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一手摁着那张表格,一手捏着钢笔,死活记不起自己叫什么名字了。
王老师本来是有一个或是两个名字的,可自从他在村小开始教书后,人们都喊他“王老师”。喊得久了,人们就忘记了他的名字。王老师自己本该是记得的,可捏着钢笔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于是,王老师就推着时间往前撵。
撵到没教书时,王老师想起了自己的小名,好像是叫“狗蛋”或是“狗剩”。只是这名字用到上学,老师就把名字改了。改的名字叫起来拗口,写起来也麻烦,王老师也不甚喜欢,加上父母、同学仍然是“狗蛋”或是“狗剩”地喊,那名字只是老师写在成绩册上的记号,再也没了别的用途,名字就被淡忘了。小学毕业后,他就开始在村小教书,“狗蛋”或是“狗剩”再也没人喊过,都喊起“王老师”,名字更没人用了。那时民办教9币又没工资,记工分、分口粮了,王老师就在别人画的或圆或方的圈圈后面写个“王”字,已是非常自豪的事了,哪还有闲心去写名字,名字反而成了累赘,以后就被他精简了。
后来,好像是有两个要用名字的机会了,王老师的学问也操练得很深了,他就给自己取了两个挺时髦的名字。只是那两个机会擦肩而过,时髦的名字却没派上用场,那名字也就随取随丢了。到了民办教师不记工分而领统筹款时,他的学生有的当了校长,有的当了会计,学生记不得老师的名字毕竟是件不好意思的事情,学生也羞于再问,工资册上就记个“王老师”,王老师签字了就写个“王”。即便是领导来校检查或是开会了,都尊他一声“王老师”,也没有谁喊过他的名字。
按说家里人应该有人知道吧,可他一想,还是没人记得。父母是早就死了,女人吧是自己的学生,结婚前喊“王老师”,结婚后喊“哎”。“哎”了30多年,儿子大了,儿子却是土拨鼠,不必用他的名字。孙子倒是上中学,也经常填写表册,却用不着他的名字。名字彻底地被忘了。
真的是忘了,王老师怎么也想不起自己的名字了,那只捏笔的手就抖了起来。干了一辈子的老民办,教了一辈子的书,却没当过一天半天的公办教师,到老了反而把名字弄没了。如今不想教民办了,想干一件能多捞几个钱的事儿吧,却没了名字。重取个时髦的名字吧,已没了必要。王老师就在姓名栏里写下“王老师”。看着这三个字,那能多捞几个钱的活也没了再干的必要。他想,哪有老师不教学生的理儿呢?王老师想到这儿,就把钢笔装进了衣兜,再瞅瞅那名字,他就笑了。他想,那名字确实挺美的,将来死了,就把它刻在墓碑上,谁见了都会喊一声“老师”,那真是再美不过的事儿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