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美国、波兰和捷克科学家在污染严重的东欧地区进行研究后得出了微粒污染会阻碍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的结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弗雷德丽卡·佩雷拉,在布达佩斯的一次医学会议上说,妇女在怀孕期如果生活在微粒污染物含量很高的环境中,生下的婴儿头部和躯干较小,这些儿童患癌症的危险性可能增大,他们以后的学习能力也可能受影响。《新科学家》杂志同时报道说,美国环保局在捷克共和国的北波希米亚所作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对239个城市所作的研究表明,如果将每立方米空气中微粒的重量限定不超过20毫克,那么每年可能挽救4700人的生命;如果限定在10毫克,每年就可挽救大约5.6万人。有人测定,当空气中飘浮的微粒达100微克时,儿童气喘显著增多;达200微克时,老人和体弱者死亡率增加。更使人担心的是,每天心脏病的发病率的变化也与空气微粒的增减密切相关。当空气微粒的数量增加时,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也会急剧增加。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道格拉斯·多克里博士,在对美国6个城市进行调查时,发现了死亡与空气微粒联系的证据。
尽管空气微粒引发心脏病的机理尚待研究,但是,考虑到血液必须经过肺部,美多克里博士认为,可能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①物理方面的原因。近年来科学家已发现,人们每次呼吸都往肺部深处吸入大量微粒,在正常情况下,大约一次吸气要吸入50万个微粒。这些微粒进入肺部深处,就会作为经常性刺激物留在肺里。这种刺激物会导致炎症并产生黏液,使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②化学方面的原因。微粒可以充当把化学污染物(如酸类物质、铅、汞等金属)带入肺部深处的媒介,这些物质会加速游离基之类有害物质的产生。
空气中微粒的来源十分广泛,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站产生的微粒最多,烧1吨煤排放的这种微粒就达10千克;以汽油和柴油为能源的各类机动车,以及工业锅炉产生的微粒量也很大。此外,还有狂风刮起裸露地上的尘土,工业区中冶金业、石灰厂、水泥厂等排放的微粒,车辆排放的氧化氮变成的硝酸盐微粒,电厂排放的氧化硫产生的硫酸盐微粒等。
为了对付微粒这个“空气杀手”,人们想到了森林。
研究表明,森林具有清除空气微粒的“过滤器”的作用。由于树木枝繁叶茂,滞尘面积大,同时,枝叶具有与烟尘相反的电荷,能吸附飘尘。此外,林内湿度大,增加了对微粒的附着力;枝干和茂密的枝叶能阻止狂风减低风速,也使微粒不易被刮起,加之微粒又是雨滴的凝聚核,随雨降落地面,雨后大气中微粒大大减少,染尘树木经雨水冲刷后又可恢复其滞尘能力。据测定,1公顷松林每年能清除微粒36吨,1英亩林带1年可吸收并同化污染物100吨;榆树的吸尘能力高达3.39克/米2。此外,如毛白杨、大叶杨、泡桐、紫穗槐、女贞、夹竹桃、侧柏等都是滞尘的好树种;青杨、桑树有吸铅尘的本领;桂花、棕榈、腊梅都有吸汞的能力。难怪人们将森林称为降服空气尘埃的“克星”。所以,我们要加强绿化工作,使空气更加清新,环境更加美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