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随笔-对《附录:一六九九年至一九四五年康普生一家》的前言式的说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九二八年福克纳写《喧哗与骚动》时,他并未为每一位读者写完此书。一九四六年,当马尔科姆·考利编辑他的《袖珍本福克纳文集》收集材料接触到《喧哗与骚动》时,福克纳发现,甚至对他自己来说,那本书也并未完成,他很可能到一九四六年才明白这一点,因为要到一九四六年他才能够完成这一工作。一九二八年与一九三八年时他仍然对人了解得不够多,自己都无法想清楚,因此这本书实际上并不是无意识中率意写成让人看不清楚的天才作品,而是家庭作坊里手工制成的试验性的第一架电影放映机——镜头扭扭歪歪的、光线太弱、工艺不过关、幕布也差——一直要等到一九四六年,才可能有清晰的镜头、稳定的光线、转动顺畅的齿轮。当然,到这时毕竟太晚了,书早已出版。对此刻来说都是明日黄花了。福克纳唯一能够做的只是试着去打造一把钥匙。他原以为用一两页就够的。结果差不多写了二十页。下面就是那篇附录。

    (福克纳为马尔科姆·考利编的维京版《袖珍本福克纳文集》中所收的《喧哗与骚动》写了一篇《附录》,该文集于一九四六年八月出版。《附录》也曾被收入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出版的现代文库本《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的合集。大约在一九四六年五月,福克纳给他的编辑罗伯特·N·林斯科特寄去这篇《附录》,但未被收入合集,打字稿显然已被丢弃无存。但本书编者在福克纳的一份《寓言》打字稿的背面发现福克纳的《附录》草稿,曾录出交《美国文学》一九七一年五月号发表。此处依据的即是该刊的文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