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4-社会安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小心陌生人

    陌生人:对你来说,你既不知道他(她)的姓名,也不知道其他的任何情况,这样的人对你来说就属于陌生人。

    安全对策

    1.在家里遇到陌生人怎么办?

    (1)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千万要关好防盗门窗并上好锁,同时将电视机或录音机打开,开亮各间屋里的灯,造成家里有很多人的假象。

    (2)一旦有外人来访,要先从“猫眼”中看看是否认识,不认识的决不开门。如果对方称认识你父母,可以礼貌地请他留下姓名、地址,请他改日再来。如需要交递物品,可以隔着防盗铁栏或防盗门链进行。不熟悉的人的物品最好不要接转。

    (3)万一陌生人已经进屋,应当将其带到客厅里坐,注意不要带到房间里。同时可对其说:“父母在邻居家,过几分钟就回来,您稍等一会儿,我去叫他回来?”之类的话,这样既有礼貌,遇到坏人也容易脱身。然后赶紧出门,向邻居求助,或到邻居家打电话叫父母回来。

    (4)如果入室者真是歹徒,赶紧报警呼救,避免与其独自搏斗。如果无法逃离,就迅速躲到另一间房子里,锁紧门,打开窗户向外大声呼救。

    2.预防陌生人伤害要注意哪些事项?

    (1)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予的食物和礼品。

    (2)不要搭乘陌生人的便车,即使是开车的人说是你家人让他(或她)来开车接你的。

    (3)不要在小街巷里、废弃的建筑物里、正在建造的房子中以及偏远僻静的地方玩耍。

    (4)不要跟着许诺给你玩具、文具、食品、糖果或带你去玩的陌生人走。

    (5)不要独自去影院、餐馆等公共场合的休息间或洗手间。

    (6)当接到陌生电话时不要告诉对方你的名字及家庭住址。

    (7)接电话时不要让陌生人知道你一个人在家。告诉那个人你爸爸正在旁边或者你妈妈正在洗衣服。

    (8)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记住千万不要开门。应该隔着门告诉来人你的父母很忙或者已经入睡不能让陌生人以任何借口进屋来。

    3.遇到陌生人需要帮助时怎么办?

    (1)陌生人问路:如果你知道,可以告诉他,千万不要为他带路。

    (2)陌生人打听事:可以告诉他大家都知道的事,如邮局几点上班、附近商店卖不卖仪器、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千万不要说出个人和家庭信息,如家庭地址、父母姓名和工作单位、自己的姓名;也不能告诉他亲戚朋友的个人和家庭信息。

    (3)陌生人向你借东西:可以借给他随身带的、不贵重的小物品,如铅笔、纸张、橡皮等。不可借给他钱和贵重物品。更不可领他到家里去,哪怕是要一口水,借用针线或要点东西吃。

    (4)陌生人遇到危险或紧急事件(如病倒或劫持):首先要注意维护自身安全。电话通知急救中心或悄悄告诉被劫持的人附近哪有派出所或警察。超出你的能力范围时就不要去逞强。

    4.放学路上如果发现有陌生人跟在身后怎么办?

    (1)尽量不要回家,以免发生意外。

    (2)去亲戚或者朋友家比较好,当然必须有亲戚或者朋友的长辈在家。

    (3)如果没有亲戚朋友家可以去,而且陌生人离你比较远,在你开门并且进屋子的时间之内他不可能走到你近旁时,迅速进屋。叫门不给开。并守候在电话机旁,随时准备拨打110或者家长的电话。

    (4)如果没有亲戚朋友家可以去,陌生人离你比较近,要以最迅速的速度到家附近的派出所、公安局。如果家附近没有派出所,就到人多的公共场合,直到父母都回家的时间,再往家里挂个电话。确认父母在在家并告诉他们你现在的情况再回家。

    案例启示

    案例1

    一天上午,初中生玲玲正在家做作业,突然听到有人敲门。玲玲想:“是谁在敲门?”她挂好门链,把门开了一条小缝,看见一位相貌端庄的男青年正站在门口。

    他说,他要找对面那家人,但人没在,想借用笔和纸给他们留个字条。

    玲玲见此人说话诚恳,态度和蔼,不像是坏人,就打开了门。门刚一打开,男青年便顺势进了屋,并“嘭”的一声把门反锁上了。没等玲玲反应过来,她的嘴被紧紧捂住,人也被狠狠地按在床上,男青年用绳子反绑住玲玲的双手,又拿毛巾堵住了她的嘴。然后,男青年开始翻箱倒柜,将现金和贵重物品席卷而去。

    【启示】尊重他人,不等同于草率地相信他人。陌生人不一定就是坏人,但是由于我们很难从外表、谈吐去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和意图,所以对陌生人要保持必要的警惕。

    案例2

    两年前,初一学生袁帅走在放学的路上。这时从路旁的一辆红色面包车上下来一位中年男子,说车灭火了,希望袁帅帮助他按着一个螺丝,以便他启动汽车。单纯的袁帅觉得应该助人为乐,于是前去帮忙,就在他把身子往车里一探的瞬间,歹徒猛地将其推上了车。袁帅意识到自己遭到绑架了。聪明的他没有与歹徒硬拼,而是顺从地满足歹徒的各种要求,并主动提供父母的联系办法,就在歹徒按约定去找袁帅父亲拿钱时,袁帅开始逃生了。他先用唾液润湿胶带,30分钟过去了,厚厚的胶带终于被他咬断。接着他又试图咬开脚上的绳子,一个小时过去了,袁帅终于咬住绳子,一点点将它咬松,挣脱了脚上的绳索。他又试着滚下床,半个小时过去了,他又咬断了连着床的绳子,并且开始往门外挤。虽然全身都被擦伤了,但他还是从窄小的门缝中挣脱出来,开始往阳台上跑。袁帅的呼救引来了小区的群众,使他很快脱离了险境。依靠他提供的线索,警方迅速抓住了歹徒马某,最终马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启示】当有陌生人向你寻求帮助时,应该多留个心眼:一不能跟随陌生人走,二要看一看当时的周围环境,比如说周围有没有人,这个地方是不是太偏僻……向别人提供帮助应该尽自己所能而不能逞强。

    1.与同学们交流遇到以下情况时应对陌生人的办法:

    (1)独自在家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询问或确认家庭住址。

    (2)在车站,一个和你比较聊得来的陌生人请你喝饮料。

    (3)放学时一个人走在路上,发现有陌生人跟在身后。

    (4)雨下得很大,有陌生人邀请你搭他的车回家。

    (5)路上有陌生人说手机没电了要向你借用一下手机。

    2.说一说,当你一人在家,有自称是小区水电维修工的要到你家查看水管,你该如何应对?

    §§§第二节不进营业性娱乐场所

    营业性娱乐场所:指以营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歌舞、游艺场所。其范围主要是:营业性歌舞厅、量贩式KTV、夜总会等歌舞娱乐场所;含电子游戏机的游艺娱乐场所;营业性多功能综合娱乐场所;兼营娱乐项目的场所,如宾馆、饭店、酒吧、茶楼、咖啡厅兼营歌舞厅、卡拉OK厅等,其他营业性歌舞(如大众歌舞厅)和游艺娱乐(如棋牌室、台球室)等场所。

    安全对策

    1.营业性娱乐场所为什么不适合青少年学生?

    (1)营业性娱乐场所不是青少年学生应该涉足的场所。

    营业性舞厅、酒吧、游戏厅、台球厅、网吧都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供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票价、饮料、烟茶多为高档次的,是高消费场所,易养成奢侈浮华的作风,且消费也不符合中学生身份。

    (2)青少年学生自控能力差,沉迷于这种场所,久之会荒弃学业。另外这种场所也隐藏着各种犯罪的诱因。

    (3)营业性歌舞厅内有歌舞、饮酒、品茶、点歌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

    (4)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会损害身体健康,更会影响学习,以致辍学,危害社会。

    2.网吧对青少年学生有什么不利影响?

    (1)对青少年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频繁上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不可避免地给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2)网络、网吧对青少年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首先,网络游戏成瘾危害极大;其次,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同时,网络使许多青少年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最后,网络易导致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冷漠,甚至犯罪。

    (3)

    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的消极影响。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时间的面对电脑,不仅伤眼,也容易造成背部损伤和腰部损伤,对身体发育极其不利。长时间生活在烟雾弥漫和酒气熏天的污浊空气中,会直接引发肺病,同时还会降低人的免疫能力。

    3.赌博类场所对中学生有哪些不利影响?

    (1)赌博易使中学生产生贪欲,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2)大量浪费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以至于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落后,甚至造成留级、退学。

    (3)毒害中学生的心灵。赌博活动易使中学生产生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侥幸等不良的心理品质;

    (4)赌博习惯较难改,长大后可能成为赌棍或职业赌徒;而且,经常赌博还会沾上吸烟、饮酒、偷窃、说谎、打架等坏行为。因此,赌博对中学生是有百害无一利的。

    案例启示

    案例1

    “只因包厢内音响吵到隔壁的人,同学之间的生日晚会顿时被两名持刀男子搅乱,六名同学被砍倒在血泊中。”2006年12月30日,重伤者之一、年仅15岁的海口某中学杨同学的家人,对这场生日聚会飞来的横祸仍然感到不知所措。其家人称,小杨的命是保住了,因为欠了医院2.5万元费用他已被迫停药,伤口还在流血,凶手逍遥法外。

    据调查,12月20日晚上9点,他与十五名昔日同学到某歌舞厅参加同学的弟弟的生日,16个人中只有一名年满18周岁,其他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5岁。刚开始朋友们来得慢,他们并在一个小包厢内消费,而后人多了觉得小包厢的音响声有点小并想换个中包厢,而后看到中包厢的音响声也小并又折回小包厢,杀身之祸即缘于这包厢音响声过大。

    【启示】歌舞厅是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主要是这里并不适合青少年学生娱乐,而且这里是违法犯罪较多的场所,对于自卫能力差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存在着太多的不安全因素。

    案例2

    重庆渝中区某中学,有一个名叫严东(化名)的男中学生,念初二时还是班上的尖子生,曾经参加过西南地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去年放暑假时被同学拽进了歌舞厅,后来发展到一连十几天都不回家,每次回家,只是要钱,父母若是不在家,他就干脆拿上家里的存折直接奔银行取钱。他的父亲是某公司握有实权的领导,母亲也是某外资企业的中方经理,平时忙得顾不上管他。在一次家长会上,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从原来班上数一数二的成绩下降到倒数第几名,严东的父亲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专门抽出时间和儿子做了一次长谈。严东也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一辈子就要毁了,便下决心不再去泡歌舞厅了。但没过两个礼拜,他又抵挡不住同学们的软磨硬缠又开始往歌舞厅跑。

    【启示】没有明辨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青少年学生在歌舞厅里极容易迷失自我,一旦踏入其中便难以自拔。因此,青少年学生应远离歌舞厅这类营业性娱乐场所。

    案例3

    学生王某,由于迷上了上网玩游戏,对教师谎称本人要转学,不来上学了,而对家长称学校要举办某个培训班,需交500元培训费。从此,该学生不再进学校读书,而是上学时间直接进入网吧,放学时间一到便回到家中。这样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后来教师见到家长问其孩子转到哪学校了,家长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耽误了一个月的课程很难赶上,除了挨顿揍之外,换来的是留级再学,但成绩一直较差。

    【启示】网络成瘾,就如同染上毒品,因此有人将网络称之为“电子海洛因”,作为中学生,一定要远离网吧。因为它会使你改变一切,甚至断送你的一生。

    1.说一说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汪明邀请同学们到一家夜总会过生日派对。

    (2)强强经常跑到网吧上网。

    (3)飞飞的爸爸经营着一家歌舞厅,飞飞经常带一些同学进去唱歌。

    2.说一说光顾营业性娱乐场所对青少年学生有什么不利影响?

    §§§第三节机智面对违法事件

    一般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特征: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小。

    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处以刑罚处罚的行为。

    安全对策

    1.青少年在遭受不法侵害,实行有效的自我保护时,应当注意什么?

    (1)双方力量对比,有能力将歹徒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将其制服;若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则可以采用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方法及时脱身。

    (2)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灵活机智地向他人求救。

    (3)主观心理的调节,应该冷静,不能慌张。

    (4)人身安全第一,在实在没有办法制服歹徒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5)尽量避免无所谓的激怒对方,暂时妥协、顺从,事后报案。

    案例启示

    案例1

    杨诚,14岁,初二学生。一天放学后他骑着漂亮的赛车回家,很是得意。在快到家的一条胡同里,几个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拦住了他,动手抢他的车,并对他推推搡搡。杨诚一看不是对手,立刻就换上了笑脸:“几个哥哥看我这辆车还不错吧?送给你们吧!刚巧,这还正想找几个你们这样的朋友。学校里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总找我的麻烦,我还真对付不了,今天交到你们这几个朋友,我就放心了。”那几个小青年立刻也堆上笑脸,一边接过车,一边嬉皮笑脸地说:“这个弟弟够朋友,你这辆车先借我们用用,有什么用得着哥们儿的,尽管开口。”说完就要扬长而去。杨诚立即喊道:“哥哥们留步,告诉我有事怎么找你们呀!”几个小青年一边往前走,一边留下了一个手机号。见对手已走远,杨诚立即来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根据他提供的手机号,警察迅速抓获了那几个坏小子。

    【启示】面对突然到来的侵害,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机智地保护自己,心理上控制得很好。这说明杨诚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杨诚能在与犯罪分子周旋的过程中,不忘巧妙地吸引对方留下联系方式,或者看清其面部特征,为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分子提供了方便。

    案例2

    小兰,15岁,初三学生。事情也是发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她骑车走到相对人少的小河边时,几个小流氓拦住了她,并对她说:“小妹妹,交个朋友吧!”小兰推脱挣扎了好一会儿,眼见脱身无望,就假意答应了他们交朋友的要求。他们簇拥着小兰,就要把她往不熟悉的地方带,小兰强忍住害怕,装成个不良少女的样子,赶紧对他们说:“我可不去那片儿,离我家太近了,大爷大妈们看见我跟你们在一起,还不定嚼些什么呢?”说到这里,小兰就把那帮人往自家附近引,希望能碰到熟人,给自己解围。但事不凑巧,一个熟人也没看见。无奈,小兰只好另想他法,就对那帮“朋友”说:“初次见面,何不请我撮一顿?”她本想到饭馆后,再向老板或其他客人求助,没想到,饭馆老板与几个流氓相熟得很,而且饭馆里也没几个客人。小兰只好强压厌恶与他们一起吃饭周旋,显得对他们这样人的生活熟悉而又充满了兴趣。趁着那几个人还在拼酒,小兰站起来说:“今天认识几位很高兴,本来要玩个通宵,可我老妈今天刚从国外回来,不早点回去报到的话,下回要出来可就难了,恐怕她得天天到学校门口接我。各位给我留个电话,回头我好找你们。”那几个人随口就告诉了她手机号码,并且顺利地让她走了,最后还叮嘱一句:“可别忘了打我们手机。”“怎么会呢?”小兰一边回答,一边骑车一溜烟走了。第二天,小兰和妈妈一起来到派出所,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留下了几个小流氓的手机号码。原来,这几个小流氓经常在校园附近拦截女同学,警察找他们已经好久了。根据小兰提供的线索,警察迅速抓获了他们。

    【启示】在孤立无援时,面对人多势众或力量强大的歹徒,柔弱的少女如果一味地大喊大叫或激烈地反抗,只会激怒歹徒,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这时的小兰所采取的“迂回战术”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同时,小兰把“小流氓”引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是对犯罪预防常识的利用。

    案例3 2007年4月20日晚,16岁的张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2名歹徒抢劫其手机。为此,张锋与两名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死亡。

    【启示】我们遭遇意外险情和伤害时,处理方法是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用智慧来保护自己。处理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但是,张锋为了保护自己的手机而与两名歹徒展开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死亡。这种做法和选择是不恰当的。其实,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手机甚至其他贵重物品给那些歹徒们,以求先保住性命或者其他更重要的利益,事后再报警或者告诉家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遇到歹徒时,如果发现旁边没有旁人,位置比较偏僻,而歹徒又人多势众,你将如何采取自救行动?

    2.在放学路上,你遇到有两人正在撬一家商店的门窗,而此时街道上没有其他人,你将怎么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