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的诅咒大全集-吴舞伕:如影随形的暗杀舞者(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竟然是两具埋了又被挖出来的死尸。鲁天柳有些害怕,不是害怕死尸,而是害怕活尸。就像那个丰腴女子,一个已经没有生命的躯体却左顾右盼、眉目有情地拨动琵琶。

    把尸体做活当鬼用有时候比鬼还要厉害,它不受时间、天气的影响,也没有经咒器物可以收服,只能破了这死尸的气门或弦口。这首先要知道气门和弦口的所在,否则只能用蛮力击碎它、剁碎它。

    鲁天柳似乎无意识地前后换了下脚,却在换脚时稍稍退后了一脚掌的距离,并且非常隐蔽地摆出了个迅速逃遁的起步姿。她这是要走,和两具不知埋了多少天的半腐躯体纠缠是件不明智的举动。

    突然,琵琶声响起,的确是那丰腴女尸在弹奏,手指很灵活,节奏很快。

    鲁天柳又退了一步,这一步不是随意退的,是因为随着琴声的响起,她感到尸臭骤然变浓,石灰粉都掩盖不住了。

    是尸毒!只要吸入肺中就会让人大病一场。鲁天柳迅速摸出个青瓷扁瓶,倒了一粒药丸含在口中。这是浙江一家专配偏门药的“品草堂”为忤作、尸殓、迁阴宅这些干死人活的人准备的化秽丸。

    琵琶声渐缓,女活尸边弹奏边从椅子上站起,一直悬着的双脚撑在地面上软软地扭晃了几下,竟然还撑住了身体。

    琵琶声更缓了,女活尸腿脚怪异地下了戏台,它的每个动作都配合着琵琶的节奏和韵律,跳着诡异的舞蹈。

    鲁天柳没有再退,她很清楚,这女活尸是不会就这样让她走掉的。她甩甩衣袖,抖出一对飞絮帕[19],死死盯住那渐渐逼近的女活尸。虽说已经做好动手的准备,她的心里还是越来越紧张,因为女活尸怪异的姿势让人觉得它随时会扑杀过来。

    女活尸扭动着、舞蹈着、弹奏着,散发出更浓重的尸臭,一步步逼近鲁天柳……

    炸鬼嚎

    假山洞里并不十分黑暗,堆垒起来的太湖石有许多大小孔眼。外面的光线透过孔眼照进洞里,斑驳地落在鲁盛义的身上。

    这些石头的布置真的很巧妙,鲁盛义每迈出一步,都有几处新的孔眼亮起,而先前的又暗淡下来。“玲珑百窍”,这种假山的造法已经失传,据说普天下只有姑苏有,而整个姑苏城估计也只剩下这一处了。

    姑苏的园子在布局上讲究君臣文武之法,以水景为君,山石为臣,楼台为文,花木为武。这园子塘面不阔楼身不巨,因此这假山也不大。

    鲁盛义对这些建宅布园的道道比自己的岁数都记得清楚,可让他糊涂的是在洞中蹑手蹑脚地走了一百八十步,却仍没见到出口,更没见到鲁恩。

    “壁虎倒行”很累人,走了这么久还没到头也很吓人。冷汗、热汗一下子便布满了鲁盛义的额头。他知道自己踩上坎面儿了,可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入的“虚门”[20],可这么小的假山之中要掩“实门”[21]、阐“虚门”是很难的。

    鲁盛义的机关布局比他大哥要高明得多。鲁盛孝二十多年的时间都用在道学上了,而鲁盛义则不同,他是个好工匠,更是个江湖人。这些年他闯荡江湖,结交了三教九流、各门各派的朋友无数。他虚心求教,博采众长,不但“定基”[22]的工法大得到提升,而且在机关布局、奇门遁甲方面也受益匪浅。

    鲁盛义看着落在自己身上的那些斑驳的光线,眉头皱紧。他把手中的宽刃刻刀探到那光线下,将雪亮的刃口稍稍转了个角度,却没有在旁边黑色石壁上找到反射的光点。

    他猛拍了一把自己的脑袋,心中暗叫:“蒙眼障!江湖走老了,还被蒙眼障给惑一回。”

    蒙眼障有好多种,这假山洞里用的是“换光”。这里的坎面儿没有实门、虚门之分,所以鲁盛义不是跨了虚门,而是踩了虚光。虚光是指布坎人预设的光源,这光源不同于自然的光线,它设计得再好都是会有闪烁和抖动的,而且这光很散,反射能力差。

    刚进洞时看到的确是自然光,往里走几步后,那些孔眼里透入的光线就变了,然后鲁盛义就开始按照对家预设的路线走,那将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直走到累死、饿死、渴死。

    自己被这样一个换光的小技法给惑了,鲁盛义懊恼不已。因为遮眼法中的“换光”是极其普通也极容易被发觉的,前后光线的替换有个很生硬的过渡。

    其实鲁盛义不知道,对家这座假山是利用了“玲珑百窍”的奇妙堆垒结构,那个过渡已经被掩饰得毫无破绽。

    现在鲁盛义已经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坎面已经将他困住,既然已经入了这个旋儿,往回走一样是走不到头,而且会越走越乱;往前走呢?如果还是在假山之中,往前走肯定是白费力气,如果已经走出假山的范围,那么前面很可能有什么死扣或者活坎在等着他。

    鲁盛义感觉自己比那砧板上的肉都不如,连刀在哪里、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现在他的确走不出去了,这坎面中的旋道儿已经并了头,也就是说通道头尾连接起来了,对家已经决定不给他出坎的机会,将坎面封死了。

    而且在这样的小范围中,布下坎面也就等于撒下了扣儿。在这里坎就是扣、扣就是坎,这是坎中有扣、扣中有坎的叠布局,也叫麻花局。

    就在此时,鲁盛义感觉到石洞的前方有一阵风吹来,让他的胡须和汗毛止不住地飘动。孔眼中的光线突然也没了,就像是被风吹灭了似的,整个石洞融入浓浓的墨色。

    风不休,声更劲。如此遒劲却又没有起伏间断,一直吹着。风声也越来越大,不再是刚开始的呼呼声,而是变得如同鬼嚎,让人牙碜心慌。渐渐地,整个山洞都回荡起那怪异的风声,就如同许多生锈的刀子在石洞壁上刮擦着。

    听着这刮心刮骨般的声响,一股寒意从鲁盛义心里渗出,他的整个胸腹像是被四尖儿的锚钩住,并将那些内脏往外死命地拖。

    东晋《养生·外道》[23]有云:“人嗜三毒色饮声,色蚀体,饮腐器,声乱魂。”

    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怪,将鲁盛义绞成一团,并且在不断地收紧,再收紧,让他透不过气来。他大张嘴拼命干呕,恨不得吐出所有器官。这些声音也如同各种尖刺,有冰刺,有烧红的铁刺,有通电的钢刺,有“簧尾蛇”的牙刺,有夏麻芋[24]上的毛刺,刺入鲁盛义的每一个毛孔,让他寒冷、灼热、痉挛、剧痛、瘙痒。

    恍惚中,他丢掉了手中的宽刃刻刀,甩掉肩上的木提箱,抬手试图掩住耳朵,却找不准位置,不是手的问题,是脑袋,他的脑袋已经完全没了知觉。于是他又开始撕扯胸前的衣服,仿佛要把自己的心脏挖出来,都无济于事。

    这是炸鬼嚎,取人魂魄的扣子,利用了太湖石巧夺天工的形状来套扣,可以说是“玲珑百窍”中的最高技法。

    坎面封口之后,在某处与旋道相接的封闭密室中,对家会用鼓风的器物对坎面的窍口鼓风,风进入石洞的旋道,带动其中的气流,并始终保持在同一个强度和轨迹中。这原理就如同用管子抽水一样,先将水抽出,然后将管子口放到水平面以下,由于重力的不平衡,水会始终保持一个流速从管子中流出。

    奇妙的还不止是这点。由于太湖石本身就窍眼玲珑,无数的孔眼同时被风吹响,加上石头的共鸣,就能发出更大的声响,通过旋道的回旋,叠加起来,如此循环,直到被扣子套住的人精神崩溃为止。

    曾经有两三个知道这扣子厉害的人,坎面刚合,扣子还没全收的时候,他们就咬断舌根自尽了。

    鲁盛义被折磨得大张着嘴干呕,连咬舌的能力都失去了,可他必须死,努力去死,拼命去死。宽刃刻刀已经不知被他丢在旋道的哪个黑暗角落,就算能找到恐怕也没有力量拿起它割破自己的喉咙了。于是他摸索到脚边的木提箱,那里面有可以轻易了却自己生命的东西。

    打开木箱的暗屉不需要太用力,只要知道它的穴眼或是档口。可是鲁盛义却费尽了他全身的力气。找到档口,他的手臂也已经完全无力了,只有依靠整个身体的重量压了下去……

    声响更大更乱了,这让他觉得自己马上就会被扯碎,恍惚中看到自己身体的碎片在空中飘散。

    战三重

    鲁恩看到了一个短廊道,其实更像是个画舫形雨亭,说它是廊道是因为它连接着那小楼的前门,是小楼的一个入口。

    廊道里铺的是木板地,这是一般园子的廊道不会采用的材料。

    鲁恩纵身跨上木板地,疾走五六步,突然止住脚步。身后紧跟的脚步声却一时没有能停下来,多走了一步。木板地面上脚步声更加清晰,鲁恩听出背后的脚步声的确是自己的步法,轻重、速度和自己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最后多走的那一步。就这一步,让鲁恩确定了三件事情:“第一,跟在背后的不是鬼不是妖,而是个人;第二,那人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一直在模仿我的步法,我突然停住,那人收不住,只好多走了一步;第三,这人在渐渐接近我,说明他步伐比较大,应该是身高腿长,弱点在下三路。”

    但背后的这个人到底是用什么法子掩住自己身形的?

    鲁恩的脚下暗暗使力下踏,动作很小。随后他便放重脚步继续朝前走,离小楼的正门已经没几步了。

    走到第四步正迈出第五步,鲁恩脚步突然变了,他高高抬起右腿,佯装大步跨向门口。事实上,他左脚原地转动九十度,身体侧转过来,成背剑式反虚步。与此同时,手中的刀瞬间换成垂手式。

    以鲁恩现在的姿势,他可以看到背后的一切,确实没有人,一个人都没有,可他斜握着的垂手刀还是往背后斜下方刺下……

    一大块木板突然流出血来,扭曲变形,鲁恩收刀的同时,那块木板缩成一团飞出了廊外,闪入树丛花圃不见了。

    其实先前鲁恩在木板上暗暗使力,是将地板踩出了一条微小裂纹,再回头时却看不到了,所以鲁恩想也没想就出刀了,朝着裂纹应该出现的方向,果然有人。

    刀头插入了一个血肉之躯。鲁恩没想这么容易就伤到那个神秘无形的东西。那东西也没想到鲁恩会转身迈腿,突然出刀,而且正好迎上他抬高迈出的右腿。

    地上留下一摊殷红血迹,过廊的栏杆上也有一些,花圃的草叶上也是。没有这些血迹,这里就和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没有这些血迹,鲁恩就没法找到那个无形的东西。没有这些血迹,也就不会有楼台前的一番大厮杀。

    鲁恩的动作不快,有条不紊地将背上有些累赘的背筐拿下,安放在过廊的一角。他知道现在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稳健,他不能让那个已经受伤的怪玩意儿有突袭的机会。鲁恩没有循着血迹走,但却让血迹一直在他目光可及的范围中。草地上的血迹隐入几株美人蕉和大丽菊的背后,鲁恩仍是远远地绕过那些植物,血迹又出现了,从一挂紫铃藤旁过去,往池塘延伸。

    鲁恩走得很小心,他知道江湖中就有一种“留迹袭后”的险招,就是受伤的人忍痛再将身体的某个部分砍伤,将血喷洒在三尺之外,然后自己隐在一旁给循迹追杀的人致命一击。

    这里池塘的水沿构造采用的是簸箕沿,就是说三面用石块垒砌,只留一面土坡。这样不但可以将人工与天工并存,流通雕琢中又带一些野趣,而且当大雨季节,池塘下暗河道输流不及时,池塘水可以由簸箕口溢出,流到园外河中,从而保证园中其他构筑不会被水淹浸。

    鲁恩来到的这面水沿就是簸箕口,除去树木和石铺小径,就是泥草坡直接到水。那血迹延伸到了塘边矮土坡上,再从坡上一直顺着石阶到水里。鲁恩的嘴角挂起一丝笑意,因为对家那隐形怪物的愚蠢让他觉得可笑,居然将自己的逃跑迹象做到水里。这么短的时间里,不曾有落水声音,也没见涟漪。

    这破绽百出的小伎俩怎么能骗过鲁恩这老江湖?可他并没有让久违的搏杀带来的兴奋冲昏头脑,二十多年“固梁”之工的研习让他变得更加的沉稳,让他觉得较量,特别是将生命作为筹码的较量,应该如同架梁一般,瞄好架柱间距,对好每个榫头榫口,定好椽子的角度,至少有了九成五以上的把握,然后再一把投入,无阻碍无缝隙,这才是高手。

    鲁恩的脚步始终平静稳健,手中的刀更是如他所固之梁,但他的眼光却是灵动如流,稍一扫视,就发现只有那座小楼旁边的一棵粗大银杏树可以藏身。

    鲁恩并没有马上行动,脑中设想:那个怪东西受伤逃到河边,没有入水,只是用血迹做了个惑相,然后紧贴水边横向朝着那十几步外的银杏树逃去。

    这是个极合理也极为有效的逃跑途径。这东西受的伤如果确实在下三路,就没法狂奔快逃,也无论如何都跑不远。

    鲁恩依然遵循“敌留痕己不踏”的原则,远远地向银杏树那边绕行。直到已经到达河边水面他才发现,水中没有他设想的痕迹。于是心中不由一阵狂跳,手掌翻转,回到立手刀,同时将身体放低。一脚踩得很实,鞋底都陷到了泥里,另一只脚前掌虚踏,随时可以改变身体朝向,这是“夜战八方”的起势,因为他已经感到有杀气向他围拢过来。

    杀气来自三个方向,可石台阶上没见到一个人影;头顶斜上方,那里只有香樟树和银杏树伸出的一些细树枝;身后池塘的水下也没有,而且这么长时间闷在水中,除非杀手是条鱼或是个水鬼。

    杀气很凌厉,方位很奇怪,却许久都没有发起攻击。为什么?鲁恩也没时间去细细思量,他要做的是尽快找到一条活道。

    其实原因很简单,“夜战八方”的起势严密得针都插不进,三个方位的杀手没有一击即中的把握,他们只能选择继续等待。

    寻找活道的鲁恩突然发现,石阶上有一处血迹,在流动,在扩大。

    “夜战八方”的立手刀瞬间变作垂手刀,脚下也跨前一步,抬手直插,这是个简单的招式,这是“固梁”之工的“钉落梁弧”[25]。

    一动手,再严密的招式都会出现漏洞。有了漏洞,也就给了对手出招的机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