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桐看天翔进来,就热情打招呼:“天翔,这么早,有事吗?”
天翔说:“当然有事了,我已经把生产管理系统模型初步设计出来了,想让你看看,把把关,进行审查,再者就是要和生产部的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让他们提出业务需求,再者就是把生产部的业务工作流程、管理表格、业务报表进行确认。”
苏桐惊讶说:“这么快啊,我还以为得几个星期呢。”
天翔说:“这只是初步设计,还得经过你和生产部的审查呢,需要你们提出具有业务需求,再进行修改,完善。”
苏桐有些疑问说:“以前智祥软件公司都是先到各部门进行需求调研,然后制定需求说明书,就进行程序开发了。可是你却是先进行业务建模,再进行需求分析,跟他们不同。”
天翔笑着说:“开发的步骤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你不是把公司的资料都给我了嘛,这就包括生产部门的所有资料,我是先把这些资料都仔细阅读了,再到国家图书馆查找关于电气设备制造有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等资料,在结合我们公司的管理制度,生产部的业务工作内容,进行初步的建模,设计初步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模型。这样方便我和生产部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确认。”
苏桐想了想说:“这样吧,为了方便你的工作,我让生产部经理、总工程师、调度负责人等人都到会议室,我、孔总,还有办公室,企划部、信息中心的负责人都参加。”
天翔有些疑惑的说:“苏姐,你这是把事情放大了,没有必要吧,我只是想和生产部把需求确定下来。”
苏桐解释的说:“天翔,你还不了解这些人,他们都怕担责任,仅仅和生产部进行需求确认,不会很顺利的,有些人不是以工作为主,往往会推诿扯皮的,再者,信息化会涉及一些人的利益,也会暗中阻挠的,只有这种正规、公开的方式,他们才不敢推诿、阻挠的,这种以正式会议形式是有会议纪要的,是要备案的。这样他们才能认真配合你进行需求确认。”
天翔有些天真的说:“苏姐,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这里面还这么复杂呢,好,就听苏姐的。”
天翔就把他设计的生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模型发到苏桐的电脑上,苏桐仔细看了天翔的设计,生产管理流程都做了优化,给人感觉更加简洁,规范。工作表格、业务报表也也都进行了优化、规范整理。苏桐对天翔的设计非常满意,只是在业务细节有些不能确定,但天翔都已经红色标注出来了,准备于生产部进行讨论、确认。
苏桐对天翔说:“你准备把它放到会议上去讨论。”
天翔说:“是的,毕竟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再者,真正的使用者是他们,应该让他们参与设计中。”
苏桐还是有些担心说:“你知道,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经验都是不同的,都会按自己的理解去认定自己的想法,同一事物,说法会有很多种的,到时你会遇到麻烦的。”
天翔还是用淡淡的语气说:“这到没有什么关系,你设计的东西就是让公司的员工使用的,就是要经受住众人的审查,如果连审查都不敢做,说明你的设计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再者说,现在不拿出来,等到开发完成再让大家使用,大家不认可你的系统,再指出软件的问题,那就麻烦大了。软件修改起来,工作量就会几何级数放大,现在把问题提出了,是最佳的方式。”
苏桐非常欣赏天翔这种自信的神情,很是让自己心仪,又转移话题说:“为什么你是先设计出来,再与生产部人员进行研究呢,而不是先与生产部进行讨论在再进行设计呢?”
天翔说:“因为我们开发人员和使用者之间有一个很宽的中空地带,这个地带就是开发者和使用者无法汇集,交集在一起的,所以开发软件就会遇到开发者和使用者在需求上无法聚合,不能达到需求的共识。出现使用者不断提出需求,而开发者害怕使用者提出需求,造成开发者抵制使用者不断提出需求的矛盾,使软件开发出现问题。我之所以先设计出来,就是让使用者明白了他们是需要什么,他们应该提供什么,激发他们思维,启发他们尽可能把自己的需求提出来,在开发前期将需求都充分提出来,尽量减少他们在开发过程中提出需求。就是要尽早搞定他们。”
苏桐深有同感,自己就经历过项目失败的教训,知道需求是软件开发的最大难题,项目失败大多数都是需求未做好造成。天翔竟然这么就解决问题了,能具有如此的设计能力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苏桐看完天翔设计得生产管理系统,基本上表示满意,告诉天翔总体认定天翔的设计,至于细节,还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天翔也说要与生产部负责人进行讨论、再确认。
在公司六楼一间中型会议室里,会议室中间是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桌子除了正前方没有椅子外,其他三面都是椅子,外围也都是环绕整齐放着椅子。正前方墙上是雪白色的,没有其他东西,主要是为了放投影仪需要。众人都围绕着会议桌坐好,面前的桌上都放着笔记本和笔。天翔正安装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曲蕾蕾也来了,帮着天翔调试投影仪,这种正式的会议应该让智祥软件公司的代表参加。生产部来了有十多人,有生产部正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调度主任、其他一些业务骨干,总之该来都来了。
樊仁也到了,这段时间天翔没有找樊仁,冷落了他,樊仁心里不是滋味,按管理权限划分,信息中心应该负责公司的管理软件开发,樊仁作为信息中心主任,应该是主导。可是,樊仁在公司的管理软件开发上竟被边缘化了,变成可有可无的,心里有些发毛,总感觉得苏总已经不信任自己了。开始担心自己的职位,更担心自己的饭碗了,万一被解聘了,我堂堂北大信息管理博士被公司炒鱿鱼了,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无地自容,还不如一头撞在豆腐上死了算了。这段时间里,樊仁一直是提心吊胆的,诚惶诚恐的,最怕人事总监找自己谈话。今天通知他参加生产部业务需求讨论会。樊仁悬在嗓子眼的心才落下去,心里非常高兴,公司还是很看重自己的才能的,一高兴,那股自负的神情又表现出来了。
天翔安装好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这时,苏桐、孔俊、于庆丰、苏梦雪、办公室主任姜瑛陆续走进会议室。
苏桐环视一下四周,看看人都到齐了,就做一个简单的讲话;“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对生产部的生产管理系统进行需求确认,大家都知道生产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它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的,生产部必须配合王天翔把需求做好,谁负责哪方面的业务都要与天翔进行沟通,把业务上的要求都要提出来,这次你不提出来,等到开发后期提出来,或者一直没有提出,影响生产部的工作都是要负责任的,今天的会议纪要是要备案的。开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是公司目前的最重要的事情,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办公室姜主任负责会议记录。”
会议室里,天翔将他设计的生产管理系统模型、需求说明展现在雪白的墙上,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众人都能够理解天翔的设计,天翔尽量用生产管理方面的专业词语进行讲解,减少他们理解的歧义性,能够充分理解。
天翔首先讲述生产计划流程,把组成生产计划流程的各个子流程规范为几个子流程:生产计划制作流程、生产能力规划流程、作业计划流程、生产计划实施流程、生产交期确定流程,把每个流程的节点所需要的工作表单,表格都展现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具体的设计。
接着简述生产调度管理流程及其中的主要子流程,生产运作管理流程及其子流程,生产品质管理流程流程及其子流程,生产物料管理流程流程及其子流程,生产设备管理流程流程及其子流程,生产安全管理流程流程及其子流程等。
天翔将生产管理审批流程加进了生产管理流程之中,并设置控制审批流程的权限角色,这属于上级管理体系的第二级的“事务管理”,主要的操作角色是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主的中层管理者。
天翔又把生产管理系统与采购管理系统,与销售管理系统,与仓储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之间的联系,他们之间的数据流,物流的走向、变化也都仔细讲解给大家,以征询大家的意见,及时作出改进。
天翔的讲解浅显易懂,既有通俗易懂的白话,又有大家经常使用的生产管理方面的专业术语,没有使用只有软件开发人员才用的软件术语。开会的人员都听明白了。如果天翔这么讲解,还听不懂,那这个人的能力就有问题了。天翔对大家提出的建议,讨论后认为是合理的,天翔现场进行修改。对一些不适合的建议,天翔都尽力说服他们,告诉他们不行的原因,语气委婉,理由充分,让提建议人即使建议没有被采纳,心里也舒服。整个讨论都在天翔的掌控之中。
也有极少数人为了在领导面前显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其中信息中心主任樊仁就是其中之一,故意给天翔出一些难题,借此打击天翔,抬高自己。樊仁毕竟是北大信息管理专业博士毕业,理论水平也不是吹的,从企业信息化理论方面给天翔出了不少难题,天翔并没有生气,只是非常平淡的回答樊仁的问题,但是樊仁还是不依不饶的,步步紧逼,非要把天翔打压下去不可,众人都觉得樊仁过分了。
苏桐也是很生气,公司请你来,不仅没有为公司在信息化方面起到作用,没有监督好智祥软件项目,给公司带来资金和时间的损失,现在还没有让信息中心的工作得到提升,今天却又故意为难天翔。
苏梦雪看到樊仁刁难天翔,恨不得把樊仁赶出会议室。最后,还是孔俊也觉得樊仁太过分了,就出声制止了樊仁,说现在是讨论生产管理方面的事情,不要转移话题。
樊仁这才收敛起来,不再放恣。樊仁弄巧成拙,不仅没有把天翔比下去,反而提升了天翔的形象,贬低了自己,成了众人嘲弄的对象,连北大声誉都受到一些牵连,难道北大的博士就这个德行吗!
最后,天翔又把自己设计的虚拟“质量管理中心”内容和流程展现给大家,并简述“质量管理中心”的作用和意义。众人对“质量管理中心”反应比较冷淡,没有人提出建议。
天翔知道大家对“质量管理中心”不熟悉,这是一个新事物,新概念,不愿意在公司领导面前有不好的表现。
由于时间比较紧,中午众人在餐厅简单吃完饭,接着继续进行。设计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大家参与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更贴近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了。
生产部副总经理徐晓军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们生产部管理系统都有,我们生产部和各公司的生产部是垂直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怎样能与各公司进行对接,管理它们的生产呢?”听了徐晓军副总经理的疑问,不少人随声附和说:“是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不仅是生产部的人关心这个问题,苏桐也是关心这个问题,几次想询问天翔,看天翔每天忙的不可开交,焦头烂额的,实在是不好意思再问,想再等等。
于庆丰是负责生产的副总裁,自然最关心的这个问题了。苏梦雪有些担心天翔不好应对大家,知道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曲蕾蕾也是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智祥软件公司就没有拿出一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天翔扫视一下众人,不紧不慢的说:“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的重点问题,我们在设计时已经把这个问题放在优先考虑地位。公司共有六家分公司,每家分公司的生产产品一部分是相同的,也有一些是不同,各有侧重点,这就要求各分公司的管理系统也是有不一些同的部分,就是为了解决各分公司生产不同产品的需要。我们要为每个分公司开发一套管理系统,与集团形成分布式的结构,从物理结构上说是七个不同的管理系统,但是我们在逻辑上把七个系统当成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以生产部为例,在逻辑上生产部的业务和六个分公司的生产业务是一体的。大家可能要问了,这怎么能行了,我们是这样解决,首先,分公司的数据与总公司的生产部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是同步的,各分公司的生产数据实时通过网络传到总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里,大家就像使用生产管理系统一样的。大家要是不明白的话,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炒股吧!”
众人都会意的笑了起来。
天翔接着说:“大家操作上海或深圳的股票时候,都知道,你电脑上的股票的K线图是与上海或深圳是实时的,同步的。各分公司的数据跟总公司的数据是实时的,与股票一样。”
“审批流程也是同样的道理,分公司的工作需要总公司审批,就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发到总公司的相应负责人的门户审批功能里进行审批,同时在审批负责人的门户界面上有提示信息显示,根据重要程度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种颜色。审批完成通过远程数据传输,返回分公司的相应位置。分公司的其他部门业务管理与生产部的基本一致的。”
众人听了天翔的讲解,认为这样很好解决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业务管理问题。大家就此问题有讨论起来,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天翔都把这些建议记录下来,回去整理出来,补充到设计中。
有人提出问题,天翔一看是孔俊,孔俊是销售副总裁,当然关心销售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集团公司与各销售分公司之间的管理被管理之间关系。孔俊说:“我再问一个问题,我们在全国各地有很多销售公司,是不是这些销售公司的模式与分公司是一样的。“
天翔说:“销售公司与分公司是不一样的,……”
樊仁还没有等天翔继续说话,就急忙插话问:“为什么不一样呢?”
大家对樊仁打断天翔有些不满,本来都在聚精会神听天翔的讲述,你算什么,插上一杆,信息中心主任是一个摆设,到现在信息中心工作没有什么起色。樊仁依仗北大博士头衔,骄傲、自负,一向看不起别人,与其他部门的人关系较差。
天翔还是一副淡然的样子继续说:“因为各销售分公司只是销售部下属的分支,与分公司完全不同,分公司是一个部门齐全的公司,有自己独立的管理体系。销售分公司只有销售方面一块。我们采用是集中式的结构,他们可以远程登录总公司外部门户网站,将销售管理系统在外网再建一个,就是为了各销售公司使用的,通过外网与内网进行实时数据交换,从逻辑上是一个系统,实际上为了安全起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