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选-听成昇谈“爱心情感与教育效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师爱如山

    悠悠岁月

    升华出一颗

    晶莹的宝石

    那是伟大的母爱

    岁月悠悠

    还淘洗出一颗

    殷红的玛瑙

    这是高尚的师爱

    爱能表达真

    爱能传递善

    爱能播撒美

    爱编织了人与人之间

    吉祥的纽带

    少了爱的教育花不盛开

    少了爱的教育木不成材

    爱是教育成功的

    心液和真谛

    爱的力量千古不衰

    老师的爱

    高,高过山

    深,深过海

    1984年9月15日

    成昇同志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别看他才二十几岁,仅有两年教龄,他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文课教学均出类拔萃。上周我和他打过招呼,想就“爱心情感与教育效应”这个课题听听他的见解。

    今天下午第二节上课铃声刚落,他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务处对我说:“成老师,如你有空,咱们座谈吧。”“好,主要想听你的意见。”我高兴地回答。

    我俩面对面坐下,他沉思了一会便说:“那我就献丑了。”

    由于平时工作中我有请一位或几位老师或领导帮助我释疑解难的习惯,诸如班主任工作的探讨、教学方面某一难点的研究、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棘手问题等等。把大家的智慧、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然后再反馈到学校工作中去。所以老师们都熟悉我的工作方法,也尽力适应我工作中的这一特点。

    成老师滔滔不绝地阐述,我聚精会神地听,重点地方我还做了笔记。

    他说:“教育活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思想道德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所有学生充满爱心情感,这样,教师的教育要求才能内化到学生心中,才能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效应。如果教师态度冷漠,即使有再好的愿望也会使学生产生情感障碍和意识障碍,增加教育工作的难度,造成恶性循环。”

    他看到我赞许地点头,他接着又说:“学生的心理是最细腻、最敏感的精神织品,作为教师,只能用‘爱’与‘情’来编织他们的心灵。”

    成昇老师还结合他班里学生的实际,列举了他的做法。如他表扬学生采取“公报式”,即借助黑板报和班会形式,对学生适度地肯定和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震动和影响。又如他批评学生,采用“书信式”,即用书信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收到老师悄悄地、单独给自己的来信时,一种亲切感、信任感油然而生,心理上产生很大的道德内驱力,这时候,他便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最后成昇老师强调说:“教师的爱心情感必须发自内心,源于自然。动之以情而不矫情,付之真爱而非做作。虚伪的东西是学生最反感的。”

    听完成昇老师的一席话,我深有感触地说:“看来,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真诚之心!要胜似亲爹娘般地体贴照顾每一个学生,留意到孩子们喜怒哀乐的细枝末节,使每一个学生切实感到他是一位贴心知己,而教育的效应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我与成昇老师的座谈。

    1988年7月3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