”是个来自广东的词汇,指敞开式的简易大众就餐场所。吃冷啖杯要的就是地势宽阔,因此地点一般选在邻靠河边的地方。据说可以一边吹河风,一边看夜景,一边品美味。河边的堤岸一般都会打着红红绿绿的灯,映衬这着湍急的河水,显得格外美丽。岸上爆炒的油锅不时地翻起一大团浓烈的火焰,烽烟四起。一边是夏夜的清凉与冰洁的河水,一边是火爆的宵夜与狂热的语言,还有一拨拨的艺人盘桓在其间。左边的小提琴刚拉了《梁祝》,右边的萨克斯又在吹《回家》,而且这些艺人们都还自带音箱,动静比一般的都大。

    吃冷啖杯绝对是需要一种境界的,那些在白日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晚上就会奔着冷啖杯去。这种平民的简易的大众就餐场所,简单而亲切,拥有冷啖杯情怀的他们坐在那里很惬意、很舒适,他们自称为很有平民意识。不光他们,还有开着宝马、奔驰的老板,有喜欢谈理想的大学生,有拖着疲惫身躯的的士司机,有下夜班的工人,三教九流,大雅大俗,形成非常生动的人生百态图。四川人对饮食的消费,越来越理智了,体面的东西点到即止,实际的东西细水长流。到了这里,人无分贵贱,大家都是一个身份——食客,谈笑风生地品尝店家的出品,聊着聊着几瓶啤酒就没了。

    炒龙虾,是四川人夏夜的最爱。也是在吃冷啖杯的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善于烹饪四川人极尽所能,把小小的龙虾做得是色香味俱全。鱼香味、麻辣味,微辣,中辣,剧辣,根据口味,任君选择。顷刻间,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就成了眼前的美食,它一上场,就开始直接刺激你舌头上的敏感地带。剥了两颗猩红油亮的龙虾后,顺便吮吸一下汁液,灌一大口扎啤。此时,味觉器官才逐渐从口中扩张开来,到达全身。

    炒田螺也是必备的。样子不甚讨人喜欢的田螺佐以大葱、独蒜、泡辣椒、花椒,瞬间如一位曲线分明的女人般曼妙。用牙签挑食着其中的肉体,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与炒龙虾唱和着、押韵着。

    煮毛豆、卤豆干,再配清炒的红苕叶子与炝炒的藕丁。冷热荤素兼备,各种菜肴任意搭配,都合理得浑若天成,怎么看都好看,怎么吃都好吃。

    就着酒兴,嗓子的感觉也特别宽畅。于是,你可以叫来艺人,点一曲臧天朔的《朋友》,然后全桌的人跟他一起吼上去。即使再腼腆的人,这时也能吼得上去。其实,在这种情形下你无法不大气起来。四川人仿佛陡然高亢火爆如北方人,赤膊裹袖,猜拳行令,吆五喝六。

    夏夜何处?冷啖杯里正飘香,人们以一种满足食欲的方式消解漫漫长夜。在这里,你可以坐在路边看不远处的滨江,也可以走进房间和知己详谈,更可以坐在后面的小巷领略街市风情。吃得有滋有味,价平味正,你当然还要来!只要有人吃就不会打烊,只有冷啖杯可以守候你到天亮。

    7.小吃

    四川的小吃也是十分出名的。吃在四川,也可以理解为“在四川吃”。

    在四川吃,确乎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一是方便。四川的大街小巷,到处是酒楼、饭馆、小吃店,随便走到哪儿都不愁没有吃的。二是便宜。花不了多少钱,就能吃饱吃好,真真正正的“丰俭由人”。三是精美。四川的菜肴也好,小吃也好,都相当地讲究滋味和做工,并非一味以麻辣刺激青苔。四川的厨师,心灵手巧,善于思索,勇于借鉴,肯下功夫,做出来的吃食自然精美异常。光是汤菜,就有“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肚不白,无肘不浓”的讲究。最讲究的餐馆,则不但讲究“美食美器”,而且讲究“美景美名”。

    严格说,除了偏辣味重这一点,川菜在用料及烹制方式上与各地菜肴并无多大差异。要说最具特色的最有风味的,是一种名叫回锅肉的炒菜,这是四川人日常最爱吃的家常美味。回锅肉也称肥锅,正好说明了此菜取料的标准,肉不能瘦而要偏肥,半肥半瘦的五花肉最好,且要带皮。回锅肉的“回”字。很能说明这道菜的制作过程特点,它是先煮后炒,煮时肉成整块,一般至六七成熟即须捞起。待微冷之后再切成片,说是片,其实也可叫块。因为不能切小了薄了,而要略大略厚。切好后便要再下热锅炒,故而才有了回锅肉的美名。炒时加蒜苗或蒜薹,调料除酱油外,需要郫县特产豆瓣酱,还需加少许糖。炒时要掌握好火候,肉微微起卷时起锅最好,俗称起灯盏窝。这一盘肉端上桌,色香味可保俱佳。它还有一个优点:煮肉的水中再加点萝卜白菜什么的,又是一锅好汤,可谓一举两得,最适合居家过口子。

    四川附近有个小镇名叫连山,连山回锅肉十分有名。名在哪里?就在每一片肉都既大且肥厚,每片约有巴掌大,小指头厚,吃两块也就满肚子油水。正因为如此,外地名菜大菜很堆闯进四川市场,前几年所谓生猛海鲜、广式早茶也曾经在四川热闹过几天,但也就几天。四川人尝过新鲜之后便再难回头光顾了,他们还是宁愿吃解馋过瘾百吃不厌的回锅肉!

    在吃的方面,更令四川人引以为豪的,还不是大菜,而是小吃。四川小吃品种繁多,什么油茶、麻花、凉粉、肥肠、醪糟,担担面、铜锅面、师友面,蛋烘糕、蒸蒸糕、豌豆糕、三大炮、叶儿粑、鲜花饼、珍珠丸子、小笼包子、糖油果子,你便浑身是嘴,也吃不过来。

    更何况,这些吃食的内容又是何等丰富。比如蛋烘糕,用糖就有白糖、红糖、蜂糖几种,包馅则有芝麻、核桃、花生、樱桃、肉、菜等多种。所以,光一种蛋烘糕,就够你吃一阵子的。而且,即便是小吃,制作也十分讲究和精美。比如春熙路龙抄手,就有原汤、炖鸡、海味、清汤、红油多种,而担担面则需用红油、花椒、芽菜、葱花、酱油、味精、醋等作调料,再加“饣召子”,好吃极了。

    四川的汤圆远近闻名,最具代表性的是赖汤圆、郭汤圆。赖汤圆与郭汤圆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至今老四川对它们仍津津乐道。赖汤圆不浑汤,不沾牙,筋丝好,皮薄心子香。心子以黑芝麻、鸡油酥、洗沙心子最有名,再加以小碟白糖芝麻酱蘸吃,更觉香甜滋润。外地人吃过就完全明白了何以四川人一提起北方的元宵就嗤之以鼻。

    担担面在四川进入店堂经营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它来自小贩沿街叫卖的面担子上。担子一头是锅灶,一头放着面、碗及准备好的备种调料,随吃随下。现在四川有名的担担面店开设在成都市文化宫旁。其特点是面条细薄,臊子肉质香酥,调料以葱花、芽菜、猪油为主,略有汤汁,鲜美爽口,辣不重微酸。

    至于那三大炮,糍粑团儿搓成圆球,随师傅手一扬,在依次排开的铜盘里咚咚连跳三下,雪白一身便沾满一层香酥酥的黄豆粉花生末,再蘸了红糖汁来吃,岂止是吃起来又香又糍,同时还观赏了一次杂耍绝活。

    “棒棒鸡”也是这两年红极一时的小吃,字号很多,胡记最有名。品牌包装得很好,一改往日作坊式的经营模式。所有连锁店都是同样的装潢,窗明几净,干净卫生。棒棒鸡据说有很复杂的制作程序,其中一项就是用木棒敲打,好像说是更容易入味。“四川小吃甲天下”,这话一点也不假。

    四川的吃食,除小吃极多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讲究字号和品牌。四川有不少老字号,各有各的拿手好戏,比方说铜井巷素面,三义园牛肉焦饼,矮子街抄手,洞子口凉粉,长顺街治德号小笼蒸牛肉等。人们要吃这些东西,多半会认准了这些字号。即便不过是小吃,也有品牌,比如龙抄手、韩包子、谭豆花、郭汤圆、二姐兔丁、夫妻肺片等。有的在品牌之前,还要再加上街名地名店名字号,以示正宗和郑重,如总府街赖汤圆,荔枝巷钟水饺,耗子洞张鸭子等。显然,只有四川人,才会吃得这么仔细、认真。

    四川人不仅好吃,又讲义气。因为好吃,所以精于辨味;因为重义,所以不忘人恩。可以这么说,不管是谁,只要他为四川人发明了制作了好吃的东西,好吃而又重义的四川人都不会忘记他的功劳,都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发明权”和“著作权”,而无论其名气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比如“东坡肘子”和“宫爆鸡丁”的始作俑者一个是大文豪(苏东坡),一个是大官僚(挂“宫保”衔的四川总督丁宝桢),而“麻婆豆腐”和“夫妻肺片”的创制人却是普普通通的平民。这又说明四川人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不是他的社会地位,至少做到了“味道面前人人平等”。

    8.情歌

    四川是一个盛产情歌的地方。说起来,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都有地方特色的情歌,其中,要数云南的情歌最为动听,电影《五朵金花》里“蝴蝶泉边好梳妆”的动听旋律曾捕获了多少男女的心。但是,把情歌作为四川的关键词,是因为四川有首脍炙人口的《康定情歌》。这首情歌抒唱了青年男女热烈的爱情,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康定古称“打箭炉”,位于甘孜东部。自古以来就是康巴地区政治、文化的中心,亦是汉藏茶马互市的中心。一首誉满全球的《康定情歌》使这里成为“情歌的故乡”。著名的跑马山、广袤的塔公草原、雄伟的贡嘎山(海拔7556米)、原是粗犷的木格措、美丽的玉龙溪草原和多彩的泉华池……,无一不是大地鬼斧神工的杰作。而跑马山原名“拉姆则”,藏语意为仙女山,因康定明政土司在山上跑马祭祖而称“跑马山”。这里是情歌的故乡,视茶马古道的重镇,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上都要举行“康定四月八转山会”,游溜溜的山水、唱溜溜的情歌。

    情歌在四川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的。四川人爱吃辣,性子辣,爱情自然也辣。可是,在封建社会,天不从人愿,许多倾心相爱的男女,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拆散,终生郁郁寡欢,“身在曹营心在汉”。只好用情歌来宣泄心中的秘密和怨愤。

    凉风绕绕天要晴,

    黄老鸹叫唤要死人。

    不死你的亲丈夫,

    偏要死你的心上人。

    这首情歌形似挖苦,但翻过来即见出“银河隔断”的怨愤。它是一种反面文章,与《红楼梦》作者骂贾宝玉“生就臭皮囊”用的是同一手法,可见民间歌手们的艺术造诣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大家。而歌中所唱的妇女敢于无视礼教,死心地爱着她所钟情的人,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压迫无所畏惧,生死不渝,也体现了川妹子性子刚烈的一面。

    情歌是民歌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魅力的部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情歌见于《诗经》中。到了明清时期,是一个民歌传唱和收集的高峰。从文学的时代特征看,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代应是歌,而且,主要的是以舞相伴的表达人的情感世界的情歌。明朝的冯梦龙在情歌的收集整理上功不可没。爱情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历来为文人墨客咏唱,于是在中国诗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分类——情诗。同样,在中国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中,除了山歌、童谣、哭嫁嚎丧歌、拉船调、号子、农家谚、灯词外,还有一类民间歌谣被广为传唱,这便是千年绝唱的中国情歌。在四川地区,茶俗情歌的语言,感情色彩,及表现出来的民情风俗,都具有四川茶俗风情的特色。比如《太阳出来照红岩》:

    太阳出来照红岩,

    情妹给我送茶来。

    红茶绿茶都不受,

    只爱情妹好人才。

    喝口香茶拉妹手!

    巴心巴肝难分开。

    在生之时同路耍,

    死了也要同棺材。

    这首歌把爱情大胆、泼辣、直率、热烈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然,含蓄委婉的也有。比如《高山顶上一棵茶》:

    高山顶上一棵茶,

    不等春来早发芽。

    两边发的绿叶叶,

    中间开的白花花。

    大姐讨来头上戴,

    二姐讨来诓娃娃。

    惟有三姐不去讨,

    手摇棉车心想他。

    男女对唱的山歌情歌也有:

    哥唱:“妹儿采茶在山腰,青苔闪了妹儿腰;有心栏腰扶一把,怎奈隔着河一条。”

    妹唱:“这山采茶望那山,讨得嫩叶做毛尖。哥哥不嫌味道苦,卖茶买来油盐米,娃儿大小笑哈哈。高高山上一棵茶,一对麻雀往上爬。问你麻雀爬啥子,口干舌燥想喝茶?岩上绿了枇杷茶,郎在崖下放木漂。滩陡水急穿云过差点闪断妹的腰。”

    枇杷茶为四川崇庆县文井江西岸山区所产,树干高十余米,树围数十厘米,史称“尤门贡茶”。这是姑娘们嬉戏唱给小伙们听的山歌情歌。

    再比如:“我在河头洗酒缸,醉死一滩鲇巴郎。”这是流行于沱江流域的情歌。鲇巴郎即鲇鱼,是沱江中下游特产,体大而美,春来成群溯游嬉戏,这不正像那些追求不舍的情哥们么?这位姑娘却把他们醉得要死,这感情是多么强烈,反差多么大,又饱含着多么深厚的无怨无悔的执著精神啊!

    四川情歌常常把柔情深深地包裹起来,从而使得本已动人的爱情,显得劲味十足,光彩照人,具有一股巨大的撞击力量。它感情强烈,反差大,追求执著,无所畏惧。这种特点深深地影响了四川的戏剧,川剧《柳荫记》的主人公祝英台便具有这种火辣的性格。她的《思兄》是一首很好的情歌:“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十月寒霜降,不见我梁郎,苦我终日想,望穿眼一双……”这首歌的原型至今还传唱在民间。

    八月桂花香,

    九月菊花黄。

    十月寒霜降,

    蝴蝶(儿)一双双。

    两个葫豆雀(儿),

    配合一鸳鸯。

    葫豆雀(儿)是一种小鸟,大如拇指,却是十分灵巧的织巢能手。蝴蝶自然是人所共知的爱情象征,但为什么先是说蝴蝶,突然又转到另一种小鸟身上?仔细想来,大约是说蝴蝶虽然懂得爱,却经受不了寒霜而双双殒命;那机灵可爱的葫豆雀(儿)却照样能获得爱情。在爱情很难开花结果的时代,一些执著于纯真爱情的人们,要把爱情作为一种艰苦的奋斗和抗争,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这首民歌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是介豆之微的生命,也有争取爱情的权利。四川人似乎不喜欢生命力微弱的蝴蝶,所以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说中,四川人不让他们“化蝶”,而是让他们化作可爱的小鸟,这种“梁祝”小鸟至今随处可见,和这首民歌以最常见的葫豆雀来代表对爱情追求始终不渝,其精神是一样的。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四川的情歌源远流传,它用朴素的文字唱尽了爱情的悲欢离合,不逊色于任何一部鸿篇巨制。传统的礼教压抑不住四川人们对爱情的美好追求,是四川人情感体验与智慧碰撞的结晶。它和其他民间文学一道,共同构筑了巴蜀文化中的奇特风景。四川情歌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延续下去,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9.扎堆堆

    有人这样描述四川人:一个四川人看见一只蚂蚁进洞了,就蹲在洞口等着蚂蚁出来。一会儿,他身边就蹲了几个人,再一会儿,他的身边就黑压压的一片,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十里长街就满满蹲着四川人。他们八成都不知道彼此蹲着干嘛,反正大家都蹲着,说不定有什么事情呢?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了反映了四川人喜欢“扎堆堆”的习气。

    中西文化一直就有颇大的差异,据研究,西方人多讲求实效,关注自身,常独来蚀往,不太关心他人他事。而东方人正相反,喜欢扎堆儿,穷聊,爱尖了眼睛竖了耳朵瞅着听着别人。这也正好反映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性格差异,西方人感情多外露,东方人感情多含蓄,因此也就造成了中国人太爱扎堆堆的毛病。

    但这些人却在天性中又增加新的成分,他们发现热闹的神经在后天的培养下变得特别敏锐,好像生就了一双慧眼似的,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一看的热闹。哪怕就是有人在马路上鼻子出血,也能招来一大帮子好事之徒围在他身边津津有味的欣赏着。

    如果说爱扎堆儿扎堆堆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毛病,那么四川人在这方面更是表现得“出类拔萃”,表演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早在中国足球实行职业联赛的第一年,成都就以“金牌球市”名扬全国,当时许多人不理解。后来,一位四川人跟中国足协的官员解释:“四川人特别喜欢看热闹,大街上有人吐一泡口水,都会有人围起堆堆看。”

    四川人把看热闹当作一种乐趣,到了几近病态的程度。在四川,可以说到了这种地步: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院内户外,你随时随处都可以看见一堆儿一堆儿的人,成群结队拥成一团,势若大河流水突然遇到了什么阻拦障碍,形成了一个回旋,或是一片水塘。若是不知情的人看见这种架势,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其实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到最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围在一起干什么,反正就是看别人站在那里,自己也不愿走开。

    扎堆堆虽然容易阻塞市政交通,但政府也是没有办法的,一来他们没有集会示威,二来也没有哄抢打闹,只是里三层外三层在那里站着看着什么热闹,瞅着什么稀奇,没有犯规,没有触法?你劝他们离开,可是,他会冲你笑一笑,退两步又拥到另一边去了。

    还有一种情况在小镇上最为明显。本来就是小镇,街坊邻居的都认识。这时,如果哪家人在城里的什么亲戚回来探亲,这个亲戚可能才下车,消息就遍了。再加上城里人跟小镇的人多少有点区别,于是什么三姑八婆地就喜欢跟在别人后边,指指戳戳,追前逐后,上下打量,观赏个够,让人家如陷重围,进退维谷。

    四川人的这种热情,有时也是常常闹笑话的。有个段子说:有一四川大汉喜欢看热闹,有一天他发现大街上围了一大堆人在看热闹,便冲上去看。因为人太多了,他挤不进去,他灵机一动,说到:“请让一下,我是死者的家属!”大家哗的一下闪出一条道来,他便冲进去。一看,转身就跑。为什么呢?原来死的是头猪。这绝不是编出来挖苦人的,在四川你完全可以相信这事的真实性。早些年的时候,小商贩走街串巷的吆喝就挺有中国特色。有人买东西谁还乐意吆喝啊,这不也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图个乐喝嘛。要是有个人悄悄声的推个小车经过身旁什么也不说,还以为是送货的哪。就那么一两声吆喝听着就这么热闹,听着就这么舒坦。所以四川的商贩多愿意吆喝着喊些花样叫卖,行话管这叫“卖钱不卖钱,摊子要扯圆”。只要喊得热闹,就会有人来围观,而只要摊子扯圆了,就一定能卖钱。以此观之,则四川人这种爱扎堆堆的天性,对促进买卖兴隆商业繁荣又是有功劳的。难怪四川的商业那么发达,街市那么红火呢。

    同是扎堆堆,他们与鲁迅笔下那种看客不同。他们绝不冷漠麻木,无动于衷,他们有时也要表态,甚至亲自动手的。就比如街头吵架吧,若是两个男子扯扯也就算了。若是大男人对弱女子,或是大人辱骂小孩,强者欺侮弱者,那么对不起,看客们就要挺身而出,支持弱小了。他们会说:“大欺小,来不倒(不行,不允许之意)。”或是:“你男娃子跟人家女娃子扯(吵架之意),好不好意思哇?”在这种情况下,再凶再恶的人也只好收刀敛卦,不敢逞凶耍蛮横。所谓众怒难犯,真要惹恼了看客众人,你试试看!

    曾经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老板开辆高级轿车撞伤了一位过路的老婆婆,还出言不逊,结果被看客包围,差点走不了路,汽车也被掀翻了。在这方面,四川人是颇有点蜀汉大将关云长“欺强而不凌弱”的遗风。

    四川人的爱扎堆堆,与四川人天性开朗活泼,遇事总爱参与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一方面说明了四川人的生活实在是波澜不惊淡而无味。柴米油盐酱醋茶物质欲求之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大多数四川人来说是不知所谓。另一方面反映了四川人的典型的弱势群体无助心态。

    10.变脸

    这里的变脸,可不是指人际交往中的“翻脸”,而是四川川剧中的一种绝活,也是四川特有的品牌。当年刘天王不惜千里迢迢到四川来拜师学艺,可见“变脸”的魅力。

    当然,要说“变脸”,还得先介绍一下川剧。川剧,顾名思义就是四川地区的剧种。如果按地区来划分,川剧是远没有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广东的粤剧、陕西的秦腔、东北的二人转名气大,当然更别与咱们的国粹京剧相比了。但是,川剧也并非是浪得虚名。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川剧”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川剧可以包括四川地区自古到今的地方戏,狭义的川剧则是指今天在四川各地演出的被称为川剧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四川地方戏。一般所称的川剧都是指狭义的川剧而言。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它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

    巴金就称赞川剧剧本的文学性强。他在《谈我的短篇小说》一文中,巴老说:“我喜欢的倒是一些地方戏的折子戏。我觉得它们都是很好的短篇小说。随便举一个例子,川剧的《周仁上路》就比我写的那些短篇好得太多。一个人的短短自述把故事交待得很清楚,写内心的斗争和思想的反复变化相当深刻,突出了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物的性格,有感情,能打动人心。它有点像西洋的优秀的短篇作品,其实完全是中国人的东西,而且是从人民中间来的东西。可见我们的民族的传统深厚:我们有拥之不尽的宝山,只等我们虚心地去开发。每一下锄头或者电镐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收获。”

    川剧的剧目十分丰富,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在舞台上常见的剧目中除“荆、刘、拜、杀”以外,属于高腔系统的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川剧的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川剧舞台上所以能出现众多富有的艺术形象,还与它的行当划分较细有关。川剧的行当总的方面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六大类。川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声腔流行地区不同,艺众的师承关系不同,大约在清同治和光绪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些流派。在这些流派中,除了象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武生、武丑,有“曹大王”的赞称)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则是按河道(即流行地区)分为川西派、资阳河派、川北派、川东派等四派。

    川剧不仅行当多,流派多,而且精彩的特技多。其中,最让观众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还蜀“变脸”绝技。变脸其实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它能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的东西。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常见于《归正楼》中的“三变化身”与《白蛇传》中的《断桥》。前者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以变脸巧妙脱身,运用的是“扯脸”;后者突出小青对许仙负白娘娘的激愤情绪,演员口銜獠牙,先后用手抹出红脸和黑脸(继又吹出金脸,此谓之“吹脸”),一般叫做“抹脸”。

    总之,变脸在川剧中是很绝的,田汉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看了《情探》后说:“四川戏关于变脸之类具有特长,不知何故。”柳倩也说:“‘变脸’的问题,是川剧中特有的技艺,它的骤然变化,促使见者改观,‘变脸’是感情的象征,许多的脸谱已经有它显著的典型的特质,说明人物的忠奸邪正,而‘变脸’更帮助了个性的强调与感情(变)化的发展过程,这是四川戏的优点。加之演员能于观众不注意间改变他的脸像,也是一种惊人的技术。”

    前不久爆出“冷门”,网上有人声称破译了“变脸”秘技,并欲对外公布,或者收费教习。此言一出,媒介大哗,好像“变脸”之秘一经破解,川剧就有“存亡”之虑,这可真正有些“忧天”之憾了。须知,绝活就是绝活,即使流传于外,也不过是模仿罢了。一如当下甚是流行的假冒伪劣商品,纵然形似,却难具其魂。四川《华阳国志》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至于川剧,明末清初时期的大量文献即已涉猎。清代乾隆年间,李调元返回故里四川绵州罗江,办起了家班。如此渊源深厚的文化,岂是一技能蔽之?在川人的心目中,变脸绝活永远是他们的骄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