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生活最快乐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些疲惫,有些复杂,复杂得让人失去了快乐。
许多人每天都在为房子、车子、孩子在拼搏、在忙碌、在奔波。许许多多的事物充斥在我们的大脑中,似乎想要放松一下都难。
每个人的幸福点都不同,贫困者有其幸福,富有者有其幸福,位高权重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一个人简单的需要得到满足,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投资人、作家、地产投资顾问爱琳·詹姆斯是美国倡导简单生活的专家。有一天,她坐在自己的写字桌旁,呆呆地望着写满密密麻麻事宜的日程安排表。突然,她认识到自己对这张令人发疯的日程表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自己的生活已经变得太复杂了,用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塞满自己清醒的每一分钟简直就是一种疯狂愚蠢的尝试。就在这一刻,她做出了决定:她要开始简单地生活。
她开始着手列出一个清单,把需要从她的生活中删除的事情都列出来。然后,她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行动。首先,她取消了所有预约电话。其次,她停止了预定的杂志,并把堆积在桌子上的所有没有读过的杂志都清除掉。最后,她注销了一些信用卡,以减少每个月收到的账单函件。由于改变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她的房间和草坪变得更加整洁。她的整个简化清单包括了八十多项内容。她说:“我终于知道什么是生活了,而且还生活得更潇洒了,我再也用不着总是试图去做所有的事情了。”
莫扎特、爱因斯坦这些人都生活在极为简单的生活之中。他们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主要领域,挖掘内在的创造源泉,获得了丰富精彩的人生。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多么丰富的物质,而在于当时的需要得到满足。
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太复杂,不要让繁杂的事物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会幸福的感觉,你会发现其实幸福很简单。简单生活才会快乐。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我们能说话、能听闻、能工作思考、能爱护他人,这都是我们的幸福。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许多痛苦便是由心灵中的垃圾——怨、恨、烦、恼等组成的,你应该每天清理一下心灵的垃圾,抚慰疲惫的心灵,否则它所堆满的疲惫终有一天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到那时,势必会造成一场灾难。
有位心理医生听着一位太太说到自己的不幸遭遇:“我的婚姻生活触礁,先生另有新欢,我活得很痛苦。”她说着就哭了起来,诉说心中的愁事。最后,心理医生告诉她说:“你的婚姻失和已经够惨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折磨、践踏自己呢?除了先生有外遇这件事,你各方面都还好,有子女、有工作、有房子、有健康。为什么不把眼光放在现在拥有,去珍惜它,赞美它,而要一头栽进那点缺憾里呢?”
她与心理医生谈了一个小时后,终于拭干了自己的眼泪,告诉心理医生说:“我愿意珍惜自己现有的,夫妻是缘聚缘散,我也想开了。”她知道要爱惜自己现有的一切,让失去的一切随着拭干的泪水消失,她走出门时,心理医生叫住她,叮嘱说:“要爱惜自己!”
小小的一棵树苗,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些挫折会成为你心智德行的沃土,要懂得珍惜自己的一切,这就有了豪气。把你的生活和工作,尽可能安排得充实,把握它、运用它。
抚慰心灵,能够让你重新认识自己,多爱自己一些,学会与自己相处,让自己人生的每一步都能够与日俱增,柳暗花明。
当你走过漫长的岁月,回过头来看一看走过的路。你会觉得,最后和你一同感受这一切的,只有你和你的心灵。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尽情地抚慰它呢?让它和你一起去抖落这一身的疲惫,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吧!
逆境来,要珍惜它能给自己磨炼的机会;顺境来,要珍惜它能给自己信心和喜悦。
快乐就在身边
最快乐的人并不是拥有的一切东西都是最好的,但他们会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追求物质条件的改善,不如转变你的思想。在很多时候,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其实并非如你想的那么悲惨。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不快乐的国王,他天天怀着郁闷的心情起床,带着忧伤的情绪睡去,日复一日,过着不快乐的生活。一个国王应该拥有的,他都丝毫不缺,但是国王还是根本无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大臣们见国王终日闷闷不乐,想尽了一切办法,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位深具智慧的大师,来到宫里为国王排忧。
对于国王不快乐的症状,这位大师只提供了一个方法,要国王自己到森林里散步,直到遇到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将他的衬衫拿来穿在自己的身上,这样就能重新获得快乐。
国王果然依照大师的指点,在森林中散步,虽然遇到了许多森林中的居民,但每当国王问到他们是否真正快乐时,每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快乐的人,在仔细思索了国王的问题后,都不肯定地摇了摇头。
直到最后,国王在森林深处,遇到一个光着上身的伐木工,国王见他一边工作一边哼着歌,便快步走上前,问他是否真正快乐。那名伐木工毫不犹豫地说,他每天都很快乐。
国王激动地向他讨要衬衫,却不料那个伐木工说:“衬衫?那是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在森林里,我一直都是光着上身劳作的。”国王听闻先是大吃一惊,接着便陷入了沉思,最后他说:“我知道了,快乐就在自己身边。”
快乐是一股流动的空气,当你感觉害怕、自私时,快乐便无法流向你,而当你敞开心扉、乐于付出时,幸福快乐的感觉便会流入你的心中。
不要总是将小小的缺陷放大,自讨苦吃。珍惜拥有的一切,要知福,幸福就在你身边。要惜福,才能长久享有幸福生活。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心境
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东西,要想使船在抵达彼岸时不在中途搁浅或者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必要的东西,把不必要的统统放下。
如果你知道你的热心或许会带来别人的防范,无论如何,你依然要热心;如果你的乐善好施换来别人的忘恩负义,无论如何,你依然要充满爱心地去帮助别人。如此,你是幸福的。
梅林是一个寡妇,为了抚养儿子,辛辛苦苦地赚钱养家。儿子完成学业后,进入美国加州一家不错的公司上班,也在那里娶亲生子,建立了美满的家庭和辉煌的事业。
梅林为此欣慰不已,盘算着退休后,带着退休金前往加州与儿子一家团圆。于是,她在距离退休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赶紧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她就要飞往加州和他们团聚了。
不久,她接到儿子的回信。梅林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张支票掉落下来。她捡起来一看,是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她觉得奇怪,儿子从不寄钱给她。她打开信开始读,却感到一盆冷水把她的心浇得冰凉。
只见信上写着:“妈妈,我们经过讨论,不欢迎你来加州与我们共同生活。如果你认为你对我有养育之恩,那么这张支票就算是对你的报答。希望你以后不要来打扰我们。”
梅林的心一下子坠入痛苦的谷底。自己含辛茹苦抚养儿子,最终却换来了如此的忘恩负义。她实在难以接受这个现实,泪水夺眶而出。
梅林心情沉重,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一天,透过客厅的窗,她注目夕阳,突然有所感悟:自己一生劳碌,从来没有过一天轻松的生活,退休后无事一身轻,何不出去透透气?很快,梅林振作起来,为自己规划了一趟环球旅行。
这个儿子的行为的确令人发指,但是作为父母,如果一直看不开,必然心中怒不可遏,怒气难消,对自己的身心很不利。不在意任何发生的事情,好事、坏事、好人、坏人,对我们的心境不起任何作用。明智地对待事实,生命之舟已然负重,又何必和自己过不去,让它更加沉重,直至超载呢?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背负行李前去旅行的过程,卸去一个个没用的旧行李,背起让我们愉悦的新行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不让任何事情影响我们的平静心情,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对待生活。
敞开心门,迎接幸福的阳光
生活原本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步伐,紧跟其后,敞开心灵的门窗,才不会将自己迷失在黑暗里。
当我们认为自己朋友少,事业不顺,家庭不和,同事难相处时,是否发现原来是自己把心门关死了?
有个小男孩,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屋内很阴暗,他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就想:“我可以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
于是,他拿着扫帚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把簸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奇怪的举动,问道:“你在做什么?”他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要扫点阳光进来。”
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在心灵四周建一堵墙,你会将自己遗失在世界的角落。如果你能敞开心灵的栅栏,向所有人开放,你就能获得整个世界。
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敞开心门,做个快乐的人,进取的人,有爱心的人,坚强的人,无畏的人,智慧的人,大度的人。
微笑面对每个人
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反映是一致的。笑是欢乐的表现,笑能使人心情舒畅,振奋精神;笑能使人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没有信心的人,经常表现出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的表情。这样的人不会有亲和力,因为每个人都是构成他人环境的一部分,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忧郁的、灰暗的、令人压抑的环境。
请随时表现你的好心情。有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可以使我们忘记工作的单调和疲倦,也使我们对生活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态。为什么要在工作中放弃这种快乐呢?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张娇工作很尽职尽责,但就是在公司整天板着一副面孔,无论是上司还是同事,都很少看到她的笑脸。
有一天,一个同事在街上碰到张娇时,她正在和家人开心地说笑,当这位同事叫住她时,张娇也笑脸相迎。同事奇怪了,这不挺和蔼、挺好相处的嘛,怎么整天在办公室是那样一副面孔啊,那么不快乐?
同事不免问了起来,张娇的回答让同事大吃一惊:“我感觉自己很好啊,没有不快乐!”“那你整天总是板着一副面孔干吗?”“办公室是工作的地方,我表现得那么快乐干什么啊!”同事把大家对她的看法说了一通。“噢,原来我在你们眼里是这样的啊,那我以后随时随地表现出我的快乐好了!”
自此以后,张娇还真像换了个人似的,再也不吝啬自己的笑容了。很快,同事们都跟她相处得很好,领导也意识到了她的变化,工作也越来越顺利了!
微笑富有感染力,微笑招人喜爱。英国诗人雪莱说:“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可以沟通了。”
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令人尴尬的僵局,沟通彼此的心灵,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愉快感。当你向别人微笑时,实际上就是在给予别人温暖与鼓励,同时,你也就容易博得别人的尊重与喜爱。
每个人都是很乐于打开心扉的,只不过没有很好的沟通,我们的快乐心灵就没有释放。把快乐表现出来,去感染周围的人吧。
快乐是可以传染的,你的快乐可以传递给大家,让大家都快乐。生活、工作在愉快的氛围中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平安就是幸福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古人说:不满则怨。这话十分正确。世间许多人正是因为“不满”,才体会不到幸福的真正含义。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因为追求金钱而成为一场悲剧。
一对山村恋人相处得很好,随着婚期的推进,男青年却越来越不开心,每日忧心忡忡。女朋友几次向他问起,男青年才告诉女朋友说,自己家里原来有10万元钱,那是他以前打工挣来的。他曾经发过誓,一定要挣够10万元才结婚。可是这次,因为父亲病了,花掉了几千块钱的医药费,所以还差几千块钱才能凑足原来的那个整数。对方是个懂事的姑娘,她笑着说,没有10万元钱也不要紧,反正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两个人能开开心心地过上幸福的生活。
男青年并没有听女朋友的话,还跟女朋友闹情绪说,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一定要实现。不然,结了婚,没有10万元钱,自己也不会开心的。所以,他要到矿上去挖煤,把10万元钱凑够了再结婚。在他三番五次的请求下,女朋友终于同意了让他和同村的年轻人一起到矿上去。男青年去了矿山不到两个月,矿山便发生了瓦斯爆炸,死了很多人。男青年也在里面。
因为男青年的固执,最终使一段大好的姻缘毁了,而且还给女孩带来了如此巨大的伤害。失去了生命,钱再多也等于零。平平安安就是幸福。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事物,但每个人都不可能得到所有,所以人一定要学会知足,只有知足,才能常乐。而如果总是认为得不到或办不成的事,只能给自己徒添烦恼。还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不停地满足自己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达成,却忘记了停一停看看人生路上的“风景”,那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不能太贪婪,一味钻入“钱眼儿”中,看到的只会是利益,会产生一叶障目的感觉,看不到别的东西。因为只盯着“利”,正常的生活会被忽略,人性会被扭曲变味,长此以往,就会沦为“利”的奴隶。
快乐的理由
很多时候,快乐并不取决于你是谁,而取决于你当时的想法。如果学会为快乐找借口,万事万物都能够使你快乐。生活的明媚与阴霾,全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来感受。
卢比和小佛是一个小村庄小酒铺的合伙人。有一天,他们卖完存货,便一起去城里买了一桶白酒。回家的时候天气渐渐冷起来,两个人互相开玩笑说对方想喝白酒。事前他们装酒的时候就曾约定,谁也不能先喝一口,那是他们一周的生活来源。
卢比有点小聪明,他找到了两毛钱,于是他对小佛说:“给你两毛钱,从你那份酒里卖给我一点儿喝。”小佛回答道:“既然你付现金,那我自然是要卖给你的。”于是,他舀了一杯酒给卢比。卢比喝了酒以后不久就觉得暖和起来了,他变得很兴奋,而小佛的鼻子因为冷而变得更青了。突然,他碰到了口袋里的那枚两毛钱的硬币。“现在,这钱可是我的啦!”他自言自语道。于是,他对卢比说:“卢比,给你两毛钱,从你的那一份里给我倒点儿酒喝。”卢比应声道:“有现金就行。”
就这样,卢比和小佛用那唯一的两毛钱互相买酒,等他们到酒铺时,两个人都喝得红光满面,浑身暖烘烘的。“哇!真是个奇迹啊!”卢比快活地嚷道,“太划算了,整整一桶白酒才花了两毛钱!”
赚钱是为了生活,但生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无论处于何种境况,都要学会为快乐找理由。
生活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幸福快乐,不要把贫穷当成不快乐的理由。
生活不可能总尽如人意,不要为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生气,那是跟自己过不去。这时,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观念去看待造成你不悦的人或事,也许你就能摆脱压力,不烦了。如此,生活便会少了些烦恼,多了些欢喜。
换一种心情去感受生活,你总能看到它的明媚与灿烂。我们不妨也为自己找个快乐的理由。
放低要求,随时发现快乐的源泉
“取”和“舍”两字往往是连在一起说的。古人说,只知“取”而不知“舍”的人,是属于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人,等于是在“自取灭亡”,陷入“取之深渊”。而知“取”又知“舍”的人则是有大智慧的人,是懂得“舍”就是“取”,是大舍大取、小舍小取的聪明人。古人这些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人的无穷无尽的“取”“拿”“得”的心理,会令人丧失理智、丧失人格,甚至丧失生命。
真正的快乐,不是依附外在的事物。希望获得永恒的快乐,你就必须要培养思想,以有趣的思想装满自己的心。
路上堵车,左边是一辆奔驰车,车里的一对男女看上去很富有,女的珠光宝气。但是不知道因为什么,他们在大声吵架,差点动起手来。右边是一个到城里收破烂儿的农用三轮车,连个棚都没有,司机身边也坐着他的媳妇,烈日炎炎之下,夫妻俩有说有笑,嘴角和眉梢都透着股快乐劲儿。这一左一右,谁更幸福?
奔驰车里的夫妇拥有丰富的财富,活着已经不再为了生计而奔波,他们所拥有的物质足以保证他们生活得无忧无虑。但是,开农用三轮车的夫妻看上去却更快乐,因为他们的生活欲求比较低。也许,他们这趟进城只希望能挣出给孩子买一件新衣服的钱,结果如愿了,这不是很开心吗?
人们的生活层面不同,欲望和要求不相同,满足感也就不相同。要想快乐,就得放低生活欲求。奔驰夫妇和三轮夫妇的幸福指数就是生动的佐证。
一个人具有了快乐的人格,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发现快乐的源泉,不但在富有时能够获得快乐,即使是身处逆境与贫苦之中,也能苦中作乐。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摆正自己心态,对事物追求有所节制、知足,生活就会从容,人就有可能品味生活的本质滋味,否则整天为“利”忙忙碌碌,就会无暇身边美好的点滴。
享受属于你的完美生活
生活对每个人都赋予了同样美丽的意义和无穷的快乐,只要你认真地去体会、去感受,哪怕你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也同样会拥有完美的生活。
当人有了幸福感,是不怕任何困难的,同时也能放弃一切世人所希望得到的名与利。
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和布什政府都曾邀请柯林斯出任教育部部长,面对如此高的荣耀和声望,她拒绝了,因为她相信,只有课堂才是她真正能创造奇迹的地方。
蒂法尼是一个有自闭症、不爱说话的孩子,一个被专家们认为无法去感受被爱和能被教育的孩子。然而突然有一天,柯林斯长久以来的耐心、祷告、关爱和决心有了回报。蒂法尼对柯林斯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爱你,奥林斯(Ollins)太太。”她漏了柯林斯的姓氏Collins里的那个C,但柯林斯当时唯一的感受是:光是那双小眼睛里的泪水就足以使她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了。
现在,蒂法尼开始学习数字、单词,开始与人交谈,最重要的是,那眼神里喜悦的神采,仿佛在说:“我也是很特别的,我也可以学习。”这对柯林斯来说比什么都有价值。
柯林斯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富有的女人”,觉得教学带给她的快乐是“任何钱财都买不到的”。
对柯林斯而言,人生至高的财富是幸福感,而不是钱财或声望。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应该是:你是否感到幸福。
完美生活不一定是完美的人才能感受得到的,只要我们不懈地去努力,并用心去体会,就能品尝到生活所赋予的各种滋味,将掺和着百味的人生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当你感觉幸福时,你就真的幸福了。
精神的快乐是真正的幸福
生活在现代社会,工作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工作,很多人总是疲惫不堪,怨声载道。难道工作真的使人感到疲劳不堪吗?其实,并非工作本身使人疲倦,而是工作带给人的倦怠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倦怠感不是因为工作本身使人感到劳累,而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出成就,工作起来也会轻松愉悦。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要为了薪水而工作,更不要为了追求高薪水而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工作。否则,不仅毫无所获,而且会浪费宝贵的生命。
一个人不贪求名利的生活,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他就是生活在幸福中。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经当过83天的彭泽令,因一件小事便让他弃官回家。有人告诉他,上级派人检查工作,应当“束带见之”。而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于是,他把佩印留下,自己回家了。
在回家路上,他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意思是:我的身体已经成了心灵的主人,无非是为了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我的心灵受了多大委屈啊!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于是,就回归到自己的田园,过起了幸福快乐“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陶渊明毫不犹豫地放弃让他心灵憋屈的仕途,换来的是悠然自得的乡间生活。陶渊明给自己开出了一片乐土。
当我们的心灵被名利囚禁,憋屈难耐时,何不放弃?放弃就会解脱,获得一片自在的精神家园。
金钱不一定带来幸福
西方有句谚语:金钱就是上天给人的一条狗,它既可以逗人,又可以咬人。这句话揭示出金钱的两面性。对金钱,人们只有两条路,驾驭它,做它的主人;被它驾驭,做它的奴隶。
幸福是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珍贵的感情,用钱是买不到的。这种感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感觉得到。钱并不等于幸福,幸福的宝塔并不是用钱堆起来的。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欢乐浸透在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中。
曾有位倾国倾城的美貌少女,因一心迷恋钱财,贪图安逸的生活,答应嫁给一个大商人。这个大商人的年龄可以做她的爷爷,而且,整天只知道赚钱,只是把她当成花瓶。
新婚时,她过着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久而久之,她的内心十分空虚,豪华住宅、盛大宴会再也提不起她的兴趣了,整天只有以泪洗面,悲苦难言。
她的朋友问她:“你这么年轻貌美,生活一定很幸福吧?”
“哪里,事事不顺心,事事都拧着。”
“难道你们就没有一致的时候吗?”
“有,那次家里失火,我们倒是一齐跑出来的。”
用金钱买来的爱情不会长久,用诚挚的感情培植的爱情花朵才会永开不败。谁要把幸福的赌注压在金钱上,那只有等着吃苦果了。自作自受,谁也怨不得。
现实中很多人总是认为,财富的多少能衡量一个人的成败和存在价值,财富越多,地位越高,价值越大,这也是许多人苦苦追求财富的原因之一。但殊不知,财富只是为人服务的,一旦人被财富套住,财富再多人也只是它的奴隶。所以,贪婪无度者,只知追逐财富,没有亲情、爱情、友情,又没有助人之心,利他之心,甚至自己正常生活都会被忽略,对人对己都很吝啬,是典型的利益“奴仆”。然而,现今很多人并不认为自己“贪利”行为的可怕,反而在“贪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直至“套牢”,方知“平淡生活”的宝贵,但为时已晚。
人不要做金钱、财富利益的“奴仆”,不要把幸福寄托在金钱上。
养成快乐的习惯
有人说: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所以,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人生就会充满光明;用消极、负面的心态对待人生,人生就会充满灰暗。
选择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无惧生活中的任何困难,才能始终坚定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才能拥有美好而光明的人生。
心态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的关键因素。
养成快乐的习惯,其实并不难,只要时时让心快乐,不想忧愁的事就行。
寻找新家园探险队成立了,大象被任命为探险队队长。探险队其他成员包括猩猩、猴子、百灵鸟、长颈鹿、狐狸。大伙收拾一番后,便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探险征途。一路上,队员们在大象队长的带领下,过草地,蹚河流,翻大山,穿沙漠,历尽千辛万苦,但是还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家园。有的队员已心灰意懒,有的队员不停地抱怨,路有多不平,食物有多难吃……只有百灵鸟一路上始终显得很愉快,不停地哼着小曲。
有一天清晨,百灵鸟起床去河边练嗓子,当它回到营地时,其他队员才刚刚起床。“早上好,伙伴们。”百灵鸟愉快地向其他队员打着招呼。可是,它们一个个都没有反应。“嗨,伙伴们,今天的天气多好啊!”百灵鸟再一次向同伴们打招呼,并轻轻地哼起歌来。百灵鸟的举动让其他队员很是不解。“喂,你好像很得意的样子,捡到什么宝贝了吗?”猴子带着讽刺的口吻问百灵鸟。“是的,你说得没错。”百灵鸟说,“正如你所说的,我是很得意,我真的觉得很愉快。不过,我只是把使自己觉得快乐当成一种习惯罢了。”
如果我们养成一种欢乐的习惯,我们的生活将是一连串的幸福。让快乐的习惯天天保持,你就会天天快乐。一切在于心如何想,如何转换不如意的心境,只要会转心,就无所谓烦恼了。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愉快的感觉,这比忧郁的感觉要强百倍,并逐渐养成幸福的习惯吧。
让我们选择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吧。记住,播下积极的种子,会收获成功的果实;播下消极的种子,则永远不会有花开的那一天。
随时丢掉无用的包袱
过去的日子,就像清澈的水,固然清晰得历历在目,可是,若想抓住,却是不可能的。
该忘记的就要忘记,实在不能忘记也要就地掩埋,等什么时候有时间有心情了,再偷偷扒开看一眼,千万不要把什么都带在身上,那样的负重谁也承受不起。如果纠结于过往,那就是在拿过去的无谓之事来摧毁现在的生活。
过去的已经过去,驻足是为了看得更远,休息是为了走得更远。
在驻足、停下的宝贵一刻,或者因为对过去有太多的遗憾想要去弥补,以至于对今天也患得患失起来。如果在那一刻能够摆脱过去苦难的拖累,抛弃对未来成功的幻想,那才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沉稳,一种笑对人生的豪迈。
我们经历过的一切事情都是有用的,不管逆境还是顺境,都使我们成熟。但当我们不需要时,就应该把它们统统放下,继续下一程。不放,就成了包袱。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大师。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青年说:“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
于是,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船那么沉,我扛得动吗?”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总是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
聪明者懂得随时放下包袱,绝不会扛着船赶路。放下我们曾经的包袱,轻松前行吧。
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老是扛着包袱赶路,永远也不能前行。放下包袱,轻装上路,才可能走得更远。
放眼世间,没有患得患失的放不下;回首往事,没有沧海桑田的舍不得。也许这时候,生活中的快乐会像海边的贝壳,捡拾不尽;成功的得来犹如信手拈花,潇洒从容。看到周围的人在预支明天的喜怒哀乐时,你早已明白,明天尚不可知,而当下,才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不纠结于过往,并非不总结过去的教训,而是让挫折的经验更实际,去除现存的缺憾。既然人无法预知未来,唯有活在当下,不懈努力,奋斗拼搏,未来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