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还没有高倍望远镜。为了能够准确地观测到天体运动,开普勒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了一架高倍清晰的望远镜。虽然他视力不佳,但是,他坚持每天观测天象,从来没有放弃过,同时,他还坚持做观测记录,并对观测记录进行分析研究。
1604年9月30日,开普勒在“蛇夫座”的附近,发现了一颗新的星体。这颗星体,在最亮的时候,比木星还要亮。出于一种敏感,对这颗新的星体,开普勒进行了长达十七个月的追踪观测,然后发表了他的观测结果。这颗新星,在历史上被称为开普勒新星,这实际上是一颗银河系内的超新星。1607年,开普勒观测到了一颗更大的彗星,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哈雷彗星。
开普勒不但自己亲自观测天体,还对前人留下的各种天文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开普勒经过反复推算,他发现了“火星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于焦点之一的位置”这一定律。
接着,他又发现,虽然火星运行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但是,从任何一点开始,在单位时间内,它的向径扫过的面积却是不变的,即“行星的向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1612年,开普勒在观测及研究中,又发现了,“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等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
开普勒的这三大发现,就是有名的“开普勒三定律”。这三大定律,对于天文学和物理学,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然而,开普勒虽然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是,他的一生却是在极端艰难贫困的条件下度过的。1630年,他有几个月都没得到薪俸,经济很困难,他不得不亲自前往雷根斯堡索取。到那里后,他突然发烧,几天后就于贫病交加中去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