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竞争力是公司生存之本
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对一个公司来说,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就失去了前进的力量,预示着它将会在这个市场上消亡。
能够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下来,遇到市场变化能够从容应对,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标准。对小公司来说,想活下来,就必须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否则就不要奢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存活下去,也不要奢望做强做大了。
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公司能否控制未来、掌握未来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具体来说,它是公司长期形成的,蕴含于公司内质中的,公司独具的,支撑公司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公司长期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
【做大做强之道】小公司想要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商业世界中立足,必须建立、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只能走向死亡。
2.冲在竞争最前列,占领市场制高点
日本阿拉发电子株式会社是一家小公司,员工仅150人,但是它依靠高新技术做精了金属箔电阻器,成为行业的领头羊。金属箔电阻器就是把铌合金加工成2.5微米长,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的1/30薄厚的箔片,在上面点一个电阻点。尽管描述起来很简单,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却不多。
阿拉发的电阻器稳定性好,耐温差性强,所以被广泛用于多种自动控制装置,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可以说,该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代表了同类产品中的最高水平,并以强大的竞争力赢得了成功。
无数商业案例告诉我们,技术冲在竞争最前列,才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才有制胜的可能。要做就做最好,公司必须有这种雄心,从而占领市场制高点,笑到最后。
【做大做强之道】把小公司做强,首先要有做强、做精的追求和欲望。老板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更高的追求,有梦想才有将来。
3.掌握公司竞争力的评测指标
在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动下,提升公司经营的竞争力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五点:
(1)适应力。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市场环境,因此公司的适应力越强,竞争力就越大。
(2)创意。创意逐渐成为公司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对老板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员工挥洒自如、展现创意,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价值。
(3)快速。速度代表着效率,这也是公司生命周期的标尺。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老板要比竞争对手快一步,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
(4)顾客满意。在消费者意识高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顾客关系管理工作(CRM)已成为所有公司最重要的业务。
(5)知识创造与管理。知识经济时代,要建立员工终身学习的机制,完成学习型组织的再造,这都是知识管理的根本。
【做大做强之道】公司竞争力的评测指标,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老板根据行业特色、公司特点进行灵活地分析。
4.善于建立竞争优势
每个公司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这就要求老板不但要善于发现公司的优势,更要善于建立、经营竞争优势。
(1)抓住对手的空白或薄弱市场。
大品牌大多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小公司可以把大品牌不是特别重视的二、三级市场作为自己的主战场,避免与大品牌发生正面交锋。
(2)集中带来竞争优势。
小公司在人力、财力等方面不能与大公司相比,但是小公司可以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在某一点上取得局部优势。
(3)依仗地利获得优势。
许多地方品牌都是依仗地利获得优势,从生产、运输压缩汇集了竞争的资本。大品牌尽管财大气粗,但是强龙难压地头蛇。
【做大做强之道】明智的小公司要善于“并兵相敌”,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为”的原则,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把有限的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
5.成为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有竞争力的小公司往往被称为“隐形冠军”,它们之所以具备了领袖群雄的实力,是因为成了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1)老板要有雄心壮志。
商业竞争中奉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成为行业的领袖。这样做,不仅是做强的需要,也是让公司持久发展的保障。
(2)把市场眼光放到最高处。
对经营者来说,一旦进入某个行业,就要把眼光放到最高处,努力做行业规则的制定者,让自己具备核心竞争力。
(3)在市场策略上出奇制胜。
做行业规则制定者,并非只在技术上取胜,还要善于在市场策略上出奇,突破固有的经营模式。
【做大做强之道】做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并非要从头开始,甚至是按照原来的方向赶超对手,改变游戏规则,使整个市场趋势朝着我方设定的方向发展,也是一种策略。
6.提升主业的盈利能力
没有主业,公司发展就会失去大的方向,就无法把力量向一个方向集中,取得某一方面的优势。突出核心业务,把主业做优做强,是公司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
(1)健全市场营销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整合公司原有营销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对市场开拓、营销策略、销售业务实行统一管理。
(2)优化生产,适时投入,确保持续做大做优。公司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提升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时候,老板要控制好节奏,必要的时候加大投入,达到做优的目标。
(3)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公司有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依靠科技的力量,增强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无形中会从整体上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做大做强之道】把公司做大,一定要控制好整体发展战略,追求“大而强”的目标。如果没有“强”,公司的盈利水平低下,那么“大”就失去了意义。
7.满足顾客需求,成为市场领先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经济的服务和产业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许多领域卖方市场已经形成。对小公司来说,有针对性的、以创新的模式满足客户需求,是做大的必经之路。
如家的创始人沈南鹏在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经济型酒店如家的创意来自于对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今天大家对酒店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有一个标准化的、舒适的、安全的,甚至有宽带上网的经济型酒店。”显然,这是建立在对消费者心理把握基础上的,并极大地满足了顾客需求,从而使如家成为经济型酒店的市场领先者。
现在,公司对营销的重视与日俱增,这是因为只有准确抓住顾客需求,才能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顺利完成市场交易,获取利润。满足顾客需求,才有机会领先市场。
【做大做强之道】以服务的精神经营公司,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中保持领先者的地位。
8.专利成就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借助专利保护开发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创造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公司的核心业务,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专利管理的任务。
淤领导者要经常深入科研实践,和科研人员保持密切联系,注意解决科研中的问题并及时发现创造发明的新成果。
于对新的发明创造要尽早申办专利,取得合法专利权。
盂注意在不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同时,要防止第三者侵犯本单位科技人员的专利权。
(2)公司专利管理的内容。
淤收集专利技术情报。积极收集本单位科技人员所需要的专利文献和各种有关新的科技信息动态,尽可能多地掌握现代科技水平和发展趋势。
于组织并参与课题的选择与评价。
盂保护本公司的专利权。对已经获得专利权的科研成果,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做大做强之道】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迅速发展起来,前提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因此,领导者要有专利管理的意识,要懂得用法律保护公司的创意。
9.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许多公司汇聚了大批精英,但是雄厚的人才优势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这是为什么呢?
(1)快速发展的时候,学习能力要跟上。
一位管理学教授总结道:“归根到底是这些公司的学习能力跟不上,降低了公司的竞争力。”提升团队的学习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
(2)从市场变化中学习制胜之道。
老板必须以学习的心态办公司。学习,其实就是根据市场变化主动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改进自己各方面的不足,最终在竞争中夺取胜利。
(3)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终身学习文化。
从泰罗的《管理科学原理》算起,管理主体从当初的“经济人”,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X—Y理论的“复杂人”,到今天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人”,学习型组织的产生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必然。为此,老板要在员工中培育终身学习的组织文化。
【做大做强之道】请牢记: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为此,老板必须带领团队成员以学习的心态做事,只有学得更快,才能做得更好。
10.重视产业集群,弥补先天不足
公司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一定的商业环境。在特定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形成某种产业集群。借助产业集群的力量,能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发展水平。
(1)认真研究产业集群的现象。
产业集群由众多小公司构成,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个小公司。借助产业集群的力量,依托集群内的资源取得优势地位,能有效避免自身发展的先天不足。
(2)发现自己在产业集群中的优势,正确定位。
大公司在数量上永远是少数,小公司才占据着大多数。所以,小公司一方面要有长大的梦想,另一方面应该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3)做好与上下游公司之间的关联配套工作,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一旦确定了自己在产业集群中的位置,就要努力适应整个产业链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做好与其他公司之间的配合工作,使自己在产业集群中获得应有的竞争力,达到既降低成本、又获得产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做大做强之道】老板要善于把公司的发展放到区域经济的大环境下考虑,借助产业集群效应,小公司既能保持自身的灵活性和积极性,又可以实现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