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观赛必读-田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 田径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田径运动的起源

    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走或跑相当长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田径运动是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从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劳动基本技能的走、跑、跳、投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现代运动项目。田径包括男女竞走、跑跳、投掷等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

    百余年来,世界各国对田径运动的称呼不尽一致,但是,对田径运动的定义大同小异,田径运动的内容也基本相同。随着田径运动的迅速发展和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性竞赛增多,国际学术交流频繁,人们对田径运动的认识不断地加深。根据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简称国际田联,英文缩写为IAAF)《田径手册》(2002年~2003年)第二章国际田联章程第一条,田径运动定义为“径赛和田赛运动,公路跑、竞走和越野跑”。可见,田径运动包括田径场内的田径运动内容,也包括场外的田径运动内容。

    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了第一届古奥运会,从那时起,田径运动就是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的一些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项目。至今已举行的各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比赛项目之一。

    “田径运动是基础。”田径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对增强中华民族的体魄和提高田径运动水平都至关重要。田径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田径与游泳、射击被视为奥运金牌三大项目,46枚金牌也是奥运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也由此而来。

    二、田径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田径运动引进和开展的阶段(1910年~1948年)

    由于当时经济十分落后,民不聊生,战事频繁,田径运动开展得很差,成绩很低。但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它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成就:第一,引进、学习和开展了现代田径运动。旧中国第一、第二届全运会(1910年、1914年)田径赛的组织、规程、规则的制定和裁判员、工作人员等,大多是外籍教士包办,径赛距离和田赛成绩都采用英制单位。1924年第三届全运会田径赛开始由中国人自己主办,径赛距离和丈量田赛成绩都采用了米制单位。这些不可缺少的引进和学习,是我国现代田径运动的开端,也是早期田径工作者在我国田径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第二,旧中国第四、第五届全运会(1930年、1933年)田径赛较早地设立了女子比赛项目(1930年6项、1933年11项)。1928年的奥运会开始设立女子比赛项目5项,1936年也仅6项。这个事实表明,我国早期田径工作者较早地重视和设立女子田径比赛项目,努力地开展女子田径运动。这在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统治和影响的国度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它对旧中国女性的解放,对今日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因素。第三,中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公开声明拒绝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不畏强权的高尚情操,获得世人敬佩与赞扬,为中国运动员做出了榜样。

    2.第二阶段,田径运动迅速普及和提高的阶段(1949年~196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田径运动获得了迅速普及与提高。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都为普及与提高田径运动竞技水平创造了各种条件。例如,大量增设田径场馆、现代器材;国家体委和许多省市成立体育学院和体育系科,大量培养田径教学、训练、科研、管理人才;相继建立很多体育学校和业余体育学校(其中都有田径班),大、中、小学的田径运动获得广泛的普及和提高,培养出了一些优秀田径运动员,并且有的运动员开始向世界田径运动高峰攀登。1957年,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创造了女子跳高世界纪录,震动了世界田坛。1959年第一届和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田径赛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里,我国男女跳高、跨栏以及女子铁饼等项目,培养出了一批世界水平的运动员。1965年,我国已有50多名运动员的成绩达到了1964年第十九届奥运会田径项目报名标准。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有些田径项目的成绩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这个时期,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主要是与当时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运动员比赛、交流,与西方田径运动员比赛的机会很少。但在这个时期,我国翻译出版了一些苏联、美国、日本等国的田径专著,也发表了我国很多田径专家学者的专著、论文等,编写出版了我国体育院、系的田径运动教材。田径运动的技术教学、训练和学术研究都很活跃,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3.第三阶段,田径运动遭受浩劫,运动水平显著下降阶段(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许多省市田径队被解散,许多田径教师、教练员、科研人员遭到批判。否定和销毁了田径教材、论著,取消了裁判员、运动员等级制度,有些田径场馆变成了会场、田地,田径比赛几乎完全停止了。许多有才能、水平较高、正向田径运动高峰攀登的运动员夭折了,给中国田径运动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致使我国与世界田径运动水平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男女分别落后大约25年和20年。

    4.第四阶段,田径运动迅速恢复发展,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阶段

    (1977年至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广大田径工作者积极工作,青少年田径运动得到迅速恢复和开展,运动员刻苦训练,对科学训练的认识达到较高的水平,参加世界性、国际性比赛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多,我国田径运动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83年~1984年我国运动员朱建华分别以2.37米、2.38米、2.39米的成绩,连续三次创造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同期,阎红、徐永久打破女子5公里、1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1984年,我国运动员首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朱建华获得男子跳高铜牌,田径共得24分。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李梅素获女子铅球铜牌,田径共得14分。1990年第十届亚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员共获29枚金牌。1991年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黄志红和徐德妹分获女子铅球和标枪的金牌。1992年第二十五届奥运会,陈跃玲获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中国田径运动员实现了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黄志红获铅球银牌;曲云霞和李春秀分获女子1500米和10公里竞走铜牌。1993年第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我国女子田径运动员获得4金、2银、2铜奖牌的优异成绩。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一时成为世界田坛的一支劲旅。1993年我国第七届全运会上,曲云霞以3分50秒46的成绩创造了女子1500米世界纪录;王军霞以8分06秒41和29分31秒78的成绩分别创造了女子3000米和10000米世界纪录。这是我国田径运动成就辉煌的一年。1994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我国田径运动员共获22枚金牌。1995年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仅有黄志红获女子铅球银牌。在这一年的国际、国内田径比赛中我国运动员成绩平平或下降。只有同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城运会上,王军霞长跑水平的逐渐恢复和新秀姜波等的出现,给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1996年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上王军霞获女子5000米金牌,10000米银牌。有8名田径女运动员进入前8名,田径共得41分。男子田径比赛成绩平平。1997年8月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田径运动员奖牌数为零,令国人担忧。1997年10月我国第八届全运会田径赛多数项目成绩大幅度提高,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姜波以14分28秒的成绩打破女子5000米世界纪录。姜波等还冲击并逼近了1500米世界纪录,辽宁、山东、河南、云南还有一批女子中长跑新秀出现,再令国人振奋。1998年12月第十二届亚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员共获15枚金牌。

    几十年来,我国有近30名优秀选手分别创造男女跳高、女子中长跑、竞走、撑杆跳高和三级跳远的世界纪录或世界青年纪录,培养出一批如郑凤荣、朱建华、王军霞、曲云霞等世界影响较大的运动员,同时也造就了黄健、胡鸿飞、马俊仁等一批世界著名教练员。

    (二)世界田径运动现状

    1.许多国家都重视开展群众性田径运动

    许多国家定期举行职工、农民、军人和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有的国家承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包括田径赛)和伤残人田径运动会。有的国家还开展对田径运动健身内容与方法、终生田径运动的研究与实践。成千上万个大、中、小城市,利用各自的环境特点,定期地、纪念性地举行万人长跑。

    2.比赛次数增多

    比赛项目增加,比赛规模加大,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周期中的准备期缩短,比赛期延长。在每四年举行一届奥运会的基础上,1983年国际田联又设立了每四年一届的世界田径锦标赛,1985年开始又每年设立15场田径系列大奖赛。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将四年一届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改为每两年一届。此外还有每两年或每四年举行一届的各种洲际规模的比赛,如洲际田径锦标赛、欧洲杯赛、亚运会、东亚运动会以及世界室内田径赛等。国际间大规模田径赛频繁,为各国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很多的比赛机会。

    近几年来,女子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链球和2000米障碍已开始训练和比赛,其中三级跳远和撑杆跳高已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承认这两项的世界纪录。高水平运动员为参加大赛,全年的准备期较短,比赛期延长。

    3.田径运动员职业化,训练更加科学系统化,世界纪录不断更新

    国际田联是业余的国际田径组织,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业余选手。但是,随着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体育向商业化、职业化的转变,许多运动员将田径运动竞赛作为自己的职业,这些职业运动员能更自觉、更集中精力地投入训练,保证训练的科学系统性。

    现代田径训练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用电脑控制负荷量的强度,用各种仪器测试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用高速摄影机和录像分析研究技术动作,用专门器械发展专门能力等,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在中长跑、竞走和马拉松运动员训练中还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运动员的职业化,训练的科学系统化,极大地提高了训练效果。当然,田径场馆、器材设备的现代化以及裁判工作广泛采用现代科技电子仪器等也为提高运动竞赛水平创造了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田径水平迅速提高,世界大赛竞争激烈,世界纪录不断更新。在奥运会田径赛的40多个项目中,很多项目的世界纪录都被刷新。其特点是男子打破世界纪录较多,女子较少。女子在中长跑、40米栏以及竞走和新增设的三级跳远、撑杆跳高等少数几个项目上改写了世界纪录,大部分项目的纪录尚未受到冲击,特别是女子投掷项目的整体水平比80年代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是很值得分析研究的。

    4.重视营养与恢复,加强兴奋剂检查

    现代世界田径运动水平很高,运动员训练负荷和强度较大,体能消耗也很大,没有必要的营养补充和恢复手段是不行的。科学的营养搭配,用合理膳食和有针对性营养补剂快速补充体力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肌肉内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以及糖元的储备量等是很必要的。通过按摩、牵拉、桑拿浴等各种手段加快代谢物质的消除过程,消解局部肌肉的僵硬或痉挛,使紧张收缩后的肌肉得以充分放松,听轻快优美的音乐以使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放松、恢复等,这些都成为大负荷的训练或比赛后所经常采用的一些措施。

    当然,科学的营养补充与违禁药物要有严格区别。在世界田径运动中,为了追逐名利,存在使用兴奋剂现象,甚至已达到泛滥的程度,屡禁不止。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田联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赛外飞行检查,即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对运动员进行检查。飞检人数、次数逐年增加,有些运动员一年内要接受10~20次检查,为制止兴奋剂泛滥起到很大作用。这些措施保护了广大运动员的利益,使田径运动健康发展。

    5.世界田径运动实力新格局的开端

    20世纪90年代前,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是世界三大田径强国,在世界田径大赛中长期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苏联解体后分成十几个共和国,有更多的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其中俄罗斯仍较强,乌克兰也有一定实力,但都不能与美国抗衡。所以,德国统一,并未形成“1+1=2”的实力,反而弱于前民主德国的实力,也不能与美国抗衡。当今世界田径大赛中美国是一枝独秀。许多国家注重发展自己的强项,其中肯尼亚可称是中长跑强国。在世界田径大赛中,除美国能获得较多的金牌之外,许多国家的运动员也能成为金牌得主,这有助于更广泛开展田径运动和迅速提高世界田径运动的水平。

    三、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

    1.田径运动在更多的国家里将更普及、更广泛地运用于健身

    随着很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周工作时、工作日的减少,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将有更多的人们参与不同项目的田径运动,以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2.世界田径运动实力的格局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国在世界田径大赛一枝独秀的局面将受到多国运动员的冲击。美国男子仍可保持金牌优势,女子田径夺金实力将会减弱,美国田径总体实力也会削弱。俄罗斯、德国将逐步恢复元气,尤其女子田径实力将变强,总体实力增强。中长跑项目优势将由一些发展中国家运动员占有。

    3.女子将争取到和男子比赛项目相同的权利,女子田径运动将进入崭新的阶段有望在几年内增加女子链球和障碍跑比赛项目,国际田联将承认这两项的世界纪录。科学与实践都证明,男子从事的田径项目,女子也都能胜任,女子训练内容、方法及其负荷等将更接近男子。

    4.田径运动员职业化、训练科学化将会进一步发展

    随着世界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田径运动训练水平的迅速提高,夺冠军、获金牌难度的增加,比赛设立高额奖金、出场费等,使田径运动员职业化将进一步发展,这也有利于管理和训练工作,实际上也得到国际田联的承认和指引。世界田径水平的迅速提高,也要求采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训练和研究工作。

    5.禁止兴奋剂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兴奋剂的检测手段将更加科学,服用兴奋剂的种类还会增加,方法更加隐蔽,兴奋剂的检测工作仍会很艰巨。

    第二节 田径运动基本规则

    一、田径运动比赛项目的分类

    现代世界田径运动的分类,在径赛、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这五大类之下,包含许多田径比赛项目的分类,这也是按国际田联承认世界纪录的项目进行分类。此外,各国也可根据国情按本国比赛项目、记录进行分类。如前苏联田径运动的分类为:竞走、平跑、自然条件下的跑、超越障碍跑、接力跑、跳跃、掷、推及全能九大类。在这九大类中,又划分项目类别,将自然条件下的跑分为越野跑、公路跑,接力跑分为短距离、中距离及混合距离接力跑等。按项目类别和性别、年龄、组别再分很多比赛项目,如全能就有10个比赛项目,接力跑有13个比赛项目。中国、日本田径专著或教材中主要按走、跑、跳、投和全能五个部分,以及结合本国男女青少年年龄组别进行田径分类和田径运动的比赛项目分类。

    当今国内外田径运动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性别、年龄、比赛项目和比赛场地(室内与室外)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的。

    (一)世界田径比赛项目分类

    迄今为止,国际田联承认的世界纪录已有166项。

    (二)我国田径比赛项目分类

    各国为参加世界性的和国际间的田径比赛,使本国的训练和竞赛与世界接轨,都沿用或参照国际田联承认的世界田径纪录比赛项目。同时,各国也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需要确定一些比赛项目。

    二、田径运动比赛规则

    规则是裁判执法的依据,是裁判员、参赛人员和与赛事发生关系的其他人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保证公正竞赛的重要手段,极具权威性。中国是国际田联的组织成员,因此国际田联批准的国际田径竞赛规则必然是中国田径竞赛规则的主体。

    国际田联手册中规则部分的修改是由国际田联代表大会通过决定的。代表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修改后的规则由国际田联通知(即将新规则寄发)各会员协会执行。中国田径竞赛规则出版发行周期一般是四年,对国际田联修改的规则,中国田径协会发出书面通知给各有关单位,包括各省市体委、行业体协、直属体育学院及其他需要使用规则的部门,以保证新修改的规则能尽快得到执行。

    (一)径赛基本规则

    1.短跑及中、长跑

    在田径运动会中,所有赛跑项目(包括跨栏及接力跑)都属于径赛项目。参赛者的名次,决定于其身体躯干(有别于头、颈、臂、腿、手或足)抵达终点内侧垂直线时的顺序。径赛成绩相同而影响进入下一赛次时,若情况许可,均予以取录,否则应予重赛。在决赛中成绩同是第一,总裁判有权决定是否重赛,若认为无须重赛,则维持比赛结果;至于其他名次,就算成绩相同,也无须重赛。

    在国际赛事中,所有400米或以下的径赛项目,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及使用起跑器。在“各就位”及“预备”口令之后,参赛者应马上完成有关动作,任何参赛者不能在合理时间内完成有关动作,则属起跑犯规。除此以外,在“各就位”后,以声音或动作扰乱他人,属于起跑犯规。在枪声响起前有任何起跑动作,也属起跑犯规。对起跑犯规的参赛者,发令员应予以警告,再犯则取消其参赛资格(此例不适用于男子十项全能及女子七项全能比赛)。

    400米以上的竞赛项目,口令只有“各就位”,当所有参赛者均准备妥当及静止后,便可鸣枪开始比赛。

    在划分线道进行的径赛项目中,参赛者不得越出指定的赛道,否则会被取消资格。在任何径赛项目中,若冲撞、突然切人或阻碍其他参赛者,也会被取消资格。反过来说,任何参赛者被推或迫离指定的赛道,只要未获得实际利益,不必取消其参赛资格。同样,任何参赛者在直道中越出其跑道或在弯道中越出其跑道外侧,只要没有得益及阻碍他人,也不算犯规。

    (1)跑道规则

    起跑动作运动员在所有短跑比赛、110米跨栏和4×100米接力赛中自始至终都必须在自己的跑道里。800米和4×400米接力赛起跑是在自己的跑道里,直到运动员通过标志可以串道的分离线才能离开自己的跑道。在小组第一轮比赛中,运动员被排在哪一个跑道上是由计算机自由排列出来的。其后的各轮比赛,跑道的选择依据运动员在上一轮的比赛成绩而定。这个规则的目标是让更优秀的运动员可以排在靠中间的跑道上,好的跑道是第3、4、5、6号跑道,它们应由排名前4位的运动员分别占据。第1、2、7、8号跑道则由后4名占据。

    (2)起跑

    发令员的枪一响,赛跑就开始了。发令员首先要保证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正确,然后喊一声“各就位”和“预备”,最后发令枪响。如果有运动员抢跑,发令员就会宣布起跑犯规。如果犯规的运动员再次抢跑就会被取消参赛资格。不过十项全能和七项全能规定三次犯规才取消资格。参加短跑比赛的运动员(从100米到400米)和接力赛的第一棒运动员都必须使用起跑器。800米以上的赛跑项目是站立式起跑,发令员只喊“各就位”,然后就鸣枪。

    (3)获胜

    胜者是第一个身体触到终点线的运动员。两个运动员竞争进入下一轮的权利,在比赛中两人撞线时间相差少于1‰秒则两人可以同时进入下一轮;如果时间差的测量实现不了,就由抽签决定谁进入下一轮。如果决赛中出现这样的情况,裁判可以安排两名运动员单独重新比赛一次,重赛不可行就产生并列冠军。

    (4)分轮和分组

    比赛被分成两轮、三轮或者四轮进行,主要依据参赛者数目而定。每组比赛的前两名运动员可以进入下一轮比赛,在很多比赛项目中小组第三也可以出线。预备赛采用交叉排序法排定分组的结果,这种方法规定按成绩排名,将排名靠前的运动员平均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去。成绩排名是根据运动员在上赛季的最好成绩排出的。在其后的各轮比赛中,分组依据运动员在前一轮的比赛成绩。如果可能,同一个国家的运动员应该分到不同的组中去。

    (5)风速助力

    在短跑或跨栏比赛中如果顺风风速超过2米/秒(7.2公里/时),那么比赛创造的成绩就不能成为新的世界纪录。

    (6)环形跑道

    环形跑道是椭圆形的,有400米长,内部画着跑道线。环形跑道内沿有5厘米高的边线,跑道线之间间距1.22米~1.25米。赛跑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环形跑道从内向外依次是第1号~第8号跑道。

    2.接力赛

    在所有的接力赛中运动员必须在20米的交接棒区域里完成交接棒。完成交接棒后,运动员必须留在本队的跑道中直到各队交接棒全部完成,否则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如果运动员在接力比赛中掉棒,只有他本人能将棒重新捡起。运动员可以离开自己的跑道捡棒,但不能妨碍其他运动员的比赛。

    (二)公路赛基本规则

    男、女标准比赛项目为15公里、20公里、半程马拉松、25公里、30公里、马拉松(42.195公里)、100公里和公路接力赛跑。

    建议公路接力赛跑的距离与马拉松相同。理想路线为一条5000米的环形路线,各段距离分别为5公里、10公里、5公里、10公里、5公里、7.195公里。青年组的公路接力赛跑,建议比赛距离为半程马拉松,各段距离为5公里、5公里、5公里、6.098公里。

    建议公路接力赛跑在4月、5月或9月~12月举行。

    此类赛跑应在公路上进行。如果交通繁忙或环境不适于比赛,赛跑路线可设在路旁的自行车道或人行道上,并加以适当的标志,但不得通过路旁草地等柔软地段。比赛起点和终点可设在田径场内。

    建议按标准距离举行公路接力赛跑时,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比赛距离的30%。

    测量公路赛跑的比赛路线,应在举行比赛的公路上,沿着运动员所能跑过的最短路线进行测量。

    建议采用“经过标定的自行车测量法”进行测量。

    为防止在以后测量时发生路线长度不够的问题,建议设计路线时加入一个“防止路线缩短系数”作为自行车测量时使用,该系数应为0.1%,这意味着每1公里的路线要有1001米的“测量长度”。

    如计划在比赛当天使用临时性设备诸如锥形物、栅栏等标明部分路线的界限,必须最迟在测量时就应确定此类计划,并应在测量报告中附有此类设置的成文规定。

    建议在公路上举行标准距离的赛跑,起点和终点之间海拔下降不超过1‰,即每公里下降不超过1米。

    应以公里为单位,向运动员显示赛程的距离。

    举行公路接力赛跑,应在所跑公路上画出5厘米宽的横线作为每段距离的标记和起点线。在各段起点线前后10米处画一条5厘米宽的横线作为接力区的标志,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所有交接程序。

    公路赛跑组织者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安全,组织者应保证中断来往交通,即禁止机动车通行。

    在一个项目的进程中,由组委会指派的可清晰识别的医务人员进行的现场医务检查不应被视为是对运动员帮助。

    在比赛中,如组委会指派的正式医务人员命令某运动员退出比赛,该运动员必须立即执行。这些医务人员应清晰佩戴袖标或穿着背心或其他类似能识别的服装。

    各项赛跑的起点和终点应备有饮水和其他适当饮料。

    10公里以下各项目应根据天气情况,以2公里~3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饮水、用水或饮料站。

    10公里或10公里以上项目应从起点开始以大约5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饮料站。此外,应在两个饮料站中间设置只供水的饮水、用水站,并可根据天气情况多设置一些。饮料可由大会提供或由运动员自备。自备饮料应放在运动员所指定的饮料站。饮料放置要便于运动员拿取或由经批准的人员递给运动员。运动员在饮料站以外的地方拿取饮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由运动员提供的饮料,自该运动员或其代表上交之时起,应始终处于组委会指派人员的监督之下。参加马拉松赛的男、女运动员年龄应限于在比赛当年12月31日满18周岁及以上者。

    公路接力赛跑还应执行以下规定:

    (1)准备接力区:准备接力区长度为50米,在距离起点较近的接力区分界线后沿向后50米处画一条5厘米宽的白色横线,以标明准备接力区的位置。

    (2)接力带(简称“带”):宽10厘米,长180厘米~200厘米。运动员必须将“带”由肩上斜背至异侧腋下,进入准备接力区后方可取下拿在手中。亦可采用其他经批准的传接器材和方法。

    (3)传接“带”:接“带”运动员应在裁判员指挥下,按照同队传“带”运动员跑至接力区准备线时的先后顺序,在接力区内自左至右排列在各自的接“带”位置上。一旦传“带”运动员跑进准备接力区,接“带”运动员不得改变其原来排列的顺序。传接“带”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以“带”为准。交完“带”的运动员从接力区右侧退出比赛路线,退出接力区时不得妨碍其他跑进的运动员。

    (4)以各段距离的分界线作为分段计时的终点线。

    (5)除计算比赛的团体名次外,还应按成绩计算每段距离的个人名次。如果有一名运动员犯规,则取消全队和犯规运动员的录取资格。但该队跑完各段距离的其他运动员的个人成绩仍然有效。

    (三)竞走基本规则

    竞走比赛是奥运赛程中最让人精神紧张的一项比赛。还记得第二十八届奥运会赛场上,当澳大利亚选手结束了漫长的20公里比赛,最终率先进入体育场时,因为第三次犯规而被无情地提前终止了比赛。那由天堂到地狱的一瞬间,运动员和观众全都唏嘘不已。竞走比赛的严苛和技术水平的高难度由此可见一斑。

    竞走

    竞走比赛有两个核心规则。竞走运动员使用与众不同的步法,看起来很特别,但这种步法是规则规定的。第一,一个竞走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有一只脚落在地面上。第二,从前进脚落地的一刻起直到腿部达到垂直地面的姿势,腿部必须保持直线,膝盖不能弯曲。有9名裁判分布在比赛线路上监督任何运动员的犯规动作。他们不使用电子设备帮助判断,因为规则规定参赛者要由裸眼监督。当裁判看到竞走运动员将要犯规时就提醒运动员一次。提醒一般是通过在道路两边向犯规者出示白色标志来表示的,此后裁判员会通知主裁判。如果三个裁判都警告了同一运动员,该运动员就会被罚出局。

    比赛中裁判可以将推撞或者阻碍他人的运动员罚出。跑道径赛中运动员自愿离开跑道的不可以继续比赛。跑道径赛过程中除了5000米以上长度的比赛以外,运动员不能接受帮助或者建议。5000米以上的比赛如果天气情况允许可以提供饮料和海绵。

    竞走比赛的赛程与马拉松类似,大部分时间是在公路间进行,最后冲刺阶段在体育场内完成。这就决定了竞走比赛的开放性比赛空间。但是由于竞走比赛比马拉松等比赛更具技术难度,所以在观赛过程中,观众更需要为选手和裁判创造良好的比赛空间,以免对比赛的公平裁决造成困扰。

    9名裁判沿途对选手的比赛进行监督评判,而运动员更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比赛当中,丝毫不能马虎。所以观众过于激动地加油助威,或因对裁判判决不满而情绪激动,都会对选手比赛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观众在加油时,要尽量按照选手的节奏进行。当选手比赛节奏被打乱时,就容易造成犯规。

    所以,观看竞走比赛时,记得要全力配合运动员和裁判。

    国际田联曾对竞走规则进行重大调整。以前规定,竞走选手被亮三次警告牌后,主裁判就让该选手退出比赛。现在,新规则依然保持三次警告后取消选手比赛的内容,只是警告牌颜色从白色变为黄色。

    新规则给予了主裁判更大权限,允许他在选手最终返回赛场后的特殊时段内,进行红牌终极处罚。受到主裁判处罚的选手立刻失去比赛资格,哪怕该选手事先没有受过任何警告。如果比赛是在场内举行,主裁判在最后100米的距离内享有一次性让犯规选手出局的处罚权利。

    (四)越野跑基本规则

    世界各地举行越野赛跑的环境差别很大,特别是季节、气候条件及比赛距离各异,因此不可能对此项运动作出世界性的统一严格规定。但下列规则可用来指导和推动各国开展越野赛跑,使之既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也作为田径运动的辅助训练手段。

    1.季节

    越野赛跑通常应在田径赛季结束后的冬季进行。

    2.路线

    越野赛跑路线应尽量限于空旷的田野、荒野、空地及草地。横穿公路的次数应减至最低限度。

    必须为比赛路线作出明显的标志,较为可取的是在比赛路线两边设置栅栏或障碍物。如不能做到这—点,至少应在路线两边用连续的带子拦起作为标志。

    勘测路线时应避免很高的障碍物和危险路线,如深坑、危险的上下坡、密茂丛林等。

    总之,应避免一切给比赛带来困难而违背比赛宗旨的障碍物。不宜设置人工障碍,但为了进行此项运动而必须设置时,也可模拟旷野中的自然障碍。若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人数较多,在起跑后的1500米内不应有狭窄地段或其他障碍物,以免造成阻滞。

    应测量比赛路线,在发出邀请时宣布比赛距离,应利用此机会对路线作简要介绍。当比赛路线为环形时,建议每圈距离不少于2200米。

    主办机构应负责提供适用的、作好标志的比赛路线,在秩序册中说明比赛路线的细节。为比赛指派路线管理员、检查员以及必要时在复杂地带为运动员指引正确路线的引导员。

    除国际比赛外,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修改上述有关路线的规定。

    3.建议将运动员分成年龄组

    4.比赛距离

    国际田联世界越野团体锦标赛的距离大约为:男子长距离12公里、男子短距离4公里、青年男子8公里;女子长距离8公里、女子短距离4公里、青年女子6公里。

    建议其他的国际比赛和国家比赛也采用类似比赛距离。

    5.出发

    使用长跑比赛的标准口令,鸣枪出发。

    如果比赛人数较多,应在出发前5分钟进行预告,必要时可增加预告次数。出发时,应为各队提供起跑位置,各队队员应在起点处排成一路纵队。

    运动员在越野赛跑时不得接受任何人提供的帮助。

    6.计分

    比赛结束时,裁判员应判定各队计分队员的名次,然后将名次分数相加,总分最少者为优胜。

    计算总分时,可以去掉以个人身份参赛的运动员名次,对后继名次进行相应调整。但参赛运动员人数较多时,不宜使用此种方法。

    如总分相等,则以最后一名计分队员名次较好的队为优胜。

    7.饮水、用水和饮料站

    在所有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均应放置饮用水和其他适宜饮料。

    在所有项目比赛中,如果天气条件需要,应以2公里~3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饮水、用水站或每圈设置。

    8.山地越野跑

    山地越野跑的主要路段应避开公路在山野举行,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上坡(主要是上坡)或上坡、下坡(起点、终点在同一高度)跑。

    建议国际比赛的大致距离和上坡总量如下:

    (1)主要为上坡跑项目比赛距离上坡距离成年男子12公里1200米成年女子7公里550米青年男子7公里550米

    (2)起点、终点设在同一高度项目比赛距离上坡距离成年男子12公里700米成年女子7公里400米青年男子7公里400米

    跑经沥青公路的路线长度不得超过全程的20%。比赛路线可设计成一个环形。

    (五)田赛基本规则

    所有赛跑项目以外的赛事,均属田赛项目(以高度和远度来计算成绩);田赛项目又可分为掷类及跳类。除跳高外,若参赛人数超过8名,每人应有3次试掷(跳)机会,试掷(跳)成绩最好的8名参赛者可获得另外3次试掷(跳)的机会。若超过1名参赛者同时获得相同于第八名的成绩,则每位成绩相同于第八名的参赛者,均可再获3次试掷(跳)的机会。若参赛的总人数是8人或以下,则每位参赛者应给予6次试掷(跳)的机会。

    若参赛者同时参加了田赛和径赛项目,或一项以上的田赛项目,而在比赛时间上有所冲突时,田赛项目裁判可让参赛者在每一轮中更改赛前预定的试掷(跳)次序,但每一位参赛者在任何一轮的比赛中,不得有多于一次试掷(跳)的机会(跳高除外)。

    用距离决定胜负的田赛项目,以参赛者全部试掷(跳)中的最佳成绩计算名次。遇上最佳成绩相同时,应以次佳成绩定胜负,如此类推。若仍无法定出胜负而又涉及竞逐第一名时,则成绩相同者须依原来顺序进行比赛,直至分出胜负为止。

    用高度决定胜负的田赛项目,遇上最佳成绩相同时,最少试跳次数成功越过最后高度的参赛者应获排较前的位置。如仍未分出胜负,则全场比赛中试跳失败次数最少(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的参赛者应获排较前的位置。若仍无法分出胜负而且涉及竞逐第一名,虽然有关的参赛者有可能曾经在不同高度作试跳而相继失败,裁判应在其中最低的高度上,再给予一次试跳机会。如仍无法分出高下,则每次升高或降低2厘米让有关参赛者加跳一次,直至能定出胜负为止,而且在此情况下,有关参赛者必须试跳,以便判定名次。不涉及竞逐第一名,则由成绩相同的有关参赛者并列同等名次。

    若田赛参赛者无理延误试掷或试跳,便算一次失败,如再次延误比赛,会被取消比赛资格,但之前所创的成绩则仍被承认。在正常情形下,每次试掷或试跳的时间不得超过1分30秒,当跳高比赛只剩下2人或3人时,此时限应增至3分钟。若只剩下1人时,此时限应增至5分钟。

    1.铅球

    推掷铅球

    参赛者必须在推掷圈内,由静止状态开始,把铅球以单手由肩上推出。在整个推铅球的过程中,铅球应接触或接近参赛者的下颌,并且不得低于此位置,也不得移至肩线之后。推掷时,参赛者可以触碰推掷圈及抵趾板的内侧,但身体的任何部位若触到推掷圈或抵趾板上侧,或推掷圈外面的地面,均视作试推失败。铅球未着地前,参赛者不得离开推掷圈。离开推掷圈时,亦必须从其后半圆离开。

    在推掷的过程中,参赛者可以中途停顿,甚至把铅球放下,以及离开推掷圈(但仍要合乎上述规定),然后重新由静止位置开始推掷。

    铅球必须完全落在扇形着地区角度线范围以内方为有效。丈量时应从铅球着地痕迹的最近端拉向推掷圈的圆心,以推掷圈内侧至铅球着地痕迹近缘的距离为成绩。距离的计算须以0.01米为最小单位,不足0.01米者应以较低的读数计算成绩。

    2.铁饼

    投掷标枪除了投掷方式上的不同外,所有推铅球的规则通用于掷铁饼项目,唯丈量时应以0.02米为最小单位,不足0.02米者应以较低的读数计算成绩。

    3.标枪

    参赛者应握着标枪的握把处,自肩上或投掷手臂上方把枪掷出,投掷时不得把枪抛出或甩出。自开始投掷至标枪离手期间,参赛者不得转身完全背向投掷弧。标枪着地前,参赛者不得离开助跑道,离开时亦要从助跑道两边平行线的直角方向及投掷弧的两端延长线后面走出。在投掷过程中,只要未触犯上述规定,参赛者可中途停顿,甚至把标枪放下,并且离开助跑道,然后重新回到助跑道投掷。

    标枪着地时,枪尖必须比其他部分先着地,并且完全落在扇形着地区的角度线之内,该掷方算有效。丈量时应由枪尖着地的最近点,通过投掷弧线的圆心,量度至投掷弧线的内缘作为该掷的成绩。距离的计算须以0.02米为最小单位,不足0.02米者应以较低的读数计算成绩。

    4.跳高

    比赛开始前,裁判员必须向参赛者宣布起跳的高度,及每次晋升的高度,直至只剩下一位参赛者为止。除非只余下冠军参赛者,否则横杆的升幅不得少于2厘米,而且横杆的升幅不得增加。在只剩下冠军参赛者的情况下,横杆的升幅可按其意愿而作出决定。

    参赛者必须单脚起跳。若起跳后横杆不停留在支架上或在尚未越过横杆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两支架间或两支架外的地面(包括其着地区),则试跳失败。如果参赛者在试跳时,其脚部触及着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并未因此而获得利益,则该跳仍算有效。

    参赛者可以在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起跳,往后亦可以自由选择高度试跳,但不管高度为何,连续三次试跳失败便会丧失继续比赛的资格。若参赛者曾放弃某一高度的第一次试跳,其后便不得在同一高度上再次要求试跳机会(成绩相同时的额外试跳除外)。

    5.跳远

    若参赛者触犯下列任何情况,均作试跳失败论。

    (1)不论起跳与否,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前方的地面。

    (2)不论是否超过起跳线,在起跳板两端以外起跳。

    (3)着地时,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着地区以外的地面,而该点较其落在着地区的位置为近。

    (4)完成试跳后,在着地区向后行。

    (5)使用任何翻腾动作试跳。

    除上述(2)行为外,参赛者未到达起跳板即开始起跳,不得判作失败。丈量试跳成绩时,应以身体任何部分在着地区表面留下的痕迹,与起跳线或其延长线间的最短距离为准。距离的计算须以0.01米为最小单位,不足0.01米者应以较低的读数计算成绩。

    跳远成绩是否有效,是由跳远主裁判来判定的。在比赛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成绩无效。

    (1)没有做出起跳动作就跑过起跳线或身体任何部分触及起跳线外的地面。

    (2)跳起来后落到沙坑之前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到起跳线外的地面。

    (3)在起跳板外侧起跳的。

    (4)落沙坑的过程中,身体任何部分触到落地区外的地面,而且触点比运动员落坑的最近点要近。

    (5)跳完后,向后走出沙坑。

    (6)采用空翻姿势跳远。

    (7)裁判员认为该运动员故意延误时间或运动员完成试跳的时间超过1分钟时。

    6.三级跳远

    三级跳远的顺序由单足跳、跨步跳及跳跃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步起跳后,须以同足着地,进行第二次起跳;第二步起跳后,则要以另一足着地,然后再做第三次(最后一次)起跳。除场地外,跳远的所有规则,均适用于三级跳远项目。

    风速助力:在跳远或三级跳远比赛中,如果顺风风速超过2米/秒,那么比赛创造的成绩就不能成为新的纪录。

    所有田赛项目试跳、试投,成功举白旗,失败举红旗。

    第三节 田径运动观赛指南

    一、如何观赏田径比赛

    田径比赛在奥运会中属于一个大项,观看这类比赛要从各个小项的不同特点和各项的意义上去观赏。

    1.田径运动的特征

    (1)走、跑、跳、投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技能,是田径运动最基本的形体活动,这些自然动作如果做得好、能力强,有助于较好、较快的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和好的名次。

    (2)田径运动具有个体性,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田径运动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比赛的运动项目,团体成绩和名次是由个人成绩和名次相加决定的,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大的一个项目。它包括很多单项,是任何大型运动会中比赛项目最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项目。

    (3)举行高层次的田径运动会,田径场地、器材等设施都必须符合国际田联规定的要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地、器材等设施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当代先进的科技水平。

    2.田径运动的意义

    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以及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获得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培养意志品质。

    (1)长时间竞走或长跑,全身的肌肉都参与工作,可加速物质代谢,增强心血管、呼吸和其他系统的活动能力,协调有机体各器官的系统机能,有效地发展耐久力和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

    (2)中速跑、快速跑要求进一步提高机体各系统器官的适应能力,身体全部肌肉群都参与运动,心血管、呼吸与其他系统活动也随着跑速的加快而更加强烈,物质代谢速度也更快,有效地发展速度、耐力、力量,也能使顽强拼搏精神跨人一个更高的阶段。

    (3)跳跃是人体在短时间内,高强度神经肌肉用力克服障碍的运动。诸如克服地心引力,身体重量,自身运动中的各种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不协调、不适应以及克服运动环境、器械、情绪等阻力。

    (4)投掷项目是将专门器械推远或掷远的比赛项目。

    (5)全能运动能更加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更加全面地掌握田径运动技术,也能更好地发展一般耐力,增强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观赏田径比赛的礼仪

    看田径比赛,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为运动员鼓掌加油,这看似简单,却有很多讲究在其中。拿短跑项目来说,观众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为运动员加油。看过百米项目的观众都有印象,当裁判发出各就位口令的前后几秒,赛场会突然变得非常安静,这时观众就不应该再鼓掌呐喊,以免使场上运动员由于场外因素而分神。而长跑运动基本不存在这些问题,但观众适时的掌声又有了另一层含义——向运动员所表现出的奥林匹克精神致敬。在一些长距离项目中,一些实力不济的运动员会被前面的选手远远地抛在后面甚至被套圈,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曾放弃而是咬牙坚持到终点。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应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运动员,为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精神鼓掌。

    跳跃项目的运动员在助跑的时候,观众的鼓掌是有节奏的,是配合运动员的步点的,而这种节奏又是不一样的,因为跳远前几跳的助跑节奏跟跳高又不一样。投掷项目,在运动员投掷的时候,他们又有另外一种方式。而跑道上的项目,在起跑的时候,起跑之前几万人的体育场也能够瞬间鸦雀无声,这说明观众非常懂行。给比赛落后的选手、最后一个跑完5000米的选手鼓掌,让选手一个人伴着掌声跑完最后一整圈,这是更高层次上的文明行为。

    田径是奥运会中最大的项目,在观看田径比赛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看比赛应提前入座,这样,既尊重运动员,也不影响他人观看比赛。

    (2)运动员出场时,观众应该给予鼓励和掌声,不只给予本国的和自己喜欢的运动员,还应包括其他的运动员。

    (3)当运动员开始跳跃、投掷项目助跑时,观众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助跑节奏鼓掌。注意不要在看台上随意走动。

    (4)在高度项目比赛中,即使运动员水平再高,最终都要以自己所不能逾越的高度而告终。所以当运动员成功越过某一高度时,我们应该向运动员表示祝贺。但是,当运动员最终未能越过更高高度的横杆而结束比赛时,观众也应该向运动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5)在进行短距离径赛项目时,当运动员站在起跑线后,广播员开始介绍每位运动员时,观众应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以表示对运动员的喜爱和支持。当裁判员发出“各就位”口令后,即运动员俯身准备起跑时,赛场应保持绝对的安静,观众不要鼓掌呐喊,而应该在心里默默地为运动员加油,以免使场上运动员由于场外因素而分神。当发令枪响后,观众就可以完全释放出自己的活力和激情为自己的偶像呐喊助威了。

    (6)在一些长距离项目中,如马拉松,当远远落后的运动员坚持到终点时,观众应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运动员,为其重在参与的精神鼓掌。

    (7)比赛结束时,获胜运动员为答谢观众一般还会绕场一周,大家一定要用掌声和欢呼声为其精彩表现表示鼓励。

    (8)颁奖升旗奏国歌时,应肃静起立,不要谈笑或做其他事情,以示尊重。

    (9)把赛场当做自己的家去爱护。赛场内禁止吸烟,手机要关机或设置成振动、静音状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