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成虫经过交配,把卵产在水中。幼虫要变成亚成虫,必须先在水中生活1~3年,爬出水面蜕过皮后才变为蜉蝣成虫。如果把它在水中生活的时间算在一起,寿命还是不短的。
蜉蝣早在3亿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是比较古老的昆虫。世界上的蜉蝣有2000种左右,分布极其广泛。它身体软弱细长;头小,复眼大;两对翅膜脆弱,极易脱落,足细弱,只用于停息时攀附,不用于行走。
蜉蝣的稚(幼)虫一般在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这时的虫体与成虫相似,但由于全身被半透明薄膜覆盖,使它显得有些发黯,翅膀暗淡,不活泼,也不能交配。只有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它才成为翅膀透明、色彩较鲜的成虫,这种现象在昆虫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成虫阶段,它不吃不喝,主要任务是交配产卵,产卵后就死去。有时大批蜉蝣产卵后死在湖边,以致道路滑得连车辆都无法通行。蜉蝣卵在水中孵化后,一般蜕皮20~24次,多的达40次。蜉蝣的稚虫是鱼类的美餐。
蜉蝣的成虫短命的原因在于,它的嘴已经退化,不能再吃任何东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