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立允礽康熙十四年(1675)十二月,康熙帝立年仅2岁的嫡子允礽为皇太子,颁诏:"授允礽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正式采用了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康熙之所以立储如此急迫,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首先是康熙朝前期政权尚不稳固,三藩之乱、朱三太子案、王辅臣之叛等乱象环生,军事情势恶化,"势几危矣"。面对危局,康熙曾有御驾亲征的打算,如有不测,必须建储以维系国脉,稳定人心。其次康熙大力提倡学习汉文化,崇儒重道,建储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水到渠成之举。主观上,允礽是康熙所至爱的皇后的儿子,册立允礽难免有私情。
赫舍里氏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因生允礽难产去世,年仅22岁。她是康熙的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其父亲是索额图。赫舍里氏年长康熙3个月,结婚时13岁,做了10年皇后。她出身贵胄之家却无骄横之气,待人宽和,深受宫中上下爱敬。康熙与赫舍里氏少年结发,感情笃深。她的去世对康熙的打击甚重,令其怀念不已。赫舍里氏死于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康熙十六年(1677)下葬,其间灵柩停放在北京北郊沙河镇巩华城。这四年间,康熙前后去致祭80次,头半年就去了34次,平均每月去了五次之多。非但如此,四年间每逢除夕前一日康熙必定去巩华城陪伴赫舍里氏的亡灵,至暮方归。康熙对亡妻的爱念之情感人至深,这在历代帝王之中绝无仅有。康熙"爱屋及乌",将这种深切的情结转注到允礽身上,对允礽的关爱无微不至,甚至难免溺爱。这对后来允礽性格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使他长大后并没按康熙的愿望发展,成为一个理想的继承人,反而养成了他褊狭、暴躁、残忍的性格。康熙曾评论允礽是一个"不法祖德,不遵朕训,唯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之徒,言下充满了失望和不满。
康熙是一非常敏感、重亲情、有包容心的人,对这个不肖之子,他仍然抱有希望。对允礽的毛病,康熙一直看在眼里,经常提醒他、教训他,希望他能改正学好。怎奈允礽非但没有悔过自新,反而变本加厉,最终让康熙下决心废掉这个"种种恶端不可枚举","竟不能得一二人之心"的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八月,康熙帝出巡塞外途中发生的两件事,直接导致了允礽第一次被废。一件事是皇十八子允祄之死,另一件事则是所谓的"帐殿夜警"事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