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兆雪点萃集-散文 省级以上公务员二三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个我最熟悉的省部级国家干部是我的大姑父王大中,他是解放前夕唐山市的市委书记,由于是黎明前的黑暗,当时唐山市委代号黎明部队。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大姑家和我家一起搬到东矿区,都住在林西矿第一员司房。我50年出生,刚记事时模模糊糊,但是清楚记得我家住在4条6号,是两间一明东厢房,听妈妈说以前是有钱人家的花房,冬天冻死夏天热死。大姑家的房子还不如我家,他们住在10条西头,是一个大院东南角的一小间东厢房。大姑说她们搬来前是矿上员司的下人住房,房子小的不能再小,一进门就上炕,炕里边放两个箱子就是全部家具。做饭在门口。大姑家五口人,大姑父担任冀东南下干部工作团副团长带队伍去了广西,大表兄在部队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表姐、二表兄比我大不几岁,平时大姑家三口人还不显得怎么挤。有一次大姑父去北京汇报工作顺便回家看看,我听说给我和二表兄买回来了玩具,吃完早饭就巴不得去取。我立在门口,大姑、大姑父、大表姐、二表兄都呆在炕上。大姑父带回来的玩具是一辆坦克车和一辆小汽车,我两眼巴巴紧盯着坦克车,聪明的二表兄懂我的意思,忙用左手拿起炕上的坦克车抱在怀里,右手拿起小汽车递给我,我接过小汽车也非常高兴,一连数日爱不释手,那个小汽车一直到今天还珍藏在我的记忆库里。那时我大姑父工作上是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监察员,驻西南组组长,广西省监察委员会书记、组织部长,生活上是普通老百姓,甚至低于普通老百姓,住仆人的房子,是老百姓的仆人,花剩下的工资交党费,当部长不坐专车,这就是建国初期省级公务员的一般家庭生活。就像现代德国的政治制度,总理施罗德管理着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老百姓过着全世界最优裕的生活,自己的家境却十分窘迫,下班时间开着自己的大众牌汽车回普通民宅,而还在工作时间的警卫却驾驶豪华宝马紧随其后,我国建国初期的公务员作风已经在现代发达国家中发扬光大。建国初期老百姓刚脱离战乱之苦,人心思定;公务员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社会环境,为国图强。老百姓是主人,是老板;公务员是职业,是打工仔。公务员不论职务高低,只有责任大小。公务员离开工作岗位便是老百姓,老百姓走上公务员工作岗位便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能职责。

    第二个是我的舅姥爷葛如松,在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是舅姥爷救助了我家。那时家家都在吃食堂,一天到晚兜里揣着饭票,一碗能照镜子的玉米面粥就是一顿饭,晾凉了喝完了舔干净了还不用洗碗。我正在长身体,光喝稀粥也不长个,妈妈一着急想起了舅姥爷,放暑假带着我坐上火车去了保定。舅姥爷家住在安国县东长堤村,东长堤村是个富村,舅姥姥是村支书,村里生产搞得很好。舅姥爷曾经在中央苏区担任中央首长的秘书,是个大笔杆子,双手会写梅花篆字,人称“飞笔葛”,长征刚开始舅姥爷双腿就负了伤,经组织批准回家养伤。中共中央到达延安以后,舅姥爷把表舅何子域送去延安,解放后表舅安排在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政协工作。组织上多次叫舅姥爷归队,舅姥爷一方面是身体原因,另一方面是自持力,认为自己没有为革命出多大力,不能去摘桃,搞革命为的就是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现在的日子挺知足,有吃有喝有老伴儿陪着,不能找组织要官做。舅姥爷的这种想法就是共产党人的初衷,也是所有老一辈公务员的初衷,共产党人的具体体现就是公务员队伍,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是公务员的职责所在,这种想法既朴素又平常,却是公务员直立的脊梁。舅姥爷家的食物不仅养育了我,多少年以来,舅姥爷“不能找组织要官做”的自持力,舅姥爷“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的想法一直滋润我成长。

    1966年11月25日,我参加了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听说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我和同学参加大串联刚刚到上海,就连忙坐火车赶到了北京。北京的红卫兵都到外地串联去了,于是外地学生就成为首都红卫兵第一师。经过紧张的军训,我被任命为标兵班班长。二表兄曾经和我炫耀天安门华表前的标兵是多么威风,今天我站在检阅第一排别提多美了,我竟然让出上观礼台的殊荣,乐得天津小兵直蹦,抱着我连连感谢班长的关怀。在高亢雄浑的东方红乐曲中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林彪挥舞着毛主席语录本紧随其后,周总理隔了十几步远排在第三位,刘少奇和其他中央领导远远地站在后面。高音喇叭带领红卫兵高喊“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我们第一排标兵胳膊挽着胳膊拼着命挡住后面向前涌动的人流,我和大家一样热血沸腾,为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全,顾不得喊口号,顾不得挥动毛主席语录本,顾不得仔细瞻仰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的仪容,至今我还后悔没有登上观礼台。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留给我们的是深深地思考。这是历史留给中国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是用了共和国十年的代价留给公务员队伍的一笔宝贵财富,珍惜这笔财富吧,人生没有几个十年。

    1971年6月8日,我作为1776万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一员,来到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四团任报道员。1971年9月13日,我和团政治部现役军人陈干事代表四师,去呼和浩特市兵团司令部参加报道员学习培训,提前买了车票,坐兰州到北京的44次特快,晚上9点多钟在团部碱柜车站上车。来兵团才3个多月,能够代表四师去兵团司令部学习培训,听说回来就能留在师部,我当时别提多乐啦,战友们都替我高兴。中午风风光光地喝了饯行酒,下午风风火火地接到紧急命令,命令说接北京军区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一切活动都暂时停止,等待新的命令。当时并不知道林彪9月13日叛逃,乘坐的三叉戟飞机坠毁在温都尔汗,我一直还在耐心等待撤销一级战备的命令。兵团随即传达批判“五七一工程纪要”,这才知道了事情的真像。在我夜以继日翘首以盼去兵团司令部学习培训的同时,有人静悄悄地顶替了我,这个静悄悄的革命战友学习归来留在师部,以后还被选送去了清华大学学习。不要问原因,也不要问为什么,在一人升温,全体发烧的年代,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足为怪。过去了的事就让他过去吧。知道了事情原委的当天夜里,我难捱难以名状的心情走出马架子窝棚,来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立在茫茫瀚海边缘,望着满天繁星我大声质问:林彪,你怎么这么没有耐性,你晚几天出逃还没准摔不死,你猴急猴急的选在9·13叛逃是死催的?你嚼着黄豆粒运筹辽沈战役的沉着哪去了?你指挥平津战役的冷静哪去了?你统帅四野一直打到海南岛的度量哪去了?你这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叛国贼,你知道吗,你阴差阳错的叛逃时间毁了我的清华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你的择时无度险些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秒,地球在阵痛,空气在爆裂,大地在颤抖,天公在泣血。唐山,这座英雄的城市用二十四万人的生命,震醒了东方睡狮,迎来了中国人民的春天。在唐山大地震后的第八天,我和唐山灾民一同盼来了来到灾区看望的华国锋总理。二十年以后,我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参加迎接江泽民总书记,这时,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立的更稳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离岗后在2006年的微博上,我写了一篇文章《小康庄园公益产业》,这篇文章的结尾有四句话“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乐”。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在社会大校园里学习、工作、生活,永远都不会毕业的老学生,我自豪与我党的事业息息相通,我永远和我的祖国血脉相连。多少年以后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能够欣喜地看到听到这四句话,看到听到这四句话内涵的延伸,不仅是在新闻媒体文件报刊上,不仅是在国家领导讲话时,而是在每时每刻的现实生活中,而是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