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山河-马校长闯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就在抗战救国军第五军成立不久,大家焦急地盼着马跃华校长到来的时候,一天,在离“太平山村”不远的山道上,一个人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双手提着皮箱,沿着山道走来。他正是马跃华,他显得十分吃力,满头是汗。

    突然,从一堵石头墙后面发出一声断喝:“站住!干什么的?举起手来!”

    马跃华站住,定眼看去,原来是两个年轻人。两人一个叫小瓮子,一个叫小德钢。小德钢的手里端着一杆枪。马跃华一看就笑了,说:“我这双手拿着东西,能举得起来吗?要不这样,你们替我拿着,我举手。”

    小德钢横眉冷对地喝道:“少耍花样,看你的样子就是狗汉奸,是偷了东西准备进城孝敬鬼子的吧?”

    马跃华说:“年轻人,看清楚了,我这可是从城里往外搬东西,还有……你手里那杆枪还是我家的!”

    小德钢半信半疑:“你家的?我们队伍上的枪怎么会是你家的?你说,你是什么人?”

    马跃华说:“我叫马跃华,是长白中学的校长,你们还是我的学生呢!”

    小瓮子低声地对同伴嘀咕道:“我说刚才看着面熟,真是马校长。我们参加训练班的时候,他去过我们课堂。”

    小德钢却仍在犹豫:“你能确定?”

    小瓮子也犹豫起来:“我就看着眼熟,也确定不了。”

    小德钢瞪他一眼:“那还是啊?”对马跃华说:“既然你说你是马校长,那就跟我们走一趟吧!”

    马跃华微笑起来:“走就走!不过,我对你们说,我可是一点儿也提不动箱子了,你们帮我提着。”

    小德钢皱起眉说:“别看当了汉奸,还挺能摆谱啊!”吩咐空手的小瓮子道:“你帮他提着,就当是战利品了。”

    三个人朝着村子走去。他们刚进了指挥部的院子,小德钢就大声报告说:“姚政委、廖司令员,我们抓了一个汉奸!”姚启明和廖国生闻讯出来,一眼就认出了马校长,指着两个年轻人的脑袋,嗔怪道:“叫你们去放哨,鬼子没发现,倒把自己人当汉奸了。你们看,有他这样满脸写满正义的汉奸吗?”

    小德钢不满地嘟囔:“汉奸的脸上又没写着字,我咋能认得出来?”

    廖国生说:“说你两句还有理了?你就不会再问仔细清楚一点儿?马校长这大包小包的找咱们部队,你就不问问干什么的?”

    小瓮子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也是头一回遇到这种事。怕他是汉奸,腰里别着枪呢!”

    马跃华笑起来:“你还甭说,我腰里还真别着短枪。你要是硬搜啊,说不定我还真抽出枪,对准你脑门子呢!”

    他一连从身上掏出三把短枪放在桌子上,所有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

    小瓮子吓得直吐舌头:“我的乖乖,还幸亏没搜身!”

    马跃华对他们道:“年轻人,警惕性高是好的,值得好好表扬你们。不过下次再遇到情况,就不一定是我这样的人了。说不定真是汉奸特务,身上带着枪,要机灵着点。”

    两个人敬着礼,说:“是!”廖国生挥手让他们出去,然后拿起一支枪端详着,爱不释手地说道:“马校长,不……是马参谋长,你从哪儿弄这么多枪来?这下子可好了,我这个司令总算是能挎上枪指挥战斗了。”

    马跃华狡黠地说:“我不但带了枪来,还带钱来了。不但有钱,我还把学校里的油印机和急救包都带来了。”说着,他打开皮箱,里面露出满满一箱子的物品。

    姚启明惊讶地说:“马校长,带这么重的东西,你是怎么找上山的?”

    马跃华说:“反正火车、汽车我是不敢坐,雇了个老乡的牛车,就说是从城里来山里老家躲避的,箱子里都是些生活用品。可车到了山下,老乡说什么也不肯走了,非得加钱不可。我心疼兜里那几个钱,心想也不远了,就自己扛上来了。”

    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姚启明说:“马校长,你不在的这几天,我们已经宣布起义。同时,按照省委的指示,由廖国生同志任司令员,我任政委。组织特别安排你任参谋长,也没争取你的意见,不知你同意不同意?”

    马跃华真诚地笑道:“众望所归,众望所归啊!这教书育人我有经验,可当兵打仗你们有经验,我举双手赞成!只要是打鬼子,甭说让我当参谋长,就是当一名普通的士兵我也愿意。”

    三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姚启明说:“马参谋长,你先休息一下,一会儿我们开个军事会议。”

    军事会议很快就统一了认识,这就是利用冬季短暂的时间抓紧休整训练,力争部队早日形成战斗力。

    马校长的到来使整个队伍更有了主心骨。战士们一起学政治、学军事,练习刺杀、投弹、瞄准射击,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学生军,更是生龙活虎。

    这天姚启明他们到部队检查,望着这群可爱的大褂子军,眼里充满了豪情。

    姚启明说:“我们就是要打造一支人民的军队!不但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实行三大民主,还要担负得起打仗、筹粮、发动群众三大任务,担子不轻啊!”

    马跃华说:“是啊,昨天还都是些学生、农民、小商小贩,今天却要让他们练就成为合格的抗战士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依我原来的想法,没有个三五年培养,训练不出一个优秀的战士,可是,如今看这些青年,才短短几天就有模有样了。”

    廖国生说:“我已经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把部队分为三个支队,都是由有经验的老学员和老党员带队。并在每个分队安排了一名政治战士,和分队长共同负责领导,并布置了游击演练。”

    姚启明不无担心地说:“可是时间不等人啊!我们在这山村里住不了几天,消息就会传出去。退一步说,即使是小鬼子发现不了我们,我们自己也会待不下去。百十号人要吃要穿,这么个小村子怎么能够承受得起?不怕马参谋长笑话,这两天,我和廖司令员都是提着篮子挨家挨户到老乡家要饭吃。”

    马跃华埋怨他道:“军队哪有这样要饭吃的!百十号人睁开眼就要吃饭,光机械照搬你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行,得灵活运用。”

    姚启明说:“我们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纪律必须遵守。”

    马跃华笑道:“放心!我不会违背纪律的,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

    廖国生真诚地说:“马参谋长,你早已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申请书,我们盼着你早日成为我们其中的一员。”

    马跃华信心十足地说:“我会的!”

    三个人正在说着话,看到站岗队员又押着两个人走来,说抓了两个奸细。这两个人是牛骨头和三只手。

    姚启明看看两个穿得衣衫褴褛的人,又看看两个队员,忍不住笑了,问:“上次把马参谋长当成了汉奸,这次又抓来了两个奸细,战果不错啊!”

    马跃华也哈哈笑起来了,有趣地问:“你们怎么判定他们就是奸细?”

    牛骨头和三只手想申辩,小德钢瞪眼道:“闭嘴!我让你说再说,先听我给首长说。”然后说道:“刚才在放哨的时候,看到这两个家伙鬼鬼祟祟的,四处打听咱们部队的住处,还问我们是不是从长山城里开拔来的。我一看他们就不是好人。”

    三只手忍不住了,抢白道:“你才不是好人呢!我们都是长山城里要饭的,马校长和两位先生我都认得。那天晚上出城的时候,我们就跟在后面,要不是后来饿坏了,到村子里找饭吃,就不会跟丢了。”

    姚启明和马跃华对视了一眼,问道:“你跟着我们干什么?”

    牛骨头说:“我们想参军。”

    马跃华问:“你们也想参军……为什么?”

    牛骨头说:“我们要吃饭!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有时候好几天都吃不上一口饭。当兵吃粮,吃粮当兵,起码能填饱肚子。”

    姚启明又问:“你说你认识我们?”

    三只手说:“在城里的时候,我们见过你们上台讲话。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口才好棒啊!”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马跃华道:“刚才我一眼就认出他们俩了!整天在学校门口转悠,有时候冷了、下雨了,还净往门房里躲。”

    廖国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想参军是好事。可我们是打鬼子的队伍,不能光想着吃饭。”

    牛骨头说:“那是!我也不会说话。反正你们打鬼子也得吃饭,吃饱了打鬼子才有劲!我这个人只要吃饱了,就没有别的心事了,你们说打鬼子,我就不含糊!”

    三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廖国生对两个队员说:“你们先去放哨吧,这回虽说你们还是没有看准,但是把他们领过来也算是正确的。瞪大眼睛,好好放哨!”

    两个队员敬礼后离开了。姚启明问两个人:“你们叫什么名字?”

    牛骨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叫……牛骨头。”

    廖国生摸着他背的牛骨头,戏谑道:“感情你背着根牛骨,就叫牛骨头?”

    牛骨头难为情地说:“俺打小就没有爹娘,也不知道姓啥。因为俺整天背着根牛骨,人家都这么叫俺。”

    姚启明转身问三只手:“那你叫什么名字?”

    三只手不假思索地说:“俺叫三只手。”

    马跃华哈哈笑了:“三只手?该不会是……”他做了个偷的姿势。三只手笑了:“马校长真聪明!”

    马跃华笑得更合不拢嘴了:“哈哈,还夸我聪明,我看你小子就挺聪明!”

    三只手也得意地笑了。

    廖国生说:“那你也说说你姓什么?叫什么?”

    三只手说:“我和牛骨头一样的身世,也是从小没爹没娘,只知道俺姓王。”

    姚启明问两人:“你们两个除了想要吃饱饭,打鬼子,还有其他本领没有?”

    牛骨头争先道:“有啊!我会扔牛骨。再远的距离,我的牛骨头砸过去,保证百发百中。对了,那天晚上你们的人在学校里开会,有人偷听,还是我扔石头把他们吓跑的!”

    姚启明和廖国生惊愕地说:“是你报的信?”

    三只手争功道:“那还有假!那些人都穿着黑衣裳,跑起来跟飞一样,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们从西街就跟着,还差点儿跟丢了呢!”

    姚启明赞许地说:“你们立了大功了!”

    廖国生板起脸:“功是功,过是过!想加入我们的队伍,还需要考验一下你们,试试你们的本领。”

    牛骨头不服气地说:“试就试!”四下寻了寻,看到不远处有一棵枣树,树枝上挂着一些果实。他摘下背上的牛骨头,瞄也没瞄就朝树上扔去……

    牛骨头准确地击中了树枝,果实落了一地。落下来的牛骨头又准确地回到他的手上。

    三个人都惊讶万分。牛骨头神气地望着他们:“还行吧?”

    姚启明夸道:“不错!”

    三只手捡起落在地上的软枣就吃。姚启明问三只手:“别只顾了吃,你的看家本领呢?”

    三只手窘迫地说:“我的就不露了吧!当着你们的面偷东西,有点儿寒碜人。”

    三个人围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马跃华说:“我看这两个小子挺机灵,将来训练好了,定是把好手。”

    廖国生有点儿犹豫:“就是思想觉悟低了点,文化素质也低了一点。”

    姚启明感慨地说:“看到他们俩,就想起咱们当年的样子。那时候咱们还不是为了填饱肚子才参加红军的?能不能成为一块好钢好料子,关键看我们怎么带他们。”

    廖国生同感道:“也是!”

    姚启明招手把两个人叫到跟前说道:“我们商量了,留下你们,参加我们的队伍。不过你们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就是革命战士,要遵守部队的规矩,也就是纪律。比如刚才从树上打下来的软枣就不能随便吃;还有你们这名字实在太土,革命队伍,得有个响当当的名字!”

    他对马跃华说:“马参谋长,你给起个名字吧!”

    马跃华说:“我起的名字太斯文,还是你们起吧!”

    廖国生道:“牛骨头既然没名没姓,就叫他牛得水吧,叫牛得草也行!”

    牛骨头不满地嘟囔说:“怎么除了水就是草,一点儿肉都没有,那咋吃饱肚子?”

    廖国生为难地思吟着:“要不……要不叫牛得枪吧,革命队伍,枪杆子打天下!”

    牛骨头看着廖司令腰间别的手枪,高兴地说:“行,这个名字行!俺喜欢。早晚我也得支枪带上。”

    姚启明和马跃华高兴地点着头。三只手在一旁沉不住气了,问道:“我呢?”

    廖国生打量着他:“论年龄,论个子,你都小了点,就叫……王小小怎么样?”

    三只手不高兴地说:“俺也不小了。就是小时候没吃饱,个子长矮了点,也不能叫俺王小小啊!”

    廖国生想了想:“那就叫王大大吧,盼着你早日长大。”

    三只手勉强地说:“好吧,临时凑合着叫吧。”

    所有人都开心地笑起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