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工人家里,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弄得这家债务累累,贫困不堪。这个工人的妻子为使家庭尽快摆脱贫困,偿清债务,经与丈夫商议决定,两年前便去阿根廷共和国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通过丈夫的一个表兄介绍去一个富有人家当了女佣。
工人的妻子刚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时还经常与家里联系,但是,一年后,自从她有一次给家里的信上说身体不适后,就再无消息了。她丈夫给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表兄写了两封信询问究竟,均无回信。随后,家里又直接写信给雇佣她的那家主人,因地址不对,被退了回来,从此,两方就断绝了音讯。
她的丈夫和孩子都日夜担心她出了什么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寝食不安。
万般无奈之中,她丈夫只好求助意大利驻阿根廷使馆,请求帮助打听,但也毫无线索。
怎么办呢?该向谁去求援呢?工人的第一个想法是自己亲自去美洲一趟,以打听妻子下落。但他的工作怎么办?没有人工作谁来支撑家庭养活孩子们呢?他又想到让长子去,但长子刚刚参加工作,再说家里也很需要他,父子3人一筹莫展,只是忧心忡忡地度着时光。
一天早晨,13岁的小儿子马尔可突然很坚决地对父亲和兄长说:
“我到美洲去找母亲!”
父亲惊得睁大了眼睛:
“你?你才13岁呀,不行,不行!”
但是,马尔可却一再坚持要去,他像一个小大人似的沉着而又平静地说出了他去的理由与他此行的周密计划:
“爸爸,好多人都去过美洲,还有比我小的呢!上了船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下了船,我跟着大人一起上岸,上岸之后我首先打听表叔的家,我这里有表叔的名字和地址。那里打工的意大利人很多,总会有好心人告诉我的。只要我找到叔父,母亲的下落也就知道了。万一找不到叔父,我就去找大使馆,请他们帮我找到我母亲做工的那户人家。如果一时找不到,我就临时找份工作做。即使找不到母亲,我也能挣到回家的路费。”
父亲对马尔可十分了解,他知道这孩子机智勇敢,有很强的判断能力,也有吃苦耐劳和牺牲精神,他思前想后,别无他法,也只好同意了。
父亲开始为马尔可准备行囊和路费,并叮嘱他拿好地址和途中应注意的事项,然后于4月的一天傍晚同大儿子一起送马尔可上了船。
马尔可上了船后,一切都如他计划的那样进行,他跟随旅客们用餐安寝,还算平安,只是心里总想着母亲,有时会做一些离奇的噩梦,并从梦中惊醒。就这样,经过27天漫长的海上航行,轮船终于到达了阿根廷首都的巴拉他河。
那是5月中旬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映着粉红色的朝霞。马尔可认为这是一个吉祥之兆,他既高兴又着急,恨不能长上双翅立即飞到母亲身边。
他在船上时,曾把钱分成两份装着,为的是防止钱丢失。谁知还是丢掉了一份,是被小偷偷走了,但他并不感到吃惊和难过。虽然他的钱只剩下几里拉了,但他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母亲,钱丢了也没有关系。
马尔可提着小包袱和其他乘客们一起走上小艇。小艇又把他们送到离岸不远的地方,再由另一只船把他们送到码头上。
马尔可上了岸后便大步向城里走去。
走到街口,他向一个行人打听劳斯阿提兹街。恰好那人是个意大利人,他详细地给马尔可讲了路线。
依照意大利人的指点,马尔可很快就找到了劳斯阿提兹街15号。这是一家杂货店,马尔可看见一个头发灰白、戴着眼镜的女人在里面。
“你要什么,孩子?”女人用西班牙语问。
“请问,这是弗兰西斯科米尔利家的铺子吗?”马尔可鼓足勇气用意大利语问了一句。
“弗兰西斯科米尔利已经逃走好几个月了,他生意破产了。听说逃到离这里很远的巴伊阿布朗卡,刚到那儿就死了。这个铺子现在是我在开着。”女人又用意大利语回答说。
马尔可像当头挨了一棒,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脸色苍白。
女人见马尔可脸色变得像死人一样,吃惊地问他:
“你怎么啦?找米尔利有什么急事吗?你打哪儿来?”
马尔可见女人问他,便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讲了自己从意大利如何漂洋过海来寻找母亲的经过,以及为什么要先找表叔的原因,并再三恳求她能给自己一些帮助。
女人听了马尔可讲的话,很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叫来了曾给马尔可表叔当过小伙计的一个年轻人,问他知不知道马尔可母亲做佣的那个主人家。
年轻人说他知道并愿意带马可尔去找。
马尔可谢过热心肠的女人便随年轻人朝前走去。
走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很漂亮的铁栅栏门前,那年轻人用手指了指,转身离去。马尔可大着胆拉了拉门,一个白胡子绅士打开门走出来。
“请问美奎兹先生家住这儿吗?”马尔可不安地问。
“从前住这儿,现在不在了。他搬到科尔多瓦去了。”那绅士用意大利语回答,夹着西班牙口音。
“科尔多瓦?”马尔可叫道,“科尔多瓦在什么地方?他家的女佣呢?她是我母亲!也跟他们去了吗?”
“你是说那个女人吗?她已随主人一起走了!”
“那我到科尔多瓦去!”马尔可毫不犹豫地说。
“啊,孩子,科尔多瓦离这儿有好几百里路呢。”
绅士见他可怜,便又开口说:
“进来吧,孩子,我写封信给你。”
说完,他领着马尔可走进客厅,在一张桌子前坐下。
绅士考虑了一下,便写了一封信,封好,交给马尔可说:
“孩子,你先带上这封信到波卡市,那儿有一半部是热那亚人。从这儿到那里有2个小时路程,途中随便问谁都会告诉你的。到了波卡市就去找信上这个人,那里人人认识他。你把信交给他之后,他明天就会安排你到罗萨里奥城,把你介绍给一个人。那人会设法让你到达科尔多瓦。这样,你就可以找到美奎奈兹家和你的母亲了。”
绅士说完,又拿出几个钱塞给了马尔可,并鼓励他要坚强。
马尔可感动极了,他实在说不出更多的话来,只深情地说了声“谢谢!”便走出绅士家。
2个小时之后,马尔可终于来到了波卡城。那夜他来到一家小客栈里同一个码头工人一起住了一夜。
第二天,他坐在一堆木材上,昏昏沉沉地望着河上来往的船只,等了差不多一整天时间,最后才搭上了开往罗萨奥的水果船。这只船在这条大河上航行了3天4夜。第5天的黎明时分,水果船终于到达了巴拉那河畔的罗萨里奥。
马尔可一上岸,就进城去找当地的一个绅士。可管家告诉他绅士于昨天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去了,要一个月后才回来。
马尔可请求管家能够收留他,但被无情地拒绝了。
马尔可像被冰水从头泼下来,心都凉了,他差一点歪倒在地上,过了好一会,才慢慢提起衣包走开了。
他的心几乎要碎了,头也在发晕,无数难题一下子堆在了他面前。怎么办?该到哪里去呢?从罗萨里奥到科尔多瓦乘火车有一天的路程。可是他所剩下的一点钱只够吃一天的面包,到哪里去弄路费呢?他想到了就地打工,但干什么呢?谁要他呢?他又想到了讨饭,但刚才他那样低声下气地求人还吃了闭门羹!他完全绝望了!
然而,正在这时,在水果船上与马尔可坐对面的伦回底老人恰巧从此经过,发现了他。
老人了解到他的处境后便把他领到了一家意大利旅馆。在这里,意大利同乡们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捐出了42个里拉。
马尔可激动不已,从来没喝过酒的他,拿起一满杯酒,敬谢所有的好心人,然后一口气喝了下去。
次日,天刚亮,马尔可就出发了。他兴高采烈,对寻找母亲充满了希望。
火车在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奔驰,马尔可怎么也睡不着,他打了一个盹又醒了。外面的景色依然是荒凉一片。他看见车厢另一端坐着3个围有花巾的大胡子男人,正望着他低声谈话。他脑子里快速闪过一个念头:他们一定是些强盗,想杀掉他,抢走他的包袱。本来他已经冻病了,还发着高烧,精神已经错乱了。那3个人还在盯着他看,其中有一个还慢慢向他走过来。这下他终于被吓坏了。张开双臂向那人猛冲过去,大声喊叫着:
“我什么也没有,我是个穷孩子,一个人从意大利来寻找母亲的,你们想害我,我同你们拼了!”
他喊着,一头向那人撞去。
那3个人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们一把拉住十分可怜的马尔可,说了许多消除误会和安慰的话。但他一句也听不懂,牙齿冻得直打颤。那3个大胡子解下自己的围巾裹在他身上,让他躺下。天黑时,他睡着了。
等到那3个大胡子把他叫醒时,火车已经到了科尔瓦多了。
马尔可迫不及待地一路打听美奎兹工程师家的地址,直到夜里才到达目的地,但看门的老妇人又告诉他,工程师先生3个月前就已搬到图库曼去了。
经老妇人指点,马尔可跟随一个车队走了2个星期到达了圣地亚哥,这里离库曼还有2天2夜的路程。
马尔可拿着车队头领给的两个面包,背着衣包一步步朝荒野走去,他不时扭头望望车队,直到它们在尘土飞扬的荒野中消失。
走啊,走啊,马尔可面前出现了连绵起伏的青山,那白雪皑皑的山峰很像阿尔卑斯山的冰峰。他感到多么亲切,好像又回到了故乡意大利。马尔可其实并不知道他面前的青山正是美洲大陆的屋脊——安第斯山脉。它从提厄拉费哥一直横亘绵延到北冰洋,跨越了110个纬度。
越往北走,越是接近热带了。他感到暖洋洋的,再也不感到寒冷了。途中,偶尔有一些小村舍和铺子,他便在小铺子里面随便买些食物充饥。他还常常见到一些印第安妇女和儿童常常盘腿坐在路边,神情严肃地注视看他,头机械地随着他转动。
第一天,马尔可拼命地奔走,直到精疲力竭,夜间他就睡在树下。
第二天,他感到十分疲乏,鞋底也被磨穿了,脚底也磨起了血泡。夜里,他躺在沟边的草地上,仰望着闪烁的点点繁星,感到就像母亲在注视自己一样。
可怜的马尔可!要是此刻他的母亲知道他就躺在这里,她一定会发疯的,她也一定会不顾死活地连夜赶到这里来寻找自己心爱的儿子!虽然她此刻正在病中,还躺在美奎兹先生家中一楼的一间屋子里。
第三天清晨,马尔可又背着他的破衣包,一拐一拐地来到了图库曼。这是一个新兴的城市,是阿根廷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马尔可好像又回到了他曾经走过的城市——科尔多瓦、罗萨里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这里有着同样长而宽阔的街道,低低的白房子。他向所有门窗张望,注意街上每一个女人。人们也常常以好奇的或厌恶的目光打量着这个衣衫褴褛、满脸污秽的少年。他想打听路上的每一个人,可他看到人们的目光后又没有开口的勇气。
后来,他看到一家旅店挂着意大利招牌。他慢慢蹭到门口,鼓起勇气问:
“请问,你知道美奈兹家在哪里吗?”
“是工程师美奎兹家吗?”店主问。
“正是他!”马尔可答道。
“他不住图库曼。”店主说。
马可尔像被人捅了一刀,绝望地大叫一声,差点晕倒在地。
店主人急忙走过来,把他拉进店里,扶他坐下,又对他说:
“不要着急,工程师先生虽然不住在图库曼,但他离这儿不远,几个小时就到了。”
“真的吗!快告诉我怎么走,我要去找我的母亲。”马尔可一下清醒过来。
“你母亲在他家吗?”店主问。
“是的,给他家做女佣。”马尔可回答。
“噢,好像是热那亚人。前不久我去那里还见到过她呢。”店主回忆说。
听说店主见过母亲,马尔可再也待不住了,他催促店主快告诉他路线和地址。
“你已累成这个样子,在本店休息一夜,洗个澡,明天再去也不迟。”店主劝他。
“不,不行!我一刻也不能等了,马上就出发,就是累死我也得赶去!”马尔可毫不动摇。
好心的店主见他铁了心,便关上店铺,把他一直送到城外,指给他道路,又叮嘱了一番,并亲眼见他上路才转身回城。
马尔可背着书包,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着,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路边浓密的树荫中。
这一个星期以来,马尔可母亲的病情加重了。早在美奎兹一家搬迁到科尔多瓦时,她就已经生病了,加上搬出时和搬迁后的忙乱,更加重了她的病情。后来,她更失去了与丈夫和表兄间的联系。但是,主人家对她很好,对她的病十分关心,生活上也像亲人一样照顾她。
然而,她的内脏生了肿瘤,必须动手术。她已经两个星期不能起床了。就在马尔可寻母途中频频呼唤她的时候,主人夫妇正站在她的床前,委婉相劝,希望她接受手术,但她坚决不肯,不停地哭着说:
“不,主人,不用再为我费心了,我已经不行了,肯定会死在手术刀下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我好好地死去吧!我若死了,我的灵魂都会保佑你们健康平安的!”
主人耐心劝慰,告诉她寄往热那亚的好几封信一定会有回音的,要她放心,同时又劝她为了孩子们也应该接受手术,健康地活着。
哪知不提孩子还好,一提到他们,她反而更加痛苦,更加绝望了。她咬着手指,泣不成声地说:
“我可怜的孩子们可能如今都已经死了!让我也死吧,我们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相聚。我已做好准备了,你们的大恩大德我在世不能报答,死了也要保佑你们一家!”
她的身体实在太虚弱了,最后她闭上眼睛昏昏睡去,像死了一样。
这天夜里,她的生命已危在旦夕,在清醒过来时总是抓着头发叫喊着:
“天啊,我就要死在这里了吗?可怜的孩子们再也见不到母亲了!小马尔可!才13岁,他多么爱我,多么需要我啊!今后谁管他啊!他会饿死的!不,我不能死!我要做手术,医生,快来救救我,我要回家去!”
主人夫妇流着同情的泪水,拉住她的手安慰她。
这时已是半夜时分,她可怜的马尔可已经沿河走了好几个小时了。现在马尔可已经忘记了疲劳,也不再觉得孤独。他一想到母亲就在近处,便觉得精神倍增,产生了成人一样的勇气和力量。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离去,乳白色的晨光已经在树顶晃动了。
就在今天中午12点钟,图库曼的一位年轻大夫和助手已来到马尔可母亲床前,准备给她动手术。谁知怎么劝她也不干了,只是不停地流泪。
她含着热泪想跟女主人再说些什么,可是女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人叫出去了,男主人也不在只剩下两个看护她的女人和医生的助手。嘈杂的脚步声和低低的谈话声从隔壁传来,病人以呆滞的目光注视着门口,侧耳倾听着,但听不清讲些什么,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会儿,医生微笑着进来了,随后主人夫妇也进来了。用高兴得发抖的声音对她说:
“有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好消息要告诉你,请你不要过分激动,因为你的身体实在太虚弱了!”
病人睁大了眼睛,迫切想听下文。
“给你看一个人,你最喜欢的一个人!”
病人用力抬起头来,望了望女主人,然后把目光转向门口。
“啊!马尔可,我的孩子!”可怜的母亲太激动了,一时支持不住,昏倒在床上。
马可飞奔过去,抱住母亲呼唤着。
过了一会儿,她缓过气来了,不住地吻着马尔可,说:
“这真的是你吗?长这么大啦!谁带你来的?什么?一个人?我不是在做梦吧?是妈把你害苦了啊!瘦成这个样子!快,快,快跟妈妈说说!”
突然,她又转向医生,请求说:
“快请给我做手术吧!一刻也不要耽误,我想快些好起来!哦,你们把马尔可带出去,不要让他听见。马尔可,亲爱的,不要害怕!我以后再详细告诉你。来,亲一下,去吧!”
马尔可被领出去了,其他人也都退了出去,只有医生和助手在里面。
美奎兹先生把马尔可带到了远一点的一间屋子里。马尔可心神不安地问:“我母亲得了什么病?医生要干什么?”
美奎兹先生告诉他,母亲身体里长了肿瘤,现在要动手术,叫他不要害怕。
一个小时以后,医生叫美奎兹把马尔可带过来,高兴地告诉他说:
“手术非常成功,你母亲得救了。”
马尔可立刻跪在医生脚下,连连说:
“谢谢您,大夫。”
医生连忙扶起他来,说:
“好孩子,要不是你,上帝也救不了她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