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一位令人倍加尊敬的温和长者:李伦新印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称呼李伦新老师为“老李”、“李老师”,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仰。在是非混淆、真假不辨的极左路线盛行年代,因为出于正义和义愤,老李给领导提出“整风”意见,却被打成“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在那个凄风苦雨的时刻,在严酷的政治压力下,他甚至想了结自己的生命,以期摆脱无尽的痛苦,但是他挺住了,他要用时间来证明自己内心的纯洁和正确。经历寒冬的人,最能体会阳光的温暖,受尽苦难的人,最能感受友情的珍贵。正是因为人生的冤屈和磨难,使得李伦新老师和人民群众的心,保持着亲近无比的血肉联系。

    老李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痴迷,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已是融入血液且是深入骨髓。在我与伦新老师的接触中,只要谈起文学,他的眼神甚至是全身的细胞,就会分外地明亮和活跃。老李从领导干部岗位全身而退后,担任着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一位年近八十的长者,心中仍是燃烧着为着党的事业工作和文学创作的激情,多么的难能可贵!

    “风急浪高之后的平淡”,每次与李伦新老师欢聚叙谈后分手,目送他的背影渐渐远去,余秋雨这句简约又精到的评点,总会浮现在我的脑际,也又一次油然对李老师产生无比的敬意,心中也由此感到亲情般的暖意:这真是一位令人倍加尊敬的温和长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