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仁德政治阳谋阴谋·秦朝灭亡与汉朝的兴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灭亡与汉朝的兴起是十分重大的事,秦朝结束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度,实行了郡县制,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然而,秦朝二世而亡,为汉朝所代替。汉承秦制,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在汉朝得到了完善和发扬光大。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在汉朝得到了确立、巩固和发展。另外,秦朝的灭亡导源于陈胜、吴广大起义,再加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楚汉相争,使这一段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历史而一直散发出诱人的魔力。

    下面,我们将秦朝灭亡与汉朝的兴起加以整理,突出其主要的历史事件,梳理出一个大致的纲要,以便窥见这一历史阶段的全貌。

    【事典】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不久,陈胜自立为楚王。部将张耳、陈余进谏陈胜说:“将军您冒着身家性命救天下百姓于水火,现在刚到陈地就自立为王,这就让天下人猜疑,会认为您把天下财产纳为己有,这样就会对您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在,您不如立六国后代为王,让他们自树党羽,您向西进攻,不必交战就会势如破竹。诛戮残暴之秦,据守咸阳,传令诸侯,天下就可以掌握在您的手中了。”陈胜拒绝了这一建议。

    沛地人杀掉地方长官,立刘邦为沛公。当时,项梁驻于薛地,刘邦前去跟随他,一起立楚怀王的孙子为义帝。范增曾劝说项梁说:“秦灭六国,六国中以楚国最为可怜。自从楚王入秦,从此未见返回,天下百姓都怜悯他。所以说‘楚国哪怕只剩三户之地了,也依然足以灭掉秦朝’。现在,陈胜起义,不立楚国后代,自立为王,其势绝不会长久。您从江东造反,楚地人纷纷归附您,是因为他们认为您家世代是楚将,必将立楚国后代为王。”项梁听从建议,立楚怀王孙子能心为怀王。他们约定,先攻进咸阳的就做关中王。

    项梁的军队在定陶被秦将章邯打败,项梁被杀。章邯认为楚军不堪一击,于是向北攻打赵地。楚王派项羽率军解救赵地,派沛公向西入关。沛公攻打宛城,宛城降服。沛公在攻打宛城时,一时急攻不下。沛公想舍弃宛城向西进兵。张良进谏说:“前有秦兵,后有宛兵,如果此时向西,恐有危难。”于是,沛公继续攻打宛城,太守几欲自杀。

    太守手下有一个舍人叫陈恢,逃出城来见沛公说:“宛城官吏害怕降服后死路一条,他们才破釜沉舟,坚守宛城。如果这样攻打下去,将军手下必定死伤无数,恐怕不是良策。如果将军撤退,宛兵就会乘势追击,将军就会失掉先进咸阳为王的机会,也是后患无穷。当今之计,不如招降宛城,封赏宛城将领,然后向西入关,其余各城必闻风而降,将军将无所阻拦。”沛公采纳了这一策略,获得了成功。

    沛公随后攻打武关,大败秦军。后来,宦官赵高杀了秦二世,立子婴为皇帝,派兵守驻在武关。张良劝说沛公说:“秦兵依然很强,切不可轻敌冒进。当今之计,不如一方面多插旗在各山上迷惑秦军,一方面派郦食其用贵重的礼物贿赂秦将。”当时,秦朝将领想联合沛公向西攻入咸阳,沛公也想接受这一建议,但张良进谏说:“这也许只是秦将领的主意,恐怕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不从,势必有危险。不如乘着秦兵疲劳之际攻打他们。”于是沛公继续攻打秦军,获得大胜。沛公进入咸阳后,与秦人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秦人想交好沛公,进献牛肉美酒,沛公一一拒绝。秦人于是认为沛公有德行。沛公此时以重兵坚守武关,想称王关中。当时,项羽已在黄河以北大败秦军,闻讯即率军四十万到达鸿门,想在天明时攻打沛公。沛公在“鸿门宴”上得项伯之助,得以逃脱。于是,项羽称王。

    项羽诛杀了秦王子婴,向东定都彭城。封沛公为汉王,统治了汉中。刘邦不愿去巴蜀,想攻打楚国。萧何进谏说:“巴、汉地势虽然险恶,但到底比死要好得多。《诗经》上说,‘天汉’这个称呼很吉利。只有像汤武这样的圣人才能屈居一人之下,高居万人之上。希望大王驻守汉中,安抚百姓,结纳有志之士,先平巴蜀,再定三秦,如此就可以取天下了。”沛公就到巴蜀就任了。

    韩信觉得项羽不是成大事的人,就从项羽那儿跑出来,跟随汉军入巴蜀。当时他尚没有名气,萧何与韩信多次接触后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就推荐给汉王。汉王遂拜韩信为大将。

    汉王问说:“萧何说将军足智多谋,请问将军,怎么才能让我成就大业?”韩信说:“当今天下,唯有项羽足以与大王争天下。在勇敢、彪悍、仁义、强大这几方面,大王自觉与项羽比怎么样?”刘邦沉默许久说:“不如项羽。”韩信说:“大王所言极是。但是凭我对项羽的了解,可以断定,项羽之勇不过是匹夫之勇。他虽然力能举九鼎,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但不善用手下有能力的将领。项羽的仁义也不过是妇人之仁,他对普通士兵说话,温和谦恭,士兵生病时,他在一旁哀痛哭泣,把食物分给病人。但是,到真正用人打仗时,应当封赏的时候却又不肯封赏。项羽称霸天下,不定都关中,却定都彭城,背弃与义帝的盟约,任人唯亲。诸侯多有不满。项羽还把义帝放逐到江南,这样一来,上行下效,各诸侯也放逐自己的君主,自己在土地富饶的地方称王。

    项羽军队所过之处,生灵涂炭,怨声载道,老百姓看似归顺,其实早已埋下怨愤叛乱的种子,只是迫于暴力,勉强顺从罢了。所以说,项羽的强大只是表面现象,他已经失去了民心。假如现在大王反其道而行之,任人唯贤,还有什么不可以攻打他!用天下的土地分封给有功的人,谁还会不服从您?让那些想东归的士兵攻打东方的敌人,还有谁打不败?而且三秦之地的诸侯都是秦朝旧部,他们率领秦朝的士兵已有多年,手下战死无数。现在他们欺骗部下,投降项羽。之后到新安,秦兵除邯、欣、翳三人得以逃脱,其余二十多万人全部被项羽用计活埋。秦地百姓已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三人虽被楚国分封为王,但已失民心。大王您一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秦朝的严刑酷法,与人约法三章。老百姓都想让您当关中王,更何况按照先前的约定,大王称王关中也是理所当然。老百姓都明白这一点儿。现在,项羽把大王逼至汉中,秦地人对项羽都怀着抱怨不满之心。只要大王举兵向东,三秦之地就可以通过传檄而定。”刘邦认为有理,采纳了韩信的建议。

    刘邦当初到巴蜀上任时,张良送至褒中,就劝说:“大王不如烧掉所有栈道,以向天下表示毫无归还关中之心,以此来迷惑项羽。”刘邦这才派人回去,烧掉了所有栈道。楚王项羽对刘邦也就完全放心了。

    田荣对项羽怀有私愤,因为他不立自己为王。于是杀掉齐王田市,自立为王。项羽十分气愤,就率军灭了齐国。项羽拜吴地县令郑昌为韩王,攻打汉王。张良送信给项羽说:“汉王失掉了关中王的职位,已经到蜀就任,决无二心。”又把齐王谋反的信给项羽看,说:“齐想灭楚。”项羽因此向北攻打齐王田荣,却放弃攻打刘邦。不久,项羽派遣英布在郴地杀死义帝。

    刘邦闻讯后,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为义帝大办丧事,披麻戴孝,哀吊三天,并把此事遍告诸侯。当时的耆宿董公对刘邦说:“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师出无名,事情不成,只有让天下人明白对手是贼寇,人民才有可能归服。项羽先放逐了义帝,而后将其杀害,可谓惨无人道,天下人共恨之。仁义并行,不靠武力,才能让天下人心悦诚服。您把这件事遍告诸侯,再行东伐,实为义举,四海之内莫不称是。”汉王认为有理。

    趁项羽去攻打田荣之机,刘邦率诸侯军队五十六万人,向东攻楚,攻破了彭城。项羽闻讯后,留部下继续攻齐,自己率三万精锐部队回师攻打刘邦。二人在彭城下展开了会战。汉军惨遭失败,奔出梁地,退出虞地,刘邦问左右大臣说:“谁能够出使淮南王,劝英布举兵叛楚。如此,楚军滞留在齐国,几个月后我就可成大业了。”

    于是,大臣随何出使淮南,劝说英布背叛楚王。随何对英布说:“汉王派人敬进书信与大王,只是不知大王与楚王是什么关系?”英布说:“是我向楚称臣。”随何说:“大王您与项羽本同是诸侯,但您对楚王称臣,想必您认为楚王强大,是可以依附的了。楚王攻打齐国,亲自背着版筑,身先士卒,大王您应该倾力出动,亲自为将,作楚王的先头部队。可是您现在才派四千兵士协助楚王,既然对楚王称臣,怎能这样做呢?汉王攻打彭城,当时项羽尚未从齐国撤军,大王就应该倾尽兵力北渡淮河,与汉军作战。但实际情况是您却拥兵不动,隔岸观火,楚之臣子能这样做吗?看来大王向楚称臣是假,想从中渔利恐怕是真的,我私下为大王担心。

    大王不背弃楚王,是认为汉王势力弱小。楚兵看似强大,却是不义之师。目前,汉军发展迅猛,兼并诸侯,囤积军粮,加强工事。楚军将士,深入敌国千里之遥,后继无粮,攻城不能克,守土又鞭长莫及,楚军必定失败。即使楚军胜了汉军,诸侯害怕楚国,也必定相互联结起来救助汉王。因此形势显而易见,楚王前途不如汉王。大王您不依附有前途的汉王,却向楚称臣,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大王的军队虽不能消灭楚军,但大王倘发兵叛楚,项羽不得不停留齐地,几个月后,汉王得取天下易如反掌。所以大王不如率军归顺汉王,汉王一定大有封赏。希望大王您认真考虑。”英布听了,觉得十分有道理,就说:“就听您的吧!”于是暗地答应叛楚归汉,却不泄露半点风声。

    这时,楚王的使者恰好到了淮南,急催英布发兵。随何闻讯,径直当面对楚王的使者说:“九江王已归顺了汉王,楚王凭什么命令他发兵救急!”英布听了随何的话,惊恐万分。楚王使者一走,随何就对英布说:“事已至此,不如暗杀了楚王使者。大王立即归顺汉王,与汉王协力,攻打项羽。”英布只好按随何所说的做了,杀掉使者,发兵攻楚。

    汉王到了荥阳,派韩信攻打魏王豹,活捉了魏王。汉王问:“魏王的大将都有哪些人?”郦生回答说:“柏直。”汉王说:“此人太年轻,还比不上韩信的骑兵将领冯敬,灌婴的步兵将领项他,也比不上曹参,有他们在,我没什么好担心的。”汉王任命韩信攻打魏王。韩信进兵,摆开船只要渡江,魏王聚集兵力抵挡。结果韩信命士兵用一种木制的浮器渡过了江,偷袭安邑,俘虏了魏王豹,随即进兵攻赵。

    汉军与楚军对峙于荥阳。楚军包围了汉军,汉王采用陈平的离间计才得以解围。汉王急问陈平说:“你可有什么办法?”陈平说:“项羽手下有能力的大臣寥寥无几。大王不如使用反间计,拿出数万黄金,离间项羽君臣关系,使其内讧,汉军正好乘机攻楚,楚军肯定大败。”汉王于是拿出四万斤黄金给陈平,让他任意使用。

    陈平派人在楚军中散布谣言说:“钟离末为项王立下汗马功劳,却未得任何好处。他们已经起了叛离之心。”项羽起了疑心,就派使者到了汉军。汉军准备了最好的饮食,在进献给使者时却假装惊讶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派的使者,原来是项王派的。”说完就把东西换成最差的,供给使者使用。使者回楚后,一一向项王作了汇报。项羽对范增也起了疑心,拒绝了范增攻打汉王的建议。范增见项羽对自己起了疑心,长叹着说:“天下大事已定了,大王您好自为之吧!希望让我告老还乡。”项羽答应了他。

    汉王入武关,集结部队,想再次东征。辕生劝说:“汉楚已相互攻打几个月,汉军遭受了失败,大王您现在派军出武关,项羽一定南渡。大王您再深修军垒以抵抗项王,使荥阳成泉两地士兵换班休息,韩信等人就有机会攻占黄河以北的赵地,然后大王再转进荥阳。如此,楚军多方受敌,力量分散,汉军休整后,再与楚军抗战,定会全胜。”汉王听从了建议,事情正如辕生所料的那样。

    韩信和张耳领兵几万,东下井陉,攻下赵地。张耳请汉王封他为赵王,汉王答应了。当初赵王与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到了,就聚兵井陉口。广武君李左车劝成安君说:“听说韩信俘魏王,擒夏悦,打了不少胜仗。现在帮助张耳攻赵,正是锐气旺盛的时候。但千里行军必然乏粮,战士们都面有饥色。现在,井陉大路上车不能并行,骑兵不成行列,粮食必定拖在后面。希望大王给我精兵三万,偷袭敌军,从小道去截断汉军粮草。您深挖城堑,加高城墙,坚守营地,拒绝交战。这样一来,汉军前不能攻,后不能守。我断绝他们的退路,使其难以找到可以充饥之物。不用十天,必定擒获张耳、韩信。希望您慎重考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成安君没有听取这一建议。

    韩信知道后,大喜过望。于是放心地进兵攻赵,赵军大败。韩信有言在先,活捉广武君者赏黄金一千两。于是广武君被活捉,韩信亲自为他松绑,以军师的礼节相待,并问他说:“我欲北攻燕国,东伐齐地,如何取胜?”广武君推辞说:“我只不过是败军的一个俘虏罢了,怎么可以商讨大事?”韩信说:“百里奚住虞国,虞国灭亡,住秦时,秦则一时之霸。这并不是因为百里奚彼时愚笨,此时聪明,实在是因为君主听不听他的建议的缘故。假使当初成安君听从您的建议,我韩信恐怕已经失败了。我真心讨教您,您不要顾虑,请您直说。

    ”广武君很感动,谦逊地说:“我的计策未必有用,但愿您能辨识。现在将军锐不可当,所向披靡,这正是优势所在。但是将士疲乏,不能再战。此时倘攻打燕国,未必一时就能攻下。日久粮尽,情势危急,恐齐军会乘机犯境。如此一来,形式将对将军十分不利。用兵之道在于用己之长,克彼之短。”韩信说:“但闻其详。”广武君说:“将军不如按甲休兵,安抚赵地。几百里之内慰劳品自会送来,将军用它犒劳下属。然后,一面派兵据守燕国要冲,一面派人游说燕国。燕国慑于形势,恐不敢不服。齐国听说,也必望风归顺,如此,天下事可以平定。”韩信听后有豁然开朗之感,点头称是,照此而行,一切正如广武君所料,燕齐两国很快就归顺了。

    十二月,汉王在成皋与楚军相峙,久未分胜负。郑忠进谏说:“大王加固营寨,不要作战,派刘贾彭越进入楚军,焚烧他们的粮草,可望取胜。”项羽此时正攻打彭越,曹无咎驻守成皋。当时,汉军多次被困,正准备放弃成皋。郦生献计,才又得以据守于成皋。郦生说:“只有懂得百姓是天的道理,才能事业有成。君王以百姓为天,民以食为天。敖仓是楚军的粮运枢纽,楚军却离开荥阳,不坚守敖仓,仅仅命令士兵把守成皋,这真是天赐良机。楚汉长期相争不下,生灵涂炭,时局动荡,人心难定。大王应该尽快用兵,收复荥阳,占据成皋,夺取天下。现在燕赵之地已经平定,只有齐地还未攻下。齐王田广拥有千里之地,田间率二十多万军队屯兵历城,几个田氏的人势力都很强大,人心狡诈。您即使派几十万军队也不能很快攻破。不如让我捧着您的诏令游说齐王,使齐地成为汉的东方屏藩。”汉王同意。

    郦生去游说齐王说:“大王可知天下的归属?”齐王说:“不知。”郦生说:“大王若知天下归属,齐尚可保存,倘不知道,齐国难保。”齐王说:“天下将归属谁?”郦生说:“天下归汉。”齐王又问:“您是怎么知道的呢?”郦生说:“汉王与项羽有约在先,合力攻秦,先入咸阳者为王。汉王先入咸阳,项羽却背信弃义,不让汉王得关中,却让他就任汉中。项羽放逐并杀害义帝,汉王集合天下义兵攻打三秦,寻找义帝坟墓,称王却在各诸侯之后。汉王封赏有功之臣,好处与人共享,英雄豪杰都愿意效犬马之劳。汉王兵肥马壮,各诸侯望风而降。项王却背信弃义,杀害义帝,赏罚不明,任人唯亲,积怨天下。如今天下人都愿意归附汉王。汉王出兵,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三十二座城池,此乃天意。现在汉王有敖仓的粮食,成皋的地形,把守着白马渡口,堵塞了太行要道,逆我者亡,顺我者昌。大王若归附汉王,可保全家国,是明智之举。”齐王认为有道理,便撤掉守兵。

    韩信闻讯,连夜引兵渡河到平原,偷袭齐国。齐王大怒,烹了郦生,率兵东逃。郦生当初进见沛公,沛公正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生进来,只作揖,不下拜,说:“您想帮助秦朝还是想攻打秦朝呢?”沛公大骂说:“秦苦天下久矣,攻打它理所应当,我怎么还会帮助它呢?”郦生说:“您想攻打秦朝,就要集合义兵,而不应该如此傲慢地接见长者。”沛公闻言马上停止洗脚,起身道歉。

    项羽向东进军之初嘱咐曹无咎说:“只要阻止汉军东行就可以了。倘汉军挑战,千万不要应战。”曹无咎没有听项羽的话,领军应战,结果败死。汉王进兵成皋时,曹无咎开始拒绝应战,后受不住汉军一再侮辱,引兵渡汜水至一半时,汉军进攻,楚军大败。项羽闻讯,回师广武,建了一座高坛,准备烹死刘邦的父亲。后汉王派人劝说,请求放回父亲,项羽乘此与刘邦订盟约说: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王,以东归楚王。双方同意后,项羽放回汉王父母及妻子吕氏。

    项羽罢兵回东边,刘邦想要带兵向西。张良说:“现在汉王拥有大半土地,人心归附。楚兵疲惫不堪,粮食断绝,正是天要灭楚。不如趁其撤退之时,率兵攻打。”汉王于是率兵追击项羽的军队,并与韩信、彭越相约攻击楚军,但二人却未来会合。

    汉王问张良说:“诸侯不听调遣怎么办?”张良说:“楚兵将要失败,韩信和彭越还没有得到封地,他们肯定不会来。大王如果表示要同他们共同拥有天下,他们就会马上出兵。韩信虽自立为齐王,却地位不牢。彭越住在梁地,魏豹死后,彭越想得到魏王的位子,大王也没有封他。如果能把雎阳以北至谷城的土地分给彭越,把陈以东近海的土地分给韩信,楚地又是韩信的家乡,他想统治故乡的土地,这样一来,二人一定联合出兵攻打项羽。如果用这些土地分封他们二人,他们为了自己作战,楚军就易被打败。”汉王依计而行,韩信、彭越终于出兵,在垓下灭掉项羽。

    灭掉项羽后,汉朝定都洛阳,后来听取娄敬的建设,迁都长安。娄敬劝高祖说:“陛下定都洛阳,难道想与周朝比试吗?”高祖说:“是。”娄敬说:“陛下得天下与周朝不一样,周积德十几代。武王伐纣,诸侯群起呼应,成王继位,周公辅佐。周建都洛阳,洛阳乃天下中央,四方诸侯都接受周朝分封,向周朝进贡。到周朝全盛时,不养兵卒,教化天下,四海融洽,天下大同。周朝的哀微不是因为德行小,而是势力小。现在大王率三千人从沛县起兵,东征西伐,生灵涂炭。百姓死伤无数,哀哭不绝于耳。大王凭什么能与成康盛世相比呢?大王不如迁都长安,控制秦朝旧地,扼住天下的咽喉,才能抓住天下的脊背。加之秦地地势险要,乃天府之地,控制住它可确保坐稳江山。”高祖又问群臣,群臣都认为定都洛阳好。张良说:“洛阳土地贫瘠,四面受敌。关中则东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群山,南有巴蜀,北有胡宛,三面屏障,得天独厚。正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的说法是正确的。”高祖这才迁都长安。

    后有人报告说韩信谋反,高祖采用陈平的计谋擒获韩信,废为淮阴侯。当时有人密告高祖,说韩信要谋反。高祖向诸将问平定之策。诸将纷纷表示要发兵镇压。唯有陈平说:“有人上书说韩信造反,还有别人知道吗?”回答说:“没有人知道。”陈平又问说:“韩信自己知道吗?高祖说:“不知道。”陈平问说:“陛下的部队与楚军相比怎样?”高祖说:“不如楚军。”陈平又问说:“陛下手下的大将有能超过韩信的吗?”高祖说:“没有。”陈平说:“现在我们的士兵和将帅之才都不敌韩信,发兵攻楚真是自讨苦吃。陛下不如假装巡游楚地,会盟诸侯。韩信听说您要巡行游乐,一定会到郊外迎接拜谒您,陛下就趁势捉住他。”高祖认为有理,果然准备甲士,趁韩信迎接之机将他捆绑了。田肯祝贺高祖说:“陛下擒住韩信真是幸事。此地地势便利,发兵攻打别的诸侯如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像齐这样重要的位置,不是自己的子弟不可以封为齐王。”高祖赐田肯金五百斤。

    陈豨做代地的相国,谋图造反,自立为王,高祖亲自带兵镇压。赵国相国曾上奏请求处死常山的郡守和县尉,高祖念及他们不曾谋反,赦免了他们。高祖问周昌说:“赵地有可以拜为大将的人吗?”周昌引荐了四个。高祖一一见过,不甚满意,但依然拜为大将。左右大臣不解,高祖说:“陈豨谋反,天下诸侯除邯郸以外都不出兵,我如今封赏他们四人,正是嘉奖赵国。”

    尉佗也在南越称王谋反,高祖封之为南越王,命令他向汉称臣。高祖派陆贾到南越,尉佗傲慢地接见了他。陆贾进谏说:“您本是中原人,现在违反本性,穿上胡服,想要拿小小的南越同天子抗衡,祸患将要来到。汉王正是气势鼎盛之际,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横扫诸侯,平定天下。”

    高祖当了十二年皇帝,年六十二驾崩。惠帝继位,吕后临朝听政。

    【评议】

    秦砖与汉瓦,秦时明月与汉时的关隘,给后人留下了那样多的感喟与遐思。秦朝是这样灭亡,而汉朝又是这样兴起,一切都显得那样不平凡,那样富有传奇色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