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紫·梨花白-爱莲蓬戏语藕香苑 顶风雪又见苦命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话说,子琨这天用篮子装了一些莲蓬来,天热,静怡正靠在客厅的藤椅上休息。“姐,看看我拿什么来了。”子琨从篮子里拿出莲蓬,凑到静怡跟前,静怡接过莲蓬,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心里特别舒服。

    “哪来的?”静怡问道。“我和同学去城郊的荷塘摘的,可新鲜呢。姐,我剥给你吃吧。”子琨拿过一个莲蓬来剥着。“哟,危险不?你可要小心一点。”静怡接过子琨剥出的莲子,这个绿色的小果子让她很喜欢,静怡慢慢剥了莲子皮,把莲心抽了,放进嘴里细细地嚼着,甜甜的嫩嫩的,清香满口。“嗯,这个好吃,子琨,再剥几个给姐。”“哎。”子琨高兴地连剥了两个莲蓬,拿小碗装着,放在静怡身边,“姐,你喜欢吃这个啊,我明天再去摘。”“不用了,这篮子里不是还有吗,姐吃不了许多。”静怡看着子琨的样子,心里很安慰。

    果然,第二天子琨又拎来了一篮子的莲蓬,篮子里还放了一个纸包,打开看是一包银耳。原来子琨回去说静怡喜欢吃莲子,母亲便让人去库房称了一包银耳,让子琨带过来,嘱咐周妈给静怡炖银耳莲子羹。至此,这个夏天,银耳莲子羹、莲子绿豆粥,成了静怡的主食。

    靖辉见静怡天天吃得这样清淡,心里不是滋味,八月里入秋以后,静怡脸上的气色,倒还不错,就是人清瘦了不少,靖辉看着心疼。这天早起,靖辉去静怡的书房拿东西,无意间看见静怡写完之后,随手放在书桌上的稿纸,只见上面写着:

    西江月

    碧叶芙蓉莲动,荷塘蟾月清风。

    绿纱帐外数莲蓬,莹润香甜一宿。

    借尔涓洁珍重,慰侬心意从容。

    青瓷盘里玉玲珑,此愿长久挹掬。

    靖辉心里一动,出来后对周妈说:“周妈,你今天买些藕和排骨回来,排骨要瘦一点的,别的你随意啊。”“少爷,少奶奶怕闻油荤,你忘啦。”周妈提醒道。“没事,你买就是了,到时候我来,你就别管了。”靖辉吩咐道。

    等周妈把菜买回来之后,靖辉来到厨房,见周妈除了排骨和藕之外,还买了些青椒、冬瓜等别的蔬菜,篮子边上,还有一些新鲜的菱角,靖辉很满意,对周妈吩咐道:“周妈,今天你休息,我来弄两个菜给静怡,我想让她开始吃饭,不能再喝粥了。周妈,你就帮我把藕、排骨、青椒洗干净了,再泡上一些木耳,把菱角、莲子剥出来,我看你那儿还有些百合,也剥开洗干净了,都放在这儿,一会儿弄好了告诉我就行了。”“好的,少爷。”周妈乐呵呵地应着,她想看看靖辉是怎么弄给静怡吃的。

    过了不久,周妈都清洗好了去告诉靖辉,靖辉随着周妈一起来到厨房,亲自操刀。就见靖辉,先将排骨放进一个锅里,拍了一小块姜也放进锅里,倒入清水,放在炉子上面先炖上;然后,将藕前面最嫩的一小节藕尖子,切薄片装盘放一边,又将一些剥好的生菱角切片装盘,青椒切片装盘,再把洗干净的百合、黑木耳装在一个盘子里,最后将另外一节大藕,切块装盘放在一边。这时,锅里的排骨汤已经开锅了,靖辉把锅端到一旁,拿了另外一个空锅放在炉子上,倒进开水,再把汤锅里的排骨一块一块夹到空锅里重新炖,等到水再开了,锅里全是清汤。靖辉这时把炉门关小,嘱咐周妈看着,一小时以后来喊他。

    周妈乐得直点头,心想:这少爷还真聪明,看他平时什么都不管,没想到挺有本事的,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我这烧了十几年的饭菜,也没想到这一层,这样的清汤,一定能对静怡小姐的胃口了,萧家少爷真细心呢。

    一个小时以后,靖辉来到厨房,揭开锅盖,将汤里的排骨一一夹到原先的汤锅里,再将藕块和黑木耳放进纯骨头汤的汤锅里,再次熬炖,四十分钟以后,加盐尝咸淡,再文火十几分钟后,排骨清汤炖藕好了。之后,靖辉开大炉门,将藕片、菱角片、莲子、百合用大火清炒,最后加入青椒片合在一起,三炒两叠一勾芡就起锅装盘了。

    靖辉让周妈用白瓷汤盆装了一盆汤,同那一盘炒菜一起端到餐厅,自己来到客厅喊静怡。静怡这时,正靠在客厅的藤椅上绣花,靖辉来到她身边说:“静怡,吃饭去。”“今天看你跑进跑出的,又忙什么了?”静怡问道。“来吧,过来看看不就知道了嘛。”靖辉拿走静怡手中的花盘,拉着她来到餐桌前坐下,“嗯,好香啊,是藕汤啊。”静怡说道。靖辉给静怡舀了一小碗,“尝尝。”静怡喝了两口,“真好,很好喝。”“再尝一块藕呢。”靖辉说着又夹了一块藕给静怡。静怡尝了一口,笑着说:“也不错嘛。”

    周妈这时端了饭过来,静怡笑道:“周妈,今天你这汤真不错,这藕也特别好吃,好香呢。”“小姐,那你吃点饭好吗?”周妈笑眯眯地问道。“好呀,今天还真想吃一点饭了,这菜看着也特别有食欲,这色彩看着就清爽。”静怡夹了一筷子菱角,切成片后看不出来是什么,“嗯,这个味道真不错。周妈,这个是什么,你还藏了一手啊,这道菜你可从来没弄给我吃过。”静怡边吃边问。

    看到静怡愿意吃饭,周妈可开心了,“阿弥陀佛,小姐你今天终于吃饭了,真得感谢少爷,这菜和汤都是少爷做的。小姐,这么讲究的菜,我可做不来。”周妈出去了,静怡睁大眼睛看着靖辉:“靖辉,是真的吗?”“怎么,不相信我?”靖辉笑道。“还真不敢相信呢。快给我说说,这是什么?你是怎么想起来这样做的?”静怡又高兴又激动。

    “呵呵,还不是心疼你天天喝粥,看你瘦的,我可不想你把我们的小宝贝弄得出生时就像只小猫咪噢。”靖辉打趣道。“什么呀,等过了这阵,好了就能吃了呀。”静怡笑道,“然后呢。”“然后——然后么,今天早上我看了你填的《西江月》,就想到了这两道菜。”靖辉指着藕汤说:“这个汤叫‘荷塘清影’”,又指着炒菜说:“那个呢叫‘青玉玲珑’。”。

    “真好,亏你想得出。”静怡惊叹地看着靖辉。“不敢,是受你的启发啊。”靖辉道。“这个汤,除了藕和木耳,是什么汤,这么清香?”静怡问道。“排骨汤啊。我知道你怕油荤,就过了头道汤,捡出排骨重新放水煲的,煲好后再捡出排骨,在清汤里放藕和木耳进去,再煲一个小时就这样啦。”靖辉得意地说道。“哦,这么浪费啊。”静怡有些担心。“没有啊,那排骨和头道汤可好了我们了,我和周妈他们吃啊。”靖辉笑道。

    “那这道菜里,都有些什么呀?我看看,哦——有藕、百合、莲子、青椒,这个是什么呀?很好吃的。”静怡问道。“这个就要考考你了。这道菜原来在省城读书那会儿,我曾经吃过,当时我们给它起名‘荷塘小炒’,里面的主料大部分都是水塘里的东西。你猜猜,这个是什么?”靖辉笑道。

    “嗯,这个有意思。我想想,这个季节,塘里的东西除了莲藕,还有就是——菱角,是菱角吗?”静怡笑着说道。“正是。所以就用你的词,叫‘青玉玲珑’,是不是很形象啊。以后就让周妈学我这样,换着花样做给你吃。”靖辉笑了。

    “靖辉,谢谢你啊。”静怡心里充满了幸福,“这个太麻烦了,以后还是不用这样了。”“没事的,周妈学会就好了,不麻烦的。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我会心疼的,你放心,我会把你照顾好的。”靖辉见静怡吃得好香,心里面很安慰。

    这样,整个秋天,院子里一直弥漫着莲藕的香味。子琨开学后回到静怡这儿,同静怡玩笑说:“姐,你这小院干脆叫藕香苑得了,天天都是藕的味道。”“不错啊,藕—香—苑,我喜欢这个名字,以后我们就叫它藕香苑。”静怡听了很开心,靖辉回来听说后,也连声称赞:“藕香苑,好名字。子琨,你看你姐怀孕以后,喜欢吃的不是莲子就是藕,看来我们的第一个宝贝,一定是女儿了,生一个像你姐一样聪明漂亮的女儿。”“那我最喜欢了,我就希望姐姐生一个像她一样的外甥女。”子琨开心地应道。

    “子琨,别乱说。”静怡制止道,“你姐夫,可是想要儿子呢。”静怡笑着看看靖辉。“谁说的,我可是喜欢女儿,第一个生女儿好。”靖辉笑嘻嘻地看着静怡和子琨,“到时候可以帮着妈妈带弟弟,子琨对吧。”“就是就是,我不就是跟在我姐后面长大的嘛。”子琨高兴地附和着靖辉。“你们俩就乐吧。子琨,你喜欢到时候就你带。”静怡笑道。“一定的。姐,只要我在家,我肯定带她玩。”子琨使劲搓着两只手,似乎急等着抱孩子,看着子琨的样子,静怡和靖辉都乐了。

    来年的春天,静怡果然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忆珍。

    这一年,中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上海也已经沦陷。萧慕仁曾给靖辉来过一封家书,告诉靖辉照顾好静怡和孩子,让他们夫妇就待在小城,哪儿也别去,等他的消息,之后就再没有信息。靖辉和静怡,虽然心里忐忑不安,却也无可奈何,只有按照父亲说的去做,好在紧邻小城的临县,是一个军事重镇,那里有军用机场,并有重兵把守,小城靠着它的庇护,安全便多了一份屏障,生活倒还安宁。只是子琨不安分了,常常会说一些激进的话语,静怡曾说过子琨几次,让他好好读书,不要去管别的事情,子琨见姐姐刚刚生完孩子,身体、生活几重繁杂,也就不再和姐姐多说什么了。

    静怡有了忆珍,生活变得忙碌起来,家里有了一个孩子,可是多了不止三个人的事情,靖辉依然要忙于他的工作,只有休息天在家才能帮到静怡,子琨倒是放学在家,没事就帮着静怡照看忆珍。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到了下半年,子琨上中学了,渐渐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静怡的精力被忆珍牵扯着,也无暇顾及子琨的行踪,只要子琨每天都回来吃饭睡觉就好,有时子琨回来晚了,告诉静怡,已经在爸爸妈妈那边吃过了,静怡也就算了。

    这样,到了忆珍一周岁的时候,静怡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周妈笑着告诉静怡,说她是有福之人,多子多福,萧家娶了她进门,真有福气呢。静怡听了只是笑笑,不以为是,没想到她还真如周妈所说,隔年一个地怀孕生子,这让静怡有些应付不过来了。这期间曾经有将近半年,靖辉和静怡带着全家老小,同静怡的父母一道躲去乡下深山里面,躲避鬼子的窜扰。好在小城与紧邻着的临县,都有国军的重兵把守,小鬼子在小城只待了四个月便被打跑了。

    到四二年年底的时候,静怡已经有了忆珍、忆聪一儿一女,肚子里又怀着一个,已经有五个月了。

    那年冬天,小城的雪下得比较早。虽然城里已经不再有日本兵,但自从被日本鬼子来搅扰了一番之后,城里面大人孩子都对小鬼子恨之入骨,学校的学生们,更是群情激愤,地下组织活动频繁。子琨所在的中学也是如此。

    子琨这天有事要出去,起来得特别早,他出了东厢房,见地面上有薄薄的一层雪,知道昨晚下雪了。周妈和周伯已经弄好了早饭,子琨去到厨房里,盛了一碗刚刚烧好的泡饭,弄点咸菜,三两口吃了就往外跑。出了门刚走到巷子口,就看见一个人踉跄着倒在地上,大冷的天只穿了一件破夹袄,虽然看上去脏兮兮的,可仍然能看得出是个女人的样子。

    子琨弯下腰,问道:“你怎么了?”这女子侧身倒在地上,似乎已不省人事,子琨看着这女子的侧面,感觉有些眼熟,便伸手推了推她的肩膀,那女子轻轻地呻吟了一声,子琨觉得不对劲,蹲下来仔细看看,“啊,是臻姐姐吗?臻姐姐,臻姐姐。”子琨拉起这女子,弯腰背上她快步走到家门口,推门进去大声喊着:“姐,姐——快来,我找到臻姐姐了。”

    静怡穿着宽大的棉袍,同靖辉一起从屋里急忙走了出来,“啊?子琨,真的是臻儿吗?快去客厅,那里面有暖炉,暖和。周妈,快去把我的书房收拾一下,把床铺好,铺得厚一些。”静怡吩咐完,跟着子琨他们来到客厅,子琨已经把秦臻放在了沙发上,静怡走过来,靖辉端过一把圈椅让静怡坐下。

    “子琨,快去打一盆热水来。”静怡吩咐着。“好。”子琨跑了出去,静怡用手摸摸秦臻的额头,有些烫,靖辉倒了一杯热水过来,又拿来了一个小勺,静怡给秦臻喂了几口热水,秦臻渐渐缓了过来,她睁开眼睛看见了静怡,“静怡,静怡——”秦臻轻声喊着,眼泪下来了。“好了,不怕了,臻儿,你回来我就放心了。”静怡紧紧握着秦臻的手,眼里闪着泪花。

    子琨这时端着热水进来了,靖辉端过凳子,让子琨把水放在秦臻身边。见秦臻醒了,子琨说道:“臻姐姐,你醒啦,可吓死我了。”子琨关切地看着秦臻。“子琨、靖辉,现在你们都去忙你们的吧,臻儿这里有我就行了。”静怡说着又拉住了靖辉,“等等。靖辉,把我新做的那套棉衣棉裤拿来。子琨,去告诉周妈,给臻儿熬一碗生姜红糖水,再端一碗热热的粥来。”

    静怡理了一把热毛巾给秦臻擦脸,秦臻慢慢坐了起来,把手放进热水盆里,浑身打了个哆嗦。靖辉拿来了棉衣棉裤,子琨又送了一个暖水焐子进来,放进秦臻的怀里,“臻姐姐,我先出去了,回头再来同你说话。”子琨和大家打过招呼便走了,靖辉也上班去了。静怡让秦臻梳洗过了换上干净衣服,先喝了一碗姜汤,再稠稠地喝了一碗粥,什么也别说,先去周妈给她铺好的床上好好睡一觉,一切等睡醒了再说。

    秦臻已是疲倦到了极点,先前是又冷又饿晕了过去,现在已然见到了静怡,心也定了,加上吃了热粥喝了姜汤,浑身都暖过来了,倦意便遏制不住地上来了,她跟着静怡来到书房的床上,上了床一分钟不到便沉沉睡去。静怡给她掖好棉被,坐在床沿上静静地看着熟睡的秦臻,看着她瘦削的脸庞,暗黄粗糙的肤色,想着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皮肤白皙,圆圆脸有着婴儿肥的女子,不知这几年她吃了多少的涩苦辛酸呢。静怡心疼地抚摸着她凌乱的头发,许久才轻轻带上门出来。

    秦臻这一觉,直睡了一天一夜,待她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静怡进来看她,已经是第三次了,听到开门声,秦臻睁开了眼睛。

    “臻儿,你醒啦。”静怡微笑着坐到她的床边,“静怡,我这一睡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秦臻披衣坐了起来,看着静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知不知道,你都睡了一天一夜了,再不醒,我都要担心了。”静怡怜惜地说道,“现在一定饿坏了吧,快起来去吃饭。”“静怡,”秦臻一把拉住准备起身的静怡,眼泪又掉了下来,“静怡,我现在是无处可去,只有你了……”

    静怡说道:“别急,臻儿,你到底遇到什么事了?”看着静怡关切的眼神,秦臻摇摇头,一任眼泪尽情地流着。

    未知秦臻同静怡说了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