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彩云之南的挚友:张昆华印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革”浩劫年代,我坚决要求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而我与张昆华老师长达四十多年的深厚友情,也就从此开始。直至我从边疆回城后,他对于我在编辑成绩、写作能力、思想境界、社会经验的指导、扶助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而无论是在困苦逆境还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接受张昆华直接指导和不遗余力帮助的知青作家和编辑,又何止我一个!只要说起张昆华,我们都会用极其深情的眼神和口吻,称昆华老师为“自己历经苦难,也怀着一颗火热滚烫的心,帮助经历苦难年轻人的恩师。”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和六十年代,张昆华就以他的多彩、刚毅的边地军旅诗作出现于中国文坛。此后,也许是他感到还要多用几种文学样式,更具体形象地描述生活中的人和事,于是全面探索跋涉于诗歌、散文、小说创作领域,达到美感、情感、质感各具特色,被誉为“文学三头鸟”。这些作品,既交相辉映浓郁民族风情和特定历史画面,又深沉回响着边地情调的灵魂颤音,还有动人心弦的人生剖析和生活揭示。

    我和张昆华之间,从来没有因为身处地域遥远而感到疏离陌生,相反,只要一听到、一看到来自春城昆明的声音和文字,我就会觉得,此时,昆华老师就在我身边。昆华老师,您是我彩云之南的真诚挚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