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沉从文与丁玲》为何被“腰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多年来我主要研究现代文人,沈从文、丁玲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自然也在我的视野之内。他们的交往、友谊,乃至后来的矛盾,我想,是不仅仅属于个人恩怨方面的故事,而是可以作为历史沧桑中文人性格的写照。在写关于沈从文与丁玲的文章时,我想尽量达到的也是这一目的,即真实、客观、冷静地写出历史人物的丰富性、复杂性。所以,我的主要着眼点并不在于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而是尽可能地全面地展现历史,同时对混淆视听的一些文章也可以起到矫正作用。

    从20年代相识,到80年代相继去世,沈从文和丁玲的交往,经历了友好、冷淡、隔膜、攻击等不同阶段,他们的人生观念和生活的喜怒哀乐,是随着中国政治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幻场景和色彩。

    但没想到,半年之内,我所写的两篇关于沈从文与丁玲的文章,先后都遭遇到“腰斩”的命运。一次是在1996年10月的《文汇报》,一次是在1997年6月的《新民晚报》。令人诧异而不解的是,导致腰斩的是与沈从文、丁玲都相识的文坛前辈陈沂先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