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浇灌梦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春秋

    有胆气的人是不惊慌的人,有勇气的人是考虑到危险而不退缩的人。在危险中仍然保持他的勇气的人是勇敢的,轻率的人则是莽撞的,他敢于去冒险是因为他不知道危险。

    ——康德

    一个韩国男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他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公认的好学生。年轻时,他就立志当一名外交官。在他十七八岁上高中那年,他有幸获得了美国红十字会邀请,前往美国接受时任总统肯尼迪的接见。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自信而又充满理想主义的肯尼迪希望为世界各国的学生们种植梦想,使他们相信“我就是未来的领导人”。作为“未来领导人”之一的男孩说:“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才成为促使我走上外交官之路的决定性契机。”

    1963年高中毕业后,男孩以优异成绩考入韩国最高学府国立首尔大学(曾译为汉城大学),并如愿以偿地进入外交学专业学习。

    因为他的梦想是外交官,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交系。但是,令人绝望的是,选拔外交官的考试停止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外交官考试。大部分同学都很沮丧,整天唉声叹气,借酒消愁。同学们抱怨说:“考试也没有了,学习又有什么用。”这时,男孩却反问:“难道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吗?”他不为所动,仍然刻苦努力,孜孜以求。每次到了考试的时候,他的笔记本总是最有人气的抢手宝贝。

    大学二年级,男孩果断地停止了学业,先于同龄人到部队服役。他的心里充满了隐秘的期待,希望自己服完兵役的时候,选拔外交官的考试已经恢复。果不其然,男孩退役之后过了没多长时间,政府于1968年宣布恢复考试制度。因为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考试准备,所以大学毕业的同时也很顺利地通过了外务考试。与之相反,别的同学们必须等到大学毕业和服完兵役之后才能准备考试。因此,男孩参加外务考试的期数就比同届毕业生领先了两三年,反而成了不折不扣的前辈。并且,他顺利地通过了外务考试。

    1970年,男孩从首尔国立大学外交学系毕业,开始投身于外交事业,并在1985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硕士学位。归国后,他被推荐到总理府工作,2003年2月至2004年,他担任卢武铉总统的外交辅佐官,成为卢武铉的“左膀右臂”。2004年,他被卢武铉任命为外交通商部长官,真正实现了他当初的梦想。

    他就是当今的“世界总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人生在世,当然得种植梦想,梦想是希望的根芽。但光种植还不够,还必须用血汗去辛勤浇灌,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唯如此,希望的根芽才能茁长成参天大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