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煤气是煤或其他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一种混合性气体,其中以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毒性最大,所以,我们一般所说的煤气中毒,实际上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时,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泄漏或煤气管道泄漏等。
安全对策
1.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1)热水器或煤气不应放置于家人活动的房间内;
(2)宜经常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况,尤其是在冬天、雨天及雾天等气压较低的天气;
(3)应注意热水器或煤气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随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说明燃烧不完全,若产生蓝色火焰则说明燃烧比较完全。
(4)煤气灶具应放在不燃烧材料上面,周围切勿放置易燃品;
(5)自动点火的煤气灶具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跑出的煤气散尽后再点火;
(6)使用煤气灶具前应闻闻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
(7)煤气热水器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
(8)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9)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和通风良好;烟囱不宜过长;要有通风口或安装通风装置;夜间应检查煤炉燃烧情况,不应“封”炉子。
(10)吃火锅用木炭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2.煤气中毒的表现有哪些?
轻度中毒者,感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无力等。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数小时后即可恢复。
中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尚有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一般治疗1~2天即可恢复,无明显后遗症。
重度中毒可迅速昏迷,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深度中毒常并发肺炎、肺水肿、心肌损害、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3.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是什么?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时行救助:
(1)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面对开放煤气自杀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拨打电话、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2)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并能迅速排除的则应同时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3)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注意保暖。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
(4)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必须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因而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4.对煤气中毒的误解有哪些?
(1)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凡属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因此也能引起煤气中毒。
(2)室内没有煤烟不会引起中毒。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室内没有煤烟,不等于没有煤气。煤气中毒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3)用湿煤封火或放一盆水不会引起煤气中毒。其实,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而且水分和煤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水煤气的混合气体,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且比重大,更易在室内弥存,增加中毒危险。
(4)炉上烤枣核、橘皮能解煤毒。在煤炉上烤这些香型物质,也只能增加室内的清香味,并不能吸收煤气和预防中毒。
(5)装设烟囱就不会煤气中毒。其实遇大风倒烟、烟囱被烟灰或其他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
(6)装上风斗就不会引起煤气中毒。许多人家使用旧风斗、风斗过小或安装高度不够。由于煤气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7)门窗上有缝隙不会引起煤气中毒。空气比重为1,煤气比重为0.967,室外空气比煤气重。如果门窗缝隙处于低处,煤气便不易排出。因此门窗上有缝隙也可能发生煤气中毒。
(8)烧液化石油气不会引起煤气中毒。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如果灶具漏气,易在低处聚集,吸进体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
(9)灌醋和灌酸菜汤能救煤气中毒病人。对煤气中毒的病人,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肺内,阻断肺泡气体交换,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10)煤气中毒病人抢救过来就没事了。煤气中毒对人的肺、心、脑等器官的损害都很大。对抢救过来的病人如不继续精心治疗,很可能留下后遗症。
案例启示
案例1
晚上,小李到哥哥家串门,他看见哥哥家的灯亮着,而且听见电视播放的声音,可是门却关着,喊了半天也不见动静。他发觉情况不对,于是用脚踹开门,跃入眼帘是令人心碎的一幕:卫生间里的水哗哗往外流,弟媳一头栽在卫生间的脚盆里;弟弟表情痛苦,从床上翻滚在地,一只手还扒住床沿;侄子则倒在地板上,面朝窗户……120医护人员随即赶来,但已回天无力。民警勘查现场后初步认定,3人系煤气中毒身亡。民警发现张家所用燃气热水器是1996年买的,但没有安装烟道。
【启示】由于热水器没安装烟道,加上家中封闭,热水器产生的废气无法排出,在房间淤积酿出悲剧。另外,燃气热水器的使用年限为6至8年,这个热水器已超过安全使用期限。
案例2 南宁市明秀东路宋某一家两口,由于天气寒冷,在家中卧室内关闭门窗,使用木炭烧火取暖。上床睡觉时忘记将炭火熄灭。第二天中午被人发现时,两人已经死亡。
【启示】在密闭居室内使用煤、炭火取暖时,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室内,若在室内滞留时间过长可引起中毒。因此,居室内使用煤、炭火取暖时,应该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保证氧气供应;睡眠时,应熄灭余火。尽量不要在密闭的居室内使用煤、炭火取暖。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使用煤炉、煤气炉或液化气炉取暖的时候,房间内应该保持通风。
②发生煤气中毒时,应当立即把中毒者移到室外通风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
③发生煤气中毒时,应立即给中毒者盖好衣被,注意保暖。
④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⑤在用木炭取暖的屋内放一盆清水可以预防煤气中毒。
2.简述煤气中毒事故现场处置程序。
小贴士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要察觉它的存在很不容易,它能使人体中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机体缺氧而造成中毒现象。一般来说,一氧化碳在室内的含量达到006%就足以使人感到头晕、头痛、恶心而四肢乏力,而超过04%时就会导致死亡。
§§§第二节关注装修污染
装修污染:指装饰材料、家具等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释放到家居、办公环境中造成的污染。国家颁布实施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列出五种主要污染物:甲醛、苯、氨气、挥发性有机物、放射性氡。
安全对策
1.常见装修污染有哪些?分别有哪些危害?
(1)氡: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存在于在水泥、砂石中。
危害——室内污染物氡污染仅次于吸烟,列肺癌诱因第二 。
(2)甲醛:甲醛具有强烈气味。人造板材使用了黏合剂,含有甲醛。
危害——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有资料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家里都有豪华装修的接触经历。
(3)苯: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
危害——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4)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主要来源于涂料、黏合剂等。
危害——TVOC能引起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
(5)氨:氨气极易溶于水,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
危害——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引起喉炎、声音嘶哑、肺水肿。
2.如何预防装修污染?
(1) 尽量避免使用大芯板等含胶量较高的胶合板,采用三聚氢胺饰面板。
(2)尽量避免油漆的现场制作,采用免漆工艺。
(3)采用环保材料,减少有害气体的散发。
(4)尽量减少木制品的现场制作,选用成品家具。至于门、窗套、哑口和暖气罩,也可以找专业的生产厂家,在工厂生产,拿到现场来安装。
(5)尽量采用环保的三聚氢胺板为基材,因三聚氢胺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产生变形。另外三聚氢胺饰面板不需后期的刷漆等饰面处理,也减少了表面开裂的可能。
3.怎样判断室内污染?
(1)新装修的房间或购买的新家具有刺眼、刺鼻等刺激性异味,而且超过一年仍然气味不散。
(2)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
(3)家里人经常容易患感冒。
(4)虽然不吸烟,也很少接触吸烟环境,但是经常感觉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不畅。
(5)家人常有皮肤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
(6)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新装修的房子孩子不愿意回家。
(7)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就有明显变化和好转。
(8)搬家后,家养的宠物猫、狗甚至热带鱼莫名其妙的死掉,而且邻居家也是这样。
(9)新搬家或者新装修后,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特别是一些生命力很强的植物也难以正常生长。
4.家具使用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
(1)新买的家具不要急于放进居室,有条件最好放在空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再用。新装修的家庭购买的新家具,最好不要急于入住,让家具里的有害气体尽快释放。
(2)人造板制作的衣柜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把内衣、睡衣和儿童的服装放在里面。因为甲醛是一种过敏源,当从纤维上游离到皮肤的甲醛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使人产生变态反应皮炎,多分布在人体的胸、背、肩、肘弯、大腿及脚部等。夏天放在衣柜里的被子也要注意,里面会吸附大量甲醛,一定要充分晾晒后再用。
(3)布艺沙发不但要注意面料,内填充物更有讲究。填充材料用料要实在,弹性均匀,无论压、靠、挤,释放压力后能迅速回弹,而且没有污染物质。
(4)在室内和家具内采取一些有效的净化措施及材料,可以降低家具释放出的有害气体。
5.清除装修污染的办法有哪些?
(1)竹炭、活性炭吸附法:竹炭、活性炭是国际公认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竹炭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比一般木炭吸附能力强2~3倍的吸附有害物质的新型环保材料。竹炭的特点:物理吸附,吸附彻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现在竹炭产地主要集中在江西、浙江、湖南、四川等地。比较知名的竹炭品牌有:井冈毛竹、卖炭翁、炭之语、健竹、竹虎、山里人等。
(2)通风法: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冬天,人们常常紧闭门窗,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不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会增加,氡气也会不断积累,甚至达到很高的浓度。
(3)泡红茶法:300克红茶,用两脸盆热水泡开,放入居室中,并开窗透气,48小时内室内甲醛含量将下降90%以上,刺激性气味基本消除。
(4)植物除味法:中低度污染可选择植物去污。一般室内环境污染在轻度和中度污染、污染值在国家标准3倍以下的环境,采用植物净化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一般情况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1.5米高的植物放两盆比较合适。如吊兰、虎皮兰等。
(5)
化学法去除甲醛:喷剂等药物治理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可能损坏家具,其中很多是芳香族的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几乎都含有已被证明或者疑为致癌物质的苯环化合物。此外,很多化学产品有氧化性、腐蚀性,容易对器皿造成损害,也会对操作人员和居住人员造成损伤,所以并不提倡这类方法。
案例启示
案例
小芳的爸爸决定将房子重新装修一下,以迎接新年。为节省资金,他亲自购买所有的装修材料,同时也尽量购买价钱相对便宜的材料。经过近一个月的装修施工,小芳家的房子焕然一新。一家人迫不及待地搬进来了,但发现如果在房子里待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人就觉得胸闷、喉咙发痒。小芳的爸爸说,没事,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但不到半个月,一家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皮肤瘙痒、溃烂,小芳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经检测,装修材料全部不合格,甲醛浓度严重超标。
【启示】
①购买装修材料不能贪图便宜,应将环保放在首位。②新装修的房子不要马上搬进去,而应空置通风至少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③搬入新装修的房子后,一旦发现空气异常应马上搬出而不能让人去适应环境。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装修污染是指装修所用的材料造成的污染。
(2)购买装修材料只要是买价钱高的,一定是安全环保的。
(3)消除装修污染的最好方法是用市面上的化学喷剂产品。
(4)只要在新装修的房内放上几盆花就可消除装修带来的污染问题。
(5)一旦发现装修带来污染问题应马上请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并保留相关证据,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小贴士
对待室内装饰污染的十大误区:
①只要自己感觉没有气味,室内环境中就没有污染;②只要装修室内就一定有污染,室内环境污染没办法预防;③只要装修时使用的材料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室内就一定没污染;④只要是购买价格高的装饰装修材料,就不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⑤只重视装饰装修造成的污染,忽视了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⑥只知道通风有利于净化环境,不知道怎样合理通风,严重污染的房间通风也不能根除污染;⑦只知道空气净化器和净化剂能够净化室内空气,但是不知道怎样合理使用;⑧只要选择了正规的装饰公司进行装修,就不会有污染;⑨只重视室内装修造成的污染,不重视其他方面的污染;⑩只知道室内环境应该进行检测,但是检测出超标却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第三节安全使用电器
火线与零线:照明电路里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另一根则叫零线。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地的电压不同:火线的对地电压等于220V;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它本身跟大地相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当人的一部分碰上了火线,另一部分站在地上,人的这两个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220V,就触电了。反之人即使用手去抓零线,如果人是站在地上的话,由于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所以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零,人就没有触电的危险。
短路:电源的两端不经过任何电气设备,直接被导线连通叫做短路。短路时,电路内会出现非常大的电流,叫做短路电流。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可能增大到远远超过导线所允许的电流限度,致使导线剧烈升温,甚至烧毁电气设备,引起火灾。
安全对策
1.如何安全用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2.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吹风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使用家用电器,除了应该注意安全用电问题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煳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 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5)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6)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7)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8)睡觉前或离家时切断电器电源。
3.家电外壳带电怎么办?
家用电器带电的原因,通常有三种:一、电器带电部分和外壳之间的绝缘被击穿或严重损坏。人体碰到壳体有强烈的电击感,往往不能自我控制脱离。二、电器的绝缘性能不良。这种情况下,人体触及壳体有“麻手”的感觉,但能自我摆脱。三、电器本身的分布电容和绝缘电阻引起的对地电压。这时人体碰到金属外壳会有轻微的“麻手”感,当手紧压在壳体上时又感觉不到了。
防止电器外壳带电的办法是将电器外壳接上可靠的接地线。这样,上述后两种带电情况其泄漏的电流就会通过接地线,自动流入大地。如果是由电器损坏而漏电,电路中保险丝会自动熔断,切断电源而保证安全。
4.家用电器的通风口为什么不能封闭?
不少人为了干净、防尘,将电视机、电脑等机后的通风孔及所有孔隙用布或纸遮得严严实实,还有的用户做了布罩,使用时也不完全拿下,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甚至是危险的做法。
其实,通风孔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是通风,以保持机内的干燥,防止元器件受潮腐蚀;二是散热,电视机收看时部分元器件温度较高,如不及时散发热量,就会导致元器件损坏乃至烧毁并引起火灾:三是改善音质,收录机喇叭在放音时,纸盆随信号电流变化而前后运动,倘若这时机箱是密封的,箱内的空气就会对运动的纸盆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影响纸盆的正常运动,导致音质变差,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案例启示
案例1
爸爸买回来一台漂亮的微波炉,明明高兴极了。同学家早就有了微波炉,明明做梦都希望自己家也有一台。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明明围着微波炉转来转去,真想亲自试一试。爸爸说:“小孩子不许动!”明明心里有些不服气,撅着嘴不吭声。第二天,趁着家里没人,明明从冰柜里取出两个鸡蛋,放在微波炉的盘子上,然后关上门儿,一按键盘,微波炉开始加热了。明明美滋滋地回到客厅里边看电视边等着吃鸡蛋。
“嘭”的一声巨响,明明吓了一跳,赶忙跑到厨房去看。原来,微波炉里的鸡蛋炸开了,把门儿也炸坏了。碎鸡蛋从炉子里飞出来,还打碎了厨房里的一个玻璃杯。
【启示】凡是带硬壳或带皮的“密封”食品,必须进行“开封”处理后,才能用微波炉加工。
案例2
张剑锋从小就喜欢看爸爸给别人维修家用电器。时间长了,他也会拆电扇一类的电器,甚至帮邻居修好了两台鸿运扇。这天张剑锋的好朋友张华明家的电视坏了,可张剑锋的爸爸不在家。于是张剑锋主动到好朋友家看看情况,弄了半天,仍没有发现问题。从没有拆过电视的他凭记忆将电视拆开,就在他用手触摸内部一颗螺钉时,突然被电击倒并趴在电视机上。旁边的张华明连忙用手去拉他,结果也被电“吸”住了。被人发现时,两人都已停止了呼吸。原来,张剑锋在拆电视机的时候,电源插头忘了拔下。
【启示】①家用电器出现了故障一定要请专业技术人员维修而不能私自拆开。②发现人员触电应迅速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迅速切断电源。未切断电源前,可用干竹竿、干木棒、木椅(凳)等绝缘器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不可赤手直接与触电者的身体接触。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电扇运转中发出焦味或冒黑烟,可正常使用。
(2)用湿布将电视机擦拭干净。
(3)发现有人触电要助人为乐,迅速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第四节防止烟花爆竹伤害
烟花爆竹:是指以烟火药为原料配制成的工艺美术品,通过着火源作用燃烧(爆炸)并伴有声、光、色、烟、雾等效果的娱乐产品。
安全对策
1.烟花爆竹产品有哪些种类?
按产品结构和燃放后的运动形式分为以下14类,分别是喷花类、旋转类、升空类、旋转升空类、吐珠类、线香类、烟雾类、造型玩具类、摩擦类、小礼花类、礼花弹类、架子烟花、爆竹类、组合烟花(由多个单筒组合而成的烟花产品)。
2.怎样正确选购烟花爆竹?
(1)要到有销售许可证的专营公司或销售店去购买。
(2)产品外观应整洁、无霉变、完整未变形,无漏药、浮药的情况。
(3)产品标志应完整、清晰,即有正规的厂名、厂址,有警示语,燃放说明清楚,如燃放方法(如何选择地点、时间、操作方法等)、燃放过程中注意事项等。
(4)选购的烟花爆竹产品引火线(除摩擦类和部分线香类外)应是无霉变、无损坏、无藕节的安全引线(结鞭爆竹产品为纸引,但要注意有一定的带引,以防伤及手和眼睛等)。
(5)选购结鞭爆竹产品一是注意引火线的长度,二是结鞭牢实度,不松垮等。
3.燃放烟花爆竹应注意哪些事项?
(1)所有的烟花爆竹产品都应在室外燃放。
(2)严格按照产品上的说明选择符合要求的场地正确燃放:
①正确选择烟花爆竹的燃放地点,严禁在繁华街道、剧院等公共场所和山林、有电的设施下以及靠近易燃易炸物品的地方进行燃放。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政府有关的安全规定。
②烟花的燃放不可倒置。吐珠类烟花的燃放最好能用物体或器械固定在地面上进行,若确需手持燃放时,只能用手指掐住筒体尾端,底部不要朝掌心,点火后,将手臂伸直,烟花火口朝上,尾部朝地,对空发射。禁止在楼群和阳台上燃放。
③喷花类、小礼花类、组合类烟花燃放时,平放地面固牢,燃放中不得出现倒筒现象,点燃引线人即离开。
④燃放旋转升空及地面旋转烟花,必须注意周围环境,放置平整地面,点燃引线后,离开观赏,燃放手持或线吊类旋转烟花时,手提线头或用小竹竿吊住棉线,点燃后向前伸,身体勿近烟花。燃放钉挂旋转类烟花时,一定要将烟花钉牢在木板上,用手转动烟花,能旋转得好,才能点燃引线离开观赏。
⑤手持烟花不应朝地面方向燃放。
⑥爆竹应在屋外空处吊挂燃放,点燃后切忌将爆竹放在手中,双响炮应直竖地面,不得横放。
(3)燃放烟花爆竹产品要保持警觉、清醒的头脑,思想意识不正常或喝酒后,请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产品。未成年的小孩慎用烟花爆竹产品。
(4)点燃方式:明确点火部位,采用烟或香点,侧身点燃后(严禁身体任何部位正对产品的燃放轨迹方向),人即离开到安全位置。
(5)万一出现异常情况,如熄火现象,千万不要再点火,更不许伸头、用眼睛靠近观看,也不要马上靠拢产品,停止燃放其他产品,等明确原因,再行处理,一般为15分钟后再去处理。
4.国家为什么要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黄、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有氯酸钾。制作闪光雷、电光炮、烟花炮、彩色焰火时,还要加入镁粉、铝粉、锑粉及无机盐。加入锶盐火焰呈红色、钡盐火焰呈绿色、钠盐火焰呈黄色。当烟花爆竹点燃后,木炭粉、硫黄粉、金属粉末等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迅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亚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同时产生大量光和热,从而引起鞭炮爆炸。纸屑、烟尘及有害气体伴随着响声及火光,四处飞扬,使燃放现场硝烟弥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严重污染空气。这些气体对人的呼吸道及眼睛都有刺激作用。
燃放鞭炮不仅污染空气,飞扬的纸屑、烟尘落在地面上,还会造成环境脏乱。鞭炮的爆炸声如雷贯耳,据测定单个闪光雷爆炸时,其噪声至少在130分贝以上,成为噪声公害。此外,每逢春节,由于燃放鞭炮而引起火灾,炸伤手臂、面部或眼睛的事故屡见不鲜。因此,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的正生活秩序,都是十分有利的。
5.被烟花爆竹炸伤后应如何处理?
由烟花爆竹炸伤或烧伤,如果伤者的衣服被烧着了,首先要设法扑灭身上的火,最好是用清水灭火,或用雨布等覆盖灭火。灭火后要迅速脱掉已烧焦的衣服,用清水清洗伤口,用冷水冲洗烧伤处,可以防止烧伤面积扩大。
如果头部烧伤,冲洗伤口后,用干净的湿毛巾包住,用冰块冷敷,如果没有消毒纱布,可用电熨斗烫过几次或用电吹风吹过的干净手帕代替,轻轻盖在伤口上。记住,千万不要在伤口上涂什么狗油、酱油、烟丝或油膏之类,这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如果炸伤眼睛,千万不能去揉擦和冲洗,最多只能滴入适量的消炎眼药水,并将患者平躺,拨打“120”或者急送有条件医治的医院。
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则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敷些云南白药粉可以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条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者的受伤部位,急送医院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
案例启示
案例1
2008年2月10日,家住长兴区芙蓉街人民医院附近一个小区内的几名男孩儿,拿鞭炮当武器,点燃后互相往对方身上扔,以此取乐。突然,一个“钢鞭”在一名男孩儿眼前炸响,结果将左脸部炸裂、左眼睑严重损伤,给这名男孩和家庭带来永久的伤痛。
【启示】燃放鞭炮时要注意燃放的场所,切忌将鞭炮随手乱扔,更不能朝人群、草堆或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扔,否则就会引起火灾或人员炸伤。
案例2
2008年2月11日,李志文和伙伴们在小区的健身场放鞭炮玩。玩了不一会儿,李志文觉得玩得没意思,忽然他看见垃圾桶旁有几个酒瓶,顿时来了主意。他马上和一个伙伴到街头的小
摊上买来几个“春雷”,他将“春雷”点燃后,用一个大酒瓶罩在上面,没跑几步远,就听“轰”的一声巨响。李志文和几个伙伴都倒在血泊中,他们都被炸飞的玻璃碎片击中,其中李志文伤势最为严重,数十个小碎片像弹片一样深深地射入他的后背。
【启示】不要将鞭炮放在玻璃瓶内燃放,以免鞭炮将瓶子炸碎后,碎片迸溅伤人。
指出下面燃放烟花爆竹的做法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1)张强在放“冲天炮”时将“冲天炮”对着别人家的阳台。
(2)许小超在菜场内放鞭炮取乐。
(3)隔壁家办喜事,鞭炮刚刚放完后,林海峰就冲过去,在纸屑中寻找还没炸的鞭炮。
(4)丁晓明在没有看烟花包装上的燃放说明的情况下点燃了引线,并用双手斜拿着。
§§§第五节防止动物伤害
狂犬病: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预防接种对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染源是病犬、猫、狼或野生动物。主要传播途径是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
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患弓形虫病,可以侵犯多种脏器,其临床表现常因侵犯脏器不同而异。本病几乎牵连临床各个学科,对人类危害性最大的是先天性弓形虫病。
安全对策
1.怎样预防猫、狗的伤害?
如果懂得如何与猫、狗打交道,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被宠物咬伤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
(1)和猫、狗打交道,要避免做任何突然性动作,因为即使是出于善意,也会使小动物感觉受到威胁,发起攻击。如果要和宠物亲近,最好先蹲下,和它保持平等位置,做动作时放慢速度,让它看清楚。
(2)路上的小狗朝你狂叫示威时,不要和它的目光直接接触。因为这时和它对视,可能会通过目光传递出错误信息,造成误解。当然也不要急于后退或逃跑,一退一逃,动物就追,这是它的本能。人一般跑不过动物,反而更容易遭到攻击。慢慢蹲下也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在遇到小狗时,因为下蹲降低了高度,消除了对小狗的威胁,它就会放弃攻击。
(3)避开凶狗也是防身妙策。狗的个头,不一定代表它的攻击性。一般而言,大型狗中,藏獒、杜宾、高加索比较好斗、攻击性强,黑贝居中,而大白熊、拉布拉多、金毛、斑点狗等一般较为温顺。相反,小型狗不一定更安全,吉娃娃、博美都比较容易咬人,要格外注意。此外,眼神凶悍的狗,伤人的可能性也更大,要小心防范。
2.被蛇咬伤了怎么办?
毒蛇有毒牙和毒腺,头部大多为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较短粗,色斑较鲜艳,牙齿较长。被毒蛇咬伤的,一般可在患处发现有2~4个大而深的牙痕,局部疼痛。
被无毒蛇咬伤的,一般有两排“八”字形牙痕。小而浅,排列整齐,伤处无明显疼痛。对一时无法确定的,则应按毒蛇咬伤处理。
(1)立即就地自救或互救,千万不要惊慌、奔跑,那样会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扩散。
(2)立即用皮带、布带、手帕、绳索等物在距离伤口3~5厘米的地方缚扎,以减缓毒素扩散速度。每隔20分钟需放松2~3分钟,以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3)用清水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更好。此时,如果发现有毒牙残留必须拔出。
(4)冲洗伤口后,用消过毒或清洁的刀片,联结两毒牙痕为中心做“十”字形切口,切口不宜太深,只要切至皮下能使毒液排出即可。
(5)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拔火罐或者吸乳器反复抽吸伤口,将毒液吸出。紧急时也可用嘴吸,但是吸的人必须口腔无破溃,吐出毒液后要充分漱口。吸完后,要将伤口温敷,以利毒液继续流出。
(6)可点燃火柴,烧灼伤口,破坏蛇毒。
(7)尽快食用各类蛇药,咬伤24小时后再用药无效。同时可用温开水或唾液将药片调成糊状,涂在伤口周围的2厘米处,伤口上不要包扎。
(8)经处理后,要立即送附近医院。
3.被狗咬伤了怎么办?
被狗咬伤对人的危害较大,因为狗的牙齿生长着各种病菌和病毒,很容易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发疾病,甚至造成破伤风致人死亡。如果是被疯狗咬伤,还会由狂犬病毒引发狂犬病,狂犬病致人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被狗咬伤决不能轻视,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一般情况下很难区别是否被疯狗咬伤,所以一旦被狗咬伤,都应按疯狗咬伤处理。
(2)被狗咬伤后,要立即处理伤口,首先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可用手帕、绳索等代用),防止或减少病毒随血液流入全身。
(3)迅速用洁净的水或肥皂水对伤口进行流水清洗,彻底清洁伤口。对伤口不要包扎。
(4)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4.被黄蜂等蜇伤了怎么办?
蜂的种类很多,有蜜蜂、黄蜂和土蜂等等。蜂的腹部末端有与毒腺相连的蜇刺,当蜇刺扎入人体时,可随之注入毒液将人体蜇伤,蜇伤后伤处会出现肿胀、水疱,
局部剧痛或瘙痒,甚至出现头痛、恶心、烦躁、发烧等症状。被蜂蜇伤可以采取如下做法:
(1)不要紧张、保持镇静。
(2)如有毒刺蜇人皮肤,先拔去毒刺。
(3)清洗伤口,最好用肥皂水、食盐水或糖水。
(4)被黄蜂蜇伤的,可以用食用醋涂在患处。
(5)可以将大蒜、生姜捣烂后取汁涂于患处。
(6)如有韭菜,可取少许洗净捣烂成泥状并涂在患处。
(7)症状比较严重的,应该赶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5.狂犬病毒、弓形虫病毒有什么危害?
狂犬病毒、弓形虫病毒等多存在于宠物唾液中,伤口接触到唾液后很容易感染,危害极大。另外,当被仓鼠、乌龟等家庭新宠物咬伤,依然需要到正规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
案例启示
案例1
金狮犬是明明的最爱,从小一起玩大,如今已上初中一年级的明明早就盼望暑假到来,可以每天带着宠物外出玩乐了。谁知,这天明明拿着皮球逗金狮犬,小狗却不搭理他。明明生气地拿皮球扔向金狮犬,小狗反身就在他手上咬了一口。
【启示】近年来,饲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小孩被宠物咬伤的病例越来越多,犬伤成为常见的伤害。由于宠物家庭常缺乏相关的教育培训,如宠物的科学饲养、儿童与宠物的相处知识。因此,小孩不要做出危险的动作。如果无意中弄疼了宠物,宠物会下意识地作出攻击行为。
案例2
山东潍坊15岁的男孩陈曦发现一棵大树上有个马蜂窝,一时好奇,就想摇下来玩。但摇了几下,马蜂窝却纹丝不动,于是他找到一根长竹篙,对准马蜂窝就是一下,马蜂窝晃动了两下并没有掉下来。这时数十只马蜂朝他飞来猛蛰。后经检查,他头部和身上共有几十处被蜇伤,身体出现黄疸症状,面部水肿,并伴有尿血。据他的主管医生介绍:由于毒素的侵入,陈曦的肝功能、肾功能都受到了很大损伤,还需要一段时间治疗才能恢复。
【启示】马蜂是危险的动物,它造成的伤害与患者个人体质有关。有时候一只马蜂即可能使儿童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可能死亡。中小学生千万不可乱捅马蜂窝。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在宠物店里买的宠物肯定很安全。
(2)被蛇咬伤后要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医院抢救。
(3)在居民区如果有马蜂窝不要尝试自己去摘除,要请专业的人员或拨打119求援。
(4)被狗咬伤后必须在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狂犬病疫苗。
2.说一说如何避免被猫狗伤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