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家最想看的是家族连绵昌盛,开枝散叶,子孙满堂。
只有位居高位帝王享遍世间繁华,修仙问道的修士看透生老病死,最后渴望的不过长生。
然而能长生者人有几何?一代代人的仙逝,传承的接续,记忆的流传,历史不过传下秦始皇为求长生留下的一段古老传说。
又到一年清明节,学校放了假。
这是一年当中最有春天气息的一天,草木最是青翠欲滴的时节,也是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节日。
山路延绵远长,路边长得有些着急的小野果已经成熟,从生长在灌木丛中探头出来。
溪水涓涓细流,从不知名的山坳流出,又从溪水边流淌,流入路边的小沟渠,沟渠水溢满的清水从路边流出。
干净清澈的溪水欢快的流淌,溢过路边的石头,穿着凉鞋脚踩在溪水上,一阵阵清凉。
这是张清河跟爷爷回到老家寻山祭祖的路上。老家啊,张清河家这一脉有很多的老家,几千年历史上的战火,让他们族人从北方迁徙到温润的南方。
这一次去的老家,是张清河爷爷记忆中的老家,那是从人民公社时代组成生产队才迁出来的地方,那里还有很多张氏族人,还有先祖沉眠在那片土地。
张清河走的是泥土路近道,走过一道道山路,走过一棵棵大树,村中水泥路开始出现,一条水泥路由远方通向而来。到路边建筑林立,这里的人不缺土地,房子都建成占地较大的别墅样式。
这边地方的人们也比较喜欢大树,村道旁,还是居民建筑的旁边,有许多大树屹立,都是上百年的大树,长得高高大大如参天的伞盖。
有的大树下插着香烛,接受附近居民的祭拜。还有些树下建立各种神龛、土地神庙,享受着人们的香火和信仰。
还有些长相神异奇石,亦接受附近居民的香火供奉。
如果说东岛国有八百万神明(其中一大批是妖怪),那么这些所谓八百万数量的神明,在华夏南方神明中连个零头都比不上。
华夏南方鬼神传说始于楚,屈原的许多传世文章当中都有描写楚地鬼神,其中记载在《九歌》之中。
再走过一段小道,能看到浩浩汤汤的西江,张清河一位先祖就沉眠在这一片山的一个地方。
墓地已经有人清理过,墓前插着香和烛,蜡烛已经燃尽,地上残留着酒水的痕迹。
张清河放下肩上的锄头,把墓地再打扫一遍。
爷爷摆放下祭品,点上香烛,然后他蹲在墓前,点上一指香烟愣愣发呆出神,或许在想他小时候第一次来祭拜这位先祖的时候吧,或者在想念他小时候居住的这片地方。
张清河对这毫无印象的地方,其实是爷爷小时候生活的老家啊。
给先祖敬过三次酒,烧燃了元宝。这时又来了两个人,一老一少,都带着香烛祭品。
“老弟,你这么早来啦!”来者白发苍苍的老人开口。
“老哥!你也来了啊!”张清河爷爷抬头看向老人,开心的说道。
白发老人一指张清河问道:“这是……?”
“这是我大孙子,张清河。清河,快叫大伯公!”
张清河赶紧上前叫声:“大伯公好!”
“好好好!”老人很是高兴,把身边的少年拉出来,对爷爷说:“这是我曾孙,叫见锋,见锋,快来拜见你太爷爷,还有这位你叔子。”
张清河跟那少年互相眼瞪眼,都斯巴达了!内心世界复杂!
“我嘈!我当叔子了!”
“我嘈!我管这毛头小子叫叔子?!”
“太爷爷!”少年见锋努力保持乖巧的样子叫声爷爷,但是对着张清河愣是憋红了脸楞没有叫人。
“年轻人,就不用排辈分啦!”爷爷早就看出见锋的窘迫。
白发老人却不干:“第一次见面,该怎么叫的还得怎么叫,怎能失礼数。”
“叔子!”少年在老人的压迫下,不甘心的叫了声,声音极细。
“哈哈,你好,兄弟!”张清河也是很懂得上道,这年头谁还看辈分认人啊。
一声兄弟,两人的关系倒是变得亲切起来。
“你我兄弟,有好多年没见了!”白发老人一边摆香烛,一边对爷爷说道。
“曾经的前辈故人,一个个故去,还好现在子孙连绵,一代又一代,看到老弟你带着孙子来祭祖,老哥高兴啊!”
“本想祭祖完毕去老哥家唠唠嗑,现在正好,一会儿一同去可好!”
“好好好!老哥欢迎!”老人一边开心说着,掏出手机打通:“喂!儿媳妇啊!阿山祭祖回家了吗?今天家里来客人,准备做好饭,叫他杀只鸡,多准备酒菜。”
老伯公的家不远,是一座别墅式楼房,还没走到就看见炊烟袅袅升起。
张见锋一到家就变的跳脱兴奋的跑进门,进入就闻到一股菜香。
老人一进门就稳稳的坐下来聊天等吃饭,做菜的是大伯和伯母。
张清河在一边安静的听老人聊天。
“现在我们这老家年轻人少了啊,年轻的都喜欢往外跑。”
然后两个老人聊到哪个谁谁的儿子有出息,在那做大城市买了房子,想把老人接过去,又谁谁老人不想住城里去。”
然后又说哪个谁谁家的去哪里做生意,又到那边安家落户。
“唉!”老人叹口气:“如今这老家里,就剩下我们这些老骨头啦!”
然后伸手一指在院子里曾孙:“还有这么些个留家的孩子。”
“曾经人口聚集的宗族,现在似乎就要消散。”
宗族和望族,是华夏存在了几千年社会结构,从原始社会就开始存在。
大周朝周天子以氏族分封天下,战国时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氏族宗族势力何其强悍。
到汉朝的名门望族之大族,一个大族,族内具有各种人才,拥有无论做官还是经商、种田还是打铁的人才,有文有武!
族内实行精英式教育,文者学习文韬管理族内事物,武者学习兵法,带领族兵,守护一方!
大阀族的辉煌到唐朝之后,名门望族被朝廷打压的再也抬不起头。宋朝就没出现过什么大族。
到明朝各“大族”更是沦为士绅,明面上诗书传家,还可以在太平世欺压良民,一到乱世全都是战力5渣。
除了这些望族大族,隐与野的平民百姓以姓氏为主盘踞一起的聚集成宗族势力。
清末曾剃头就是以宗族子弟为骨干,建立起清末第一大军:湘军。
曾剃头用湘军最后击败横扫半个华夏的太平军的,这是目前历史记载的宗族势力的最后辉煌。
如今,宗族势力最终解散,住在城里的人们,门对着门,却人不识人。
老人们不愿意住在孤单的城里,回来住在老家农村还能走走邻家,看看老朋友。
“太祖那年代鼓励生育,我们张氏人口得以更加繁荣,每户生几子又分家成几户。”
“我们这里的几个老家伙商量打算重修族谱,你们搬迁出去的族人也商量下共同参与重修族谱。”
“无论是城里的,还是老家村里的,还是你们搬迁出去的,做好登记,做到族谱每户一份。”
这时,张清河才知道原来自己族里这么多族人。曾经张氏族人联合另一个姓氏组成一千多近两千壮丁,带上火铳、步枪等武器,去攻打一个土匪窝。以老猎人为斥候在前,大部队在后,愣是把那个山寨给灭了。
外边院子里,少年张见锋拖出一把火铳在鼓捣。
“我察!”张清河心中惊讶:“现在还有火铳。”
得于太祖当年重武,民间组建起民兵,拥有不少步枪,时常进行民兵训练,甚至拥有高炮训练。
经典电影《五朵金花》里,男主角获得马术比赛第一名,奖品就是一把****!
后来太宗大力发展经济,民兵和训练步枪基本取消,但是火铳还有。在张清河很小的时候,家里那边都还差不多每家每户拥有一把火铳。
曾经村子里的几个年轻人在市里惹到古惑仔,被十几辆载人摩托车一直追到村里。
那几个年轻人一到村口就喊:“抄家伙,干架啦!”
呼啦啦的,村里的大小伙子全都从家里拉出火铳。
一排排黑洞洞的火铳指着那十几二十辆摩托的古惑仔,直接吓的他们都跪地下了,动都不敢动。
村里打架就是这么烈性,看看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那么大年纪了的村民打架照样武器锄头都带上了。
也就那时,村里迎来一次大型缴枪行动,全副武装携带盾牌的武警乘坐一辆辆军车,到一个个村里缴枪。
除了一部分的猎人护林人保留枪支,还有老人宝贝的差不多不能用的老枪被留下,村里几乎再也见不到枪。
所以听腻了老人聊天的张清河,一见到张见锋的火铳就跑了出去。张见锋拿的明显是改装过的火铳,火铳枪管较短,难得的竟然不是老铳,估计是老人用以前留下的零件偷偷做的。
老式火铳为了提高精准度枪管都是很长,比如张清河家爷爷的老火铳就是枪管很长,只是那把火铳很老了,都快有张清河爷爷年纪那么老,都快可以当古董了,张清河把玩过,可没敢用来射击。
张清河对那把火铳十分稀奇,那可是罕见物品啊,这年代不同太祖年代,火铳可是违禁品。
这时门口外再走进一个中老年人,老人走路有点扭,可以看出老人瘸了腿。
老人看张见锋在玩枪就喊道:“见锋!知道用枪准则吗!”
“枪口永远不能对着人!”少年认真的回答,这句话来自军中:枪口永远不能对着战友!
听罢瘸腿老人看了一眼张清河。
“好嘛!原来这句话是让说给我听的!”张清河心道。
“哈哈,你过来是知道家里来兄弟啦!清河,这位你叫叔公!”白发老人从大厅里走出来。
“你这叔公啊,上越战踩了雷,腿才伤了。”
此时,饭也做好了,菜香扑鼻,众人落座吃饭,农家的饭菜,别有一番滋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