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脚法、踢毽子的技巧于一身,以其熟练、准确、细腻的技巧性,快速多变、激烈反复的对抗性,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参与者,更深受广大学生和工厂、企业职工的喜爱。在当今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和教育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热潮中,毽球运动以它特有的功能,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渊源深远,民间基础好
毽球运动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是从我国古代的民间踢毽子游戏衍生而来,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熠熠闪光的一颗璀璨明珠。“网毽”起源于广州,是后来发展成为现代毽球运动的雏形。1983年国家体委对我国民间流传较广的踢毽子活动进行了挖掘、整理和研究,并在总结各地开展踢毽子活动的基础上编写出《毽球竞赛规则》,1984年3月国家体委发布《关于把毽球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之后,毽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1987年9月,中国毽球协会的成立使中国毽球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目前全国性的毽球比赛有一年一度的全国锦标赛;全国职工毽球赛;全国大、中学生毽球赛。广东在省教育厅、省体委的领导重视关怀下,毽球运动在广东得以全面的开展。1998年毽球成为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将于当年第一次成为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规则简明,易于掌握
毽球运动比赛场地长11.88米、宽6.1米,以中线等分二片长各5.94米的半场,中间用1.5米(女子)或1.6米(男子)高的球网相隔。比赛双方各一队,每队上场队员三人,候补队员三人在场外休息。比赛中发球一方队员,在本方发球区内,用脚将球踢至对方场区(球过网),比赛开始。
在比赛中,每方队员踢球不能超过三人次踢四次,每人只能连续击触球两次,如超出,即判违例,由对方发球或得分,毽球不得明显停留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否则判为持球(违例)。比赛时双方队员可以用任何部位击触球(除手臂外)。掌握发球权的一方,将球击入对方场区内,而对方失误,则发球方得分,直到发球方失误则换对方发球,凡是一主赢得发球权,该队队员应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轮转一个位置,由一号队员发球继续比赛。
比赛中(成死球)双方均可以换人,每局只能换三人次,每局只能暂停两次,毽球比赛不受时间限制,某一方先得十五分为胜一局,如遇到双方各得十四分,比赛继续直至某方多得两分(如16:14或17:15)时才算一局结束,双方交换场地后再战。正式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如双方各胜一局成1:1时,第三局为决胜局,采用每球得分制,有一方得8分时双方交换场地再战。
毽球的基本技术包括:准备姿势与移动、踢传球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等。当一支毽球队在掌握了一定基本技术后,就应该进行与该队相应技术相关的基本战术训练,并随着队员技术水准的提高而不断加强其战术训练,以增强攻防抗衡能力,迅速提高整体实战水平。在通常情况下,毽球的基本战术有: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两方面。毽球的基本战术实际上就是攻防双方在技术上、心理上利用各自的基本技术,根据临场的具体情况,不断组成制约和反制约的攻防对抗。可以这样说:强有力的进攻就是防守,而有效的防守就是进攻。两者既可互为依存条件,又可互为转化条件,可算是瞬间即变,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准确地分析出对方的强、弱之处,组织起各种多变的攻防战术,发挥自己的长处,攻对方的短处。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其道理就在其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