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他给学生出一上联: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
学生对不出,便去请教姐姐。姐姐是老员外的女儿,才貌双全,年长待嫁。姐姐代弟弟对了下联:无人共枕,枉存一片痴心。
老师回来一看,问明原来是学生姐姐的手笔,于是又出一联:纸上画龙龙不动;
姐姐再次代弟弟对出:鬓边插凤凤难飞。
老师一看又是姐姐所作,心想:这位小姐或许有意于自己。于是,出了一联试探:六尺绫罗,三尺缠腰,三尺坠;
小姐看后,挥笔对道:一床锦被,半床遮体,半床闲。
老师一看,高兴极了,认为小姐已是有意无疑,便忙着要与她见面定情。于是,又写了一上联: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小姐读了,看出老师心术不端,立即严辞回答:山高水深,劝渔翁及早回头。
老师看后,再作一联: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小姐再次解释:藕虽有孔,心中不染污泥。
事情至此,本当就应了结,谁知老师仍不死心,偏偏还要恃才戏人,接着写道:桃李杏梅,这些花哪时开放?
小姐只好不客气地回敬一句: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这位老师尽管再也无计可施,但心中总是愤愤不平。不久,小姐出嫁,一年之后生了一对双胞胎。到了满月,请老师来做客饮酒。当小姐抱出这一对双胞胎时,老师见有机可趁,问道:谁是“先生”子;孰为后生儿?
小姐一听,知是老师寻衅,正颜回答:后生为我子;“先生”是我儿。
满座宾客听了,哈哈大笑;这位老师羞得无地自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