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闲话-小人效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何谓小人?《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品格卑鄙的人。如,‘小人得志’。”可悲的是小人多“得志”。

    “小人得志”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形成一种很大的破坏力。

    小人能量大。一个很好的单位,有一两个小人泼命一搅,或到上级部门告恶状,或在下面公开捣乱,轻者使有功的变为有过,使好人变为灰溜溜心冷意懒的人,使好单位变为坏单位,人心涣散,效率大滑坡,由盈变亏,陷于不死不活。这还是轻的,重者能把一个好端端的人或企业毁掉……谁没见过或听过这种小人魔术?又有多少优秀分子没有被这种小人魔术伤害过?

    不管人们喜不喜欢“人治”,都无法否认领导者的个人因素对一个单位的决定性影响。换上一个好头头就可能使一个坏单位“起死回生”,撤掉一个好头头就可能使一个好单位“落花流水”。连美国人约翰·奈斯比特都认为,个人的时代已经到来,承认个人的作用是“二十一世纪大趋势”的主线,“个人可以更加卓有成效地左右社会的改革”。

    既然能靠“人治”,也就可以靠“人乱”。小人攻击的目标常常是那些对单位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人物。对治理企业有方的人整治一下,企业还能不乱吗?

    小人真有这么厉害?

    是的,一个小人的破坏力往往能胜过成百上千个好人的建设力。挨过整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慨,到关键的时候,那些众多的他曾信赖的,同时也曾信任过他、支持过他、从他身上得到过好处的人,都帮不上他,听任一两个小人闹得天翻地覆。好人能背后着急,偷着说几句同情的话,就不错了。

    好人怕惹事,而软弱会助长邪恶。使当代社会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纵容破坏力,不保护建设力。不仅一般老百姓怕惹事,相当多的领导干部也怕惹事。一出了事,不先怀疑告状的,不先责怪闹事的,总是先埋怨被告,一腔怒火先对老实人发。即便查清老实人是被冤枉的,也还是要说:“你惹他干什么?终究是无火不冒烟,他抓不着你一点影子也不敢乱告嘛!”真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先告状就沾光,所以恶人先告状。俗云神鬼怕恶,何况人乎?怕惹事就是怕小人。小人深知这一点,闹事之前先把领导困在自己的效应场里。早在许多年前,群众就为小人总结出一句话:“花上八分钱,够你忙半年。”现在打小报告的手法更先进了,意欲牵着领导鼻子走,先激怒领导,让他发脾气、讲话、做批示、成立调查组,闹得满城风雨,先祭起舆论的大刀砍杀一阵。不论将来调查结果如何,小人先胜了一招。

    小人最善于制造“运动”,利用“运动”。他们“没有运动盼运动,不搞运动不会动”。他们相信,要使自己发达,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让另外一些人倒霉。

    不损害别人的人会经常受到损害,经常损害别人的人自己安全。正如癌细胞不怕好肉,好肉惧怕癌细胞一样。

    小人效应对人们的精神构成了最大的毒害。说真话并不容易,说假话却并不困难,十个人叙说同一件事会说成十种样子。于是社会上真诚少了,歪理多了。一件事有多少人参与就有多少道理,听谁的话都有理,唯独真诚没有理。小人正是利用社会的复杂,利用人们对坏事的好奇心,不断制造“轰动效应”。

    好人说话做事讲究人格,自尊自重,受社会的约束,也受自己的约束。小人没有格儿,更没有自尊自重的负担,所以无拘无束,享受更多的自由,在以好人为主的社会上,小人无形中成了特殊的享受“优惠政策”的人。长此下去,不能不让人担忧,小人的队伍会逐渐扩大。

    何况,小人还不一定就是小人物。

    各个阶层都有小人——这也许就是为了维持人类的“生态平衡”。明眼人一看便懂,本文并不是在有意制造“小人恐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