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立后,看你怎么去做大-向拖延宣战,打造高效能团队作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员工拖延的习惯很可能导致任务无法按时完成,而老板的拖延则会导致机会的流失。打造一支高效能的团队,必须向拖延宣战,改变拖拉的不良恶习。

    1.员工为何变成一个拖延者

    员工如果有拖延这个陋习,不仅自身办事效率低下,还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可见拖延症的危害之大。那么员工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呢?

    (1)怕苦怕累怕工作。

    员工每天都会有着做不完的事,在这些繁重的工作中,有难有易,拖延者总是把最难的工作放到最后,先挑简单的做。这样在一定的时间内,重要的任务就拖延下来,难以完成。

    (2)害怕承担责任。

    员工在公司里各司其职,如果经常将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也就是间接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让原本简单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后只能拖延下来。

    (3)不良的习惯。

    在公司里,员工早已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但这些习惯未必适应公司的发展。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员工又不愿意改变自身不良的习惯,就会产生拖延。

    【做大做强之道】员工的拖延症是在工作中慢慢积累形成的,它会严重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所以,治疗拖延要对症下药,揪出病因是关键。

    2.拒绝拖延,学会说“不”

    拖延的人在很多时候都生活在自己编造的幻想里,缺乏真实的存在感。其实,告别拖延很简单,那就是学会拒绝。

    拒绝那些你没有精力应付的事务性工作,专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旦承诺,就不要再抵触,尽心完成,不要再做与不做之间过多纠缠,直至影响了你的工作。拒绝拖延,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要学会拒绝那些繁琐的事务性活动。员工在公司的工作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和权限,所以,在自己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不要给予太多的精力。

    (2)拒绝和浪费时间的人一起工作。你的工作伙伴是个效率低下、浪费时间的人,你自然会受到这种不良影响,成为拖延的人。因此,和高效能的人做搭档,是明智之举。

    【做大做强之道】无论是员工,还是老板,都要懂得说“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别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3.斩断员工的拖延思维

    员工的拖延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开小差的方式,精神不在状态,一旦形成拖延,自我欺骗就会接踵而至。所以,斩断员工的拖延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1)倒推策略。

    所谓倒推策略,就是先要冷静地分析自己造成拖延的原因,把自己行为改变的过程研究一下,才可能战胜拖延。

    (2)自设障碍策略。

    这是一种认知过程,可以在处理你擅长或不擅长的任务或目标时帮你提高自尊心。

    (3)反事实思维策略。

    反事实思维包括向上反事实和向下反事实,向上反事实是对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想象如果你这样做,就有可能出现比事实更好的结果,这对将来的工作和计划是有指导作用的。向下反事实是说如果我当时不这么做,结果可能更糟,因为现实比想象的要好,心里就会宽慰一些。

    【做大做强之道】作为公司老板,一定要及时斩断员工的拖延思维,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设计明确的目标与可行性计划

    员工之所以在工作中会经常出现拖延症的现象,其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一些可行性的计划。对于一个员工来说,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在确定了目标后才知道去做什么工作。

    作为管理者,要注意提醒员工制定相应的执行计划,从而改掉员工拖延工作的习惯,提高工作效率。

    (1)适当的给员工一定的机会,亲自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这样一来,有助于员工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减少对工作的拖延。

    (2)为了更好的监督和帮助员工,领导者需要有自己的工作计划,指导员工高效办事,出色执行。

    【做大做强之道】只要明确了目标的管理,并加以好的规范制度,就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改变以往的拖延习惯,达到企业效率提高的成果。

    5.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想要充分的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变工作拖延的状态,关键就要让员工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下面的几种方法对于管理拖延者的时间有很大帮助:

    (1)让心情平静下来,按照的工作计划完成相应的任务量,在此期间提醒自己不要做跟工作无关的事情。

    (2)集中精力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把一些简单的工作做好,这样会大大减少主要工作的时间耗费。

    (3)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严格地按照工作计划执行,就会避免懒散,将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做大做强之道】对时间的管理,更多的是严格的制定时间计划,不给自己松懈拖延的理由,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6.用激励战胜员工的拖延症

    员工之所以会在工作中表现出太多的拖延,关键还是因为缺少为工作奋斗的动力。所以,制定一个合适的激励计划非常重要。

    (1)让中层骨干亲自参与激励计划的制订,并且和基层员工进行沟通,老板要做的就是要清楚该计划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2)在计划执行期间,要对整个计划的实施实行监测,并提供相关的报告。通过定期对计划的成本、员工的心态、获奖人数、意见汇总等各项指标的综合测评,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总结。

    (3)计划目标实现之后,要开一个隆重的庆功宴会或总结表彰会。除了对表现突出、贡献很大的员工给予表彰外,还要让这次激励计划产生的“实惠”深入人心,以便在日后开展新的激励计划时,员工的心中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

    【做大做强之道】为了让员工改掉以往对工作拖延的态度,可以建立一个激励计划从根本上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7.结果导向:只认功劳不认苦劳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人们常说:我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对公司来说,必须只认功劳不认苦劳。须知,承认员工的苦劳,意味着没按时完成任务可以得到原谅,乃至做错事也可以得到谅解。这样一来,公司必然失去了战斗力,没有绩效可言。

    为此,老板要坚持“结果导向”的管理原则,对没有业绩的员工给予提醒、惩戒,帮他们认清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改变效率低下的不良习惯。只有公司上下注重效率、看重结果,才会适应市场竞争,不在拖延中败下阵来。

    【做大做强之道】为了公司的发展,老板要向员倡导:说到做到、只认功劳、严己宽人、敢担责任、艰苦奋斗。

    8.没有期限的目标只是吹牛皮

    经验表明,那些没有给自己设定最后期限的目标,往往都是无法实现的。员工如果习惯这么做,那么意味着大家都是吹牛皮的人,你的公司离破产也就不远了。在此,管理者必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目标,并加上一个期限。

    (1)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

    员工确立了目标以后,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结果工作中无法按时完成目标,养成了拖拉的恶习。须知,任务再大,困难再多,也要有个时间限制,这样才能督促员工拿出结果。

    (2)帮员工克服惰性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惰性。老板要让员工明确自己肩头的责任,努力克服自身的惰性,不能任由自己为所欲为。克服人性的弱点,战胜自己懒惰、拖延的习惯,就能养成高效执行的习惯,而这是按时完成任务的关键。

    【做大做强之道】制定好目标以后,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期限,这样就督促当事人在期限之内付出努力,实现既定的任务。按时完成任务,意味着高效,这样才会有公司发展壮大的可能。

    9.不要让官僚作风把公司拖垮

    官僚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既无法制订正确的规则,更无法产生效能。没有效率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没有利润,所以官僚主义应该是被公司深恶痛绝的。

    在公司内部,官僚作风表现多种多样:办事拖沓,只知道发号施令,不关心公司效率。这在公司中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显然,官僚气氛严重的地方,人们太容易忘记公司经营的基本目标:精干、灵活,赢得更强的竞争实力。为了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跟上日新月异的商业步伐,老板必须向官僚作风宣战。

    【做大做强之道】拒绝公司存在官僚作风,适当的压缩会议、裁减分支机构领导,使会议务实、领导班子高效,这些措施一定会大大提高公司的决策、运营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