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意思是,水能载船,也能翻船。

    水比喻人民,舟比喻君主。比喻群力的伟大。

    此典出自《荀子·王制》:“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初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拉车的马惊了,那么坐在车内的人就会坐不安稳;老百姓对政事提心吊胆,君子在官位上就不安稳。拉车的马惊了,没有什么比使马平静下来更好的了。老百姓对政事提心吊胆,就没有比什么施予他们恩惠更好的了。选择贤良的人,提拔忠诚而又严正的人,提倡忠孝,收养孤寡,补助贫穷的人,果真做到这些,那么老百姓就会安于政事。

    老百姓安于政事,然后君子就能安于官位。

    古书上说:“君子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的航行,也能使船沉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