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炖鸡之所以备受水城人青睐,原因有四:味美、肉嫩、滋补,外加名声。
德城炖鸡所用鸡全是清一色童子柴鸡。柴鸡以杂粮虫草为食,天然绿色,无圈养肉鸡所含各类化学增肥剂,所以等炖鸡上来,不吃肉便可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童子鸡本来就嫩,过油后再下锅炖,出锅后用筷子夹鸡块一晃,鸡肉、鸡骨便一分为二。鸡汤内飘粒粒红点,不懂的人以为是点缀,其实那是枸杞,实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之功效。现在的人但凡跟补虚沾边便倍感兴趣,更何况德城炖鸡色香味俱佳,所以德城炖鸡盛行那阵,大小“德城炖”门前都车辆拥挤。
在水城开第一家德城炖鸡店的人姓古,人称古老板。古老板五十开外,一个清瘦的老头,整天眯一双小眼,笑迎八方来客。古老板话很少,总笑,偶尔开口也南腔北调,很少人听懂他说些什么。
古老板开张时挂出的匾牌不是德城炖鸡,而是“德城炖”,兴许是当时古老板穷,少一个字少付一点钱,反正以后所有的德城炖鸡店的匾牌都成了“德城炖”了。
古老板开张时生意也很一般,但自从上面某位大领导提了两幅字,“德城炖”前才门庭若市了。两幅字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二是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句: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字联上还留有大领导人某年某月某日题字的落款。
不但如此,古老板还让水城书法界泰斗温先生书写了一幅很大的介绍,介绍德城炖鸡的出处。介绍上说德城炖鸡源于元代枸杞羊肾粥,经古老板呕心沥血数年钻研而成,德城炖鸡与枸杞羊肾粥殊途同归,营养和疗效出奇相似,补肾益精,营养独特,乃中华美食中一朵奇葩。
那阵恰逢有一香港歌星来水城演出,歌星哪也不去,点名要品尝德城炖鸡。组织者疑惑,你怎么对德城炖鸡感兴趣?歌星回答得很干脆,德城炖鸡是名吃呀,我看到“德城炖”的牌匾就垂涎三尺了。
歌星到古老板的“德城炖”,一边品味一边啧啧,嗯,好吃,好吃。于是古老板与歌星的合影便也上了墙。
一天市长突然出现在“德城炖”的门口,市长仰脖子问,老古,匾牌上是谁的墨宝呀?
古老板立刻赔上笑脸说,啥墨宝呀,我正想请您题字,只怕店面小配不上啊。市长呵呵着说,哪里哪里。市长的题字装裱得金光闪闪,不几日便更换了原来的匾牌。古老板跟市长的合影也富丽堂皇地挂在了墙上。
古老板的德城炖鸡一下火爆起来,没出两年功夫,水城随即出现了“马氏德城炖”、“姚氏德城炖”等等大小十几家“德城炖”,都说自己的炖鸡才是正宗的德城炖。各大饭店见德城炖很受欢迎,也纷纷效仿做起了德城炖鸡,虽然不及古老板的纯正,倒也招揽了不少顾客。
古老板见自己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德城炖”被他人利用,便掀起了一场维权行动,要注册“德城炖”商标,虽然事未成功,但那场风波影响颇大。古老板一下成了水城名人。
于是水城人便有了一句顺口溜:饭吃千顿万顿,不如一顿“德城炖”。
那天水城市长带领一帮政府要员去北方参加贸易洽谈会,会议上有意外收获,水城无意中与一欧洲商团谈成了一笔不小的出口合同。市长很开心,要犒劳随从人员。市长说,大家想吃什么?今天我请客。
这家饭店那家酒店,大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去哪儿。不知谁说了一声,这里不是离德城不远吗?我们去吃正宗的德城炖鸡怎样?
大家一致赞同。
于是,在市长带领下驱车赶往德城。跑了两个多钟头,到德城都纳闷了,德城人说,没听说哪里的炖鸡有特色呀?
不可能。都说,德城不会没有正宗的炖鸡,满大街找吧。跑遍了大街小巷,还是没找到一家挂牌的德城炖鸡。
再问,有德城人说,城外有一小镇,听说那里有炖鸡。大家是来吃正宗炖鸡的,既然跑来了,也不差几十公里,于是又去小镇。
小镇找到了,炖鸡也找到了,却完全不是那个味,也没问出小镇有源于元代的炖鸡。
市长沉着脸说,这事回去后别再张扬,就当它是水城一道名吃吧。
回到小城,市长便立即吩咐秘书,去,让古老板把匾牌换掉,跟我的合影也从墙上去了吧。
慢慢才漏出了风声,有人说,某大领导的字是伪造的,香港歌星也是古老板花大钱请到店里的。还有人说,其实那几家“马氏德城炖”“姚氏德城炖”幕后人都是古老板,于是“德城炖”的招牌便顿然失色。
水城人再去“德城炖”,立马感觉味道大不如从前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