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下剑指苍穹-革命志士:宋延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宋延琴(1904-1940),山东莒县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雇农家庭。1915年,他还只有10多岁时,家乡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母亲被活活饿死,姐姐为了活命被迫当了童养媳。他的父亲领着3岁的弟弟宋延询去江南逃荒,半路上因照顾不了,便把他弟弟送给了人家。宋延琴小小年纪,以乞讨为生,饱受苦难。

    在13岁的时候,宋延琴为了生活,开始给本村地主宋连家做雇工。他每天早起晚睡,辛苦干活但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一年冬天,井崖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他担着大木桶去担水,不想脚底一滑,连人带桶掉进井里,幸亏被过路的一位拾粪的老人发觉,才被从井里捞上来。19岁那年过春节,他在吃饺子时不小心打了只碗,有人嘲笑他说五更砸了碗,今年饭碗保不住了。他一气之下辞工不做,跑到莒县招贤镇,在招贤镇十户大地主组织的“保御团”里当了团丁。因为他瘦弱矮小背不起枪,就在南门楼上看台炮。宋延琴免去冻饿之苦,便想认识一些字,以便多懂些道理。他买了笔,买了书,一有闲暇就学,并经常向与他交往的商人和识字的团丁请教,很快就学得不少常用字,开始能读通俗书籍,写简单的信。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进步青年葛醒农和族兄宋寿田,特别是宋寿田对他帮助很大。宋寿田和葛醒农经常给他讲革命道理。他开始认识到,穷人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反抗压迫,走革命的道路。

    1926年,宋延琴离开保御团,同葛醒农一起来到博山。经宋寿田介绍到同兴煤炭公司做挖煤工。这时博山等地的工人运动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蓬勃开展起来,并不断取得胜利。宋延琴在这里一边接受着宋寿田的指导和帮助,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一边同工人一起劳动,联系工友。这年夏季,经宋寿田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在宋寿田的安排下,他同葛醒农一起到青岛,在“同兴公司青岛分公司”当伙计。他以店员身份作掩护,经常往来于青岛、博山,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党的许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葛醒农也因共产党嫌疑在青岛被捕入狱,经过宋寿田、宋延琴等人的努力营救保释出狱。不久,宋延琴、宋寿田、葛醒农转移到济南,又一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28年4月,省委安排宋延琴回乡发展党的组织,于是宋延琴带着省执委介绍信到了沂水县,很快与中国共产党沂水县委书记张希周取得联系。随后他以“闯外发财回家”为名,回到了莒县大罗庄,安了家,娶了妻子。从此,他在家里一边经商,一边开展党的工作。同年4月17日,葛醒农受省委的委派,回到家乡莒县招贤镇。接着,他邀约张希周、宋延琴在自己家相会,向他们传达了省委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注意在工人和农民中发展党员、在沂蒙山区建立起革命根据地等指示。此后,宋延琴又将工作扩展到沂蒙山区。10月,省委派孙照彭到沂水一带指导工作,并将党组织发展工作延伸到莒县,发展了5名党员,随后连同沂水15名党员成立中共莒县特支,隶属省委领导,孙照彭任书记。同年12月11日,孙照彭在沂水城南司马主持成立了中共沂水县委员会。宋延琴代表莒县党组织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孙照彭宣布宋延琴担任中共莒县特支书记。会后,孙照彭离开莒县和沂水回到省委。1929年春,沂水党组织遭到破坏,县委书记朱寿年等被捕入狱。宋延琴临危受命,领导起莒县特支,与沂水南区的徐湘南一起继续开展党的工作。同年夏季,徐湘南和宋延琴筹划在莒县西部四个哨村一带进行武装暴动,后因叛徒告密失败,宋延琴转移到济南,同宋寿田一起继续进行党的工作。他先在煤站工作,后又转到宋寿田在济南开办的德华鸡场。他广泛地与工人交往,发展和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这些党员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与宋寿田一起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终于在招贤镇拉起了80余人的抗日武装。为从当时正规部队中领取粮饷,他带领这支队伍归并张鹏属下,驻扎在满堂坡一带。不久,张鹏的队伍被编为国民党第六十九军新六师五旅。后来六十九军奉命北上,张鹏投靠了张里元,宋寿田不愿跟张里元干,带领部队回到招贤一带活动。1938年,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开赴莒县,他率队参加了二支队,之后又到莒县三区组织抗日武装。1939年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师常恩多部驻扎莒县。为团结友军抗战,鲁东南特委统战部长崔介指定杨作舟、宋延琴组织慰问团。他们组织募捐,将募捐的80块银元买了鸡蛋、日用品共30多担,连夜送到第五十七军驻地。第二天,常恩多师长接见了宋延琴、杨作舟等人,询问了慰问品的来源后无比感慨地说:“请诸位代问莒县父老兄弟们好,并请转告他们,常恩多坚决抗战到底,死而后已。”1939年4月,宋延琴调到八路军二支队供给处工作。当时生活非常困苦,他尽量筹集粮款,通过各种途径保证了部队的基本供应。一个月后,党组织派他去岸堤干校军事队学习。秋天干校毕业,宋延琴被分配到莒北县大队三中队任队长。他带领三中队坚持抗战。当时,招贤镇日军据点的日伪军时常出动骚扰百姓。有几次,宋延琴事先得悉日伪军要出动抢粮,便将队伍埋伏在公路两侧庄稼地里,等敌人靠近时突然发起攻击,打得日伪军狼狈逃窜。他还经常率领中队夜袭敌据点。三中队一时声威大震,群众称他们为真正抗战的“土八路”。

    正当宋延琴为抗日救国不辞辛苦的时候,他的抗日活动却引起了当地反动势力的忌恨。莒北县的恶霸地主时刻想着对宋延琴下毒手,于是他们用金钱收买了宋延琴的勤务兵张志宾,叫他伺机暗杀自己的中队长。1940年6月10日,张志宾跟随宋延琴到桑园南的土门村领取部队经费,在回来的路上,当他们走到黄山村南的南岭上时,张志宾突然用枪将宋延琴打死,并劫走了宋延琴所领的4万元部队经费,以及宋延琴身上带的手枪和20块银元。宋延琴牺牲后,莒北县政府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大罗庄村东河崖下,并抚恤了他的遗孀和子女。1948年,莒县县长王新华代表县委、县政府宣布宋延琴为革命烈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