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关汉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关汉卿,晚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县)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前期,卒于元灭南宋之后。《录鬼簿》说他做过太医院尹。作杂剧六十余种,大都散佚,现存十八种,以《窦娥冤》是为着名。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他接近下层人民,在作品中反映出封建残暴统治下人民遭受的痛苦和愿望,尤其是塑造了各种被压迫妇女的典型形象,同情她们的命运,歌颂她们的聪明才智和斗争精神。他精通音律,曾亲自参加舞台演出。曲词质朴而精练,戏剧性强,在当时享有盛名。所作散曲,气调清新刚劲,壮浪纵恣,独具一格。现存小令十余首,套数十多篇。

    〔双调·沉醉东风〕伴夜月银筝凤闲①,暖东风绣被常悭②。

    信沉了鱼,书绝了雁③,盼雕鞍万水千山④。

    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⑤。

    注解:

    ①银筝凤闲:让筝箫闲着。谓无心弹筝吹箫。凤,凤箫。

    ②绣被常悭:锦绣的被铺却很少用它。指无心酣睡,悭(qiān),少。

    ③“信沉”二句:是说情人一去无消息。鱼、雁,指代书信。

    ④雕鞍:装饰华美的马鞍。指代远行在外的情人。

    ⑤“本利”二句:意谓相思有如放债,到约定的日期连本带利一并计算,如果不还账,就只有让忧愁和眼泪来讨债了。索债,讨还相思债。

    〔双调·碧玉箫〕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①。

    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②。

    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③。

    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④!

    医,越恁的难调理⑤。

    注解:

    ①“划损”句:闺中少妇用篦梳在墙上划线来计算丈夫的归期,而丈夫迟迟不归,以致把金属的篦梳也磨损了。蓖(bì),梳头用具。

    ②“一搦”二句:形容少妇因相思而憔悴瘦损。一搦(nuò):一握。宽褪(tuì):指衣带宽松,反衬身体消瘦。《古诗十九首》之一:“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③没理会:不明白。

    ④陡:突然。

    恁的:如此,这样。

    ⑤越:越发,更加。

    〔正宫·白鹤子〕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①。澄澄水如蓝②,灼灼③花如绣。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④。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⑤。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相牵,秋水双波溜⑥。

    香焚金鸭鼎⑦,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⑧。

    注解:

    ①“四时”二句:一年四季,只有春天的景象最为旖旎富丽;世间万物,惟有美酒最能助人逸兴。

    ②澄澄水如蓝:清澈的湖水如同蓼蓝的颜色。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灼灼:鲜明的样子。

    ④柳外:柳树帝、柳树下。缆:系住。

    ⑤骅骝骤:骖马往来奔驰。

    ⑥秋水双波溜:形容双眼象含着一汪秋水似的流动,顾盼。

    ⑦金鸭鼎:鎏金的鸭形香炉。

    ⑧“月在”二句:这是袭用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欧词这两句描写的是初春元宵之夜青年男女约会偷期的情景。

    〔南吕·四块玉〕闲适①旧酒没,新醅泼②,老瓦盆边笑呵呵③。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又南亩耕④,东山卧⑤,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注解:

    ①题共四首,所选为第二首、第四首。

    ②新醅(pèi):新酒。醅,没有过滤的酒。

    泼:倾倒。这里指斟酒。

    ③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杜甫《少年行》:“莫笑回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④南商:指农田。语本《诗经·小雅·大田》:“叔载南亩,播厥百谷。”这里暗用诸葛亮躬耕南阳事。

    ⑤东山卧:指隐居。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在今浙江上虞西南)。

    〔南吕·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栏袖拂杨花雪①。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解:

    ①杨花雪:形容柳絮飘飞如雪。宋苏轼《少年游》词:“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双调·大德歌〕春子规啼②,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③,则见双燕斗衔泥④。

    夏俏冤家,在天涯⑤。偏那里绿杨堪系马⑥。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⑦。蛾眉淡了教谁画⑧,瘦岩岩羞带石榴花⑨。

    秋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⑩。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冬雪纷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注解:

    ①双调:宫调名。大德歌:是这个调子的曲牌。

    ②子规:即杜鹃。据说它的叫声有些像“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晁补之《满江红·寄内》:“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③鱼雁:书信的合称。《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秦观《鹧鸪天》:“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④则见:只见。斗衔泥:争着衔泥营造巢穴。化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意,喻相思相爱。

    ⑤天涯:指极远的地方。《古诗十九首》:“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⑥“偏那”句,偏偏只有那里留得住。张耒《风流子》:“遇有系马,垂杨影下。”

    ⑦数对:屡次对着,频频地对着。

    ⑧蛾眉:指女子弯弯的长眉毛。

    ⑨瘦岩岩:瘦削的样子。石榴花:泛指红色的花。苏轼《贺新郎》:“石榴半吐红巾蹙”,则借作石榴花了。

    ⑩陈抟高卧:陈抟(tuan):五代末、北宋初的着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曾修道于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每睡常百多天才起来。

    扑簌簌:流泪的样子。

    秋蝉、寒蛩(qiong):秋天里容易唤起人们愁思的两种昆虫,诗人们往往用它们来形容和点染离人的秋思。蝉,又名知了。寒蛩:即蟋蟀。

    “淅零零”句:形容下着蒙蒙的细雨。细雨打芭蕉,取李煜《长相思》:“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的语意。

    雪纷华,舞梨花:形容雪花像梨花一样的洁白。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烟村:烟雾笼罩着的村庄。

    堪图画:值得描绘。图画,这里是动词。《汉书·苏武传》:“图画其人于麒麟阁。”

    掩映:半藏地露,或隐或现。

    “斜缆”句:斜系着一条小小的钓鱼船。缆,本是系船的索子,里作动词用。

    〔双调·沉醉东风〕送别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②。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③。刚道得声保重将息④,痛煞煞教人舍不得⑤,好去者前程万里⑥。

    忧则忧鸾孤凤单⑦,愁则愁月缺花残,为则为俏冤家⑧,害则害谁曾惯⑨,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⑩,怕则怕黄昏到晚。

    注解:

    ①双调:宫调名,沉醉东风是这个调子的曲牌。

    ②霎时间:一会儿。黄庭坚《两同心》:“霎时间,雨散云归,无处追雪。”花飞:花飘,花落。晁补之《行香子·梅》:“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③阁着:噙着,含着,阁,同“搁”。

    ④将息:调养、休息的意思。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⑤痛煞煞:表示痛苦的样子。亦作“痛设设”。

    ⑥好去者:安慰行者的套语,犹言“好走着”。马致远《要孩儿·借马》套:“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⑦“忧则”句:担忧的是夫妻分离。则,犹现代汉语中的“只”。元曲中的“只”多作“则”。鸾凤,旧时用来比喻夫妇。卢绪《催妆》诗:“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⑧俏冤家:对所爱的亲昵称呼。

    ⑨害则害:病虽病。害,病。则,这里作“虽”讲,下句的“瘦则瘦”同。意即病虽病,也甘心被他折磨。

    ⑩孤帏绣衾:孤单的罗帐,绣花的被子。

    怕则怕黄昏到晚: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从其词意中点化出来。

    〔双调·碧玉箫〕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①。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②。恨天涯锦字稀③,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④,一搦腰肢细⑤;痴,暗暗的添憔悴。

    秋景堪题⑥,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⑦,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⑧,有白衣劝酒杯⑨。官品极⑩,到底成何济?归,学取渊明醉。

    注解:

    ①柳绵:柳絮,柳花。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②帘外晓莺啼: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③锦字:用锦织成的字。窦滔的妻子苏蕙曾织锦为回文寄给他,后因以指情书。晁补之《回文词》:“织成锦字纵横说,万语千言皆怨别。”

    ④宽尽衣:柳永《蝶恋花》:“花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因离别而相思,因相思而消瘦。

    ⑤一搦(nuo):一握,极言其腰肢之细小。《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宫中多饿人。”后因以细腰形容美人。

    ⑥堪题:值得写,值得描画。

    ⑦松径:指隐居的园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又《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下句。

    ⑧泼醅(pei):没有漉过的酒。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

    ⑨白衣劝酒:陶渊明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了很久,正苦无酒,忽值江州剌史王弘使白衣送酒至,渊明乃就酌,烂醉而归。白衣,给官府当差的人。

    ⑩官品极:最高的官阶。

    成何济:有什么益处。济,益处。

    渊明:晋陶潜的字,他是我国四、五世纪时的着名诗人。他过不惯官场的生活,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写了一篇《归去来辞》,就挂冠而归了。

    〔正宫·白鹤子〕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①。澄澄水如蓝②,灼灼③花如绣。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④。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⑤。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相牵,秋水双波溜⑥。

    香焚金鸭鼎⑦,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⑧。

    注解:

    ①“四时”二句:一年四季,只有春天的景象最为旖旎富丽;世间万物,惟有美酒最能助人逸兴。

    ②澄澄水如蓝:清澈的湖水如同蓼蓝的颜色。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灼灼(zhuozhuo):鲜明的样子。

    ④柳外:柳树旁、柳树下。缆:系住。

    ⑤骅骝骤:骖马往来奔驰。

    ⑥秋水双波溜:形容双眼像含着一汪秋水似的流动,顾盼。

    ⑦金鸭鼎:鎏金的鸭形香炉。

    ⑧“月在”二句:这是袭用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欧词这两句描写的是初春元宵之夜青年男女约会偷期的情景。

    〔仙吕·一半儿〕碧沙窗外静无人②,跪在床前心忙要亲③。骂了个负心回转身④。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⑤。

    注解:

    ①仙吕,宫声七调之一,一半儿,是仙吕宫的一支曲牌。结句“一半儿……一半儿……”是它的定格。

    ②碧沙窗:用绿沙做的窗帘。李白《乌夜啼》:“碧沙如烟隔窗语。”

    ③亲:亲嘴,接吻。

    ④负心:犹今言:“没良心的”。《敦煌曲子词·望江南》:“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⑤肯:答应,许可。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②。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③,打马藏阄④,通五音六律滑熟⑤,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⑥,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⑦,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容⑧,歌金缕⑨、捧金樽、满泛金瓯⑩。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翫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瓴毛老野鸡,蹅踏得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翫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口燕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注解:

    ①南吕:宫调名,一枝花和梁州等均属这一宫调的曲牌。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起来表达同一主题,就是所谓“套数”。

    ②煞:拈、弄的意思。休:语助词。

    ③分茶攧(die)竹:两种古游戏名。分茶,指把茶均匀地分注在小杯里待客;攧竹,即画竹。

    ④打马藏阄:两种古游戏名。打马,一种赌博游戏;藏阄,类似猜谜。

    ⑤五音六律:五音,亦称“五声”,即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古代审定音乐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各六吕,合称十二律。

    ⑥银筝女:指乐妓。

    ⑦玉天仙:指妓女。

    ⑧金钗容:指歌妓。

    ⑨金缕:即《金缕衣》,乐府曲名。

    ⑩金瓯:盛酒器。

    占排场:为首、第一。功名首:功名居第一。

    都帅头:总头领。

    翫(wan):观赏。

    每:们。

    乍:初。围场:打猎场。

    蹅(cha)踏:踩踏。

    鑞(la)枪头:用鑞做的枪头,通常用以比喻好看而不实用的样子货。这里借指别人的中伤。鑞。锡与铅的合金,比银软得多。

    匾:同“扁”。

    铜豌豆: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性格无比坚强。

    恁(nen):那些。

    斫(zhuo):砍。

    锦套头:锦缎制的套头,喻圈套、陷阱。

    梁园:汉梁孝王所造的花园,也称兔园,又称梁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梁孝王好宾客,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皆曾延居园中,因而有名。这里代指汴京。

    东京:五代至北宋都以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为东京。

    洛阳花:指牡丹。古时洛阳以产牡丹花着名。

    章台柳:指妓女。唐代许尧佐传奇《柳氏传》载,韩翃与妓女柳氏有婚姻之约,后因离别阻隔三年,朝翃作《寄柳氏》词说:“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按,章台原为汉时长安中街名。

    蹴踘(cuju):古代一种踢球游戏。

    打围:古代指打猎时合围,后泛称打猎。

    插科:戏曲演员在表演中穿插的引人发笑的动作。常同“打诨”合用,称“插科打诨”。

    口燕作:不详。可能是一种表演性的游戏。

    双陆: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

    歹症候:恶习、坏毛病。

    兀自:还的意思。

    则除是:除非是。则,同“只”。

    烟花路:指妓女聚居地。

    〔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轻载虾万须,巧织珠千串①,金钩光错落②,绣带舞蹁跹。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④。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⑤。

    [梁州]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⑥,锁春愁不放双飞燕。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拂苔痕满砌榆钱⑦,惹扬花飞点如绵。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⑨,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⑩。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尾]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注解:

    ①虾万须:虾须、竹帘的别称。本篇赠着名杂剧女演员珠帘秀,巧妙地运用了借喻,谐音和双关语等艺术手法。陆畅《帘》诗:“劳将索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曲中两句是说,这珠帘子是用虾须串起珍珠做成的。

    ②金钩:指悬挂珠帘的吊钩。错落:指金钩的光彩互相交错照映。

    ③妆点就:打扮好,装饰好。

    ④取次展:随意展看。

    ⑤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是说珠帘摇动起来,四壁好象披上翡翠的阴影,它放射出的光彩使琉璃瓦都黯然失色。

    ⑥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侯家、谢府,未详。东晋时,谢安、王导同为高门世族。当时,另一显贵之家侯景欲向王、谢氏求婚,皇帝说,王、谢是高门世族,你配不上他们。可以与朱、张以下的人家联姻。侯谢,或即指此。这里以“侯家”、“谢府”泛指显贵的人家。紫帐,紫罗帐;红莲,红莲幕,比喻珠帘的华贵、高雅。

    ⑦拂:指珠帘摆动、拂拭。砌:台阶。榆钱:榆树未出叶以前,枝条间生出的榆荚,形似钱而小,俗称榆钱。

    ⑧抹回廓:雨淋湿长而曲折的走廓。抹,涂抹。萧萧:形容风雨声。

    ⑨筛曲槛:西风穿过长廓弯曲的栏杆。剪剪:形容风轻微而带有寒意。韩偓《夜深》诗:“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⑩透:照彻。长门:汉代有长门宫。这里泛指宫室门户。娟娟:美好的样子。

    凌波殿:即凌波宫,唐代宫室名。这里泛指水池边的殿堂。

    碧玲珑掩映的湘妃面:清澈的池水时隐时现的映出珠帘的影子。玲珑,形容池水明澈的样子。湘妃,传说中虞舜的两个的两个妃子名。舜南巡时,死后葬在苍梧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悲凄的泪水滴在竹子上,形成斑纹。这种竹称湘妃竹。用湘妃竹做的帘子称湘帘。

    十里扬州风物妍:妍,美好。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出落:长成。多用来赞美青年人的容貌体态。

    守户先生:看守门户的人。

    煞是可怜:非常可惜。

    奇擎(qinɡ):托举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