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样的境况,超出了举办者的预想。他们明知道民工们的情况,也会想到这样的相亲,不会引来女性多大的兴趣,但一个不来的尴尬,大概也始料不及。来的民工们也不会傻到不知天高地厚的程度,他们到这里来,只是希望找到一个能与自己相伴,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至于对相貌、身材、经济条件都绝不会有奢望。然而,结局却是一个女性都没来。
联想到富人的相亲,不仅有如云的美女大学生,甚至还有“海归”美女。这些美女先要经过百里挑一的海选,才能步入相亲的大门。农民工相亲没有这样的挑选,来者不拒,门票也只是20元,而富人相亲的门票,而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富豪集体相亲,门票每人十万。这样的价格定会让民工咂舌,然而美女的蜂拥而至,却更会让他们咂舌。
两相比较的结果,农民工的这次相亲,似乎有点闹剧。然而这就是现实,一个令人心酸的现实。当一个社会的良知都集中到经济这个中心上来的时候,娼妓是不会受到耻笑的,而贫穷却会受到嘲弄。民工恰恰就是贫穷的象征,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他们的相亲也就只能冷落。
民工尽管有宽厚的臂膀,粗壮的双手,却擎不起哪怕最小一片遮风避雨的天。擎得动天的是资本,是经济。这些年精英的教育是“知识改变命运”,而不是“劳动改变命运”。空有一身力气的民工,甚至不如一文不名的大学生,因为他们毕竟能给女孩子们带来了未来的企盼。
结婚总要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但在一个南京市长尚称“10年工资难买房”的时代,农民工除了一身力气,既无无受贿的条件,也无发横财的机会。想买一套房子结婚,无疑天方夜谭。要饭还要需要有个放棍子的地方,租房固然也可以放棍子,但给结婚蒙上的阴影,大概能伴随众生。
婚后育子,也不得不考虑。调查显示,近八成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弃读高中。这样的现实,在凄楚地道明,民工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受教育机会,也丧失了给下一代提供良好读书的条件,他们的命运,也将世袭到下一代。面对这样的婚姻现实,难免会给人凄凉感。
民工的婚姻,不如一文不名的大学生,那是因为他们的未来很渺茫。在一个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自利型集团已经形成的社会,富人已经在花天酒地中,把中国变成了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未富先奢,总要有人支撑。经济学家厉以宁给出的主意是:“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样的语境下,民工改变命运的通道无疑非常狭窄。而一些所谓的改革,也大多启动于上头,利益的分摊自然也就难于关照下面。民间出现的也就只能是“开胸验肺”、“以身试药”、“自助透析”、“跳楼讨薪”、“黑窑奴工”、“处女卖淫”等悲哀。偶尔有从这悲哀中走出民工,几率也一定很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婚姻观念也必然要受经济的制约。工人阶级已经从最先进的阶级地位上下岗了,嫁给工人以保障生活的时代已成过去,出嫁给军人的英雄情结也已渐渐消失。物欲横流下,也只有金钱成为婚姻的唯一条件了。因此,民工相亲会,一个女性都没来,虽然令人沮丧心酸,却也无奈。
现实就是现实,虽然令人伤感。但愿这样的现实,不要持续的时间太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