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队伍还是古代香走在最前面,古代勇走在最后面。七个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了新郎梁强的家里。梁强的家所在的村叫梁家寨,距离镇上不远,只有2公里的路。
梁强及其家人、亲戚朋友热情地迎接了新娘子及送亲队伍。首先放了一窜长长的鞭炮。其次把7个人迎进堂屋,每人被递上一杯白糖开水。大家走得也确实有点渴了,很快喝完了手中的那一杯白糖开水。这时梁强开始向大家介绍他的家人,有父母、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妹妹,竟然年龄很小,还在读初中。应该是跟当时的国家生育政策有关吧!
梁强介绍完家人,便和古代娥一起,带大家参观自己的房子。梁强家里条件看上去挺不错,房子是两层楼房。主卧室,也就是梁强和古代娥的婚房在二楼,里面已经布置好,有席梦思大床,彩色电视机。窗台与门上都贴有大红双喜字。门框上还贴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着:
上联:山盟海誓一线天下联:深恩重爱十指连横批:情投意合
二楼还有两个卧室,一间客房,一个大卫生间。两个卧室分别给梁强的父母和妹妹住的。客房里面已经有几个梁强的亲友在那里玩扑克了。
一楼有堂屋、有灶房,还有一间卧室、一间杂屋和一个小卫生间。一楼的卧室是给梁强的爷爷奶奶住的。堂屋很大,可以摆六个酒桌,事实上也确实已经摆好了六个桌子。灶房也很大,农村的灶房相当于城市套房里的厨房加餐厅,所以灶房大也是正常的。灶房里摆了两张桌子。杂屋估计是放其它东西的,现在只摆了两张桌子。难道晚上吃酒也是十桌?古代勇正这样想,结果大家被带到屋外。房子前面有较大的空地,已经铺了一层水泥。这个场地上还有两个桌子,这样算来,晚上应该是十二桌。
从屋外看整栋房子,一楼各个房间的门上都贴了大红双喜字。其中堂屋正门和灶房正门的门框上都贴有对联,分别写着:
上联:日丽风和桃李笑下联:珠联璧合凤凰飞横批:齐心协力(堂屋门)
上联:三千珠履光门户下联:一对青年结风俦横批:天造地设(灶房门)
梁强与古代娥带着送亲的六个人参观完屋里屋外,又把六人送回到堂屋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上。古代香、古代勇等六人继续坐下来喝水。梁强则带着古代娥,向她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因为堂屋里其它桌子上也坐满了人,都是男方梁强的亲戚朋友。这些人只向古代娥介绍就可以了,古代香、古代勇等人,就没必要认识了。有些是梁强的同事,古代秋自然也认识,过去跟他们打了招呼。
梁强给古代娥介绍完自己的亲戚朋友,两人便去了二楼,直到吃酒的时候再一起下来。
晚宴五点钟就开席了,之所以这么早,估计方便梁强那些亲友们回去吧!新郎新娘坐在第一桌。坐第一桌的还有伴郎伴娘。伴娘是古代得,伴郞古代勇不认识了,想必是梁强的一个哥们。梁强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坐在第一桌,正好8个人。古代勇等5人坐在第二桌,再加3个男方的亲戚。
晚宴吃酒也是“十个碗”,不过,菜的质量比中午要高一些。没有了茄子、萝卜、豆腐,取而代之是牛肉、鹌鹑蛋和墨鱼。
酒的话也好几种,也有自己配制的米酒,也有买来的啤酒、红酒和白酒。随便大家自己选择。古代勇选择喝红酒,结果惊奇地发现,只有他一个人选择喝红酒。红酒买得也最少,只有两瓶,既然他一个人喝,一瓶就够了。
大部分人选择喝米酒,毕竟农村人居多,喝米酒习惯了。其次是啤酒,夏天喝啤酒解渴吧!喝白酒的人也少,这个度数太高,酒量不是太高的人不敢喝。
跟中午不同的是,吃到第五个碗时,新郎梁强与新娘古代娥在伴郎、伴娘陪同下,开始一桌桌地敬酒。
古代勇坐在第二桌,这一桌子的人自然第一个被敬酒。大家也都说一些祝福新郎新娘的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新郎新娘十二桌都要敬酒,有些桌子上是伴郎伴娘替喝酒。十二桌敬完,才开始上第六碗菜。
虽然出现了新郎新娘敬酒的情况,但是没有出现灌酒现象,酒宴结束得还是算比较早的。晚上六点半就结束了。
之所以结束早,梁强家的亲友们都要赶回家。还好,这时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梁强家的亲友们立即赶路,有的走路,有时骑自行车,还有的骑摩托车。梁强给每位亲友打发两包喜糖。抽烟的人还给了一包烟。这里似乎没有闹洞房的习惯,村民们吃完酒就回去了。
来送亲的人可是回不去的,只能住在梁强这里。梁强家里显然住不下,怎么办呢?住到其他村民家里。农村就是这样,家里来的客人多了,住不下的时候,就得向邻居或关系好的家庭借宿。
梁强安排古代娥的表妹与自己的妹妹一起睡。在杂屋里搭了一个床铺,供古代玲与古代香两姊妹睡。古代勇、古代秋与古代娥表哥三人,被安排到其他村民家里睡。
时间很快到了8月9日早上,来送亲的六个人陆陆续续起了床。在梁强家吃了早饭,便告辞回去。走的时候,古代娥似乎对大家很不舍。她现在的心情是有些矛盾的,既然感到现在的幸福,又有点留恋过去的时光。
古代娥的表哥、表妹从梁家寨直接回各自自己的村里。古代勇、古代秋、古代香和古代玲四人则回到古西村。送亲任务就算完成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