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滑冰-短道速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简介

    短道速滑在室内冰球场进行的速度滑冰比赛,是速度滑冰发展演变的分支,但已自成独立的竞赛项目。1988年第15届冬季奥运会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第16届冬季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短跑道速度滑冰源于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锦标赛,次年美国也举行了全国比赛,后来又多次举行两国间的比赛,并逐渐传入欧洲和日本等。

    国际滑冰联盟于1978~1980年试举办了3次国际锦标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于1981年在法国的麦顿举办第1届世界短跑道速滑锦标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短跑道速滑比赛的项目通常是:男、女的单项均为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另有男子5000米接力和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1992年第16届冬季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的项目,男子为1000米和5000米接力,女子是500米和3000米接力。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头戴护盔,手戴防护手套,身穿长袖连身服,冰刀后跟必须呈圆弧形。

    场地设施

    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一般均在室内冰球场上进行,使用椭圆形、周长为11112米的跑道,直道长28855米,直道宽不少于571米,弯道半径为8米,弯道弧顶标志物到界墙的距离不少于4米。

    冰鞋冰刀

    短跑道速滑冰刀的特点是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冰刀的刀身较高,在冰刀倾斜度很大时冰鞋也不会接触冰面。现代高级专用短跑道速滑刀的刀托不是圆桶式,而是可移动的板式,运动员可随时根据比赛项目或个人习惯,将刀管刀刃向左或向右调整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位置。

    规则

    比赛场地面积为30米60米,跑道每圈周长11112米,比赛采用分组预赛、次赛、复赛、决赛的淘汰制,抽签决定道次。比赛出发时,多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滑行过程可以随时超越对手。运动员必须戴防护头盔和防护手套,身穿防切割服参加比赛。短道速滑1980年首次出现在冬奥会上,当时为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子1000米、女子500米和男女接力四项。1994年利勒哈默尔增加到男女500米、1000米和男女接力六项。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又增加了男女1500米,短道速滑已经增加到了八个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比赛由每组4名选手(有时5人或6人)进行比赛,集体出发沿逆时针绕圈滑行。这是一项多轮淘汰赛,每次比赛的前两名晋级下一轮,直至决赛。短道速滑比赛中超越非常困难。超越通常发生在直道的外道,如果领先者留下很大的空隙,也可能在弯道的内道完成。比赛中经常会出现摔跤现象,结果可能导致相当数量的申诉和取消资格。接力比赛由四名队员按预先确定的顺序依次完成,每一棒要滑一圈半或者两圈。接力交接棒由一名队员推动另一名队员完成。在队友滑行过程中,其余三名队员在赛道的内部等待。

    短道速滑技术口诀

    直道滑行

    1身体基本姿势(流线型蹲屈势)。

    弓背抬头两肩平,肩背稍高于臀部。

    髋膝踝角要锁住:45、90、50度。

    两眼前看30米,鼻膝脚刀同轴线。

    上体脊柱不扭曲,蹬冰高低不变动。

    躯干两臂背放松,重心落在偏后部。

    左手轻握右手腕,放在中线腰下部。

    2蹬冰(蹬冰阶段:形成蹬冰角42°~50°,体重到位,至蹬冰腿冰刀抬离冰面止)。

    蹬冰分为三阶段:开始最大和结束。

    开始膝关节前压,踝关角度略缩小。

    等到最适蹬冰角,首先迅速伸展膝。

    伸膝带动髋和踝,展髋伸髋伸膝踝。

    膝关角度看赛距,赛距越短越弯曲。

    蹬冰角度视速度,平均摆幅53度(下刀105°结束42°)。

    内刃中部咬冰面,蹬冰方向为垂进。

    平稳有力渐加速,极点呈现爆发力。

    慢实快、柔挤爆,先移体重后蹬冰。

    蹬冰时机掌握好,最用力时刀着冰。

    蹬冰结束膝伸直,刀冰平行刀尖起。

    3收腿(收腿阶段:蹬冰结束,冰刀抬离冰面起,至将腿收至后位某一点止)。

    髋为轴,膝领先,自然回摆至腿后:

    大腿冰刀要垂直,小腿与冰面平行。

    收腿目的有五个:

    放松肌肉;调平衡;加速惯性移重心;

    承蹬(冰)启下(刀)调频率;协调配合助蹬冰。

    收腿技术六要点:

    积极迅速要流畅;准确到位走捷径;

    自然放松要利索;摆动收腿内转膝;

    收腿移体要统一;冰刀尽可能要低。

    4下刀(下刀阶段:收腿动作结束<腿在后位某一点>,至冰刀触及冰面止)。

    下刀作用有四个:

    协调蹬冰;建平衡;确定方向;调时机。

    下刀分为两阶段:向前摆腿和着冰。

    向前摆腿要提拉,屈髋大腿带小腿。

    浮腿控制于胸下,臀部放松膝朝前。

    腿向前摆要加速,展膝前踢刀前送。

    踝背略屈略外偏,积极下落刀尖起。

    精力聚焦着冰点:

    蹬角最小再下刀,最用力时刀着冰。

    下刀角度按需要,下刀方向随重心。

    着冰位置前内侧,尽量靠近支撑腿。

    后部外刃着冰面,连贯自然要稳定。

    下刀着冰一刹那,咬住冰面顶膝盖。

    迅速全部移重心,开始身体略压低。

    顶膝聚焦刀外刃,前顶外展用合力。

    易犯错误有四个:

    上体扭转踝外转;刀尖触冰位偏后;

    下刀停顿和等待;侧跨、下切、开角大。

    5单脚支撑自由滑(单脚支撑自由滑阶段:蹬冰、下刀结束,全部体重移到支撑腿<含收腿全阶段>,至再次蹬冰、下刀前止)。

    单脚滑行三目的:向前冲滑增惯性;

    全面调整作休息;维持平衡利蹬冰。

    动作分为三阶段:外刃、平刃和内刃。

    蹬冰用力下外刃,顶膝重心略压低;

    随着收腿和摆臂,改为平刃稳重心;

    体重回移拟下刀,再用内刃压重心。

    外刃重心在后部,感觉脚趾向上起;

    平刃内刃在中部,一边滚动一边移。

    滚刃腿髋要配合,积极压腿臀同移。

    重心外移要迅速,切忌带水又拖泥。

    重心回移把时机,太早太晚都不行:

    太早滑行时间短,浮腿不能得休息,

    重心可能提前落,内刃前滑易懈力;

    太晚滑速要减慢,错过蹬冰最佳期。

    滑行尽量用平刃,时间节奏随心意。

    静力支撑视情况,根据战术把时机。

    变刃摆动幅度大,收缩成团求稳定。

    变刃重心在中部,眼睛控头头控体。

    头肩体臀成整体,共轴水平左右移。

    身体上下不起伏,脊柱左右不扭曲。

    目视前方走直线,轨迹尽量不弯曲。

    浮腿膝盖要低垂,有效放松得休息。

    重心移到浮腿时,结束滑行拟蹬冰。

    6摆臂。

    摆臂作用有四个:

    提频、提速、助平衡;有效压迫移重心;

    增加蹬冰爆发力;节奏准确又清晰。

    摆臂滑行同方向,前摆颌下后摆平。

    避免侧摆幅度大,身臂夹角40度。

    摆臂蹬冰同节奏,先慢后快同始终。

    摆臂领先于两腿,高速运动才同步。

    开始蹬冰控摆速,手臂自然往下落。

    最大蹬冰再用力,蹬冰摆臂同加速。

    摆至前后最高点,蹬冰结束刀着冰。

    摆臂服从于两腿,保持节奏和匀速。

    前摆屈肘向侧压,不要超过纵轴线。

    摆臂要视情况定,摆单摆双可不摆。

    摆幅力量和速度,取决战术和腿部。

    起速抢滑摆幅小,蹬距越大越伸展。

    摆臂自然要放松,避免起伏和扭动。

    7直道配合。

    (1)两腿。

    两腿动作要流畅,蹬收摆下不停顿。

    动作时机掌握好,配合自然要放松。

    (2)腿体。

    蹬冰最大用力前,重心不离蹬冰腿。

    随着蹬冰和收腿,重心横向作移动。

    移动明显要准确,臀部躯干成整体。

    移动发力在髋部,积极快速要主动。

    基本体位不能变,臀部躯干同摆动。

    无论下刀怎么变,上体平行走直线。

    弯道滑行

    1身体基本姿势。

    身向圆心内倾斜,蹬冰角在3、4间(30°~40°)。

    上体前倾头抬起,鼻膝脚刀同轴线。

    颈部不扭头不动,眼睛前看约10米。

    臀部一定要稳定,头肩体臀成整体。

    左腿蹬冰内收髋,顶膝屁股坐圆心。

    右肩下压双肩平,髋膝踝关保持屈。

    右臂摆,左臂垂,冰刀中部承重心。

    常犯错误有两个:头肩内转臀外调;

    右肩抬高左肩低。

    2蹬冰(蹬冰阶段:身体重心投影点移到身体左侧<两腿蹬冰角均保持在30°-40°>,至蹬冰腿冰刀抬离冰面止)。

    右腿蹬冰伸展髋,髋膝为主踝为辅。

    左腿伸髋内收髋,收髋伸膝髋为主。

    左外(刃)右内(刃)右蹬冰,蹬角小于40度。

    交替连续快频率,边蹬边沿弧线走。

    蹬冰最大用力前,身体压住蹬冰腿。

    右肩下压左肩提,膝盖尽量向前弓。

    浮腿控制于胸下,等待最大爆发力。

    左腿蹬冰长而实,左臂明显低右臂。

    伸髋膝踝挤送蹬,左腿蹬冰要前送。

    蹬幅适当要缩小,髋膝伸展留余地。

    常犯错误有两个:蹬角过大加侧跨;

    重心偏前后蹬冰。

    3收腿(收腿阶段:蹬冰结束,冰刀抬离冰面起,至将浮腿收至支撑腿左侧某一点止)。

    收腿目的同直道:平衡、放松、助蹬冰。

    承蹬(冰)启下(刀)要连贯,避免停顿和等待。

    两腿动作不一致,右腿下压左提拉。

    (1)右腿。

    右腿内收踝为辅,膝关领先屈髋膝。

    发力大腿带小腿,有力摆动向左挤。

    跨过左腿和左刀,冰刀贴冰左平移。

    刚一跨过就定位,左侧稍前两刀近。

    小腿不要前摆跨,刀跟接近左刀尖。

    右腿压收很关键,剪切内压要积极。

    常犯错误有四个:重心上下有起伏;

    向上提拉跨步大;脚跟过于向后磕;

    蹬冰(即下刀)角度起变化。

    (2)左腿。

    左髋外展屈髋膝,膝关领先踝背屈。

    冰刀尽量贴冰面,腿向左上做拉提。

    怎么蹬出怎么拉,踝部放松走捷径。

    膝盖要向前胸顶,大腿尽量往上提。

    经过右脚刀跟时,脚尖抬起刀冰平。

    拉至左侧适宜位,控制斜面两刀近。

    常犯错误有四个:大腿内旋踝紧张;

    冰刀与冰面垂直;臀部上翘或外调;

    刀尖碰刀或点冰。

    4下刀(弯道滑行的下刀,只是冰刀着冰的瞬间动作)。

    右脚踝关作背屈,内刃后部轻着冰。

    左脚踝关作背屈,刀尖稍稍向上起;

    踝关内旋稍前送,外刃后部轻着冰。

    下刀方向走切线,出刀角度要合理。

    最大用力刀着冰,着冰同时要顶膝。

    顶膝服从腿斜面,顶膝同时展(左腿)压(右腿)膝。

    左刀下落要平滑,融洽顺畅无杂音。

    下刀位置前内侧,两刀尽量要靠近。

    常犯错误有八个:刀尖下刀位偏后;

    左脚不敢用外刃;下刀两刀相距远;

    倾角不够反支撑;上体左转髋外旋;

    左腿膝盖往里收;膝臀不顶滑速慢;

    小腿垂直立于冰。

    5滑行。

    (1)左脚(左脚支撑滑阶段:右腿蹬冰、左腿下刀结束,至右腿收到左前侧位点<含收腿全阶段>,准备再次蹬冰、下刀前止)。

    重心后部移中部,全部外刃压重心。

    随着右腿向左压,身体持续向左倾。

    (2)右脚(右脚支撑滑阶段:左腿蹬冰、右腿下刀结束,至左腿收到左前位点<含收腿全阶段>,准备再次蹬冰、下刀前止)。

    身体重心后移中,踩住内刃体左倾。

    6摆臂。

    弯道摆臂单为主,肩部两臂要放松。

    右臂摆幅同直道,前后方向稍向侧。

    手沿滑行弧线伸,头手臀膝一条线。

    关节屈伸前后摆,肩关为辅肘为主。

    左臂微屈自然垂,手指摸冰随滑动。

    常犯错误有四个:僵硬机械不协调;

    紧张停顿不连惯;上体起伏肩扭转;

    右臂横向作摆动。

    7弯道配合。

    (1)两腿。

    一腿蹬冰一腿收,下刀最大用力后。

    收腿下刀不停顿,着冰即是始蹬冰。

    蹬收下滑配合好,速度节奏要一致。

    左腿关键在下刀,右腿关键在压收。

    身体重心别起伏,保持平衡和稳定。

    常犯错误有三个:倾斜角度不合理;

    为了扣圈而扣圈;下刀早即晚蹬冰。

    (2)腿体。

    随着右腿向左压,身体持续向左倾。

    蹬收下滑按要领,收腿加速移重心。

    一边移动一边挤,髋部发力向左顶。

    进入弯道不减速,出弯道时要加力。

    无论腿部怎么变,腿体始终同斜面。

    (3)臂腿。

    动作节奏要一致,摆臂蹬冰同结束。

    开始摆臂稍控制,先慢后快同始终。

    摆臂动作要连惯,前后高处稍停顿。

    摆至前后最高时,蹬冰结束刀着冰。

    摆臂服从于两腿,调节配合腿频率。

    常犯错误要注意:快摆慢蹬乱节奏。

    起跑(点冰式)

    起跑动作三阶段:预备、起动、疾加速。

    1预备。

    预备姿势创条件,快速起动做准备。

    听到就位口令后,顺序滑至预备线。

    开腿直立刀平行,刀线夹角45度。

    两臂下垂体静止,冰刀内刃咬冰面。

    预备口令下达后,迅速接近起跑线。

    前脚抬跟立刀尖,线的后沿点住冰;

    刀尖外刃向外顶,刀线夹角要适宜。

    后刃中内切冰面,刀与起线近平行。

    身体慢慢往下蹲,两脚中前承重心。

    两腿间距同肩宽,前臂屈肘自然垂。

    后臂肩关节外展,适度屈肘侧抬起。

    眼向滑跑方向看,刀体静止要稳定。

    技术动作两要点:

    身体重心稍偏前,蹲屈角度要适宜。

    蹲姿过高蹬无力,姿势过低慢频率。

    常见错误有三个:

    后腿刀线角度大,刀尖蹬冰或脱滑;

    两腿站立位过宽,蹬伸动作易脱节;

    过分屈髋体偏前,身体不稳易犯规。

    2起动(起跑第一步)。

    起跑关键在起动,瞬间达到高速度。

    枪响重心向前移,三组动作同发力:

    后腿利用刀内刃,快速用力后蹬伸;

    前点冰腿速抬离,展髋踝关节外旋;

    后臂屈肘速前摆,前臂快速向后摆。

    技术要点有五个:

    身体形成前倾角,点冰前面落重心;

    前腿原地外旋展,一般不需向前跨;

    利用快速臂摆动,带动调节蹬伸速;

    后腿蹬伸前腿转,两腿动作要同步;

    前腿外旋角要大,有利充分后蹬伸。

    常见错误有两个:

    后腿先蹬不展髋,造成前腿旋角小;

    前腿过高跨步大,造成后仰或后坐。

    3疾跑(踏切式)。

    疾跑任务有两个:

    为接滑跑打基础;最短时间获高速。

    踏切疾跑距离短,前刀落起共八步。

    两腿连续快蹬收,两臂配合作摆动。

    冰刀前部接冰面,过渡中部再蹬冰。

    保持两刀大开角,身体持续向前倾。

    技术要点有六个:

    前面几步间距短,提速以后渐加大;

    开始阶段后蹬冰,提速以后渐侧蹬;

    左右不摆走直线,身体重心要稳定;

    随着疾跑近滑跑,重心由高渐降低;

    短促有力快连惯;两臂摆动调频率。

    常犯错误有两个:

    身体前倾幅度小,形成起伏“跳动式”;

    频率太慢不连惯,动作变形蹬无力。

    实用战术

    刀光寒影惊魂魄,悲欢悔恨一瞬间。

    狭路相逢勇者胜,云谲波诡智者生。

    1直弯道配合(正常标准滑跑频率)。

    正常一圈十四刀,弯八直六各对半。

    起跑入弯就调整,入弯左脚第一刀。

    第一直线先出左,三刀距离计划好。

    第二弯道先下右,出弯应该出左刀。

    第二直线正相反,右脚前出第一刀。

    直道弯道同频率,弯道步速同直道。

    2弯道滑弧(当进入弯道身体倾斜时,以调整、连接和过渡为目的时使用)。

    基本作用有四个:

    根据战术调体位;控制平衡利加速;

    摆脱困境待时机;扣弯克服离心力。

    技术特点有四个:

    小范围内转方向;动作结构幅度小;

    技术简单易掌握;积蓄能量省体力。

    进入弯道体左倾,充分借用惯性力。

    姿势同于交叉步,重心位于两腿间。

    中部承重两刀平,左外(刃)右内(刃)同滑行。

    随着加速弧缩小,重心迅速向后移。

    倾斜越大弧越小,后移幅度也越大。

    冰刀跟部作划弧,伸膝转踝内扣蹬。

    有时需要单划弧,身体姿势略降低。

    体重移到刀跟时,重心同时转右腿。

    左腿抬膝微提刀,外刃着冰调平衡。

    克服向外离心力,同时也要用力蹬。

    判明情况时机显,迅速起速或超越。

    弯道滑弧应稳定,不能产生前冲力。

    3弯道折线滑跑(当进入弯道身体倾斜时,因前面或侧面有人而不能大幅压步滑跑和滑弧时使用)。

    左外(刃)右内(刃)近平行,与切线成30度。

    左脚前于右半刀,身体处于两腿间。

    小幅高频快蹬冰,两刀轨迹成折线。

    髋膝踝关要伸展,重心落在中后部。

    控制向左倾斜度,向前冲滑保滑速。

    4单脚支撑压弧滑(高速转弯时使用)。

    右腿滑近转弯点,迅速变刃向左压。

    身体姿势略下降,髋部发力体左倾。

    左腿收控于胸下,刀尖抬起踝外偏。

    刀沿切线方向下,外刃后部轻着冰。

    落点即是支撑点,落刀瞬间就变刃。

    鼻膝脚刀共斜面,刀体同步向左倾。

    左臂下垂手摸冰,顶膝屁股坐圆心。

    右腿迅速向左跨,剪式交叉狠挤压。

    下刀两刀要接近,尽量靠近支撑点。

    内刃中部咬冰面,腿体与刀同斜面。

    下刀方向指弧线,边滑边扣弧线走。

    髋膝踝角要锁住,身体尽量向前倾。

    眼向直道方向看,头颈不偏两肩平。

    右刀落下就承重,体重瞬间作转移。

    左腿暂时不要收,自然抬起不后蹬。

    膝盖低垂抬小腿,刀尖朝下踝放松。

    右臂向后稍向侧,配合身体求稳定。

    滑行距离视速度,一般单刀切全弧。

    接近直线回重心,身体向右向后收。

    右膝小腿向外展,姿势稍微往上起。

    左腿迅速往回拉,膝盖尽量前顶胸。

    拉至右刀刀跟时,屈踝抬刀刀冰平。

    右脚刀跟承重时,左脚下刀右脚蹬。

    两臂发力前后摆,衔接直道向前冲。

    关键技术八要点:

    左刀过渡要平稳,持续倾斜送到位;

    左刀落下就定住,不要侧蹬和前送;

    右腿剪压要积极,同步倾斜两刀近;

    左膝顶压换右腿,重心交接要稳定;

    右刀内刃要扣死,重心压低紧贴冰;

    左腿回拉抬脚尖,屈踝一定要到位;

    出弯道时要弹出,充分利用离心力;

    冰刀磨成陡弧形,大弧扣圈较省力。

    常犯错误有四个:

    身体左倾不到位;左刀过渡不变刃;

    头肩外转臀上翘;收左腿时刀触冰。

    5途中冲刺(在全程某一段所采用的合理动作)。

    途中冲刺视战术,一般用在中长距。

    决定因素是体力,关键时刻起作用。

    滑行途中探对手:心理、实力和体力。

    抓住时机换节奏,突然加速变频率。

    冲刺距离视情况,依据战术需要定。

    6超越(取得好名次,创最佳成绩的首要因素)。

    常见超越两位置,入弯道和出弯时。

    入弯超越视速度,一般线右2米处。

    速快离弧线稍远,速慢贴弧猛加速。

    由于倾角难掌握,出弯道时常甩出。

    紧跟其后择时机,出弯超越划弧后。

    超越意识要强烈,勇敢果断加灵敏。

    超越不仅要技术,心理、体能看综合。

    创造时机和等待,选位择时看掌握。

    可超空间和我位,两位缺一都不可。

    领先思想要集中,动作不能有闪失;

    正确判断堵漏洞,集中精力不疏忽。

    落后不轻言放弃,创造机会要积极;

    运用战术和变化,迫使对手乱阵脚。

    7入弯内道强行超越。

    弯前提速向左切,左刀滑近转弯点。

    看准机会向右插,蹬、下、顶(髋)、摆同发力。

    右脚屈踝略外偏,后部外刃着冰面。

    落刀同时就变刃,外翻内扣一瞬间。

    左腿迅速收到位,压膝抬刀贴右腿。

    上体前倾臀下坐,重心迅速往回移。

    左手摸冰作保护,单腿压弧前滑行。

    技术动作三要点:

    战术判断要准确,一刀到位不犯规;

    蹬前姿势略压低,瞬间呈现爆发力;

    刀落身体即左倾,重心压低紧贴冰。

    8冲刺撞线(最后一个技术动作)。

    蜂拥而至近终点,冲刺撞线是关键。

    准备、腾起和出刀,撞线技术三环节。

    滑出最后弯道时,5米之前做准备。

    找到最适起跳脚,调整步伐到单腿。

    浮腿加速向前摆,屈膝下压支撑腿。

    爆发蹬冰体腾起,使出全力摆双臂。

    两腿前送前展腹,迅速伸膝刀前送。

    短道速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冬季奥运会个人项目前八名,接力前四名;

    2世界锦标赛个人项目前六名,接力前三名;世界团体锦标赛前三名。

    3世界杯(总成绩)个人项目前六名,接力前三名。

    运动健将

    在国家体育总局举办或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全国性比赛中,达到成绩标准者。

    一级运动员

    在省级以上比赛(包括综合运动会、单项成人比赛和青少年比赛)中,个人全能进入参赛人数二分之一名次,并达到成绩标准者。

    二级运动员

    在市级以上比赛(包括综合运动会、单项成人比赛和青少年比赛)中,单项进人参赛人数二分之一名次,并达到成绩标准者。

    三级运动员

    在市级以上比赛(包括综合运动会、单项成人比赛和青少年比赛)中,达到成绩标准者。

    少年级运动员

    在市级以上少年比赛中,达到成绩标准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