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以邻为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以邻为壑”比喻把灾祸、困难、危险推给别人。

    此典出自《孟子·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

    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这段话意思是说:

    魏国有一个人叫白丹,字圭。他曾经用筑堤坝的办法治理泛滥的洪水,在局部地区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因此,他洋洋得意地说:“人们都说夏朝的大禹治水有功,舜还把帝位让给他。实际上,我治理水患比大禹高明多了。”

    孟子对白丹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依据水流的规律治理的。他采用疏通的办法,让洪水流到河海里,把大海当做蓄水的地方。而现在你治水,却把邻国的大片良田沃土当做蓄水的沟壑。水逆流、倒流叫做洚水,洚水就是为害的洪水。你使洪水在邻国泛滥,造成灾害。这种做法是有仁爱之心的人所深恶痛绝的。你的说法是错误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