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渡难关:智慧-思想津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西谚有云:“建立正确的见解,是对抗错误的防腐剂。”因此,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人生观。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不会迷失,才能健全人格。

    思想成业

    人,天生异禀固然很好,但是如孔子的学生曾参,虽然在学习上较为愚钝,但是他以“别人做一次,自己做十次”来鞭策自己,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过失,最后终获“宗圣”的美誉。由此可知,有了勤奋的毅力、有了远大的志向,终能步向臻善的人生;最怕的是凡事不肯用心,最后只有与草木同腐朽。所以人世间的物理与事理,甚至人生哲理尽在思虑之中,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带你趋向臻善的人生,以下就来谈谈“思想成业”:

    第一,水不动者河不清

    《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如果不流动,就如一滩发臭的死水,水必须流动才能清净。钱财也是一样,用了才能发挥钱币的价值,否则黄金藏在床底下,其实就跟石头一样。

    人也是如此,人的思想、知识,都要不断地更新,生活形态也要常有变化,人际关系也要常有往来,如此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与时俱进而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第二,志不强者智不达

    很多人常常从小就立定志向,我要做一位工程师、我要做个航天员、我要做一位老师、我要成为医师……但是历经岁月的流逝,在不经意中我们很快就会忘记了自己所立定的志向。王守仁说:“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未笃也。”一个有刚毅之志的人,为了达到目标,必定会不断地克服逆境、突破难关;而一个立志不坚的人,则容易被外物左右其志向,因此,所学必定不能成就。

    第三,言不信者行不果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说话不守信用,承诺的事情不能兑现,他的所行所为一定不会受到肯定,也不会有结果。自己的信用一旦破产,今后不管讲什么话,人家都不会再相信,也不会采纳。所以,“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人要讲信用。

    第四,心不思者业不成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一个人如果平时不肯动脑筋思考、不肯探究事情的道理,所谓“学而不思则殆”,自然学业、事业都不能有所成就。佛教讲“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又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一个人不管在学业、事业、道业上要想有所成就,凡事要用心思考;能够深思熟虑,才能深入问题,才能懂得改进,才能让自己更进步。

    一个人的想法正不正确,是决定成不成功的重要因素,人生就是一堂不断学习的课程,不要轻易说“不”,在行为、心念上,更不要有否定的、负面的思考与行为,所以,“思想成业”,值得深思。

    思想津梁

    佛教主张,人生处世最重要的是奉行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当中的正思是人生旅途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人在生起邪的或恶的思想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终将万劫不复。因此,怎么样才有正思呢?以下提供四点“思想津梁”:

    第一,家贫应思良策

    家中贫困,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呢?应该要懂得勤奋。一个懒惰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俗语说:“懒惰生艰难,苟安生苦楚”,所以做人应该勤劳奋发,努力生产,但不可从事不合道德的行业。只要能克勤克俭、开源节流,能量入为出、支出有度,则能改善家庭生活。除此之外,如富兰克林说:“有一门手艺,就等于有一份产业。”发掘自己的专才,也是解决家贫的良策之一。

    第二,国乱应思忠臣

    国家社会秩序混乱了,处于内忧外患的局势时,政府的领导人应该要用人无私,力请一些忠臣良士,集思广益,出谋献略,千万不可刚愎自用,要有接受谏言的雅量,同时广征天下良才而重用之。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招贤纳士之时,要能既往不咎,才能亲疏威服,如唐太宗的知人善任,才能造就声威远播的贞观之治;又如周武王,接受太公的谏言,对前朝遗族既往不咎,才能成为历史的盛世。

    第三,危急应思善友

    假如你遭逢危难之际,除了家人以外,还有什么人能帮你呢?当然是善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友谊的作用是:如果你把一个快乐告诉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的忧愁将被分掉一半。”所以,善友是能帮助你远离邪途,是可以让你道德知识增长的;在困难危急之时,应该请求善友的协助。

    第四,枉误应思正法

    假如你被人冤枉,被人误会了,不必怨天尤人,应该要有正确的想法来纾解心中的不满。什么是正确的想法呢?例如认识因果法则,知道凡事都有因果关系,自己所受的果报,必有其来由;懂得因缘所生法,就不会一味怨怪别人。另外也可以自我解嘲,就当成是因为自己优秀才会遭人诽谤,如伊索说:“最有价值之人,最易被人诽谤;最鲜美的果实,最易被鸟啄食。”如此一想,自能释怀,而不致茶饭不思,放心不下了。

    西谚有云:“建立正确的见解,是对抗错误的防腐剂。”因此,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不会迷失,才能健全人格。

    举止的典范

    什么是典范?典范是一种引领思考的有向,一种未来人生的光明指标。树立典范者,他们洞察思潮趋势,怀抱热情献身事业,进而追求智慧,不断超越,鼓舞并启发后人。而我们的举止上,该为自己树立什么典范呢?提出以下四点意见:

    第一,思想是智慧的化身

    人要有思想,没有思想,就和机械、草木一样,不是活的,而是死的。但是,所思所想什么内容呢?要真、要善、要美、甚至是要有智慧的。你看,过去三教九流学说,带给当时百花齐放的思想热潮;佛陀、耶稣、穆罕默德等宗教家,各宗各派,他们的智慧、慈悲、教化,给予众生依靠、解脱。有思想,才有独立的思考及判断的智慧,解决人生各种问题。

    第二,道德是行为的典范

    儒家的忠孝节义、仁爱和平,是道德,佛教讲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八正道,也是道德;这些道德,是行为的典范,我们所行所为,依着这许多典范,可以作为我们的标准,医治我们贪嗔大病的良药,能令我们身心清净,道德臻于圆满,在人生的道路上,才不致迷失方向。

    第三,进取是成功的象征

    一个人不断的进修,朝向目标努力,勇猛精进,将来必定成功。汉朝董仲舒,立志向学,三年不窥园,终成一代名儒学者;晋朝王羲之,临池磨砚,写完一缸水,成就旷古书法大家。又如过去的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靠的就是他的进取,积极进取,不断向上,不断向前的人生观,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第四,谦虚是处世的原则

    做人谦虚是美德,而谦逊有礼、虚怀若谷更是成功的要素。孔子学富五车,犹“入太庙,每事问”;赵州禅师高龄八十,到处云游行脚,向年轻禅者问道,世人不夸青年僧的成就,反而尊重赵州禅师谦虚。何况一般平凡之人,更要懂得在生活的细微处,待人以诚,处世以谦,自然能够圆融处事。

    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一个人举止动静,思想言行,都可以是一个典范。

    尊重的真义

    人际之间一旦失去“尊重”,容易衍生子不孝、弟不恭、友不义等问题。如何将“尊重”落实于人际生活呢?以下提供四点:

    第一,对长辈间的尊重是孝

    孝,是众德之本,是培养人格的胚胎。《孝经》上说:“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自古圣贤一向以孝来修身、持家、治天下,如亲尝汤药、百里负米、戏彩娱亲、扇枕温衾,此等行径,便是以“孝”展现对长辈的尊重之心。

    第二,对男女间的尊重是爱

    “爱不重不生娑婆”,男欢女爱本属自然,但情爱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运用得当,则不失为增上的力量;若为“爱”所困,则易产生是非恩怨。纵观社会,因爱不得而痛苦,而自杀或他杀、泼硫酸,以致家庭破裂,甚至酿成社会问题的不胜枚举。感情必须建立在双方的互爱及尊重上,才可以维持长久。

    第三,对亲人间的尊重是义

    《礼记》中提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人之义。”在人伦关系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彼此之间,都是双向负责的关系。因此,亲人之间,除了相亲相爱,还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才能和谐共存。

    第四,对师友间的尊重是道

    佛教的伦理,是“先进山门为师兄”,以“先受戒者在前座”,表示尊重之意;朋友之间以“同参道友”互称,代表彼此在道业、学业上互相砥砺的法爱。

    翻开史册,伯牙与钟子期的情谊、舍利弗与目犍连的道情,都是建立在彼此的尊重上,才能历久弥新。韩愈以为:“师之所存,道之所存也。”西汉《礼记》亦云:“师严,而后道尊。”可见重道即是对师友尊重的一种具体表现。

    第五,对众生间的尊重是仁

    孔子曾问宓子贱,单父百姓为何如此拥戴他?宓子贱说:“我视老者如己父,看待孩童如己之子,抚恤孤寡,哀悼丧纪。”宓子贱以“仁心”尊重单父百姓,而获得百姓投桃报李之心。人际之间,以仁心为互动的桥梁,就能赢得尊重。

    尊重之心,是现今社会最缺乏的,所以杀盗掳掠才会层出不穷。如果人人讲孝、讲爱、讲义、讲道、讲仁,就是对师长、对亲友、对众生的尊重,人人都能相互尊重,社会自然安乐祥和了。

    仁义礼智

    儒家讲三纲五常,讲究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伦理,重视仁、义、礼、智、信的德性五常之道。佛教讲五戒,戒杀盗淫妄酒,重视从自身的行持到人际关系,扩充至与其他众生的相处。五常、五戒名称虽异,精神却无二致。只要守住五戒,即能落实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实践:

    第一,仁,要怜惜伤痛

    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仁的具体表现。上天有好生之德,不仅不杀生,而且要护生,要怜惜他人的伤痛。对受天灾蹂躏地区伸出援手,如台湾“9·21”震灾、救济南亚海啸之难等,对贫病者施以医药,让健康的人出钱,为穷苦的人治病,这些都是仁的实践。我们不仅称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自己也要学习做“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第二,义,要羞耻憎恶

    凡是非分的,都不希求;所有不当的行为,都应戒除。佛教五戒中的“不偷盗”就是义。不仅不偷别人有形的财物,连会损及他人名声、利益的事,也要戒除不做;对于会损及自己品格的恶行恶事,也要戒慎恐惧地防范。《礼记》说:“知耻近乎勇”,若能知耻憎恶,即能近义。

    第三,礼,要谦辞退让

    佛教的“不邪淫”戒,就是尊重别人,不侵犯他人的身体。女性遭到侵害,时有所闻,家庭暴力尤其令人遗憾,同吃一锅饭的家人,有何天大的仇恨要相互凌迟?社会的暴力现象,动不动就操刀子挥棍棒,伤人性命,也是不懂尊重他人。富裕却无礼的社会不值得骄傲,唯有大家都知谦恭退让,才令人称羡。

    第四,智,要辨别是非

    《孟子·公孙丑》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智慧就能明辨是非。佛教讲“不饮酒”戒,就是强调要过智慧的生活。除了不饮酒,吗啡、海洛因、摇头丸等等毒品也不能沾染。喝酒、吸毒不仅戕害身体,还会惑乱心智,整天喝得醉醺醺的,毒品吃得糊里糊涂、精神涣散,哪能明辨是非善恶?

    古人说:“仁谊(义)礼知信五常之道。”仁义礼智并非抽象的名词,而是可以在生活中实践的。只要遵守佛教之五戒,即能逐步成为具足“仁、义、礼、智”的君子。

    好习惯

    有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可见习惯对人的影响之大。好的习惯,有助于善心的增长;坏的习惯,则有损自身的修养,因此,在生活中,应积极摒弃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什么是“好习惯”?提供四点意见:

    第一,能守时不浪费时间

    一个社会、团体懂得守时,必定具备良好的秩序与效率;一个人懂得守时,必定为人所尊敬,拥有成功的钥匙。哲学家康德说:“守时是最大的礼貌。”约会守时,是一种尊重,一种信用;工作守时,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生活守时,是一种积极,一种护生。守时可以成就大事,懂得掌握时间的人,就拥有了人生!

    第二,能守分不冒失犯上

    《朱子家训》言:“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唐律》也规定官吏应小心谨慎,安分守己,做好本职工作。一个人,身为学生,要尊重老师;身为部属,要尊重长官;身为子女,要尊重父母,懂得守分伦理,就不会越位逾矩,冒失犯上。

    第三,能守忍不情绪冲动

    《百喻经》有一则譬喻:有一个人家,客人来访,父亲吩咐儿子上街买酒菜。儿子许久未归,于是父亲上街寻找,却发现儿子正与一人在桥上僵持不下。原来,双方因为挡住彼此的去路,谁也不肯退让。父亲上前说:“儿子!你先将酒菜带回去,换我来跟他对一对,看看究竟谁让谁?”人往往不能小忍,让情绪失控,失却自身的身份立场,甚至酿成更大的损失与伤害。苏洵说:“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唯有守忍,忍之于口,忍之于面,忍之于心,心中的世界才能更宽广。

    第四,能守道不丧失人格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就是一种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格表现。佛教中,持戒是正道,慈悲是正道,布施是正道;为人处世,也有“安贫守道”“正己守道”“立身行道”。伯夷和叔齐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就是一种守道。为人处事,好比汽车有车道,火车有轨道,飞机有航道,人有人行道,都有彼此的“道”,正规正矩者,自然不会失格丧道。

    成就大人者,均由小处着手,守时、守分、守忍、守道,点点滴滴培养好习惯,才能受人尊重、欣赏,进而圆满人格,成就大事。

    两极的看法

    《庄子》教我们如何观察人:“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在此提出四项鉴人之法,供我们分辨出人际间的是非善恶、好坏得失:

    第一,一生一死,即知交情

    有些人特别有人缘,朋友遍四海。但是,在热闹风光中,看似情投意合、肝胆相照的朋友,也不见得是真交情。

    当你经历生死难关,碰到艰难逆境或落拓潦倒时,还能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交情。

    第二,一贫一富,即知交态

    汉武帝时,汲黯在朝中当大官,每天拜访他的客人很多。后来他因罪罢官,门前冷落,只剩麻雀在觅食。

    不久之后,武帝重新起用汲黯,过去的客人又纷纷上门了。汲黯感慨地在大门上贴上对联:“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即知交态。”有时,人在富贵时,看似交游广阔,门庭若市。等到气势稍差或一蹶不振时,却门可罗雀。在这样贫富起落中,正是让人看清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

    第三,一贵一贱,即知人品

    有些人当他居高位、享厚禄时,显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等到时运俱衰,丢官去位,就垂头丧气,惶惶不可终日。

    有些人做劳工时,态度自信而不卑;待努力有成得以居上位时,态度谦虚而不亢。贵贱高下是人性的试金石,可以显出“宠辱不惊”的高贵。

    第四,一迷一悟,即知本性

    佛经说:“迷悟染净,凡圣之异。”有的人生性颟顸糊涂,行为处事不辨事理,一辈子不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就是张牙舞爪、猖狂无知地到处惹是生非。

    有的人心眼玲珑剔透,处世明理,悟性通达,随时随地与人为善。从这些气质的差别,可以看出每个人品性的不同。

    生与死、贫与富、贵与贱、迷与悟,是极端不同的景况。人生不是一成不变,总有起落不定之时,若逢判若云泥的遭遇,也不用伤感或狂喜,如果能以平常心视之,不仅可借境练心,也可趁机鉴识人性。

    事物的两面

    凡事都是一体两面,且有其因果关系,绝非凭空而有。因此,天台智者大师才会提出: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如是”,来探究诸法实相。

    要确实明白诸法实相,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太深奥,但在为人行事上,至少要有如下体会:

    第一,有兴趣才有乐趣

    根据统计,有将近七成的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这么长的时间,若无法乐在工作,必定相当痛苦。乐趣是从兴趣而来,必先有兴趣,才有乐趣可言。所以,要尽快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才能进而享受工作。譬如服务社会、做义工,先要有兴趣奉献服务,才能在别人认为我们“牺牲享受”时,我们却充分体会“享受牺牲”的乐趣。

    第二,有知识才有器识

    大家都希望自己很有气度,但“气度”是由知识的积累而来。史家说要看一个人的器识,要“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真正体会仁义、道德,实践廉耻、忠恕,慢慢地将从书本得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修养,日积月累,自然能有大器识了。

    第三,有度量才有胆量

    人所表现的胆量有很多种,有些人的胆量来自无知,如年轻人的“飚车”;有些人的胆量来自经验,如特技表演者;有些人的胆量,只是胆大妄为,如贪赃枉法;有些人的胆量来自度量,如《世说新语》描写谢安在淝水之战时,临危不乱的胆量,就是来自他恢宏的气度。有度量的胆量,才是真正的胆量。

    第四,有义气才有正气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正气。要如何培养“浩然之气”?对朋友要有义气,对亲人要有义气,甚至对社会、国家、大众都要讲求义气。你拥有义气,自然就会正气凛然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有器识、胆量、正气,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但这些气度都非生而有之,是靠后天的培养:乐趣从兴趣中来;洞见的知识涵养器识;弘远的度量成就胆量;对人间有情有义自能拥有浩然正气。

    事之两面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绝对的是与非,任何事都有其两面。世界原本就是一半一半,白天占一半,留一半给夜晚;有一半是男人,另一半是女人;虽愿善念常据心头,另一半的恶念却也蠢蠢欲动。李密庵的《半半歌》也说:“百年苦乐半相参。”在此提出世事之两面,供大家细思量:

    第一,钱能福人亦能祸人

    常言道“有钱有福气”,钱财的用处甚大,可以让人不愁生计,优渥过活,更可以做善事,救难济贫。但俗语也说“人为财死”,有些人为了贪取钱财,作奸犯科,不择手段;或虽有大量钱财,却只知过灯红酒绿的生活,挥霍无度,活得全无意义,反而为钱所祸。

    第二,药能救人亦能杀人

    恰当地用药,能让人远离疾病的威胁而恢复健康,延长寿命。但药品一旦误用、滥用,却会危害生命。譬如安眠药,有人以它解决失眠的痛苦,亦有人以它结束生命。而因听信偏方,延误医疗,以致丧身失命的消息,也常有所闻。可见药能救人亦能杀人,端看如何用药。

    第三,话能慰人亦能伤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好话能安慰人,让人欢喜,让人得到鼓舞。“恶言一句六月寒”,一句不得体的话,也会让人伤心难受,士气全无。“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人都有一张口,如何善用,就看自己的智慧。

    第四,学能用人亦能障人

    拥有学问,能懂得许多知识,小则可以自受用,大则可以造福社会人群。但如果太固执自己所知悉的学问,也可能以成见、偏见看待世间事,至此,学问反成所知障。因而连孟子都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世事难求全,虽无法要求人间尽善至美,但愿大家把握好的一半,改善坏的一半。比方说用我们的钱财来福利人,我们的药都是救人,说的都是善言良语,以丰富的学问匡时济世。如此,在这佛一半魔一半的世界,也算是向佛远魔了。

    事物之理则

    世上每样事物,都自有理则;每件事情的成败,也自有道理。月有阴晴圆缺,是天文的自然现象;人有悲欢离合,是缘起性空的普遍法则。树木荣枯自有其理,人间贫富亦自有其因。在此略举四点事物的理则:

    第一,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

    花草树木,如果根群健壮,枝叶就会茂密丰盛;如果根腐烂,枝叶就会干枯凋萎。人也有根本,父母是家族的根本,勤劳是富足的根本,用心是事业成功的根本,精进是修行的根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自己的根本,在根本上下功夫,切莫舍本求末,徒劳无功。

    第二,鱼有水则活,水干则死

    鱼虾靠水维持生命,只要有水,鱼虾就能存活;如果水干涸了,鱼虾就只好等着进枯鱼之肆。空气之于人,就如水之于鱼虾,人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就如同生活在烂泥塘的鱼虾,虽能存活,却活得委屈而不舒坦。因此要注重、爱护我们的环境,不要毫无顾忌地污染,否则,恐怕不久之后,人类要寻一处理想的居处,也不可得了。

    第三,灯有膏则明,膏尽则灭

    油灯要有油,才能续明;电灯要有电,才能发亮。如果没有油、没有电,灯就会自然熄灭。一个人过于自满,不求进步,不吸收新知,久之,就会如膏尽电绝的灯,无法发光发亮。朱熹《观书有感》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心灵活水才会源源不尽。

    第四,人有信则立,信丧则败

    一个人能受他人的重视与尊重,讲究信义、信用,是重要的因素。子贡请教孔子从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三项中哪项最重要?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从此可见“信”的重要。“信”是做人的根本,信丧之人,必定要失败的。

    事物的理则当然不止四点。袁康说:“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有智慧的人,自然能从细微的事物中观察到大道理;从一个例子中,而推知晓喻其他事物。希望大家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深思各项事物的理则,而拥有更豁达、更精进的人生。

    事理情法

    世界上的人都欢喜讲“理”,所谓事有事理、道有道理、情有情理、法有法理,什么都有理。在事理情法里,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家事、国事、世间事,事事关心

    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一个年轻人喝完汽水,就把空罐子任意一丢,跟在后面的一位老婆婆看不过去,要他捡起来,年轻人不服气:“关你什么事?”老婆婆说:“怎么不关我事?你乱丢东西,制造垃圾,污染环境,我们小区的房地产会跌价,这就跟我有关系!”今日的社会,都是众缘所成,没有一样事物与我们没有关系,这就是“共生”。共生和解,才能“吉祥”。所以,无论是家里的事、国家的事、世间上的事,我们都要“事事关心”。

    第二,伦理、地理、天下理,理理有则

    世间万象,深入观察就会知道: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各自的“理”。每一种理都有原则,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是要大家承认,才能通情达理。今日社会的混乱,就是因为理则不张,当你违背理则,当然无法“去处尽通”了。

    第三,感情、亲情、人间情,情情升华

    在世间做人都有情感生活,有亲情、有爱情,有朋友之情、同侪之情、师徒之情,乃至长官与部属、长辈与晚辈等等,不管哪一种情,都要“情情升华”。升华是以智化情、以慈导情,升华的感情是一种尊重、一种体贴,它不是占有,不是私爱,让感情升华成为慈悲、成为智慧,这种感情就更扩大、更可贵了。

    第四,世法、佛法、出世法,法法道同

    世间讲法律,佛法也有戒律,“五戒”就是戒律和法律共同的地方。有人以为佛法不是世间法,事实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是涵容世间诸法万象的。也不要以为出世法是脱离世间,佛教出世的思想并不是离开世间,而是一样的生活,一样的食衣住行、行住坐卧,只是在思想上及心境上不太一样,这就叫作出世。所以惠能大师说:“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离开了世间法,也就没有出世间法可言。因此,世法、佛法、出世法、法法道同,法法相关,可说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世间一切原则,离不开“事理情法”,这四关,可以让我们迈向圆融。

    事上的态度

    古人拜师学艺,总要不计辛劳承事师者,三年五载,才能获得传授;佛教也有说,比丘应对上座大德,要恭敬顺事,勤求法要,学道才会有所成。在社会上、团体里,我们被人领导,就是一位“事上者”,我们应该抱持什么态度呢?有四点:

    第一,廉不言己贫

    “居之忠信,行之廉洁”是君子的行仪。你能廉洁,你不贪污,你不爱财,你奉公守法,这固然很好;但是,更超然的是,一位真正清廉的人,他不言身贫,不道己无,不必天天哭穷,也不须日日喊苦,以廉自持,自然获得好评。

    第二,勤不言己苦

    你在一个地方服务,你很勤劳、你很热诚、你很精进、你发心、服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更要紧的是,你能“勤不言己苦”。你不能天天强调:“我做了多少”“我付出多少”“我很辛苦”“我很吃亏”……那就不是一位真正的勤劳者。真正的勤者,无论如何的辛苦,如何的艰难,他都有力量承担下来,不会挂在嘴边,要人注意,要人安慰。

    第三,忠不言己好

    你是一个忠臣吗?是一位忠臣,就不要常常表示我是如何忠心耿耿、我自己怎么好、怎样优秀、怎么具有道德,有什么条件……这些都不必挂在嘴边,四处宣扬。你的忠诚与否,从你的表现中,主管自然就会知道。

    第四,功不言己能

    你立下汗马功劳,做了很多建设,功劳再多,也不可以自傲,你要把光荣、功劳归于领导人,他才会更欣赏你。历史上,韩信虽功高震主,却向刘邦请求自立为假齐王,埋下被贬之因;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却自作主张,以致大败,不得已,孔明只有挥泪示斩。所以说,事上者,功不言己能。

    一个事上者,理由不必太多,要廉、能勤、能忠、建功,这都是本分事。

    理的重要

    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佛陀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佛陀能和真理相应,是真理的体现者。天台宗谛观大师说:“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证理。”意谓如果我们能明白圣贤之理,依之修行,我们就是圣贤。我们能明白人天之理,我们当下就是人天。假如我们不明理,只有贪嗔、愚痴、邪见,那么就是地狱、饿鬼、畜生的世界了。所以“理”对我们做人做事是很重要的。

    第一,立志研究真理

    我们到世间一趟,名利是一时的,权位也是一时的,只有研究真理才能真正属于我们。获得真理不但今生受用,来世也会有用。比如孔子,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佛经亦记载,佛陀的前身为雪山童子,为求得四句真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舍身予罗刹,因而提早二十劫成佛。所以古来成就圣贤之人,必定是立志钻研真理而不辍的人。

    第二,处事依据道理

    我们在应对人际关系和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合乎道理,如果不知应对进退之处事道理,就不能把人做好,把事办好。若以因缘道理从事者,无有不成。

    第三,行为遵循伦理

    人世间因为有伦理才能维系社会秩序;宇宙间因为有伦理才有真理可循。中国人最注重伦理道德,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说明人伦关系的道德准则,假如丧失了人伦纲常,即不能称之为人了。佛教以十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揭示宇宙间的伦理关系是自业自受。所以,我们的行为要遵循伦理,方能维系真理之道。

    第四,做人要能明理

    世间人有钱不明理,只是个暴发户;当官不明理,只是个酷吏;商人不明理,只是个不知回馈社会的商贾;教师不明理,只是个自私自利的教书匠,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明理。明什么理?明是非善恶之理,明权衡轻重之理,明前后因缘之理,明阴阳盈亏之理,明上下古今之理。无理不明,无理不晓,做人就能圆融通达无碍了。

    通情达理

    做人要通情达理,人生才没有阻碍;做事要通情达理,事业才能顺利成功。如何才能通情达理?兹有五点意见:

    第一,为学要通识

    做学问不能自我局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做学问,要研究很多的相关的知识,扎下厚实的根基,才能日益精博。所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都是探取学问、著作文章的重要媒介。

    第二,能力要通才

    从前我在大陆看人家盖房子,他既会做木工,也会做泥水工,还会做油漆工,可以说只要你把盖房子这件事情交代给他,他就能帮你完成建筑、水电、装潢等种种琐碎事,都是一人包办。但是现在社会进步,分工越来越细,却造成有的人只会其一,不懂其二。然而,尽管时代进步,社会分工很细,但是我们的工作能力,还是要通才一些比较好。

    第三,人际要通情

    人我之间要通情,否则纵使朋友有很好的职务因缘,可以帮助你开拓事业,但是想到你不能通情达理,他干脆不同你讲;长官要赋予你重要任务,一旦认为你不能圆通变化,他也不敢给予你升迁的机会,这时候你的损失就很大。

    第四,个性要通达

    人都有个性,有的人个性很粗犷,有的人个性很细腻,无论是什么个性都不要紧,就怕个性不通达。比如,和人相处时,只知自己有个性,却不尊重、包容别人的个性,如此不通达的个性,就会让人视你为不讲理,而不愿与你来往,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一个人的个性要圆融、方便一些,这非常重要!

    第五,求道要通理

    我们信仰宗教,对于你所信的这个“真理”要能通达,不能笼统视之,认为“三教同源”“五教一体”而不能正确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教理、教团、教制之异同。更不能执着自己所求之“道”,所谓“道”者,中道也,亦即“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之中正不偏的意思,你能通达这个求道的理吗?

    遵循真理

    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心有心理、情有情理;任何事物,皆有其“理”,但是总要合乎真理,不能违背真理。什么是真理?所谓真理者,必须合乎平等性、普遍性、必然性、永恒性。而进入真理是必须讲究层次的,什么是进入真理的层次呢?以下有四点,提供我们参考:

    第一,先用考察的心来求取真理

    考察的心就是抉择、判断的心。意指以智慧来研究或辨别任何事物的真伪,经过这个考察,就可以知道是否合乎真理。考察的精神,又如胡适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考察呢?佛法教导我们要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印证、考察是否为真理。

    第二,次用认同的心来保有真理

    所谓认同真理,意谓认同这个真理是确确实实的;是有历史传承的;是大众普遍认同的。因为认同,就会对它产生信仰。譬如佛陀,证悟真理,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的体现,你能认同,就能见到真理。

    第三,再用信仰的心来享用真理

    我们对于真理的态度,要去除怀疑的心理,坚定其信仰。《法句经》云:“信能得道,信能度渊,士有信行,为圣所誉。”所以,用信仰的心,就能享用真理的宝藏。如《有部昆奈耶》所载:“信为丈夫最圣财,善法常修能利乐。”

    第四,更用服从的心来遵循真理

    禅宗祖师对待学人,道得三槌棒,道不得亦是三槌棒,以无情对有情,以无理对有理,意思就是要“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你能服从这样的真理吗?你能“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吗?你能“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吗?如果能做到,才算是服从真理。

    各具特质

    在社会上,士、农、工、商,各有各的特质;男女老少,也各有各的特质,甚至出家人、在家众,也都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特质。要如何表现各自不同的特色与优点呢?有四点提供参考:

    第一,男人要有幽默感

    有个笑话说,丈夫,就是婚后在你面前,总是像个大老爷一样,发号施令的那个人。如果你是男人,不要每天板着冷面孔,自以为是地颐指气使。男人应该有幽默感,对于每天为家事忙碌辛苦的太太、儿女,有时候开个玩笑,或者给他们几句鼓励、安慰、感谢的话,或者偶尔送一些小礼物。如此,必定能带给家庭欢乐、幸福、温馨的气氛。

    第二,女人要有温柔性

    过去的女人是以年轻、多产来博取先生的心。现代的女人须用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赢得丈夫的爱。女人如果失去了温柔,就不像女人。丈夫在外打拼,回到家,如果太太能用温柔、赞美的言词慰问他的辛劳,用美味的饭菜满足他的胃口,会让他觉得家庭很温暖。反之,如果太太每天唠叨不休地疲劳轰炸,只会让他下了班,不愿回家,在外滞留了。

    第三,儿童要有接受心

    为什么有的儿童不会读书,考试成绩不好?因为他不会接受。就像天降甘露,却没有把瓶子的盖口打开,没有接受,自然无法得到甘露法水。做儿童的,应该懂得接受老师、父母的言教。做父母的也应教育孩子养成接受的性格;有接受心的儿童,他将来才会进步,才能成长。

    第四,青年要有创造力

    青年是人一生当中的黄金岁月。黄金的年龄,有无比的热诚、勇敢,且思想发达、富有创造力及生命力,所以应该为未来的事业,用心创造、尽力发展。佛教中,有很多杰出人物都是在青年时期成就事业的,如佛陀31岁成道,度化众生无数;僧肇大师31岁前完成《肇论》;玄奘大师28岁横渡八百里流沙至印度取经,不但丰富了中国佛教,也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青年要有创造力,创造出自己的价值、特色及前途。

    这个社会如果男人都充满幽默感,必定会减少很多家庭纠纷;如果女人都能温柔体贴,必定能为社会增加稳固的力量。

    儿童如果能虚心受教,日后必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年轻人如果懂得珍惜时光,发挥创造力,必能拓展生命的价值。

    自然原理

    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各自的“理”,如天理、地理、人理、物理、情理、心理,乃至修行的道理等。一个人希望自己有所进步、扩大、升华,也有他的理则,以下提供六点自然的原理:

    第一,动而后有力

    人活着就要劳动。你觉得身体柔弱、体力不够吗?可以从事体能性的休闲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或者登山踏青等,除了锻炼体魄外,还可以训练恒心毅力、培养突破困难的勇气等。多一些活动,耐力、气力自然就跟着来了。

    第二,静而后能明

    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容易随着环境变化而浮躁不安。心一浮动,就像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泛起涟漪,不能如实映照景物。佛教讲“定而后发慧”,在每日的生活中,你可以安静在一个地方,或者阅读、写作,甚至几个小时不动,以宁静对治动乱,心就容易澄澈如镜,清明乍现了。

    第三,大而后能容

    包容是促进人类和平的良方;再好的人也有短处,要彼此包容、谅解,“观德莫观失”才是人我相处之道。因此,不论是事业或是交友,你想要大、想要多,你的心量必须扩大,凡事都能够容纳,才容易成就。

    第四,空而后能有

    佛教讲:“真空生妙有”,一个茶杯不空,茶水要倒在哪里?一个皮包不空,钱财放在哪里?一个房子不空,怎么能够人住、布置物品呢?假如你的心量不空,又怎么能够拥有一切?所以要空而后才能有。

    第五,虚而后能实

    无论做人做事,都要留一点余地。不要像拳头,统统打出去,就没有力气了。所谓“势不可使尽、话不可说尽、福不可享尽”,你给别人留一点空间,留一些机会,凡事不必尽其在我,留一点保有实力,才能蓄势待发。

    第六,知而后能行

    无论什么事理、学问,必须要有真知实学,然后才能去实践。《增一阿含经》说,有智慧的人,对于未知之事,不贸然行事;对于已知且应该做的事,必定尽力完成。追求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上能实践,倘若知而不行,到最后只是一事无成、空谈一场。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有。学习数学,要懂得数字的理则与运算逻辑;要活用哲学,必须以理智探讨,思索宇宙万事万物的原理,这都是自然的道理。

    防范感官之病

    人吃五谷杂粮赖以维持生命,身体由毛发、皮肤、血肉、筋脉、骨髓等多种物质聚成,岂能不病。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发生生理病变时,可以找医生治疗,身根就能恢复健康;但是感官偏离正道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办呢?感官有哪些重病,需要如何防范呢?

    第一,防耳目混淆视听

    眼睛和耳朵是负责视觉和听觉的工作,但是眼睛、耳朵常常混淆视听。例如眼贪诸色,如蛾扑火;耳随外声,心生惑着,颠倒攀缘,曲解事实。所以,耳目的修行,用在视听自己时要检讨过失;用在视听他人时要见贤思齐;用在视听世界时要拓展眼光;用在视听未来时要建设人间净土。

    第二,防口舌颠倒是非

    口舌贪着美味,杀食众生;尤以口舌颠倒是非,当说不说,不当说而说,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妄言、绮语、两舌、恶口,都是口舌之过。所以我们要将油嘴滑舌、摇唇鼓舌、碎嘴碎舌、饶舌调唇、唇枪舌战,改为为民喉舌、舌灿莲花,乃至学习佛陀出广长舌教化众生。

    第三,防手足摇摆不定

    我们的身体有懒惰、杀生、偷盗、邪淫的习气毛病,这些恶不善法,皆因心中妄念很多,致使手足摇摆,散乱放逸。心既不安,身岂能安?所以守身摄意,能防手足摇摆不定。

    第四,防心腹背离正道

    《法华三昧宝忏》载意根之业:“心念不善,贪着诸法,狂愚不了,随所缘境,起贪嗔痴,妄想分别,引生无量无边的恶报,是一切生死根本众苦之源。”因此,摄心守意,以防心腹背离正道,唯依正道而行,才有幸福的人生。

    如何防范感官之病?我有六根清净诗,提供大家参考:“双脚踏遍大地山河与法界,双手紧握时代动脉与人心;心中常想佛陀圣德与自己,口舌常赞十方圣贤与法语;耳朵常听清静梵音与经教,眼睛常看世界万象与众生。”

    懒惰的过失

    经典说,懈怠懒惰的人,有六种过失:一是不肯作务,二是不肯勤修,三是喜好美味,四是妄想纷飞,五是受人轻视,六是事业无成。这是因为懒惰者有太多的理由,例如时间还早、时间太晚、天气太冷,手冻脚冻;天气太热,汗流浃背;甚至吃饱饭,胃部负担太大;饥饿了,没有力气工作等等,都可以用来做借口。总之,一懒,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性,造成过失。

    第一,懒惰是贫穷之因

    俗语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鸟也得起得早才有得吃;无论是什么人,一定是勤劳才有所得,所谓“葡萄架下有黄金”,那也是靠人辛勤地翻土、施肥除草,才有累累果实。《中阿含经》说:“懒惰者不经营做事,做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勤则家兴,懒则家倾,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总要认真,游手好闲者,只好等着喝西北风了。

    第二,懒惰是万恶之源

    工作是神圣的,懒惰则是罪恶。懒惰者每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只想坐享其成。他连好话都不肯讲,好事也不肯做,凡是与人有利的事,都不参加,等着享受别人辛苦劳动的成果。当家产消耗殆尽,心志怯弱时,只有落拓乞讨,成为社会的负担;刁蛮悍戾的,偷拐抢骗他人的财物,造成社会不安,懒惰怎么不是万恶之源呢?

    第三,懒惰是德行之墓

    周公理政,一饭三吐;仲尼读书,韦编三绝,匡衡凿壁,车胤囊萤,这些都是传颂千古的勤学佳话,从来未曾听过有人因懒惰而美名留世者。懒惰的人,道甫不彰,懒惰的人,人见人恶,最后只有把棺材当作终点,人生一无所有。人身难得,虽无法留名于万世,至少也要努力使自己的德行更臻圆满,岂能因懒惰而善行不为,虚过此生?

    第四,懒惰是人生之患

    人身是升沉轮回的枢纽,勤劳的人凭借努力,物质生活不缺乏;勤于善行,努力奋发,不仅提升品德,也会有美好的未来。如果懒惰懈怠,好吃懒做,甚至为图享受,为非作歹,那么身陷囹圄、自毁前程的情况也就不远了。因此,懒惰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过患。

    古人说:“勤耕播种般般有,懒作生涯件件无。”懒惰是成功的大敌,是堕落的肇因,不想虚度此生,必要彻底改正懒惰的习性。

    懒则穷

    清末曾国藩曾写信教诫部下:“治军之道,以勤字为先。身勤则强,佚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勤则兴,懒则穷,大凡懒惰的人,不仅是治军,士、农、工、商,乃至各行各业,必定没有出息,只要染上懒惰的习性,必定一生无成。为什么说“懒则穷”呢?有四点如下:

    第一,士懒,终身布衣穷愁潦倒

    一个读书人懒惰不读书,那必定是求功名,功名无望,求学问,学问无成。或者一个人只是读书,不问世事,不肯广结善缘,你没有其他的因缘,福德因缘不具备,就是再有学问、再有智慧,没有助缘,也可能终生布衣穷愁。因此,不管是哪一类的读书人,若能成功,一定是勤奋所致,若是懒惰,必定穷困潦倒,郁郁终生。

    第二,农懒,荒废耕耘食不果腹

    俗谚说:“人勤地不懒”,一个勤劳的农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只要辛勤,用汗水,能把荒田灌溉成宝地,用双手,能把贫土种出好成果。相反的,一个懒惰的农民,废耕懒耘,尽管地力再肥沃,也会成为杂草丛生的荒地,田里草盛禾苗稀,怎能期待收成好、得温饱?

    第三,工懒,日无收益一无所有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实,每个人最大的利器,就是你的心。意志力坚强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专心一致,勇往直前,努力完成。一个人若没有心,慵懒颓废,即使有再大的资源,遇再好的机缘,得到旁人再大的帮助,也不会有所成就,终究落得一个穷字。

    第四,商懒,积聚万贯到头成空

    企业能成功,必须凭借灵活的头脑、敏锐的眼光、细心的判断和果决的执行力,这些都是从“勤”字而来,勤于动脑,勤于分析,勤于积累经验,勤于广结善缘。一个从商者,只是守持父母留下的企业,顶多维持现状,假如他又懒惰,只是吃喝玩乐,毫无作为,不善经营,不知道发展业务,即使父母留下万贯家财,很快地就会“坐吃山空”了。

    《大般若经》说:“诸懒惰者,于诸善法及诸胜事,皆不能成。”修道者懒惰懈怠,修行当然无法成就,世界上的营生事业,也是如此。如果放任自己,增长懒惰习性,必定招致穷困潦倒的后果。

    善恶论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呢?还是恶的呢?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佛教则认为,人性除了善、恶以外,还有一个无记性,也就是介于不善、不恶之间。到底人性的善恶如何,对于“善恶论”,有四点说明:

    第一,无善无恶是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善是恶,各有所见。但即使是孟子主张“性善”,也只是说明“人性向善”。也就是说,人有趋向“善”的潜能,但终究不是本质,所以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因此,平常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人的本性不是善、也不是恶,是无记性的。因为无记性,所以人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这当中是善、是恶,就看是受了什么环境、因缘所引发,所以有时候教育、环境、修行,都可以影响一个人,这也就是孟母要“三迁”的原因了。

    第二,有善有恶是人的真情

    人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情绪,可见人都有善与恶的本能。有的人见人行善,他就心生感动,进而升起学习、效法的心,此即所谓“见贤思齐”;有的人见到好事、善事,他不但不欢喜,反而心生反感。大致说来,对于自己所欢喜的人与事,比较容易从善如流;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境,自然心生排拒,甚至生起嫌恶之心,这都是缘于各人的情绪与情感的作用所致。

    第三,改恶迁善是人的功夫

    人都有善与恶的潜能,一时的善恶不是绝对的,因此,即使是十恶不赦的人,只要他肯“放下屠刀”,一样可以“立地成佛”;即使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只要他有决心“痛改前非”,一样“善莫大焉”。所以虽然“江山易难,本性难移”,但难移并非不能移,只要肯下功夫改恶迁善,一样可以成圣成贤。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变化气质,不断地净化身心,不断地改恶迁善,这就是修行。

    第四,从恶昧善是人的习气

    佛经指出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一个人在好的环境、好的团体里,但是他不能与善因善缘相应,不接受善人、善事、善言,反而昧善从恶,就等于枯枝败叶终难成材。所以,人的习气,尤其是不好的恶习,要自我改善,否则终难得救。

    人的善恶,没有定论;是善是恶,往往在一念之间。一念善恶,天堂、地狱立现。

    贫穷富贵

    你会看人吗?你对人的好坏、善恶、尊卑、贵贱是怎样的看法呢?一个人的修养有无,德行如何,怎样分辨高下呢?当人处在“贫穷富贵”时,从他的言行取舍,就能看出端倪来。以下四点说明:

    第一,贫人视其所取

    贫穷是罪恶的温床,有的人贫困久了,穷怕了,一旦有发财的机会,他就不择手段;甚至暗地里千方百计,处心积虑,就想发财赚钱,当然更是顾不得道德与否。但是一个有德的人,没有钱不足虑,就怕没有道,纵然贫无立锥之地,但他安之若素,对于不当、不义之财,毫芥不取。所以贫得有骨,贫得有格的人,虽贫犹富。

    第二,穷人视其所为

    所谓“人穷志不穷”,有的人虽然穷苦,但他不作践自己,不自怨自艾,不自卑自怜;他立志奋发,力争上游,他虽然穷苦,但所作所为,都有正义,都有正见,都有正行,都能合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取、非礼勿为”。能够穷而穷得有人格、穷得有道德的人,非圣即贤。

    第三,富人视其所与

    有的人很有钱,但是有钱并不代表有德,有钱也不代表有智慧,有钱更不代表有人缘。有钱的人要看他如何用钱,有的人纵使懂得布施,也还要看他如何布施。如果布施是为了沽名钓誉,或是布施的对象只限于自己所爱、所好,这种“有所得”的布施功德有限。懂得将钱财用于利益国家社会,利益一切大众,这才是智者所为。

    第四,贵人视其所举

    人的尊卑贵贱,不在于他是否居高官、享厚禄,而在于他的举措行为,是否能绽放人性的光辉,是否能怀有悲悯众生的人格节操。有的人官位很高,但行为卑贱,有时连乞丐都不如;有的人虽然地位卑微,但他的道德风骨,能够为人表率,这才是真正高贵的人。

    因此,一个人的“贫穷富贵”,并不是看他的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在于他的为人如何。贫穷的人懂得洁身自爱,懂得立志向上,则人穷志不穷,在道德上来看,他仍是富有的人。一个位高权重、富甲一方的人,懂得利用自己的财富地位去服务大众,造福人群,他才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贫富贵贱

    人的道德操守、身份地位,形形色色,万象百态;有贤愚忠奸、有贫富贵贱、有正义直言、有猥琐谄媚。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分别?为什么会有贫富贵贱的不同呢?荀子问:“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以下就来谈谈如何改变“贫富贵贱”:

    第一,贫者因勤而富

    人,因为没有钱财而贫穷;贫穷的人,常因没有财富而失学。不过,人只要肯努力勤劳,不怕失败,不灰心丧志,就有成功、发财的希望。富兰克林说:“贫穷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命中注定贫穷。”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日本电气大王松下幸之助、台湾商业巨子王永庆等人,不都是穷苦出身的吗?但是他们都能运用智慧,加上自身的勤奋努力,终能经营企业有成,因而成为巨富,所以贫者因勤而富。

    第二,富者因位而贵

    一些有钱的富豪,往往不因有了财富而满足,他们除了金钱以外,还想拥有地位、权利与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总想从事官职,以求得名位。一旦有了官位,就拥有势力;有了势力,就会有名誉上的荣耀,进而与显要往来,以提升自己尊贵的身份,所以富者因位而贵。

    第三,贵者因私而贱

    有的人身份显贵,却让人看不起,为什么?因为他“拔一毛有利天下,吾不为也”;因为他“自扫门前雪”;因为他官商勾结、贪污舞弊、搜刮民膏,所以在别人的眼里,他就如流氓恶霸般的让人敬而远之。所以,即使是一个有钱、有势、有地位的人,如果没有人品、没有道德、没有操守,而又自私自利,对国家不爱护,对社会不关怀,对人民的苦难无动于衷,就会失去人心,即使有名有利,也得不到人民的尊敬,所以贵者因私而贱。

    第四,贱者因佛而尊

    有的人虽然没有钱,没有地位,甚至没有学问、能力,乃至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这样的人照理说应该是为人所看不起的。但是有时这样的人反而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为什么?因为他有正确的信仰,信仰的教义让他虽贫“不以贱易志”;宗教的熏陶让他“见利而不动”,他很有慈悲心,他与人为善,他奉行正道,因而让人更为尊敬,所以贱者因佛而尊。

    胸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贫富;内涵,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贵贱。人生的“贫富贵贱”并非恒常如是,只要自己改善因缘,贫者可以致富,卑贱可以为人所尊。

    走出去

    身为家庭的一分子,除了承担家务,要走出去,才能扩展与社会的往来;居住在偏远的郊区,要走出去,到市区里才方便办事;甚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这一个国家,也要走出去到另一个国家交流。关于“走出去”有四点意见:

    第一,友谊要走出去

    一个人不能没有朋友,挫折有难时,朋友可以帮助你;伤心难过时,朋友可以关心你。但是要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彼此了解个性、习惯,相互包容缺点,和尊重彼此不同的想法。因此,友谊要走出去,要走入人群里,要广结善缘。好比社会上虽有职业、宗教信仰的不同,国际上有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只要我们真心与人友好,对方感受到你慈悲、友善的气息,因缘关系自然就会更好。

    第二,体育要走出去

    体育不仅可以锻炼身心,更是一个社会精神力的象征,例如运动员在竞赛场上获得荣誉,可以为社会大众带来极大的信心。因此,体育活动要走出去,以体育和世界交流。

    第三,服务要走出去

    台湾社会最为世人歌颂的就是义工,他们为大众服务的热忱,受到各方的肯定及赞许。服务的范围广泛,举凡顾客服务、商品服务、电话服务、会议服务,除了对内的服务,服务也要走出去,走入需要帮助的地方,如偏远、贫苦地区;除了物质上的服务,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服务,能服务到人的心里,才能令受者真正感觉到人间的温情。

    第四,宗教要走出去

    台湾的宗教信仰相当自由,尽管信仰有所不同,但是向真、向善、向美的心,却是一样的。因此不论什么宗教,都不应只是自立门户,所谓“宗教无国界”,为了世界和平、人民安乐,宗教家应该要走出去,加强宗教间的友好交流,突破传统弘法方式的窠臼,才能将宗教教化的功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成就的事业就有多大,因此凡事都要走出去才有发展天地,才能与时俱进。

    参加活动的功能

    人,经常运动,能增强体魄;水,经常流动,能长保洁净。一个团体经常举办活动,也会充满服务的干劲;现代社会人与人来往密切,更离不了参与社团活动。参加活动,会有跟大众结缘的机会,也会有进步成长因缘。参加活动有哪些功能,四点如下:

    第一,参加活动有学习的功能

    无论你参加旅行团、园游会、座谈会、读书会等各种社团活动,从中,有正当的娱乐休闲,有正当的人际关系来往,你可以向大家学习礼仪进退,学习群我和谐,学习组织策划,充实知识见地,交换心得感想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无形中,你人生的经验阅历就成长了。

    第二,参加活动有扩大的功能

    你参加一个社团,马上就会交到许多的朋友,每个人的成长经验不同、做事方法不同,你从结交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朋友中,获得不同层面的知识信息,尝试做不同的事务,自己也得到不同的体验,不知不觉中,广学多闻,增加见识,你的生活就扩大了。

    第三,参加活动有联谊的功能

    今天密如蛛网的信息社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个人不能再坐井观天,关闭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各行各业必须“集体创造”才能成功,因此要靠很多的朋友,很多的助缘。假如平时没有跟人来往,不跟人联谊,到了你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都来不及了。因此,平日就要参加活动,与人联谊,广结善缘。

    第四,参加活动有成就的功能

    参加一个社团,社团里会举办许多活动,你参与其中,或做义工,或做领队,奉献自己,帮助他人,活动圆满以后,你会获得自我的成就感。因为这个活动,有多少人参加,交到多少朋友,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共同达成一个目标,带动大家成长,这个无形的成就感,其意义价值不同。

    这个社会是众缘所成,需要靠大众来帮助我们自己。从参加活动中,可以明白“因缘和合”的真理,可以了解“同体共生”的意义,我们的生命,也就升华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