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新方向-自恋概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心理分析文献中,自恋[30]有了另外的内涵,临床上很难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它所包含的形式相当广泛,比如,自尊、虚荣、骄傲、贪图名利、苛求他人爱自己却不能爱他人,疏离群体,有理想,有创造欲,对健康忧虑,注重外表和智力水平。上面的这些自恋现象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太过关心自己,或者确切点说就是只在乎自己的态度。这种情形容易令人迷惑,因为“自恋”这一术语只与发生学含义相挂钩,以此表明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被称为自恋“力比多”的东西。

    与临床上模棱两可的定义相比,发生学含义对它的定义就比较精确了:如果某个人极度爱恋自己,那就是自恋。格雷戈里·齐尔伯格说:“自恋”并非通常所认为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自然流露出的一种态度,当个人处于这种心态时,只对自己产生爱憎而暂时忽略别人,但并不是说他对别人没有爱憎,凡事只感受自己,而是说他的内心眷恋自己,每每在自己的心镜前自我可怜、自我欣赏[31]。

    这个概念最关键的部分是,它认为自我关注或自视过高就是自恋的表现。弗洛伊德竭力佐证说,当我们迷恋一个人的时候,不就是完全忽视其缺点,仿佛缺点根本不存在,而优点却被无限放大吗?所以说,自我关注和自视过高的人毫无疑问就是自恋的表现。这个假设与“力比多”理论就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在“力比多”理论的支撑之下,确实可以肆无忌惮地视自恋为以自我为中心,而正常的自尊和理想可以看作自恋派生出的无性欲表现。但是如果我们不承认“力比多”理论,这个假设显然也就成了一个武断的论点了[32]。在临床上,只有极个别的例子与之相似,但大部分的例子都不能证明它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抛弃发生学含义,而从实际含义来思考自恋,在我看来自恋的本质应该等同于自我膨胀。与通货膨胀非常相似,心理膨胀也是自我赋予的价值太多,以至于超过了实际价值。它意味着此人迷恋自己,羡慕自己,基于的是一种缺乏足够依据的价值[33]。同样的,它也意味着此人期待别人的爱与赞赏,却不具备或者具备的素质不如自己心目中的那么多。我认为,某个人为自己确实拥有的某种素质而沾沾自喜,甚至希望别人也重视这种素质,那么这就不能算是自恋。自视过高、希望获取与自身价值不对等的赞赏,这两种倾向不可能泾渭分明,它们经常相伴相随,只不过存在的方式有所不同,各有重心罢了。

    我们需要另外寻找答案来解释人为什么会高抬自己,因为生物学上的推测趋向于将这种倾向归根于本能,这令我们不太满意。所有的精神神经质现象都表明,这类患者的人际关系存在严重障碍,前面几章我们提到,这种障碍是由童年时期的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孩子因为悲伤和害怕而自我隔绝,自我疏离,与他人的积极感情纽带愈发脆弱,甚至爱的能力也逐渐丧失,自恋倾向因此得以发展。

    这种不利的环境还导致了他的自我情感也发生故障。情况严重时不仅意味着自尊心受到创伤,连自发性也被压抑[34]。各种影响产生了以下的作用:父母永远是对的,其权威不容置疑,最后导致孩子为了安全考虑而唯唯诺诺,不再有自己的主张;父母愿意牺牲自我,这样的态度令孩子觉得也应该放弃自己的权利,为父母而活;父母将自己的期许强加给孩子,以天才或者公主的规范来要求他们,这样就使孩子产生错觉,以为父母喜欢的是那样一个自己,而不是真实的自己。以上的这些影响尽管表现方式各有不同,但是都可能导致孩子因想得到爱,或被人认可,而规矩地遵照别人的期许来做。父母或强硬或温柔地将自己的意志塞入孩子的心灵,孩子虽然会感到害怕,却不得不兢兢业业地循着父母画好的路线行走,渐渐就失去了詹姆斯所说的“真实的自我”。孩子自己的意志、愿望、情感、爱憎、兴趣甚至悲伤等,都变得麻木了,因此对于自身价值的衡量能力也丢失得越来越多,他开始依赖别人的意见,别人认为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说他坏他就自认为坏,说他傻他就自认为傻,说他聪明他就自认为聪明,说他是天才他就认为自己是天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尽管自尊同样依赖别人的评价,但只是在小程度上,可是对于他来说,只有别人的评价才是衡量标尺。

    能够促成这类情形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比如自尊心被打击;被父母贬斥是个坏孩子,他便时时感到自己是个坏孩子;父母偏袒,令他的安全感变得脆弱,继而不惜付出一切也要超过兄弟姐妹。还有一些因素更是直接伤害了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意识与自立能力,以及创造力。

    孩子往往会采取一些方式来对抗这种压抑的生活环境,比如,对规矩(超我)明则遵守暗则逃避,强迫自己恭顺谦让,依赖他人(受虐倾向),自我膨胀(自恋倾向)。选择哪一种方式或者主要选择哪一种方式,取决于具体的环境情形。

    自大,能让人获得什么呢?

    幻想自己为人中之龙,某些痛苦就仿佛变得微不足道了。他或许会有意识地把自己幻想为一个王子、天才、总统、将军、探险家,也或许会无意识地模糊自己的存在感。他越是疏远他人,甚至疏离自己,这些意念就变得越具效力,甚至能取代现实。这并不是说他会因为这些意念而变得像精神病患者一样将现实世界抛出精神世界,而是说他会赋予现实一种短暂性,就好像基督徒把现实世界当成过渡,而天堂才是生活的真正开始一样,他那伤痕累累的自尊被自我意念暂时替代了,幻想出的自己成了他“真实的自我”。

    孩子创造一个童话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是主人,是英雄,失宠、失爱的创伤因此而得到抚慰。他可能会觉得,之所以这样的自己遭到拒绝,遭到轻视,遭到厌弃,都是因为自己实在太优秀了,以至于浅薄的别人无法理解。我一直在思量,难道这些幻想仅仅只是给患者带来一些补偿性的可怜的满足感吗,难道将他从痛苦和煎熬当中拯救出来就真的无能为力吗?

    最后,自我膨胀的人还会表现出交好别人的意愿。如此的自己若是不能被他人喜爱、尊重,那么至少也应该得到别人的钦佩,哪怕只是关注。他会想当然地认为,获得了钦佩就等于获得了爱。照着这个思维逻辑继续延伸下去就会是,得不到别人的钦佩,就证明自己毫无价值。他已经不能容忍任何低于期望的客观评价了,更别说是批评了,不会去想这种态度也可能是一种爱的表现。对他来说,不崇拜他就是不爱他,怀疑就是敌视。他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赞赏和奉承来衡量他人,凡钦佩他的才可以是好人、有智慧的人,反之就不值得他去理会。所以,他的满足点是获得别人的钦佩,同时安全感也依赖于此,因为唯有这样他才会觉得世界是友好的,自己是强大的。可是这种安全感根本没有稳固的根基,一旦倒塌他就会陷入局促不安当中。实际上,就连钦佩他人,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

    这样就出现了某种性格倾向的组合,为了方便理解我们称之为基本自恋倾向。自我同他人的疏远程度,以及焦虑的大小决定了它会否进一步发展。如果他的早期经历给他造成的影响并非不可逆转,或者后期的环境变得比较有利,那么这些基本倾向就可能被克服,反之,它们就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得到强化。主要有三个强化因素。

    第一,日渐增长的无力感。用超越他人的方式来证明自我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在这种需求的驱策下,急需要做出某些成绩以令周围的人认同自己,或令别人喜欢自己。但是这种动力也暗含危机,就是可能在做事的时候一意孤行,只求结果而忽略效果。这种人选择一个女人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她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征服她能给他带来某种成就感,或者是能够提高他的现有威望。只要能引起别人的关注,他愿意创作一个作品,但是作品本身绝不是他心目中的重点。真实情况是什么对他来说都是次要的,重要的只是形象是否光彩。一个危险就这样产生了:创造力被浅薄、浮夸,以及投机取巧给扼杀。以这种方式赢得的荣耀并不能给他带来长久的安慰,他会隐隐感到不安,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会不安。为了缓解这种不安,还有最后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继续加强自恋倾向,去追求更多的成功。结果就是自我膨胀得越发严重。有时候,令人极为困惑,他竟然有这样的一项本领,能把缺点说成是优点,能把失败说成是成功。他的作品没有得到期待中的认可,他就说那是因为自己超越了时代;他不能与家人或朋友和谐共处,那是因为他们有问题。

    第二,对周围世界的不当期待。就好像别人总是欠他的一样,他是天才,这是当然的,别人应该无条件地承认这一点,根本不需要他去证明什么。女人应该主动地对他另眼相看,而不需要他去付诸行动。如果一个与他交好的女人转头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他的内心里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这类态度的典型特点是,期待自己不主动、不行动就能获得忠诚和赞誉。还有这样的特点:期待的目标非常明确,而且,由于个人的自发性、创造力和主动性受创,再加上害怕别人,所以期待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此外,他的内在能力也被原来令他产生自我膨胀的因素麻痹了,所以他会坚持认为只有依靠别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期望[35]。人们尚未意识到,在此过程中,有两条路径令得自恋倾向被强化了,首先,为了证明他对别人的要求是正当的,就必须强调自己的所谓的价值;其次,为了掩盖不当期望必然带来的失望,他必须一再重复这种强调。

    第三,人际关系的不断恶化。那些高抬自我的幻想,以及对别人歇斯底里的期望,必然令他变得非常脆弱。由于他的期许被周围的环境无情地忽视,他经常感到自己被伤害了,对于他人的敌意也愈发强烈,自己更是倍感孤独,最终只能躲藏在自己的幻想中饮鸩止渴。另外,因为他把不能实现幻想的目标的罪责归咎于别人,所以对别人的怨恨也逐步加剧,结果就是一些不道德的品质在他的身上出现了,比如堂而皇之的利己主义,憎恨、猜疑、冷漠——假如他们不能赐予他荣誉的话。与他自视为人中龙凤的观点相对照,这些卑劣的品行自然是完全背道而驰了,这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缺点了,所以他必须把它们掩藏好,或者压抑住,也或者是经过一番粉饰再让它们出现,更甚者是干脆否认它们的存在[36]。这样一来,自我膨胀除了拥有保护伞的功能外,还有了遮羞布的作用。不过,这倒是符合这么一条格言了:我是人中之龙,这种缺点我不会有,我也不可能有这种缺点。

    同样是自恋倾向,但表现在各人身上时时会各不相同。要了解这些区别,我们需要参考以下两个关键因素。首先,如幽灵般的钦佩需求,在现实生活当中或只在幻想世界当中,其肆虐程度有多严重。简单来说就是,个人精神错乱的程度,这个程度可作为一个量化因素。其次,自恋倾向与其他的性格倾向以何种方式结合。比如说,它们可以和完美主义倾向、施虐倾向和受虐倾向[37]结合在一起。至于如何解释这种结合的频繁出现,我们有这样一个事实依据:它们的根源有着共通点,对类似的不幸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方法。在精神分析的文献资料当中,之所以自恋癖表现得那么自相矛盾,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自恋癖只不过是众多因素组成的复杂性格结构中的其中一项具体倾向。而赋予人格特定色彩的,是诸多倾向的结合体。

    自恋倾向也可以与自我孤立倾向相结合,后者常出现在精神分裂的人格里。在精神分析文献中,向来把脱离群体也视作一种自恋倾向,可实际上,疏远他人是自恋癖的固有特征,但脱离群体却不是。自恋倾向明显的人只是不愿去爱别人,但却希望别人来钦佩和支持自己。因而,这样的病例应该把自恋倾向与脱离群体倾向组合起来分析,这样才更准确。

    自恋倾向并非只在精神神经质患者身上才有,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其实非常常见。比如,人与人之间经常做不到真正的互敬互爱;人有私心,关心的只有他自己的安全、健康和前程;人常有危机感,于是竭力拔高自己的价值感;人对自我评估出的价值没有信心,因此常让别人来评判。

    弗洛伊德对于这些倾向的频繁出现的解释是,其根源要从生物学规律中寻找。这一假设再次证明弗洛伊德对于本能概念的坚持,同时也表明他已经习惯了回避文化因素。事实上,诱发自恋倾向的两类因素,在我们的文化中所产生的效力更加不容忽视,许多文化因素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充当着恶魔,它令人们互相敌视,互相忌惮,并因此互相疏远。在文化因素中,诸如情感、思想、行为准则,甚至只重外貌不重品质的取人方式等,还可以对个人的自发性也产生妨害。另外,为了忘却恐惧,填补内心的空虚而盲目追求盛名,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弗洛伊德曾教导我们怎样去观察自大与自恋,[38]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却得出了与他不一样的解释。同其他心理学问题一样,我相信,“本能是根源”这一类观点会阻碍我们去分辨人格当中特定倾向所具有的作用与内涵。我认为自恋倾向绝非本能的派生物,而是企图通过神化自我来对付他人以及自己的一种神经质倾向。

    弗洛伊德把正常的自尊和自大都归入自恋现象中,认为它们的差别只是数量上的差别。但是在我看来,如不能在这两种对待自我的态度中间画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只会令问题更加复杂化。自尊与自大的区别绝不只是量,而是有着质的区别。自大是本没有那样的品质或业绩,然而可劲地向别人吹嘘,同时连自己也被蒙骗,但自尊是建立在实在品质上的。假如自尊受到压抑,或者其他与自发性的自我相关的品质受到压抑,再或者出现了其他的条件,自恋倾向才可能发展壮大,因此可以说,自尊和自大是互相抵触的。

    最后,自恋也并不是自爱的表现。自恋的自我只是泡沫化了的自我,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他在真实世界中丢失了自我,因此只能寄托于幻想,否则难有自我。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结果,用弗洛伊德所赋予的含义来说就是,自爱与爱他人这两种体现自我的互动模式已然断裂了。但是,在弗洛伊德的第二个本能理论中,针对自恋与爱提出一个二元论,如果我们剔除其中的理论内涵,反倒会发现一个古老而重要的真理:任何的以自我为中心,都会丢失对他人的关注,以及爱他人的能力。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显然并不是这一个,相反,他把自大倾向看成是自我爱怜的产物,他认为有自恋癖的人是因为实在太爱自己了所以才不爱他人。他把自恋比喻成一个水库,当水库里的水渐渐流失、枯竭,他能给予别人的爱(即给予别人“力比多”)就越发匮乏,直至没有。但是在我看来,自恋癖患者不光疏远了别人,同样也疏离了他自己,因此,只要他有自恋癖,无论是对自己的爱,还是对他人的爱,都意味着会枯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