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绑架了中国父母-似水流年(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德国时间今天一早5点30分左右下的飞机。生怕到了德国吃饭不便,箱包里带了几只盐水鸭,很担心出关时被警犬嗅到,“狗咬鸭”的场景终于没有发生,我们都长长地松了口气。因为是早早办了登机牌的,所以行李箱出来得比较晚。

    出机场时找火车站费了些劲。一开始找到“地铁”那儿了。错了,折回,问人,最后上了一辆巴士,说是到火车站的。“Is it free?”临上车了,我还不忘问起这个要紧的问题,生怕遇到类似国内的载客现象。上了大巴士,遇到了两个中国人,其中一位是福建的,他后来帮了我们不少忙。巴士到站,正下着大雨。福建人把一大一小的两个箱包放在我们面前,说还要到车上去拿东西。我们耐心地帮他看护着箱包,上电梯时他东西太多,我们就帮他把东西送上了扶梯,再回头取自己的东西。买票上车时,我们遇到了很多障碍,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买,买到哪里,哪里换乘,幸亏福建朋友帮忙指点,后来,隔着站台,他还大声喊叫着提醒我们一些事情,我们都很感动。

    我们先要到斯图加特。6点54分出发,8点08分到达。一路上都担心,生怕坐错了,拿着票用十分蹩脚的英语两次请教了工作人员后,才算有些放心了。该到哪里下呢?心里很没有底,就不停地看着手上的那张单子,对时间,对地名。

    终于到斯图加特了,我们要由15号站台找到要登车的7号站台,勋塔尔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找到了一个小时后出发的我们要乘的4592次火车,可就是找不到我们要下的那个小站,不免又生出些担心来。同同说,我们要下的可能是个小站,可能上面就没有写出来。走到站台头部的商店看了看,就没有敢再走,怕丢,怕出意外。重新坐到7号站台的座位上。站台上的鸽子一直在我们脚边的空处玩耍、觅食,这道风景令我们唏嘘不已了好一阵子。

    火车进站了,没有第一次乘的那辆新,我不敢上。我拿着单子胡乱地问了问三个坐着的旅客,还是没有敢上。后小跑步跑到了车头,找到了刚从机车里下来的工作人员,得到确认后,才赶紧上了车。车厢一般般,坐着的是些农民模样的人们。我们一大一小的两个人,两只箱子,一把琴,一只包,坐在空旷旷的车厢里,有些怕偷怕抢的忧虑。

    70分钟后,我们终于到了我们要到的站。车门打开,又不敢下了,因为看不到任何我们要看的站名牌,赶紧请求玻璃窗后面正在休息的工作人员给以指示。下车的就我们两个人,火车站很小,没有任何围栏。几乎是我们两个脚一落地,火车就开了。很后怕!拖着行李箱,远远地看到了我们要乘的11路大巴士,很是开心。

    上了巴士,我和同同这才有了心情有了时间领略德国乡村的美丽、开阔、宁静,处处葱绿,满眼鲜花,美不胜收。路边不时跳出些小田鼠,煞是可爱。车上星星点点的就三四个人,最后就剩下了我们两个人。终于到了目的地,终于看到了马路对面有人背着琴,这才完全放了心。

    顺着小碎砖铺设的道路,我们走进了气势恢弘的城堡和教堂,里面的大楼里传出了悠扬的琴声。一批游客正漫步在城堡内的广场上。我们找到了比赛报到处,同同在工作人员拿出的表格上找出了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员中有个中国人,叫陈曦,来自北京,她目前在德国留学。

    下午在城堡和城堡对面的公园里转了转,忍不住拍了很多照片。晚上看了一场音乐会,是大师班学员的演出,座无虚席。我脑子里一直在拿眼前的很多花白了头发的老人们跟我家乡的人民作比较,他们怎么这么喜欢音乐啊?我怎么会和这么一群德国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啊?

    住在古城堡的教堂里,实在是个享受。大红色的房门,米黄色的窗帘,洁白的墙壁上挂着十字架,床头柜上是黑色封面的《圣经》。房门外是十分开阔的走道,走道上是沙发和茶几,似乎是专门为我安排的。有孩子特意走到别人的房门前,听听人家的琴声。看到来人了,又赶紧不好意思地闪开了。

    我感到,这次来德国的心情跟上次去法国不一样了。我们淡定了,从容了,越发顺其自然了,虽然来的路途上也曾有过太多的忧虑。总算到了,也就好了。

    走出来很重要!

    2007年8月17日 晴

    一觉睡到过了7点,赶紧喊醒了同同。在走往餐厅的路上,教堂里的钟声敲了两下,同同说:那是代表7点半。早饭是牛奶、鸡蛋、肉片之类的东西。过不一会儿,陈曦来了,把钥匙放在我们的桌上,说是去打电话请俞丽拿老师下来吃早饭。这时候我们才知道中国来了俞丽拿老师做评委。

    不一会儿,俞老师出现在餐厅大门口,我和同同赶紧站起来迎接俞老师。俞老师穿了件灯芯绒的西装,脸上有些倦意。俞老师分别和我们握了握手,夸我们昨天能找到这里真是不容易啊。后来俞老师在陈曦的陪同下,到了邻近的工作人员的桌子上,组委会主席连忙起身迎接俞老师。俞老师起身拿餐经过我们身边时又很关心地和我们说了一些话:“时差倒过来了吗?小孩子就是好,我们这个年纪倒得就比较慢。”

    中午吃过饭,我们换到150房间住了。再碰到俞老师时,俞老师建议我们回去时坐她的车一起去机场。

    晚上的音乐会6点开始,我们进去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了,每排15人,共计15排,四周还站着不少人。我和同同站在最里侧靠窗处。中场休息时,俞老师主动走过来和我们聊了很多。俞老师说:“学习音乐不能有太多的压力,老师不能给,家长也不能给,走出来很重要,经历很重要;孙同同参加了梅纽因的比赛,又参加了加拿大的音乐桥,这次来了德国,这很好,这些都很重要;拉现场不可能拉出最好的水平,不可能把练习时最好的水平用在比赛场上,不要太在乎结果;学习小提琴没有钱不行,可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往往又吃不了苦,学不大出来。”

    很晚了,俞老师打来电话,抽签结果出来了:是W。也就是说,根据姓名的首字母,比赛上场的顺序是从W往后的,然后再转到A往后。我们对照目录册一查,同同在22个选手中倒数第四个上场。俞老师还告诫我们:“如果参加比赛的经验不是很足,心态不是很好的话,就不要随便听别人拉,家长也不要随便提任何意见。”

    我们在上海跟俞老师没有什么接触,真没有想到,到了德国还能接受到俞老师这么多的关怀和指点。真是太感谢俞老师了。

    多想音乐!

    2007年8月18日 晴

    今天是比赛的第一天。

    一早就给郑青老师发了短信息:郑老师,您好!孙同同第一轮抽的是北京时间20号晚上拉。她所在的组共计22个选手,孙同同是第19个上场。这里吃住都还不错,就是费用大了些,每天两个人要人民币1400元。中国就来了孙同同一个选手,女孩子多。请老师们放心,祝老师们快乐!

    郑青老师随即回复短信息:谢谢告知!祝她成功!让她多想音乐,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了,如果临场有了灵感,自然就会很到位。不要太担心。

    信用卡出了状况,惹了很多麻烦,出门在外,遇到难事情,告诉家里人也没有用,只能自己扛啊。告诉了后方,后方解决不了问题,可能比前方的人更着急。

    上午少年组的四个孩子中,韩国男孩和新加坡女孩比较出众。同同下午去看了自己所在的青少年组的三个选手拉琴,新加坡男孩子将第一个被淘汰,韩国女孩一般般,日本男孩稍微好一些。青年组的比赛我听的,同同回房间练琴了。

    晚饭后,我们走出院子散步。爬过一个高坡,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坡,夕阳下的花儿、草儿绽放着极其迷人的色彩。真没有想到人间竟有如此美妙的地方。我和同同相约,比赛完了一定要在这个地方好好玩玩。也相约以后一定要全力争取把国内的亲人们带到这美丽的地方来。

    晚上,布告栏里同同第一轮比赛的准确时间出来了:20日的中午11点45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