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改善了,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首先重视教育。适龄儿童全部送人学。改革开放前,村里最高学历为中专,只有两个中专生。现在村里大专以上学历的有几十人,单本科生就有十几个,其中上重点大学的就有好几个。每当有考上重点大学的,大家都非常欣喜地上门祝贺,视为村里的荣耀和骄傲。这样大大地鼓舞了孩子们努力学习、为故乡争光的精神。人们同样重视村里的文化建设,把原来瓦木结构的队部,改建成宏伟壮观的大楼,设有会议室、图书室、影视室、活动室、会客室等。把生产队的大晒场改建成了两个标准的灯光球场,配上时新美观的球架篮板灯柱灯泡。闲暇时,各人凭其所好,或到图书室静静地看书,学习科学种养技术;或到影视室里拿起麦克风尽情“卡拉0”,学歌星秀神情秀姿势自娱自乐;或到活动室里杀上几盘象棋、军棋、围棋什么的。青壮年男子最喜欢在晴天华灯灿亮的球场上角逐一番,个个生龙活虎,你追我赶,疾跑生风。有时也与来自其他村子的青年举行篮球友谊赛,每次比赛,球场周围皆站满村里的男女老少,为比赛双方呐喊鼓劲助威,村子充满热烈欢乐的气氛。
故乡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近几年,城市开发在我们故乡迅疾推进。现在村子的山岭几乎被推平,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两条新辟的横贯村子的大道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村子的东面正在推开一片岭头,规划为全村的宅基地,人们很快就搬进新居,故乡将结束农耕生活,向城市转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
不管故乡以后发生怎样的变化,她那悠久的历史,古朴沧桑富丽的嬗变过程,就是一首深沉而又激越豪迈的歌,激励着子子孙孙不断开拓向前。
2013年12月
流泪的轻烟
不是冷雨,是你的眼泪,洒满我仰望的泪水模糊的脸,点点滴滴痛彻心扉。
五哥,你去哪里了?电话没变,地址没变,可整整一年了,没有你的任何音信,你出远门了吗?到了一个没有任何联系信号的地方吗?你在那里好吗?哥,我好想你。
你那里有书看吗?你一直是喜欢看书的,一有空就开卷阅读。过去,我们家里生活困难,没钱给你买课外书籍,你的书大多是借的。你阅读速度很快,记忆力特强,看过的书,可从头至尾把内容说出来。童年时,你教我背了许多唐诗宋词,听你讲过许多好听的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我懂事的时候,你已离家到城里上中学,接着又到更远的地方上中专。寒假回来,晚上,一家人常围坐火盆边烤火,你给我们讲起故事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刘备三顾茅庐、武松打虎、薛仁贵征东等等,讲得娓娓动听,我们听得人了迷。一次,有位邻居姐姐来串门,被你的故事吸引了。之后,来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满满地挤了一屋子。大家夸你有学问,我为有你这样一位哥哥而高兴。开学了,你刚离家,我就盼着放假,盼着你归来,盼着听你讲故事。十几年后,我上大学,学到古代文学时,感觉非常轻松,许多古诗词,你早教会了我。古典名著里的主要人物,我早就从你讲的故事中熟悉了。哥,潜移默化中,你给了我知识的熏陶。
你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写得一笔好字,钢笔字、毛笔字都非常漂亮。你写日记、写信、写文章从不打草稿,下笔成章,一挥而就。你曾经写过几十万字的小说,在部队的叔叔看了,夸你文才了得。你工作过的单位,同事们都赞你有才华。
你还记得吗?我第一次写文章,是你教的。那年寒假,你回来了。一天你对我说0“你读二年级了,可以学写文章了。”“写什么呀?”我瞪大眼睛茫然地问。你低头想了想说0“写一封信给爸爸,好吗?”一听到写信给爸爸,我高兴得跳起来,“好!你教我写。”当时,我爸爸在东兴公安局工作,因工作忙,很少回家,一般每年回一次。我可想他了。我立即搬来一张方形高凳放到门口,再搬来一张方形矮凳,从布袋书包里拿出铅笔,从一本作业簿上撕下两张纸。坐在矮凳上,把纸铺开放在高凳面。你把写信的格式告诉我,内容叫我想跟爸爸说什么,就写什么。说完这些,你就走开了,让我自己写。我趴在凳子上认真写起来,先向爸爸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接着写假期做些什么、家里亲人的情况,最后说想爸爸了,问他什么时候回家过年。没过多久,信就写好了。我拿着写好的信,“五哥,五哥”喊着蹦蹦跳跳去找你。妈妈说,你到生产队的大晒场去了,我飞云驾马般往那里跑。看到你和村里的一群青年在吹奏乐器,自娱自乐。那时,春节将近,生产队也放假了,青年人有空,都喜欢聚到一起玩。我走近,摇着你的手高兴地说0“五哥,我写好信了。”你接过我递给你的信,认真地看起来。看完,摸摸我的头,微笑着说0“写得不错,哥给你寄。”你把信折好,放进衣兜里。
很快,我就收到爸爸的回信,他在信中欣慰地夸赞我,鼓励我。那年春节,爸爸给我买回了一个漂亮的人造革皮书包。
哥,你让我一开始,就感到了作文的愉快。
我受你的影响,也喜欢看书,开始看的课外书籍,都是你外出工作留下的。也喜欢写作,学你写日记,写文章。你在钦州工作,我上初中,常寄文稿给你修改。一次你看到我写的一首诗,觉得不懂押韵。你给我寄回了一本《现代诗韵》。现在这本翻旧了的书,还摆在我书柜最显眼的位置。我出的两本书,你都是我的第一位热心的读者,也是第一位评论者。哥,我的第三本作品快付梓了,你还是我的第一位读者吗?我想看到你从我手中接过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时的欣喜面容,我想听到你鼓励性、建设性的评说。
你“胸有诗书气自华”,举止文明,从不讲粗言,有很强的亲和力,在哪里,你身边都有一群正派的好朋友。你心地善良,具有怜悯之心。孩提时,我亲眼目睹你做的一件好事,至今不忘。我六岁那年,你寒假结束返校,那时你在东兴上中专。你离家的那天早晨,我拉着你的手说“五哥,我想爸爸了,你带我去看爸爸吧。”你很爽快地答应了。那日,天气很冷,北风呼啸。你推出自行车,到院子旁边的稻草垛扯来一把稻草,垫扎在车后架上,然后把我抱上去。我坐在上面,软绵绵的感到很舒服很暖和。你为了节省车费钱,放假都是借城里同学的自行车骑回家,开学再骑去还人家。从我们家到东兴,要走八十来公里的路程。道路弯弯曲曲,上坡很多。大冷天,你踩得满头大汗。上坡,你把腰弓得低低的,奋力向上。有时坡高,得顶住猛烈的朔风,出很大力踩,车子才能一寸寸移动。哥,当时你一定很疲倦。我们来到马路镇路段,你在一个陡坡下把车停下了,你下来,把车子支好,把我抱下来,叫我在车旁等你。你快步朝前走。我看到陡坡中,一个中年男子,非常吃力地拉着一辆装满木柴的大板车,绳子勒进他的肩膀,身子低低地向前倾,扎牢马步,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柴车像蜗牛般慢慢移动。你走近柴车,在后面竭力往前推,柴车的速度骤然加快,拉车的一下子觉得省力多了,惊讶地回头看了看,车上高高的柴堆挡住了他的视线,他看不到你的面孔。你把柴车推送上坡顶,即刻转身返回。那中年男子歇下柴车,对着你的背影感激地大声说后生哥啊,多得你的帮助,你是个好心人哪!”你踩了将近十个小时的车,还有十几公里的路要赶,我知道你已疲惫不堪。但你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而然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哥,你让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感动。
你从政多年,两袖清风。退休不恋城市生活,归田园居住。你对村里一些困难的老人曾解囊相助。一次你听说村里有个孩子病了,咳得很厉害,他父母没钱带他去看医生。你立即到他家,把自己的医疗卡给他父亲,叫他带孩子去医院看病。那孩子的父母感动得热泪滚滚。哥,乡亲们都说你宅心仁厚。
哥,我很久没看到你的面容了,很多人说你像香港影星万梓良,我也这样认为。你有次出差到一个城市,走在街上,真的有人把你看成他了,朝着你惊呼“万梓良先生!”你笑着摇摇头。不笑还好,一笑更像。惹得周围的人都朝你看。哥,我想你的时候,就在网上搜索万梓良主演的影片看,我仿佛看到了你的音容笑貌。哥,你在哪里?春节快到了,你该回家了。
今天,我在街上遇到了一个乡亲,他沉重地对我说:“想不到你德和哥走这么快,退休没几年,他是个好心肠的人,多可惜啊!”顿时,我泪如雨下,意识到五哥你真的走了,化作了一炷轻烟,在漫天凄凄冷雨中慢慢消失了,不,不是冷雨,是你的眼泪,洒满我仰望的泪水模糊的脸,点点滴滴痛彻心扉。哥,我再也看不到你了,呜呼哀哉!
2015年2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