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立后,看你怎么去做大-三年的企业靠运气,三十年的企业靠文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三年的企业靠运气,五年的企业靠老板,十年的企业靠管理,三十年的企业靠文化。”可以说,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实现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保障。

    1.文化是竞争力的脉络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公司发展从根本上讲靠的是文化,公司最根本的竞争力是文化竞争力,公司的一切是由文化这个核心派生出来的。”

    在公司的所有竞争力中,文化是最高层次的部分,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因为研发和品牌归根结底是依靠人去做的,企业只有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有明确的经营理念,有严格的纪律和行为规范,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持续稳定的发展。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我国很多优秀的公司也像海尔一样,早已认识到文化管理的巨大作用,并将文化管理模式付诸实施。

    【做大做强之道】公司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升理念、优化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而推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所以,老板要抓好公司文化,让它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这个轴心。

    2.注重文化管理

    公司发展壮大,需要资本的支撑。有了资本的支持,才有对利润的追求,才有更多的投入和产出。但是,在人性化管理阶段,单靠资本的意志已经不足以带动公司的持续发展,也无法为公司找到管理的动力。这时候,领导人必须从文化那里寻找智慧。

    国美采用的文化管理模式,本质是以员工为本,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在国美系统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国美全体员工的身心能够融入到系统中来。员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公司文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它以价值观管理为核心,涉及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品牌等各方面,又与公司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关系紧密。

    【做大做强之道】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公司文化的培育,来实现文化管理模式的提升,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进而成为“企业人”。

    3.老板要引导企业文化

    卓越的老板,在公司中既是卓越的管理者,又是员工的思想领袖,他以自己的、新观念、新思维、新的价值取向来倡导和培植卓越的公司文化。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是这样激发他的团队为梦想而战:“赚钱只是一种结果,它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目的。而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创办一家真正由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感到骄傲的、伟大的公司。这就是我的理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

    优秀的老板都会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有的文化理念,用来引导大家做人做事,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到前列。这种文化理念,是老板对市场的理解,也是对经营的感悟。

    【做大做强之道】为了适应领导公司文化的塑造,老板应明确自己在公司文化塑造中扮演什么角色,并努力实现由单纯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导者,向公司文化战略决策者和领导者的角色转换。

    4.巧用企业文化

    “信徒式”服从是宝洁公司维系员工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公司在用人方面体现其独特公司文化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宝洁公司一直是细心挑选新员工,雇用年轻人做最初级的工作,让这些人在宝洁文化中成长起来,然后再让这些忠实的宝洁人做中高级管理人员。所以进入宝洁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没有人进入宝洁时就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尽管他在其他公司已经很有工作经验。这就是宝洁巧用企业文化的方式。

    宝洁公司的员工手册上,条条框框的硬性要求很少,但有一点,员工的思想必须完全符合公司的核心理念,并绝对服从。

    【做大做强之道】员工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老板要培育、坚持良好的企业文化,巧用航空这些文化抓住员工的上进心,真正打造一支能战斗、肯吃苦的队伍。

    5.构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海尔从1989年开始实施“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制度,其特点是:全方位地针对每个人每天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要求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而且每天的工作品质都要有一点儿提高。

    “想要偷学海尔的制度不难,难在持之以恒。”谁能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不断地重复每日规划、每日执行、每日检核,谁就能实现公司未来美好的愿景与目标。

    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必须与公司一起共同成长,没有创新或者不能包容创新精神的“公司文化”是一种消极的文化。

    【做大做强之道】公司的振兴需要文化,公司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但是,公司文化的建立,必须从自己组织内部产生,不能抄袭,只能借鉴。

    6.打造以公司为家的文化

    人的品位决定了文化的品位,团队核心的文化底蕴大体决定了公司的文化底蕴。文化资本到什么水平,竞争的优势也就到什么水平。

    人在公司分为两种,经营者和普通员工,经营者是公司文化的创造者,起主导作用,是火车头。也可以这样说,公司文化往往是企业家个人文化的群体化。比如,张瑞敏的观点如果被公司员工认同了,被职工认为是正确的,员工就按照他说的去做,这就变成了海尔文化。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要有一个坚强的管理核心,打造以公司为家的文化,带领公司走向胜利。核心成员——精英的地位不能低估,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职业技能对团队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他们是团队文化理念的创立者、支持者以及强力拥护者。

    【做大做强之道】公司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的文化,是人化与化人的历史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公司文化是家文化,是领导人文化,是团队核心文化。

    7.公司文化要有生命力

    追求基业长青,是许多企业的经营战略。为此,培养具有生命力的公司文化,就成了公司文化建设的重点。总结世界长寿公司的文化可以发现,这些公司文化都有如下特点:

    (1)坚守信念,不断进取。在长盛不衰的百年公司发展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这些公司几乎都虔诚地保存核心理念,且不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2)出自群体的内心。确立理念的关键不在于这一理念是否正确、让人喜爱,而在于是否出自群体的内心。

    (3)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历经磨难。通过实验、尝试与错误,保留有效部分,放弃无效的东西。

    【做大做强之道】世界上绝对没有任何一种适用于所有公司的文化,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照搬,而只能“嫁接”。否则,最多只能像一束“插花”,虽美艳而无根本,是不可能真正具有生命力的。

    8.剔除灰色文化基因

    在公司中,如果对所有管理弊端进行深入追究的话,无一例外地都会发现,罪魁祸首是一种灰色公司文化。灰色文化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特权阶层。公司里往往有三种特殊人物:第一等级是老板的直系亲属;第二等级是与老板一同打江山的铁杆兄弟;第三等级是老板的旁系亲属。

    (2)对直属上司缺乏尊重。整个职工队伍缺乏一种对权威的服从和尊重精神,缺乏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行为习惯。

    (3)排外。人际关系的排外倾向,造成外来人员被吞没、同化,甚至是被抵制和遗弃。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黑色旋涡,不断地威胁着公司的良性、有序发展。

    【做大做强之道】很多公司是一个灰色染缸,很多新人逐渐会被染成一种昏灰色,意志被消磨、激情被打击、创造热情和工作冲动被抑制。这些公司之所以“长不大”,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灰色的文化基因。

    9.构建“人人有责”的文化

    有一家公司,总希望大家都认真做事,所以,对不认真做事的人,也就处罚得很严厉。但是,公司相应的岗位设计、职能分工又不是很完善。另外,公司里琐事很多,情况也复杂,很难都落实到人,这就留下了隐患。所以,遇到事情,没人想担责任。

    这样一来,在公司里没人愿意当冤大头,整个队伍上下弥漫着一股推脱责任的风气,公司正常的生产管理都无法进行了。对此,领导人要从下面两点入手。

    (1)责任到人,赏罚分明。因为担责任没什么好处,却有相当大的风险。建立赏罚分明的制度,就能责任到人,建立个人的责任心。

    (2)建设负责的企业文化。建设好公司文化,协调好各部门人员的关系。由领导人牵头,把工作理顺了,把人心理顺了,事情就好办了。

    【做大做强之道】公司内部互相推卸责任,浪费的不仅是金钱,还有稍纵即逝的发展机会。而后者对公司来说是最宝贵的。让每个人都负责,是管理的需要,更是一种人心的回归。

    10.利用好圈子文化

    做生意就是做关系,办企业也要搞好里里外外的关系才能打开局面。在公司里,经常感受到圈子文化的影响,如何面对这一局面呢?

    (1)用圈子调动一批人的积极性。这足以启动一个人及其圈子内的一群人的创意与积极性,也正是中国组织效率的最主要的来源。

    (2)圈子文化能有效增强凝聚力。经营者利用好圈子文化,能够让整个团队更有凝聚力。

    (3)引导圈子文化朝良性方向发展。圈子文化可以变坏,成为派系,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潜规则;也可以成为效率之源,变成为强大的激励。经营者的任务就是,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限制其消极的一面。

    【做大做强之道】圈子文化有着长期的历史,并且仍然有着影响力。领导人要正视其有利有弊的两面,做到趋利避害,发挥圈子文化对企业文化最有利的提升作用。

    11.构建开明的企业文化

    许多公司老板只对自己放心,公司的管理权、重大的决策权差不多都掌握在自己一个人的手里。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这样把公司的发展系于一个人的身上是非常危险的。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即使决策者的水平再高,也不可以个人说了算。

    公司往往是由一个人或者少数人通过艰苦努力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各方面的权力也往往相对集中。有的公司老板,认为钻体制的漏洞,找政策的空子就可以活命,就可以发大财,其实那是一种误解。

    对经营者来讲,单靠一个人的智能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集中大家的智能,采众家之长,补一己之短,以保证所做出的决策的可靠性和正确性,避免无谓的疏漏。

    【做大做强之道】无论企业过去如何,从现在开始,要确立一种开明的文化,鼓励群策群力,这样的企业才有希望。

    12.文化要与战略匹配

    全世界所有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要能够持续经营并获取最大成功,战略、文化,必定一个都不能少。那么,战略与文化的关系究竟如何匹配呢?

    (1)硬战略软文化,你中有我。也就是说,战略必须与文化高度协调,才能让战略顺利实施、有效推进,否则便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2)战略是河堤,文化是河水。河水有时候也会咆哮,会掏空河堤,甚至使之决堤。因此,在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建设良性的企业文化,及时消除文化中的不良因素,使企业战略坚固而持久地实施。

    (3)企业文化要在细微处支撑战略。企业文化必须细化,能够切实地操作,以支撑企业战略实施。这样一来,战略才能透过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生根发芽,取得实效,收到战果。

    【做大做强之道】企业文化对战略的支撑,最终是要通过领导、员工的身体力行来实现,因此大家都多想一些、多付出一些,这样就会形成好的文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