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节日:中学版-“六一”国际儿童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年的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

    “国际儿童节”概念的提出

    早在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

    这次大会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讨论。

    自此次大会后,一方面借以鼓舞儿童,让儿童感到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也为引起社会重视与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规定“儿童节”。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为5月5日,女儿童节为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

    利迪策屠杀事件

    国际儿童节的正式设立,与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屠杀有关。

    当时在欧洲中部,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斯洛伐克,它最大的城市叫布拉格,这个城市西北部的科拉迪诺地区有个小村庄叫利迪策。这是个美丽的地方,坐落在一个低矮的峡谷内,小村庄教堂的四周点缀着片片草地,风景迷人,色彩斑斓。村庄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牧场和果园,村民们过着非常平静的生活,自给自足,对政治则毫无兴趣。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第四年。这一年的6月10日晚,纳粹德国的军队突袭利迪策村,原来,他们驻捷的盖世太保(秘密警察)头子海德里希被捷爱国者杀死了。

    海德里希被刺杀,令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感到非常恼怒。在海德里希的葬礼上,希特勒咆哮说要采取报复行动,叫嚣要用千百万人的血来作为海德里希被谋杀的代价。居住在“特别居留区”里的约3000名犹太人被送到了死亡营,未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布拉格的党卫军个个惊恐万状,他们深知:如果在缉捕刺杀海德里希凶手的行动中没有结果,便会触发希特勒对于行动负责人的杀人欲。亚瑟·内伯以帝国中央安全局的名义,命令紧急印制了大量德意志刑警报特刊,上面载有发给各地警察局和地方行政长官的电传电报,指示:要在各个车站、火车站以及所有交通工具上实施特别监视;要对所有在工人旅馆居住的外国人进行登记检查;不准任何嫌疑人越过边境。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应该为海德里希的死付出更大的代价。最为残暴的一次报复行动,一次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大屠杀,就发生在上面提到的利迪策村。科拉迪诺地区的警察将村子围得水泄不通,只留下一个口允许居民们进入。接着,一队保安警察在党卫军小队长马克斯·罗斯托克的带领下开进利迪策村。

    他们把无辜的村民集中起来,将妇女和儿童单独监禁,剩下的173名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行刑队带往该村村民霍拉家的后花园。从布拉格调来的特别行刑队在谷仓四周的墙上竖起一排床垫,以防止反弹回来的流弹。他们把挑出来的成年男子和男孩子,一次枪毙10个。屠杀过后,整个村庄被付之一炬,该炸的炸掉,该铲的被推土机铲平,瓦砾也被运走。家禽、宠物被射杀,墓地被掘开。除了一个不久就会杂草丛生的平原以外,这个村庄的痕迹消失得干干净净。女人们最终被送到拉文斯布拉克集中营,在95名儿童当中,最后有9名被认为值得接受德国化教育;而大多数的儿童已经销声匿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找到其中的16名。

    事实上,在利迪策村和海德里希被谋杀二者之间没有发现任何形式上的联系。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庄作为目标的一个借口就是,居住在此地的两个家庭——荷科拉一家和斯特里伯尼一家,他们的儿子在英国是捷克斯洛伐克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此外,德国人还声称在这个村庄里藏有机枪,而且英捷伞兵曾在这一地区着陆。然而对这些指控,直到今天,在此后的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仍然绝对否认。最后,荷科拉和斯特里伯尼两家人遭到逮捕,但没有找到降落伞的蛛丝马迹。

    “六一”节是怎样设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1949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意大利妇女联盟执委会委员海伦·加波罗佐作了关于举办国际儿童节的报告。她指出:国际民主妇联订立了国际儿童节,确定了保护各地儿童的生活、卫生和受教育权利的任务。为纪念1942年6月10日被纳粹德国屠杀的捷克斯洛伐克利迪策村的88名儿童,她代表国际民主妇联书记处建议将6月1日设立为国际儿童节。11月22日会议通过决议,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会中还通过了保障全世界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决议。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丁玲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作了关于即将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妇女代表会议筹备工作的报告。自此次大会后,一方面借以鼓舞儿童,让儿童感到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也为引起社会重视与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设立儿童节。

    五花八门的儿童节

    在美国,“儿童节”的概念出现在父亲节和母亲节之前,但长期以来没有全国统一的儿童节。2000年,一名4岁女童致信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要求设立一个属于儿童的节日。为此,克林顿宣布将当年10月8日定为儿童节。到了2001年,时任总统的乔治·W·布什才将6月3日定为“全国儿童节”,并宣布此后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全国儿童节”。但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美国儿童节这一天很少举行社会性、公众性庆祝活动。

    在冷战期间,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在儿童节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样:民主德国定在6月1日,联邦德国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民主德国称为“国际儿童节”,联邦德国称为“世界儿童节”。另外,节日的传统也有区别。在民主德国,儿童节开始于1950年,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他们往往会收到家长的祝福和礼物,在学校里也会举行特别庆祝活动,如郊游等。在联邦德国,儿童节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随着1990年两德统一,联邦德国地区的儿童节日期和名称成为整个德国官方的统一标准。然而在前民主德国的许多地区,人们仍然无法改变旧有的习惯和称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前民主德国地区的许多家长仍然会和孩子一起庆祝儿童节的到来。

    日本的儿童节,叫做“儿童日”,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5月5日(明治维新前为农历五月初五),日本的家庭都会庆祝孩子的长大。这天本来是东亚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日本,端午节只是男孩的节日,女孩则不过该节。1948年,这个节日成为公众假日,这天便成了庆祝所有儿童幸福和福利的节日。在节日当天,日本的家庭都会在屋顶上悬挂鱼状的标志,用来象征儿童消除厄运,克服困难,顺利成长。男儿节悬挂鲤鱼旗是源自中国的“望子成龙”和“鲤跃龙门”的传说。日本在3月3日还有单独的女儿节,是从东亚传统节日“上巳节”(明治维新前为农历三月初三)发展过来,女儿节以摆放各种玩偶来庆祝。

    韩国的儿童节始于1923年,是从“男孩节”演变过来的,也是韩国的公众假日,定在每年5月5日。家长们通常会在这一天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或其他游乐设施,让孩子开心地度过假日。

    俄罗斯的儿童节是6月1日,与国际完全“合拍”。每当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还会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学校里则举行庆祝活动。

    印度将独立后的第一任政府总理庄亚鲁的诞辰纪念日11月14日作为儿童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印度的儿童会有各种民族气息浓郁的舞蹈、音乐表演,政府也会出面组织一些庆祝活动。

    大多数伊斯兰国家都将斋月后第14天定为“糖果节”,对孩子们来说,这也是最快乐的儿童节。“糖果节”一般为期3天,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到附近的各家各户索要糖果。按照当地民俗,大人们不能拒绝儿童的要求,所以孩子们这一天总是能满载而归,欢天喜地。

    非洲西部的儿童节是疯狂的,他们的国家大都有专门的“儿童狂欢节”,而且往往持续一个月。非洲人历来能歌善舞,在“儿童狂欢节”里,尽管人们的生活条件各不相同,但所有孩子都会尽情欢乐,热闹非凡。

    中国儿童节的记忆

    在中国,早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建立了儿童团,让那时山里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节日——儿童节,不过,那时的儿童节是4月4日。晋察冀边区有数以十万计的抗日儿童团团员,其中包括著名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后来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董存瑞,还有更多的儿童团成员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骨干。

    老儿童团员回忆说,到儿童节这天,只要日本人不来“扫荡”,县里、区里都要组织活动,开大会。有时举行唱歌比赛,有时组织操练,几个村的儿童团还较着劲,看谁歌唱得好,操练得整齐,得了优胜还有奖品,奖品一般是铅笔等。

    为提高对付敌人的本领,军事训练也是儿童团的一个重要内容。边区组织夏令营,把儿童团的骨干集中起来到深山进行训练,他们学打枪、学刺杀、学埋地雷,还进行拉练,搞防空演习、防火演习。

    为提高反“扫荡”能力,儿童团还组织过“冲锋月”活动,每天晚上都将孩子们集中起来,住在一起,半夜进行紧急集合,打背包、越林跑。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开始,国家正式确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而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儿童节日期一样,即4月4日。

    1950年6月1日,新中国的小主人们迎来了第一个国际儿童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但是,新中国成立前,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却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欢乐的童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条件不足,困难重重,党中央还是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响应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的决定,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6月1日定为中国儿童的节日。

    党中央对新中国的第一个儿童节非常重视。为了筹备庆祝“六一”儿童节,响应民主妇联等团体发出的“保卫儿童权利、争取和平”呼吁书,中国11个人民团体和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专门组成了筹备委员会。毛泽东挥笔题词:“庆祝儿童节”。朱德殷切地希望:“新中国的儿童,要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准备好好的建设新中国。”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孩子们题词。

    这一天,5000名儿童聚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庆祝自己的节日,苏联、朝鲜等国家的小朋友和母亲们,也应邀出席了联欢会。朱德总司令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他说:“你们的年龄现在虽然还小,但要努力学习,学会各种科学知识,并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强壮,准备参加建设新中国的工作,把贫穷的落后的中国变成有高度文化的强大工业基础的中国。”

    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也都举行了联欢活动。从这以后,每到“六一”,全国各地都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庆祝少年儿童的节日。

    儿童节外的儿童日

    可是,同学们,你知道除了国际儿童节,还有国际儿童日吗?

    1954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决定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日。决议号召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的权利。决议指出,全世界所有民主团体和成年男女要同雇用男女童工现象作斗争,由国家保护儿童的健康,用削减军费的办法满足儿童所需的经费。

    1986年,土耳其9岁的女学生丰达·卡拉戈兹莱和另一位同学给世界儿童写信说:“我们希望在社区内人人平等相待,我们希望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我们虽然是孩子,也能够改善这个世界。”这封信被送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又送到联合国代表们的手中,引起强烈反响。同年4月27日被定为“世界儿童日”,同时,丰达·卡拉戈兹莱也成为该组织的名誉主席。此后,每年4月的第四个星期日,全世界的儿童代表来到纽约联合国总部,表达他们对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愿望,讲述他们为自己社区所作的贡献。

    满怀激情过“六一”

    在我国,“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是少先队的传统活动之一。每年“六一”节都有一批新队员光荣地加入少先队。鲜艳的红领巾,神圣的少先队队礼,嘹亮的少先队队歌,庄严的少先队宣誓,“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少先队作风,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少年儿童。少先队60多年的光荣历程,在曾经佩戴过红领巾的人心目中,总是独具一份耀眼的辉煌。时至今日,那咚咚的队鼓,那“时刻准备着”的呼号,仍足以使小红领巾们、大红领巾们,甚至是几十年前的老红领巾们心潮难平。庆“六一”大会上,庄严的少先队列队仪式,“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豪迈誓言,显示着少先队组织的力量,展现了少年儿童的风采。60多个“六一”儿童节,不同的画面,同样的感动,光荣与梦想同行,快乐与精彩做伴。少先队组织用五彩的画笔,为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描绘着幸福的童年。

    少先队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今日儿童少年,明日社会栋梁。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少年儿童拥有幸福美好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节日祝语集锦

    “六一”这天,为了把儿童节过得更有意义,小朋友们常互相送些祝愿的话。下面是收集来的一些节日祝语,供同学们参考。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人给予我知识,让我的心灵充满智慧的源泉;有许多人给予我快乐,让我在健康中成长。在此,我衷心地祝福我身边的所有人天天开心,万事顺利!

    充满欢乐的“六一”终于来临了,这是属于我们的节日。祝全世界的儿童健康成长,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六一”?呵呵,这可是个好节日,有心事的朋友们,忘掉烦恼吧!让今天只有透明的欢乐,让今天只有“甜”的愉悦!来吧,朋友,祝福“六一”,相聚“六一”!

    “六一”是孩子们的天堂,“六一”将令你心花怒放,“六一”是你的期望,“六一”你可以激情奔放,“六一”里你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总之,“六一”将令你无比激动,无比快乐!

    在这个“六一”,我许下三个愿望:在我们的祖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儿童因家境贫穷而没办法上学,我第一个愿望给他们,愿他们能早日重返校园;“5·12”地震夺去许多孩子的生命,愿他们在天堂也有“六一”儿童节;第三个愿望是给灾区的孩子们,愿他们早日走出受灾的阴影,健康快乐地生活!

    节日小贴士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学校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往往少不了节日演讲。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这篇讲演稿仅供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2010年6月1日,是我们儿童的节日,我们高兴,我们欢乐,我们热烈庆祝!

    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首先让我代表全体同学,向大家表示节日的祝贺,并向辛勤培育我们的全体教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提出了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我国在1949年12月23日决定,规定每年的6月1日为儿童节,毛泽东还亲笔为儿童题写了“庆祝儿童节”的题词。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隆重庆祝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

    今天,在这个幸福而又快乐的日子里,我们每个同学都心潮澎湃。我们不光要欢度自己的节日,还要展现我们少年儿童的风采。要讲文明,讲礼仪,树新风;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沐浴着源远流长的文明之风,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我们每位同学都要珍惜自己的节日,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不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希望。

    谢谢大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