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南京大学大一女生刁爱青的尸体被人片成上千片,后又抛尸路旁,此事一出,震惊全国。十二年后,恐怖ID再提碎尸案,对杀人感受的逼真叙述为碎尸案再添疑云。119南大碎尸案,热议继续!
碎尸案并不少见,但是很少有一件碎尸案能够向南大刁爱青碎尸案那样,时隔十二年,还能在信息如云的网络之中,引发热烈的讨论和对抗。刁爱青之死已成谜云,但是透过这层云雾,我们反而看到了更多的黑暗和恐怖,悄悄潜行在这个或真或假的世界之中。邪恶的力量始终在对平凡而善良的人张牙舞爪,在对这些未知的黑暗的恐惧之中,尚且不能自保的我们能否用凶手之血告慰死去的刁爱青的天上之灵?南大119碎尸案,直指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也直指人心的阴暗面。
南大119碎尸案的大致过程如下,由于案件本身并未告破,各路说法各有千秋,我将尽量客观公正地重现当年的事件,供读者参考判断。1996年1月19日清晨,南京大学大一女学生刁爱青在被人切割成1000余片,头颅和内脏被单独分割并且煮熟,用塑料袋分几袋整齐地包装好,包括她的肠子也被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的情况之下,被犯人共分四处抛尸。同日清早,一位扫大街的老太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装着“猪肉”的黑色塑料袋后,随即将其带回家准备煮食。然而,仔细清洗之时,老太却在袋中发现了三根人类的手指,惊恐之余,老太报警,专案组成立。此后,刁爱青的尸体被陆续发现。认尸通知在各个正式的报纸刊登,几天后,刁爱青的同寝室友通过看到刊登在《南京日报》中缝中的认尸启事前往警察局认尸。来到认尸地点,室友认出了刁爱青的红外衣和被煮熟的头颅,当场指认尸身即南大大一女生刁爱青,死者身份之谜被揭开。案件继续调查之中,由于警方发现了凶手精湛的刀工和对人体结构以及解剖的良好了解,将目标锁定在了医生、医学院学生、屠夫、厨师以及锅炉工身上,并且对南京大学内部教授、学生进行了逐一排查,未果。警察又开始对学校附近区域进行排查,同样未果。警察撤销专案组,刁爱青案成为一件没有头绪的疑案。
关于刁爱青案件的推论一直不少,尤其是因为刁爱青身为南大学生,其悲惨的遭遇,引起了同龄大学生的同情和愤慨。然而真正的轩然大波掀起于2008年6月19日,在刁爱青事件发生了十二年后的时间。这天21点49分,天涯网站上出现名为《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一帖,发帖者黑弥撒。黑弥撒的部分帖子如下:
“就目前来看,网上争论最多的,无非是犯罪嫌疑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从事什么职业。有医生说、屠夫说、厨师说,等等等等,理由不外乎‘刀功精湛’。对于嫌疑人的职业,我先不谈自己的观点,单就目前所知的情况,被害人的尸体被切成一千多片,内脏被煮过,并被整齐地叠好,包括衣物也被整齐地叠好,可见嫌疑人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同时他可能懂得医学知识。如此看来,嫌疑人的文化程度较高,应当受过高等教育,至少其个人素质要高于普通的初高中文化者。试想,一个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大老粗,凭借什么能吸引一个在校女大学生的注意?且又有什么能力做到杀人后冷静地分尸?所以我认为,嫌疑人是屠夫、厨师,或者锅炉工的可能性都很小,因为这几种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及素质普遍不高;至于医生,只能说有可能性,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可用于推理的证据。”
黑弥撒的文章通篇不仅有严密的推理、大胆的猜想,同时也透露出他对12年前,刁爱青所生活的南京大学附近环境的熟悉,甚至是对南京大学学生生活方式、爱好的了解,这些都是非那段时间在南大附近居住过,并且与南大学生有过交集的人不知道的。同时,黑弥撒的帖子中出现的对罪犯的很多充满细节和真实感的正面描述、细致入微的心理感受,也超出了一个推理者的界限。特别是在对于罪犯年幼时遭受过心理上“伤害”一事,黑弥撒一反前文中严谨的推断,用上了“根据以往的变态犯罪的案例”,这样脱离案件的词句,让人不得不猜想:黑弥撒是不是就是知情人?而致使黑弥撒在帖子发出后直接被人们怀疑为罪犯的原因在于他对犯罪嫌疑人杀害刁爱青理由的描述上:
“作案过程我无法做出具体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嫌疑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看着被害人的身体像切羊肉似的被切成了一片一片,嫌疑人感到,她的罪赎清了,但这肉体依然污秽,必须丢弃,只有灵魂,才是永远洁净的,只要被害人的灵魂能和他在一起,他就满足了。”
很难想象一个正常的推理爱好者可以如此真实而又大胆地写出犯罪嫌疑人的变态心理,所以接下来一个ID名为“很多的”的人在6月20日14点12分进行了针对此帖的数千字的回复,对黑弥撒发起了猛烈攻击,他直接猜测:黑弥撒就是凶手,《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一帖就是这个变态杀人犯故作姿态的洋洋得意之作。
然而事实上,“很多的”也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脱离嫌疑之人,网友在对他微博的关注中发现,“很多的”本人很可能就是一个医生,说明他有作案的条件。再者,不得不提到随即出现的第三个神秘ID“WCAT666”。6月23日15点26分,一个ID名为“WCAT666”的人做了如下推理:
“为什么要切成1000多片?为什么要把内脏和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只能说你们想得太复杂了。很简单,因为享受啊,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正如读最喜欢的小说,舍得一口气读完吗?正如吃最爱吃的雪菜肉丝面,舍得一口气吃完吗?”
而正是在“很多的”博客中曾经出现过这么一句话:“初夏的南京,天亮得很早。老张从小巷子里晃出来,按习惯坐到瑞阳街路边一个早点摊子上,要了一碗雪菜肉丝面,然后悠闲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的二锅头,摆在桌子面前,等待老板把早点端上来。”雪菜肉丝面是什么,是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说明了“很多的”和“WCAT666”确实也在南京,而他和“WCAT666”在对雪菜肉丝面的喜爱上的不谋而合,暗示了他俩之间或许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人或许会发出疑问,就算“WCAT666”把杀人比作了吃面,也并不能证明什么,那么接下来这段文字绝对会让你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
“……整个(杀人或者说是片人)过程,那气味,带着一丝丝血腥,一丝丝凉风,有一点点腥,还有一点点甜。那灯光,因为前两天日光灯坏了一根还没有修好,只剩了一根,那一根用的时间也很久了,灯丝总是暗暗的。另外一根或许是接触不好,忽明忽暗的,总发出咝咝声,让每个手势都被放大了。虽然带来的阴影不那么方便操作,但是却增加了另一种快感。潮潮湿湿的地方,没有看时间,很久都没有戴表的习惯了。但是室外宁静和黑暗,偶尔晃过的人影,有一些兴奋。”
从这段细致入微的描写中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两件事:第一,“WCAT666”文笔很好,符合黑弥撒推断中罪犯有较高文学修养的一条。第二,“WCAT666”这段描述不是在推理,而是在自述杀人感受,它的出现,作用不是为了帮助逮捕罪犯,而是为了一抒杀人的快感!
故事到这里,凶手其实已经初具雏形:除去黑弥撒在帖子中涉及过的凶手独居、单身、年龄在30—40岁,爱好文学和重金属音乐等信息外,我们从“很多的”和“WCAT666”的帖子中进一步推断:
1.这是一起个人作案,因为团体作案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保密性。
2.罪犯肯定有恋尸癖。幼年时或许遭遇过家庭暴力,从此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3.由于刁爱青的脏器极可能并不完整(警方办案时并未提及),再加之刁爱青的肉是被开水烫过和煮过的,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方便切割,另一方面可以猜测犯人可能有吞食器官组织的爱好。
4.犯人不但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对于杀人过程感到享受,他还是个极度的自恋狂,时隔十二年都不忘炫耀他当年的罪恶。
经过分析,罪犯的形象已经清晰可见,但案件又回到了原点。
1.刁爱青室友的奇怪表现:一个从来不关注新闻的女孩,破天荒接连几天买来了当地的《南京日报》,并且在普通人不可能关注的中缝之中看到认尸启事;明知只是有可能,却一反常态地去认尸;死者的衣物一出现就马上认出了死者?
2.回帖中一个ID名为“爱金属DE女孩”说过:“玩重金属摇滚的,一般都吸毒”以及“这不是一个人做的,这是一个小圈子里的秘密”。前面我们了解,虽然刁爱青父亲为农民,但是她在南大读书时有喜欢重金属音乐的条件。刁爱青是否有吸过毒?刁爱青案是不是就是这个“圈子”集体作案的结果?
3.为什么排查到个别地区就不再进行排查了?为什么案件疑点重重却不再给个交待了?
众所周知,时间越长,案件告破的难度越大。刁爱青案已经成为了真正的谜团,然而凶手却还逍遥法外,并在网络上一再挑衅人们的道德与良知的底线!但无论一个怎么黑暗的房间,假如有一丝光明可以透入,有一丝希望尚在,它就有被打破的可能。16年已经过去,南大119碎尸案还没被人们遗忘,证明公道还在人心。
神秘的纸车
七月十五烧纸的习俗古来有之,鬼节将至,灵异事件也纷纷上演。2004年,台北的一位周先生父亲去世,去世前余愿未了,去世之后,周先生却在这年七月十五之中被神秘纸车跟踪!车上的男子为何酷似已经亡故了的周父?警察为何无故没收拍下一切真实的录影带?神秘的纸车,让谜题继续。
据说东汉时期的蔡伦在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良之后,赚了不少钱,他的哥哥嫂嫂见此眼红不已,本来也想要跟着蔡伦学这造纸术,无奈自己恒心不够,造出的纸张质量低劣,自家的造纸店也全堆着些卖不出去的纸张。夫妻俩发了愁,这些纸张可该怎么办呢?但嫂嫂慧娘心生一计,当晚,慧娘“暴毙”,哥哥蔡莫便当着邻居的面哭得个死去活来。不仅如此,蔡莫一边哭还一边烧纸,围观的邻居都觉得奇怪极了,不知道他烧纸做甚。过了没多久,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只听得棺材里竟然传出来砰砰的响声,慧娘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快打开棺盖,奴家回来了。”众人都惊呆了,最后还是蔡莫鼓起勇气打开了棺材盖儿。只见慧娘脸色红润,哪里像死去的人,她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好几个圈,作了一个揖,对邻居街坊们说道:“相公万福,各位邻居们万福。奴家本已经死去,但俗话有云:‘有钱能使鬼推磨。’奴家便用相公给奴家烧来的钱财贿赂了阴间的小鬼,小鬼又把奴家引见给了阎王爷,阎王爷怜我对相公的一片诚挚之心,便放奴家还阳来与相公相聚。”蔡莫疑惑地问:“我并没有给你烧钱啊,你这是哪里拿的钱贿赂小鬼呢?”只听得慧娘手指着火盆里还未燃尽的纸张,答道:“相公,这不就是您烧给奴家的纸钱吗?阴间不能使真金白银,但可使这些纸钱。”蔡莫一听,又抱了一大沓的纸张出来,说是要烧给阴间的爹娘让他们少受点儿苦。邻居见状,也都蜂拥而上,掏钱来买蔡莫的劣质纸张。消息传开后,没几天,蔡莫家的纸张就被卖得一干二净,从此夫妻二人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蔡莫和慧娘的小伎俩可瞒不了读者的眼睛,但无论故事是真是假,七月十五鬼节这天给过世了的亲人们焚香烧钱的习俗却一直流传至今。老百姓们都坚信,纸钱就是另一个世界的钱,烧的纸钱越多,死去的亲人才在另一个世界中能够享人间没享到的福。也正因如此,纸钱的面额越做越大,动辄都是以亿开头。倘若阴间亲人真能收到这笔迟来的“巨”款,估计通货膨胀也厉害得不行了。后来又有商人在这纸钱上动了脑子,除了可以烧钱,我们还可以烧房、烧车、烧“人”啊!每逢清明或者七月十五,人们烧去的花样又多了不少,似乎儿女孝心这才更加到位。笔者也知道个关于纸车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听起来可就没那么有趣了。
事情发生在2004年的台湾地区,主人公周先生是在台湾省台北市工作的上班族,但他的家并不是在台北市区,而是在市郊的一个小镇上。周先生每天早上得驾半个小时以上的车程去上班,假如当天还要加班的话,那么周先生回家的时间就得到晚上10点以后了。但是因为无法放弃台北的工作,周先生一直这么来回地奔波着。
两个月前,周先生年迈的父亲脑出血去世,公司的业务也进行得颇不顺利,周先生几乎每晚回家都已经是深夜了。他吃着太太又重新为他热好的饭菜,询问着家里两个女儿的情况。只见太太何玉莲面带难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周先生很奇怪,问道:“老婆,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何玉莲解开身上的围裙,拉开餐桌的椅子,坐在周先生的旁边,这才缓缓道:“老公,我这几天总是梦到公公,他死的时候你也没陪在他的身边,公公死时怕是有遗憾的。”周先生放下手中的碗筷,重重地叹了口,没有说话。
原来周先生少年的时候心比天高,总是希望能够出人头地,到处闯一闯,但是周先生的父亲却不这么想,他一直希望周先生能够继承老家的寿司店,成为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寿司老板。周先生20岁时,和周爸爸大吵了一架,周先生摔门而去,从此他们断绝了往来十几年。后来周先生虽然娶妻、生子,也逐渐明白了周爸爸当年的想法,但是出于倔强的个性,周先生一直都没回去看过父亲。直到今年,周先生听自己的姐姐说,父亲身体不行了,这才准备带着妻儿前去看看父亲,可惜计划还没有成行,周爸爸就因为突发性脑出血而去世了。据周先生姐姐说,周爸爸去世时,都一直看着门口,怕是还在等着周先生来看他。
周先生重重地叹了口气,对妻子说:“我明晚要加班,不用等我啦,我可能会很晚才回来。”一夜无语。第二天夜晚,周先生果然工作到了很晚,当他从办公室出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半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