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四方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很多的养料,一日三餐给到的是身体,心灵的营养谁人能给呢,又怎么给呢?我的心得是,孩子要成长成才成功,需要如下四句十六字的特别大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
读万卷书,是直接聆听智者的心声;拜名师,是直接与专家或成功人士交流。这些都很重要,都不可或缺。读书拜师之余,走进真实的火热的生活,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不了解自己脚下的土地,要想有个很好的选择和发展,是不大可能的。于丹老师有句话说得好,“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游学”一词,大家不会生疏。小学课本里就记载着孔子游学的故事,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丰富了弟子的学识,培养了弟子的品质,开阔了弟子的眼界。有个叫马可·波罗的外国人,也曾游学到了中国,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
当下,懂得游学重要性的家长不是很多。游,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出游,或举家出游,都不是件难的事情。学,也在学的。注重孩子的学习,是很多家庭重中之重的任务。在游中学,就没有太多人注意了。往往是,游的时候不学,学的时候不游。即使游了学了,也是游多学少。
其实,游学的好处实在是多。只要是孩子,没有不爱玩的。爱玩就多多地带他玩啊,以玩的形式让其达到学习的目的。当然这对家长的要求就提高了许多,家长的认识和准备都要到位才行。
我的女儿,一出生,我就带她到处玩。太小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说的时候,我也带她出去,她看,我说,不停地在她面前说啊唱的。大些了,她能懂很多了,我就说更多。从路牙、树木、大楼,说到阳光、空气和水,从水牛、山羊、蝌蚪,说到标语、路牌、飞机。这些事情很细很小,但在孩子心头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对家长耐力的考验也是空前的。
我带我的孩子去农贸市场,跟她讲蔬菜的价钱,讲农民的辛苦,讲老家种菜爷爷的故事。我带孩子去医院,跟她讲医生为何要穿白大褂,讲护士长的帽子为何要加杠,讲饭前便后洗手的重要性。一路走过,一路讲过。到了派出所,就讲派出所是干什么的,是哪里派出来的。到了省委门前,就站在马路边,看着那块牌子,跟孩子讲,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什么叫委员会。再然后,还会看到很多牌子,九三学社啦,政协人大啦,看到啥就讲啥,没有一样会放过。
孩子渐渐地大了,她一定会有很多主动参与的想法。“爸爸,我想看火车。”于是我就骑着自行车,把我的女儿驮到铁道旁。汽笛响起,火车呼啸而过,“真好,真好!爸爸,我看到火车了。”女儿的快乐和满足让我们感到很开心。“爸爸,我想坐火车。”二话没有说,我们就奔向火车站,买了张南京到镇江的火车票,玩了个金山,又坐了回来。没有过多少日子,女儿说:“爸爸,我要看大轮船。”我就把她带到江边看轮船。“爸爸,我要坐轮船。”我就再买票请她坐轮船,陪她玩一路讲一路。孩子的欲望总像吃不饱似的,不久之后,勇敢的孩子又开腔了:“爸爸,我想看飞机。”于是,我就把自行车打足了气,干粮和水备得足足的,一路欢歌载着我的女儿骑向南京郊外的机场。机场没有到,孩子就睡着了。我就路边停车,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把孩子牢牢地绑靠在我的后背上,继续前进,这样在充分保证了安全的情况下,既不影响她的休息,又不影响我的赶路。机场终于到了,看到一架架飞机的起落,我和孩子一起幸福,一起兴奋。说真的,我也没有怎么看过飞机。“爸爸,我要坐飞机!”孩子的这一个要求给我出了难题了。“宝宝,坐飞机是要很多钱的,爸爸家现在没有这么多钱啊。你做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以后想什么时候坐就什么时候坐,好吗?你要不断加油,挣到更多的钱,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坐大飞机,好吗?”孩子的欲望没有得到及时的满足,但孩子心头的希望还在,依然很开心。我的孩子,现在已经是经常飞南飞北了,很难说跟那次在南京看飞机的经历没有关系啊。
孩子后来到上海了,游学的习惯我们一直保持。我们在上海到目前为止已经换了11个住处,不管到哪里,我们都用我们的两条腿,把周围的马路街道丈量了一遍又一遍。依然是走到哪里讲到哪里,不躲不让。洗头房在上海已经几乎随处可见了,带孩子游走四方,这是不可能不看到的一景。孩子问,我就答。告诉她里面是些什么人,什么人会走进去,国家也在打击,为何打击不了。隔着玻璃窗,会很清楚地看到里面的花花绿绿,孩子说:“她们穿的演出服还蛮漂亮的啊!”“哈哈,是啊,她们也是要注意形象的,她们也是在演出,她们是在用身体等待前来买单的人,跟你们的演出不一样。你们的演出,台上台下,都是用心的,是用心的表达,用心的接受,是心跟心的交流。你能理解爸爸说的吗?”孩子点点头。跟孩子的对话,有时是很需要一番智慧的啊。
街面上小偷蛮多,乞丐更多,从学校门口到家,一路上不知道要碰到多少。孩子手头有钱就给,给的依据也很充分,要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啊。我让她细心地观察,看看这些人是不是天天都在这里,再看一看那些乞讨的孩子身后是不是有大人在指挥。她很认真地观察了,也有了很明确的答案,但没有过多久还是会给这些人钱,理由变成了,“老师今天说了,献爱心,宁可献错了,也不能该献时没有献。”
于是,我就带她暗访了一次。那天晚上,我们在49路公交站台长时间观察一个乞讨的人。这个乞丐尽量不放过每一个下车的乘客,基本上五个乘客中会有一个乘客随手给他一些钱。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这个乞丐至少要到了20元。孩子很惊讶。我问孩子:“想不想正面接触一下这个乞丐?”孩子知道爸爸是记者出身,有这方面的功底,很急切地回答:“想,想,想!”我递了香烟,给了些零钱,疏通了和乞丐的关系,也摸来了有关的情况。这个乞丐,40岁出头一点点,找来了破衣衫,故意留乱了发须,把自己弄成快60岁的样子。他们在附近租了房子,早上睡到10点左右,起来吃个早中饭,11点开始上班,晚上10点左右下班,每天收入个100元不成问题。女儿和我几乎同时发了问:“怎么会有这么多呢?”乞丐说:“城里人谁把个一块钱两块钱当回事情啊,随手给也就给了,全看他高兴,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他,说些感谢的话,让他高兴掏钱。”“那为何早上你们不出来呢?”我继续问。乞丐说:“早上我们要睡睡懒觉,当然早起了也没有用,一早上,大家都忙着上班,很忙很急的样子,你跟人家要钱,人家是不大会理你的。”我的记者生涯使得我对乞丐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我的了解要变成我孩子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经历的。乞丐这一类的事情,不能让孩子直接去面对,它需要家长的参与和帮助。
有了这样的游学,你再来跟她讲一些道理,她就比较容易懂并接受了。轻易得到的,没有谁会很珍惜的。你看看,这个乞丐,一天抽烟喝酒就要花掉将近20元啊!不该得到的,别人让他轻易得到了,实际上不是在献爱心,是在助长着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他要了,你给了,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我们的城市做乞丐,那整个城市会成什么样子啊?爱这个城市,我们人人有责。捂紧我们的口袋,不随便给乞丐钱,就是在给这个城市做贡献啊!真正有困难的人,政府会解决的,政府有收容站啊。
孩子学习那么忙,我们这几年还是玩遍了上海,玩遍了上海周围几乎所有的地方。在绍兴,到了鲁迅的故居,在百草园里听蟋蟀的叫声,跟在书本上感受一定是大大不同的。登黄山,我们寄情山水,放飞梦想,学到悟到了太多的人生道理。即使在国外,我们也是抓住一切机会,向生活学习。
游学,游是形式,学是目的。游学的好,是孩子喜欢,收效明显。游学的难,是家长的备课难,家长的储备难。家长不用心,那结果很可能是:也游了,也学了,但什么也没有学到。
梦想快乐生日
长这么大,我几乎没有怎么过过生日。每每听到庆生现场祝福生日快乐的优美旋律响起的时候,心中总是免不了一丝酸楚和向往。老家人,有的是时间,基本上大小生日都是要有个交代的。城里人,有的是钱和浪漫,烛光里的祝福声,鼓励着人们一次次精心安排着一家老小的生日聚会。
我什么都不是,我没有老家人的时间,也没有城里人的闲情逸致,但我和我的孩子一直有着梦想。始终做服从梦想的事情,是我们一家人的好习惯。老人需要温暖,父母的生日一律都是高规格操办的。孩子需要被激发和鼓励,孩子的生日也是比较隆重而温馨的。我们夫妻俩不老不小的,就始终没有过过生日。毕竟,时间和钱,于我们是个常量。但我们的生日,有我们自己的快乐。
我40岁生日那天,女儿送了一份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卡,说是前天把所有的工具带到了学校,利用中午时间精心制作的。我用摄像机多方位摄录下了女儿为我制作的那份贺卡。晚上,还录下了同同为我拉生日快乐曲的姿态和旋律。我高兴地拥抱着我的女儿,“谢谢宝贝女儿,你的出生赋予了爸爸的生命新的内容,新的意义,爸爸感谢并祝福你!”我的两个外甥,一大早也从老家把电话打到我上海的家中,祝贺我的生日。在老家,我的父母,我的妹妹、妹夫和孩子们,为了我的生日,聚了一次,放了鞭炮。我很感动,我不在家的日子,他们为我做了生日,给了祝福。30岁的生日,也是这样。我爱孩子,我的快乐大多因孩子而生。生日这一天,我很喜悦地收获了孩子给予的快乐。
孩子的生日,我们是要认真过的。在南京时,经常是要请两三个家庭一起聚聚的,孩子因为生日获得的快乐和成长每次都是十分喜人的。
因为从小家里穷,很少过有蛋糕的生日,给女儿过一周岁生日时出了个大笑话。那时,我们住在南京九华山附近的集体宿舍内,早早地就买回了蛋糕和蜡烛。终于等到晚上了,我把房间的灯关了,窗台上、桌子上、蛋糕上的蜡烛全部被点燃,《生日快乐歌》的旋律从红灯牌收录机里一遍又一遍舒缓悠扬地送出,12个月大的女儿,一直看着跳跃的烛光在笑,满屋子的亲友也都笑盈盈的。我用老式的相机拍了一张张照片,新买的36张底片装的柯达胶卷极铺张地被用去了将近20张。照片送到冲印社,拿照片看照片时,有人说笑着提醒我,“你孩子几岁生日啊,怎么蜡烛点了这么多啊?”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我们给孩子插了12根蜡烛,按理该是一岁一根蜡烛。现如今再次看到那一张张12根蜡烛的照片,心中总是难免一番酸楚。再后来,社会也进步了,几岁生日就能买到对应的数字蜡烛回来,省去了很多麻烦。
到了上海,就再也没有敢怎么铺张地过生日,毕竟时间有时候比钱还值钱。同同班级有30多个孩子,同同跟他们的关系都还不错。你的生日,人家登门祝福了,人家过生日你也不能忘。小小的年纪就要去迎对这些事情,不是很好。30多个同学,平均下来,就是每隔10天就有人过生日。一一都去参加生日聚会,时间实在是不允许。有的参加,有的不参加,有厚此薄彼的嫌疑,也不好。我和同同商定,每每知道谁过生日,见面时由衷地祝福问候一声就好。
为了生日,很多孩子和家长闹起了很多不愉快。有个孩子过生日之前半个月就心神不定了,张罗着布置收拾房间,考察吃饭的地方,构思吃饭的菜单。生日那天,好多同学送了她很多礼物,她很兴奋,夜里12点过了,还一点没有睡意,还找出一本像样的本子,依次登记同学朋友的礼物以及他们对应的生日时间。孩子的妈妈十分苦恼,哭着在电话里跟我聊了很久,连连问我怎么办。我说,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真正的目标,唯有在目标牵引下的任何改变才会有效有恒。不能静的人,一定不能大。学习小提琴是很需要孩子和大人有一份静心和定力的。
做个有预见性的家长是很重要的。孩子的生日年年要过,生日要快乐,因为生日生出的太多不快乐跟孩子没有多少关系,大人要负完全责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